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新推出 HiTSDB + IoT套件 物联网设备上云步入快车道

本文涉及的产品
服务治理 MSE Sentinel/OpenSergo,Agent数量 不受限
简介: 阿里云针对物联网企业遇到的5大痛点,提供了HiTSDB +IoT 套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够支持物联设备快速上云,高效设备管理,数据安全,低成本海量数据存储,实时掌握设备状态,快速发现数据价值等,可以让更多物联网企业快速拥抱云计算。

喜欢看科幻电影的人一定熟悉这样的场景,未来的人们生活在没有地面的立体空间,靠高速轨道和飞行器出行。复制人、机器人和各种人工智能随处可见,它们不但可以成为人类的帮手甚至还能做女友。

随着物联网(IoT)的迅速发展,这一切正在成为现实。根据Gartner 的研究报告,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接入的规模将达到200亿。而物联网实现最关键的核心就是——数据。

针对五大痛点 阿里云推出HiTSDB +IoT套件

伴随着设备的增长,物联网企业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设备数量大,产品类型多样,管理认证困难。
• 设备和设备,设备和服务之间通信量暴增,通信系统遇到瓶颈,无法保障稳定性。
• 安全问题突出 ,设备和数据传输没有认证机制,造成数据泄露 ,威胁到生产安全。
• 物联网设备持续且高频的产生的大量数据, 存储成本迅速增长。
• 业务需要挖掘数据价值,但由于设备量大,分析时间跨度大,造成时间分析效率低,阻碍了数据的时效性价值。

阿里云针对物联网企业遇到的这一系列问题,提供了HiTSDB +IoT 套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够支持物联设备快速上云,高效设备管理,数据安全,低成本海量数据存储,实时掌握设备状态,快速发现数据价值等,可以让更多物联网企业快速拥抱云计算。

HiTSDB +IoT 套件是阿里云专门为物联网领域的开发人员推出的,目的是帮助开发者搭建安全性能强大的数据通道,方便终端(如传感器、执行器、嵌入式设备或智能家电等等)和云端的双向通信。全球多节点部署让海量设备在全球范围都可以安全低延时接入阿里云IoT Hub,在安全上提供多重防护保障设备云端安全,在性能上能够支撑亿级设备长连接以及百万消息并发。

“用户需要的是更智能的物联网工具,本次阿里云发布的物联网套件提供了一站式托管服务,用户通过规则引擎只需在web上配置规则即可实现采集+计算+存储等全栈服务。不需要单独购买服务器部署分布式架构。”HiTSDB负责人表示。

用户只需要基于IoT hub 提供的SDK 开发,就可以实现大规模的设备接入云端,接入之后,云端便可以提供设备管理服务。

数据增加权限保障 压缩存储成本可降90%

物联网套件可以管理设备状态并提供树形结构的设备管理模型。此外还提供设备的权限粒度服务,可以保证设备或者应用程序只有具有相应的访问权限,才能操作相应资源。通过IoT hub 的规格引擎配置,用户将不需要进行应用的开发,就可以轻松实现数据写入到HiTSDB 高性能时间序列数据库中。

HiTSDB是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稳定可靠的在线时序数据库服务,提供高效读写、高压缩比存储、时序数据插值及聚合计算等,广泛应用于物联网(IoT)设备监控系统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EMS),生产安全监控系统,电力检测系统等行业场景。

HiTSDB 提供百万级时序数据秒级写入,高压缩比低成本存储、预降精度、插值、多维聚合计算,查询结果可视化等功能。可以解决由于设备采集点数量巨大,数据采集频率高,造成的存储成本高,写入和查询分析效率低等问题。

通过HiTSDB 可以支持千万级别的设备同时写入数据,利用HiTSDB 的高压缩技术,将单个数据点的平均使用存储空间降为1~2个字节,可以降低90%成本,同时加快数据写入的速度。

设备数据存储到HiTSDB 后最大的价值在于数据的利用。

对HiTSDB来说,通过对每个时间序列的数据抽取和监控,就可以实现设备实时监控。HiTSDB 每秒可以读取百万的数据点,满足设备高频采集周期的实时数据查询监控。此外,可以通过HiTSDB 的内置聚合器 Aggrator 可以实时的基于设备属性标签Tags进行聚合计算,而不需要应用层进行任何的计算逻辑实现,同时也支持基于设备属性标签Tags的分组指标统计,实现不同属性设备的数据对比。

HiTSDB 除了在云上提供高效的时序数据服务能力,企业可以也可以利用HiTSDB 结合阿里云工业大脑和,城市大脑的大数据方案实现智能制造生产和智慧城市。 利用HiTSDB 的“边缘+ 中心”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工业物联网IoT尤其是电力能源行业的数据边缘端本地存储分析,逐级数据上报 ,以及网络不稳态的数据数据稳定上报和中心端的全局设备数据监控分析,打通智慧大脑的数据通道。

目前,阿里云中间件(Aliware)对用户开放的产品近10款,涵盖了消息队列MQ、分布式数据库服务DRDS、企业级分布式应用服务EDAS等。“在时序数据库HiTSDB上的持续发力表明了Aliware未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物联网。相信时序数据库技术上的突破会给自动驾驶、工业智造、智能家居等带来更多想象力。”HiTSDB负责人表示。

详情请点击【HiTSDB传送门

相关实践学习
钉钉群中如何接收IoT温控器数据告警通知
本实验主要介绍如何将温控器设备以MQTT协议接入IoT物联网平台,通过云产品流转到函数计算FC,调用钉钉群机器人API,实时推送温湿度消息到钉钉群。
阿里云AIoT物联网开发实战
本课程将由物联网专家带你熟悉阿里云AIoT物联网领域全套云产品,7天轻松搭建基于Arduino的端到端物联网场景应用。 开始学习前,请先开通下方两个云产品,让学习更流畅: IoT物联网平台:https://iot.console.aliyun.com/ LinkWAN物联网络管理平台:https://linkwan.console.aliyun.com/service-open
相关文章
|
30天前
|
消息中间件 网络协议 物联网
MQTT常见问题之物联网设备端申请动态注册时MQTT服务不可用如何解决
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是一个轻量级的、基于发布/订阅模式的消息协议,广泛用于物联网(IoT)中设备间的通信。以下是MQTT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答案的汇总:
|
8天前
|
存储 安全 物联网
使用 Java 进行物联网(IoT)应用开发
【4月更文挑战第19天】Java,凭借其跨平台特性和丰富库,成为物联网开发热门选择。开发者利用Java进行物联网应用开发,可实现设备连接、数据处理、数据库管理及安全保障。熟悉Java基础、物联网知识、数据通信和数据库管理是必备技能。利用MQTT客户端、数据存储框架和可视化工具能提升开发效率。随着物联网发展,Java在该领域的影响力将持续增强。
|
1月前
|
监控 安全 数据挖掘
物联网平台中如何快速检测设备异常
物联网平台中如何快速检测设备异常
30 0
|
1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Java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工地云管理平台源码 依托丰富的设备接口标准库,快速接入工地现场各类型设备
围绕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主线,通过物联感知设备全周期、全覆盖实时监测,将管理动作前置,实现从事后被动补救到事前主动预防的转变。例如塔吊运行监测,超重预警,升降机、高支模等机械设备危险监控等,通过安全关键指标设定,全面掌握现场安全情况,防患于未然。
148 5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Cloud Native
深度剖析 RocketMQ 5.0,IoT 消息:物联网需要什么样的消息技术?
本文来学习一个典型的物联网技术架构,以及在这个技术架构里面,消息队列所发挥的作用。在物联网的场景里面,对消息技术的要求和面向服务端应用的消息技术有什么区别?学习 RocketMQ 5.0 的子产品 MQTT,是如何解决这些物联网技术难题的。
90841 4
|
1月前
|
XML JSON 网络协议
【开源视频联动物联网平台】设备接入
【开源视频联动物联网平台】设备接入
27 2
|
1月前
|
存储 运维 网络协议
【开源物联网平台】物联网设备上云提供开箱即用接入SDK
IOTDeviceSDK是物联网平台提供的设备端软件开发工具包,可简化开发过程,实现设备快速接入各大物联网平台。设备厂商获取SDK后,根据需要选择相应功能进行移植,即可快速集成IOTDeviceSDK,实现设备的接入。
121 0
|
1月前
|
安全 搜索推荐 物联网
物联网设备的OTA基本原理
物联网设备的OTA基本原理
39 1
|
5天前
|
存储 供应链 物联网
未来技术纵横谈:区块链、物联网与虚拟现实的融合革新
【4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新兴技术正在重塑我们的世界。本文将深入探讨三种引人注目的技术——区块链、物联网(IoT)和虚拟现实(VR)——它们各自的发展趋势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区块链技术以其不可篡改的数据记录特性,在金融安全、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物联网通过智能设备互联,推动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的发展;而虚拟现实则以其沉浸式体验,改变教育、娱乐等多个行业的面貌。这些技术的交叉融合预示着一个更加智能、互联和虚拟的未来。
18 5
|
5天前
|
供应链 安全 物联网
未来技术纵横谈:区块链、物联网与虚拟现实的融合革新
【4月更文挑战第22天】 在数字化浪潮中,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正推动着传统行业的变革与升级。区块链技术以其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的特性,为数据安全和信息透明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物联网(IoT)通过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了环境与行为的智能化管理;而虚拟现实(VR)技术则拓展了人们的感官体验,创造了沉浸式互动的新空间。本文聚焦于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其在多个应用场景中的结合与创新,旨在描绘一幅技术交织下的未来蓝图。
1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