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与行业大佬纵论无人车:详解投资逻辑;未来是联盟竞争

简介:
本文来自AI新媒体量子位(QbitAI)

人工智能是《2017 IT领袖峰会》上最热闹的话题,也几乎成了唯一的主题。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在大会期间放言:人工智能会颠覆每一个行业。

而目前最受关注的,无疑是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峰会期间,创新工场CEO、创新工场AI工程院长李开复,北极光创投创始合伙人邓锋以及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等行业大佬,围绕无人车这一话题展开纵论。

P.S. 谈话期间再次提及,吴恩达不会加盟drive.ai

李开复:一场不止万亿美元的颠覆

作为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也作为风险投资人,李开复认为无人驾驶的发展过程会成螺旋式进阶:前途光明,路途坎坷。

大方向上,他认为这将是人工智能最大的商用机会,因为无人驾驶不仅会颠覆汽车行业,可能还会和电动新能源、共享经济一起,颠覆出行、物流、运输、高速公路和能源等多个行业,市场容量不止万亿美元。

为什么“无人价值+电动新能源+共享经济”能做到这些?

李开复画了幅蓝图:我觉得它所达到的效果不是说未来你买一辆车就可以自己开了,而是说未来我们就不买车了,因为有了共享经济。

买了车96%的时间停着,对我们有什么好处,还有更差的投资吗?它所浪费的停车位是不是浪费了空间。随时有一个滴滴等着我们,这个车是不是可以做得很小,小了就节能了,道路就变得更简单了。

以后红绿灯还需要吗?它们彼此让路不就好了嘛。这些车都是电动的,能源问题没有了,今天碰到的交通拥堵的问题也没有了,空气污染的问题也没有了。不用买车,不要停车场,随叫随到,日历上该走的时候车就出现在你的面前。

包括能源、环境、交通拥堵,都有特别巨大的颠覆性的改变。整个物流全部会被颠覆。把这几个领域加起来,确实是万亿美金或更大的行业颠覆。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人类马上就可以在10年内享受到这些。李开复表示这个过程中路途艰辛坎坷,主要是完全的无人驾驶,对安全的要求非常高,更何况机器学习到多少公里才能确保安全,也是未知数。

他表示目前里程数最多的谷歌也才跑了500万公里,而业内希望是1亿公里。

“即使跑了1亿公里也不够,要跑1000亿公里才安心,什么公司才有财力来做呢?”对此李开复的选择是投资了一家名叫初速度的公司,基于高精地图等进行三维重建,创造虚拟无人车环境,把安全验证的过程降低2-3个数量级。

李开复还提及创新工场投资的另外一家公司:驭势科技,这是前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的创业项目,可以在景区、道路清洁等领域和场景实现自动驾驶。目前广州白云机场的摆渡车,也已经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

邓锋:无人车投两个方向

同为VC的北极光创投创始合伙人邓锋,则对李开复的观点进行了呼应,认为无人驾驶确实到载客还有些距离,但无人驾驶相关的智能出行革命,却已然正在发生。

邓锋认为,无人驾驶之所在载客还有些距离,不仅在于李开复谈到的技术问题,还需要考虑“安全”问题,并且这种安全是把无人车当做“武器”去考虑的安全。

换句话说,无人车实现后,可能就不会存在什么“汽车炸弹”之类的说法了,汽车本身就变成了武器,而且这个武器只要攻破系统远程控制即可——就怕恐怖分子懂技术。

不过,邓锋认为无人驾驶的技术革命中,会带动智能出行方面的变革,这中间机会很大,所以出于VC的嗅觉,他们关注的机会有2个方面:

1)最具壁垒和竞争力的L4(完全无人驾驶等级)的项目。虽然特斯拉为代表的L2-L3(辅助自动驾驶)比较好实现,且大部分车厂都已经在做,但邓锋表示长远来讲缺乏壁垒。

2)投人与车之间交互的项目。举一个例子来说,比较火的是麦克风振列,语音处理等,能够很好区分风的噪音、路的噪音,不同的人说话区分说话,这是一个人机交互的例子。另外是传感器,包括雷达等。

最近邓锋投资的一个自动驾驶公司比较火:Drive.ai,就是吴恩达夫人当总裁的那家创业公司,虽然量子位专门分析过吴恩达加盟的不可能性,但还是有不少人猜测吴恩达夫妇携手创业。

邓锋否认了吴恩达加盟的可能性,作为Drive.ai的A轮领投方,他明确表示:I do not think so.

秦力洪:无人车需要结盟竞争

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秦力洪,为无人车行业未来竞争,是“联盟”与“联盟”的竞争,而且不存在先入为主、钱多话语权强的可能。

蔚来汽车何许项目也?蔚来是易车网创始人李斌的再创业项目,该项目最先声夺人的是股东名录,包括腾讯、百度、京东、红杉、雷军、李想、秦致等在内的巨头大咖,都很早就送钱给到了这个先做自动驾驶跑车的项目。

在蔚来汽车看来,无人驾驶可以分为技术层面、应用场景层面、政策法规层面和人性情感层面等4方面来看。

技术层面来讲,无人车有信心就能搞,现在还不存在先发优势,“这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自己有团队,有钱,有信心就能搞,谁比谁也强不了多少,谁也不比谁早不了几年。”

1)技术层面无人驾驶无外乎是三个环节:

第一个是信息采集,不管是通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采集外界的环境信息。

第二个过程是决策的过程,包括深度学习,包括云端车内计算,我们今天谈的云储存、云计算、车车交互、物联网等东西。

第三个部分是决策完了之后作为机械存在的车的控制。你决策完了手脚听不听你的是另外一回事。

2)应用场景层面来说,无人车未来竞争是“联盟”与“联盟”的竞争。

对于无人车需要的“路测里程数”,蔚来方面认为可以是一个车跑1000亿公里,也可以是一群车共同跑1000亿公里,只要最后数据共享结合即可。

而且这种结合的必要性是,谷歌的无人车在美国即便跑了1000亿公里,也要面临卖到中国后在中国路测数据的问题。

所以秦力洪抛出的观点是:接下来非常可能出现航空厂商层面的联盟,像星空联盟一样,大家共享里程数据,尽快达到数据上的要求。

“我们认为无人驾驶的未来是联盟对联盟的竞争,不是公司对公司的竞争,因为没有哪一家的车能够迅速跑到几百亿公里,没有哪一家能开发高精尖的地图。如果这几百公里都是加州的高速公路,这个车就不能卖到中国来。”

“如果这几百公里就是深圳这门口这条漂亮的快速路就不能卖到关外的小路去,北京、上海能开就不能在农村开,全世界的路况是非常复杂的,还有天气、白天、黑夜、紧急情况,这几百亿公里是怎么构成的,才能完成这个过程。”

第三层面是安全,蔚来汽车和邓锋谈到的无人车变武器的观点一致。

第四层面,就是希望一辆辆卖无人车的蔚来,秦力洪认为李开复谈到的共享经济,替代不了人拥有一辆车的情感。

One More Thing:原本要出席这次对话的王劲,并没有出现。

参见此前的报道:《王劲的无人车公司原来是这家

本文作者:允中 
原文发布时间:2017-04-03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 安全 大数据
下个将被技术变革的领域竟是它,商业竞争新战场初现端倪
大数据+AI升级了金融业 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正快速地与各行各业融合,改造着这些行业。激烈变化的互联网时代,环境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下一个将被技术深度改造,迎来巨变的行业将会是哪一个?
142 0
下个将被技术变革的领域竟是它,商业竞争新战场初现端倪
|
新零售 人工智能 达摩院
阿里云:占据新零售市场半壁江山的「商业+技术」逻辑
“新零售”自提出以来就充满了争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每一时间节点都有其特有的含义。而能代表其当下定义的描述,则是阿里巴巴副总裁、阿里云智能新零售事业部总裁肖利华在CCF-GAIR智能商业专场提出一个观点:新零售的内核是基于对消费者的理解,通过数据技术发现商机,然后通过品牌诊断实现人货场的匹配,最终带来消费者体验的提升。
643 0
阿里云:占据新零售市场半壁江山的「商业+技术」逻辑
|
供应链
揭秘VC行业内的「潜规则」,常听的“投资回报高达几十倍”竟然是障眼法?丨什么鬼
如何才能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IRR)?投资机构内部又是如何运转的?.....最近投投突然对此类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信不止投投一人如此,许多创业者、甚至投资人也会对此抱有好奇。于是今天投投便找来了崔欣欣先生一篇有关VC行业内的分析文章,仔细阅读完后,让人直呼大涨学问。文中崔欣欣先生用简洁的言语将投资回报率(IRR)及投资机构的运作、「精益投资」等原本晦涩的内容,分析的非常透彻直白。
328 0
|
大数据 PHP 区块链
区块链开发公司发展神速 会影响哪些行业
 对于科技行业的创业者们而言,初期的融资一向是一道难题,而ICO的出现则改变了这个情况。无论好坏,2017年的ICO热潮彻底改变了创业融资的方式,虽然在ICO中存在一些诈骗事件,但我们很难否认世界各地的年轻企业家们已经被这种新的众筹形式赋予了能量,没有融资困难的束缚,全世界拥有好点子的科技创业者得到了空前的支持,其中许多创新想法已经落地开花,像EOS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通过ICO成功筹集了40多亿美元,还被称为区块链3.0时代的代表。
149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