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履约,继续来说说这个计划的NB之处,看看是否超出各位的脑洞。
当然还是按照先摆事实,再讲道理的思路展开。不过客观来讲,虽然思科另辟蹊径提出了重塑网络计划,用“狄仁杰”的脑力给物联网中的“网”指明了一条“脱胎换骨”之路,但从开创到践行还是一条未知的漫漫长途,谁是最后赢家还未可知。
按照思科的原话,“基于‘意图’的网络(IBNS)能够帮助IT从枯燥乏味的传统流程转变为自动了解用户‘意图’,使在数分钟内管理数百万设备变成可能。基于‘意图’的基础设施将是下一个重要的增长点,而网络将成为这一系列全新技术中的重要推动者和加速器。这是企业网络历史上最重大的创新,是行业观念的重大转变,将改变整个行业的发展轨迹。”
思科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曹图强也对这一“意图”网络进行了解读,他说:“这是一个能让你‘心想事成’的新网络!思科全面智慧的网络是一套整合了安全力、识别力、学习力的方案。值得你我惊喜的是,它会随着用户需求演进到以人性方式洞察并自行解决问题。”
空话、大话、废话听过也就算了,一起来看看思科做了哪些对未来的预判和扎实铺垫。
就在Cisco Live 2017举办前夕,2017年5月,思科连续进行了3次收购,一次与当下时髦的AI相关,而其中的两次与SD-WAN(软件定义广域网)相关。
缺什么才需要补什么,所以先来看看思科急于布局的SD-WAN。
SD-WAN是什么鬼?为什么终有一日你会用到它?
一直以来,思科在“自建还是收购”这个问题上,并无二致,是坚定信奉“买买买”的高手,收购力度相当大,自2015年以来先后并购了接近20家公司。
今年5月,思科在SD-WAN(软件定义广域网)动作频频,先以6.1亿美元的现金收购了基于云的SD-WAN初创公司Viptela,紧接着3天后又并购了Saggezza的数据分析团队。
可以说思科对SD-WAN的未来坚定看好,并且是思辨践行主义者,已经为用户提供了一些助力降低企业WAN开销的SD-WAN技术和服务:
1. 思科IWAN为需要高级路由功能和其他高级网络服务的客户提供内部部署的SD-WAN解决方案。
2. 思科Meraki为其SD-WAN解决方案中需要最大简化和统一威胁管理功能的客户提供基于云的解决方案。
对Viptela和Saggezza的收购,将进一步扩大思科的SD-WAN产品组合。
Viptela创办于2012年,专门开发SD-WAN解决方案。思科表示这笔收购让其拥有了一款比内部提供的解决方案更现代化的选择,同时又可以帮助思科以最大力度向基于订阅模式的服务收入转变。
思科在收购Saggezza时提到:“随着应用程序向云端迁移,将会有数10亿的设备连接到物联网,我们的用户需要一种方式来查看和管理这些日益复杂的络。”
虽然SD-WAN是新生事物,但甫一问世便得到业界高度认可和采用。据Gartner估计,SD-WAN的市场份额目前还不到5%,但预计高达25%的用户将在两年内通过软件管理WAN。Gartner估计,SD-WAN供应商的收入将以每年59%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3亿美元。研究机构IHS的预测则更为激进,认为2016年到2020年SD-WAN每年增长率将达90%。
思科自己也发现,SD-WAN流量是整个企业WAN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部分,复合年增长率44%,而传统网络的增长只有5%。SD-WAN的快速成长用数据验证了网络虚拟化的趋势。
虽然SD-WAN的增长速度超快,但是,由于SD-WAN市场在2015年之前小的可怜,所以即使SD-WAN在2021年变成原有的6倍,仍将只占全部WAN流量的1/4。
看到这里,估计你会好奇,SD-WAN到底是什么鬼?别慌,与你同“问”相怜的人很多。思科自己也认为,虽然许多潜在用户表现出对SD-WAN的极大兴趣,但却因为了解有限,导致望而止步。教育市场的重任,自古以来都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SD-WAN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能够管理从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记交换)、到宽带、到LTE等多种类型的网络连接。可以说SD-WAN正在重组企业网络策略,已初现未来企业网络的雏形。
SD-WAN的基本原理可以理解为,在一个或多个的不同物理网络或网络服务之上建立一张“虚拟网络”。与传统的网络技术不同,SD-WAN的关键架构特征就是两个字“解耦”,让控制平面脱离网元(即路由器)数据平面。这使得控制平面能够集中发挥作用,引导数据包穿过许许多多网络节点,并且通过软件定义的方式使其更容易适应不断变化的应用交付需求,提高用户的生产力。
也就是说,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不再是“一夫一妻制”的对应关系结合在一起,SD-WAN让它们彼此获得了“开放式关系的”解放。
构成SD-WAN的大部分技术并不是新的,而是一种原有技术的组合。不过无论SD-WAN技术是新是旧,因为受到下面3大主要趋势的影响,很明显SD-WAN的采用率正在不断增加,并将在2017年下半年持续快速增长:
移动化: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带来了大量的数据和视频
SaaS:云中托管的SaaS应用程序越来越多
l物联网:越来越多的IoT设备生成大量的信息
此处还得说说SDN与SD-WAN的区别。尽管SDN(软件定义网络)和SD-WAN(软件定义广域网)初看起来区别不大,但实际上SD-WAN能够应对更高程度的复杂性。
随着企业的发展,对各类公共基础设施的依赖性只会增加,最终形成复杂的混合型网络,即跨越MPLS链路、互联网、3G/4G无线网和云服务的一种拓扑结构。不久的将来,利用科技以经济有效的方式管理这种网络复杂性的能力,将成为企业的重要差异化因素。
采用传统的WAN时,这一切都需要配置和部署。而SD-WAN则拥有从硬件抽象出来的WAN路由智能,所以能够实现新型的灵活性。由此衍生了SD-WAN的5大优势:
降低成本:以给分支机构提供网络功能的投资成本为例。如果应用从底层硬件抽象而来,那么企业就无须采购先进的路由器,一台“白牌机”足矣。
快速配置:SD-WAN的采用能够提升企业的服务配置速度,根据Gartner的调查报告,SD-WAN的早期采用者将配置时间缩短了50%~80%。
高可靠性:通过命令行配置的硬件设备本身十分脆弱,很容易导致网络故障。SD-WAN通过降低网络复杂性,减少错误的几率并自动执行多种手动配置任务来提高可靠性。
提升性能:SD-WAN可以让企业通过简单、可扩展和高可用性提升云应用性能。
设备管理:因为SD-WAN功能可以编程,所以网络管理员还能够轻松地跟踪和监控应用流量。
上篇文章中曾经提到,思科升级之后的Jasper Control Center 7.0,完成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演进,同时支持蜂窝移动网技术和包括NB-IoT和LTE-M在内的多种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
今天我们又讲解了“省钱精灵”SD-WAN,思科难道想集齐数WAN,召唤神龙?毕竟有了多个WAN的加持,思科实现基于意图的网络(IBNS)之路,自然可以更加游刃有余。
识时务者的俊杰很多,看好SD-WAN的不止思科一家,SD-WAN供应商市场逐步完善,正在形成多个梯队:
1. 正在推出SD-WAN产品的现有路由和交换厂商,包括思科、HPE、华为和博科等;
2. 扩展其产品支持SD-WAN技术的专业WAN优化厂商,包括Silver Peak、Riverbed、Talari Networks等;
3. 纯粹的SD-WAN创业公司,比如VeloCloud、CloudGenix和Cato Networks;
4. 提供受管理的SD-WAN产品的供应商,比如AT&T、CenturyLink、Spring、Comcast Business等。
既然提到了SD-W、SD-N,顺便再提一句思科的SD-A。
思科的软件定义访问(SD-Access)技术,扮演了承载网络高效管理功能的重任,即通过自动化策略执行与网络隔离功能,大幅简化针对用户、设备和事物的网络访问管理工作,并快速实现自动化配置、部署和故障排除等日常任务。
初步分析和测试表明,SD-Access可帮助网络配置时间缩短67%,问题解决时间缩短80%,安全漏洞影响降低48%,同时运营支出减少61%。
AI与物联网中的“网”,正在进行“阴”与“阳”的融合
思科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曹图强认为,思科的“意图”网络颇有易经中“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的意味。
“意图”网络以学问为根本,深刻了解用户意图,针对性地对用户设备扩展提出合理性“思考”,使管理几个设备到数百万设备在分钟级服务中变为现实,使用户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不走弯路,一路畅通;
情境以宽为境界,做到解读多样复杂的情境,将自身纳入场景化应用中,为企业带来全新洞察;
直观中以仁义行事,如同思科独有的加密流量分析技术,利用思科Talos团队提供的网络情报以及机器分析技术,让“意图”网络可在加密流量中发现已知威胁,避免损失。
思科口中的“意图”与AI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数据显示,基于大数据应用驱动的AI产业到2025年将达到368亿美元。AI人工智能同时也与工业4.0、物联网等产业并列,被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巨头们对AI企业的并购也是不遗余力,不惜重金。
AI的自我学习、预知判断相比以往的任何一种科技创新都是更高效、更聪慧的颠覆。思科将AI所蕴含的红利与释能充分融入了多种产品与平台。
还是先从并购谈起,5月12日,思科宣布完成了对MindMeld的收购,总金额为1.25亿美元。MindMeld是一家能够为任何应用程序,设备或网站提供智能会话的云平台公司。企业客户使用这个平台能够快速创建智能会话助理,以了解用户的需求。
思科对MindMeld的评价是,MindMeld为语音助手提供了类似人类的准确性,这些在AI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将使思科受益匪浅。MindMeld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目前已被全球超过1200家公司使用。很多MindMeld的客户也是公司的投资者,比如Google、三星、英特尔、Telefonica、优衣库和Spotify等,都是其中一员。
同年同月,思科发布新一系列的智能协作终端产品Spark Room Kit,并将MindMeld嵌入到Spark中。几乎同时,思科Jasper推出的全新物联网连接管理平台Control Center 7.0也与Spark进行了集成,用户可使用联网设备轻松开展协作,解决传统问题的时间成倍缩短,成本成倍降低,效益成倍提升。
思科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创新点是加密流量分析,这是在安全领域的一个全新的颠覆性突破。据了解,如今近半数的网络攻击隐藏在加密流量中,并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增长。通过使用思科Talos团队提供的网络情报以及机器学习技术来分析元数据流量模式,网络甚至有如“火眼金睛”般在加密流量中发现已知威胁,并于无声处截此暗流,而无需解密流量或破坏数据隐私。
除了“人无我有”之外,思科还做到了“人无我精”,目前业内只有思科能够实现对加密流量进行准确性高达99%的威胁检测,同时实现低于0.01%的误报率。
乱世出英雄。自2017年5月经历勒索软件WannaCry的大规模爆发后,思科Talos团队率先响应,在6月27日发现了最新的勒索软件变种,暂命名为Nyetya。目前已经在多个国家发现了这个勒索软件的感染事件,思科Talos团队正在积极分析并不断更新最新的防护信息。
思科将大部分的AI能力集成于DNA(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之中,Cisco DNA Center是一个直观的中央管理仪表板,为IT团队提供了基于意图的方法,涵盖了设计、部署、策略和合规等方面。凭借对于整个网络的全面可视性与情境信息,DNA中心能够集中管理所有网络功能。
DNA Center提供的网络数据平台与保障能力,可以对网络上传输的海量数据进行高效的分类和关联,并使用机器学习技术将其转变为前瞻性分析、业务情报和可行洞察。
在DNA Center这个平台上,通过大数据分析,网络可以预测在目前的应用部署情况下,用户将在哪些地方出现带宽的问题,哪些地方会出现流量的问题,哪些地方会出现覆盖的问题,网络还会建议用户在哪里部署接入点信号更好。
围绕DNA Center的短板,不难预测,思科作为资深买手,一大波猛烈并购可能已在路上。
客户层面,全球已有75家领先企业和组织正率先试用思科的新一代网络解决方案,其中包括雅德应用科技大学(Jade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Newcastle医院、皇家加勒比海邮轮有限公司(Royal Caribbean Cruises Ltd.)、森斯蒂斯(Scentsy)、UZ Leuven和印度威普罗有限公司(Wipro)等。
为什么说思科率先进入IBNS市场的意义重大?
思科本次提出的基于意图的网络系统(IBNS),并不是一项新事物,事实上IBNS背后的理念及设想已经存在了多年,但落实来看,很少有平台可以实现。如今,借助机器学习算法成熟发展的契机,IBNS终于等来了丝丝黎明与希望。
今天的许多网络都是面向过去的,针对所谓的互联网时代来运行语音、视频和数据的。而企业现在需要网络来面向未来,运行具有高度安全性的移动化、云服务和IoT应用程序,这就催生了一个新的网络平台IBNS来管理连接到网络的海量设备,以应对各种网络威胁和处理爆炸性的数据。
为了实现IBNS愿景,思科宣布了如下新的技术:
DNA Center:一个集中管理平台,管理所有网络功能。
SD-Access:在单一网络矩阵上提供了自动化策略执行与网络隔离功能。
加密流量分析:使用Talos安全智能和机器学习,查看并分析加密流量。
Catalyst 9000交换机:思科投入巨资重新改写了整个模块化操作系统IOS XE,新的平台将网络交换机变成了一个服务器,服务器可以作为虚拟机也可以作为容器,然后将第三方的应用放入平台中。同时思科革新了自研的芯片,满足物联网、云计算的需求,支持智能的网络。
在思科的相关表述中,使用IBNS,管理员只需要确定“做什么”,然后系统会自动给出“怎么做”。
这句话应该怎么解读呢?就拿最近流行的自动驾驶打个比方,一般的私家车车主需要规划行车路线,到达目的地之后寻找车位,停车入库。而完美的自动驾驶车辆,车主只需要告诉它一句“我想回家”,汽车就会自动规划最优路线,找到绝佳车位并自动完成从启动到停稳的一切操作。整个体验完全变化,车主只需要知道“去哪里”,而无需关心“怎么去”。
IBNS也是类似,它允许网络管理员发出诸如“将所有我的IoT设备放在单个区域”等命令,随后所有操作由IBNS自带的“天赋”完成。如果设备或环境发生变化,IBNS会自动重新配置和适应。
总结一下,思科的IBNS具有3项重要的创新:
第一, 这是一个基于意图的网络,能够帮助IT从枯燥乏味的传统流程转变为自动化地了解用户意图,使在数分钟内管理数百万设备变成可能。这一重要发展对于企业应对不断扩展的技术环境有着非凡的意义。
第二, 这是一个全场景平台,基于应用场景解读数据将使网络能够为企业带来全新洞察。数据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同样重要的还有其所处的情境,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和方式等。IBNS能够解读这些信息,帮助企业拥有更高的安全性、更个性化的体验和更快的运营速度。
第三, 直观预测,新一代网络大规模应用了机器学习技术。思科正在经由其全球网络传输的海量数据中应用机器学习技术,充分释放数据的潜能,使其提供切实可行的预测性洞察。
数家初创公司,如Apstra,Veriflow和Forward Networks在各种产品中都有一些早期的IBNS组件。目前在生产部署中的IBNS平台不到15个,但到2020年这个数字可能会增长到超过1000个。
思科与少数创业公司一起制定了创建IBNS平台的产品路线图,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款完整的IBNS产品。IBNS与硬件无关,但是思科等企业,正在制造将IBNS与自身硬件集成的产品,例如全新发布的思科Catalyst 9000交换产品组合。
最后按照惯例泼盆冷水,鉴于IBNS的“新生儿”特性,至少在2020年之前,可能IBNS都不会成为主流。当然,思科的高调提出和强势投资,被催熟的IBNS究竟是什么样子,也蛮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