DockerCon第二天,主会场没有技术发布更多是业务的分享。开场演讲的是畅销书《Vaporized》的作者Robert Tercek,介绍了他对软件定义的社会的观察和思考,传统企业只有通过数字化转型,才能在现在的商业环境保持竞争力。
Docker/Kubernetes 技术社区的蓬勃进展,重点介绍几个方向:
Docker自身的核心组件的持续迭代
Containerd 作为CNCF的容器运行时,得到了Moby/Kubernetes社区的支持。其提供了良好的role/responsibility切分,使得上层应用可以方便、高效地地操作镜像、容器。Demo中Michael演示了如何使用Containerd容器构建一个数据管道,从Youtube下载视频并进行音频转码的过程,整个流程没有用户空间的数据拷贝。
关于在Kubernetes中使用Containerd作为CRI实现可以参考
Buildkit为镜像构建提供了可编程接口,并且在内部做了大量的优化,实现了并行化构建、智能的依赖检查,极大提升了构建效率。这个对基于容器的CI/CD,Serverless等应用场景非常有价值。
昨天提到的Docker Desktop的应用生态 Docker Application Packages 项目也开源 https://github.com/docker/app, 可以通过Docker Compose模板编写应用,并在Docker Hub进行共享。个人判断其对于开发者很友好,但是Helm Chart已经逐渐成为Kubernetes生态的应用打包标准,虽然Docker App Package可以转化为Helm格式,但是还是依赖Docker EE/Desktop提供 Compose Stack CRD,这个会给其推广造成阻碍。
Service Mesh,微服务架构的下一站
Service Mesh服务网格是这些年微服务架构演进的重要方向,Istio在Google/IBM/Lyft的联合推动下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Service Mesh Platform,更多的社区开始在上面进行创新。 来自IBM的孙琳和前Google的Istio主力开发Zach Butcher向大家分享了 Istio 0.8 众多的特性,Istio可以易于定制化部署,支持Ingress/Egress服务网关,多集群等。Istio变得更加成熟。
而Istio 1.0版本也将在这个夏天发布,
插播一个广告,阿里云容器团队有一个Istio 0.8实践教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动手试用。
有趣的场景
在闭幕式社区创新环节,展现了几个非常有趣的场景。
NASA, 用容器防御地球
第一个是NASA如何来用容器技术实现地球防御计划 :) , 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 (DART) 是为了避免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一个实验性计划,要能通过飞行器准确命中小行星,并将其推离轨道。这对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有极高要求。
DART团队通过容器对飞行控制系统的进行了模拟和封装,利用容器的CI/CD极大提升了开发效率,提高了测试覆盖率。这也演示了容器也从传统的互联网应用,向IoT和边缘的持续推进。
Kubeflow,结合机器学习
然后就是Google Kubeflow团队的分享,它把机器学习的工作流程和Kubernetes的分布式调度有机结合在一起。
阿里云容器、蚂蚁等团队都在Kubeflow社区进行了持续的贡献,阿里云容器团队也提供了一系列入门指南帮助大家上手学习。
网关 for 函数计算和数据服务
最后演示的Solo.io 的Idit Levine演示的函数计算API网关和基于graphQL的数据服务网关(毕竟是女生CEO,所有项目的名称和logo都萌萌哒)
DockerCon SF 18 结束了,在一个巨大的 fortune cookie 中,预告了 DockerCon Eu 18 将在巴塞罗那举行,而 DockerCon 19 也将继续在旧金山举行,期待Docker和容器社区有更多的精彩和大家一起分享。
这是开发者最好的年代,开源技术、云计算使得技术创新变得更加容易。阿里云容器服务团队也将继续抱持开放、谦逊、回馈的态度,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推动,帮助云原生技术为客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