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共享文件系统文件传输的简单设计(转载)

简介: 共享文件系统文件传输,是网络侦控项目中的一个实际操作。它是为了抵制入侵者进入内网而提出的一种安全解决方案。

共享文件系统文件传输,是网络侦控项目中的一个实际操作。它是为了抵制入侵者进入内网而提出的一种安全解决方案。在实际传输过程中,拓扑图如下:


实际环境均在Linux主机下进行。采用OCFS2文件集群的方式。外部主机A和内部主机B之间的通讯,均通过共享存储空间C进行接受和发送。这样即使入侵者拿下外部主机A,也无法渗透内网。这样可以确保内部主机B是安全的。在此“共享文件系统文件传输”设计中,主要是实现A--->C--->B这样一个文件传输过程。在以下分析中,将会给出一种简单的设计思路。

首先,我来介绍下集群系统OCFS(RAC)。RAC的全称是什么呢,就是Real Application Cluster,是一种在集群的环境下实现共享的一种数据库存储形式。在通常我们的数据库,如果是单机版的数据库,当数据文件磁盘不能访问,那么这个数据库就挂掉了。如果是集群共享数据库的话,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在某个节点存放数据文件,其余的数据库都通过NFS或者Samba来进行共享,虽然数据库的数据处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过如果这个存储节点挂掉的话,同样数据库也就宕掉了。而OCFS则是一种无断点恢复的存储形式,在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每台数据服务器都有自己的文件系统,但是这些文件系统又仿佛只是同一个文件系统,因为数据更新或者其他的操作都是很统一的。即使某台电脑挂了,其余的服务器照样运行,不会出现数据库的异常,而如果想新加入一台服务器也是很简单的事。由此可见在共享文件系统文件传输设计中,选择OCFS2系统是最好的选择。

由于采用OCFS文件系统,共享磁盘C既可看作主机A的一个本地磁盘,又可看作B的一个本地磁盘。如图:



在这样一个网络配置环境下,程序初步实现算法如下:

1. 主机A每隔10分钟检测一次,把“/root/A”目录下的文件拷贝到共享磁盘C的 “/mnt/share”上,然后删除/root/A中的文件。(此时,共享磁盘C已经挂载到主机A的/mnt/share下。可以理解为主机A把/root/A下的文件移动到主机A的/mnt/share下)。
2. 主机B每隔10分钟检测一次共享磁盘C的”/mnt/share”。如果发现有文件存在,则把共享磁盘C下的文件拷贝到主机B的/root/B下。然后删除共享磁盘C下的文件。(此时,共享磁盘C已经挂载到主机B的/mnt/share下。可以理解为主机B把/mnt/share下的文件移动到主机B的/root/B下)

通过以上分析,可简化程序核心为如下:

主机A上应用的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dirent.h>     
int main(void)  
{  
DIR   *directory_pointer;   
For(;;)
{
If((directory_pointer=opendir("/root/A"))!=NULL)  
system(mv /root/A/* /mnt/share);  
sleep(600);
}
}

主机B上应用的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dirent.h>     
int main(void)  
{  
DIR   *directory_pointer;   
For(;;)
{
If((directory_pointer=opendir("/mnt/share"))!=NULL)  
system(mv /mnt/share/* /root/B);  
sleep(600);
}
}

以上程序只是一个体系构架。具体判断读取顺序,可以使用信号来进行控制。

另:XEYE网站,余弦说11月初将重新开放。到时,我将对QQ2009正式版SP4文本信息和文件传输数据流传输的安全性研究心得和大家分享,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目录
打赏
0
0
0
0
680
分享
相关文章
Linux系统中的cd命令:目录切换技巧
踏过千山,越过万水,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前行的旅程,总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然而,“cd”命令如同你的旅伴,会带你穿梭在如棋盘一般的文件系统中,探索每一处未知。希望你能从“cd”命令中找到乐趣,像是掌控了一种络新妙的魔法,去向未知进发,开始你的探索之旅。
65 24
Linux系统之su命令的基本使用
Linux系统之su命令的基本使用
38 1
Linux系统之su命令的基本使用
|
20天前
|
Linux系统资源管理:多角度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要知道,透过内存管理的窗口,我们可以洞察到Linux系统运行的真实身姿,如同解剖学家透过微观镜,洞察生命的奥秘。记住,不要惧怕那些高深的命令和参数,他们只是你掌握系统"魔法棒"的钥匙,熟练掌握后,你就可以骄傲地说:Linux,我来了!
99 27
Linux 内核源码分析---proc 文件系统
`proc`文件系统是Linux内核中一个灵活而强大的工具,提供了一个与内核数据结构交互的接口。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深入探讨了 `proc`文件系统的实现原理,包括其初始化、文件的创建与操作、动态内容生成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开发者可以更好地利用 `proc`文件系统来监控和调试内核,同时也为系统管理提供了便利的工具。
64 16
|
23天前
|
Linux系统ext4磁盘扩容实践指南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你的房子建一个新的储物间。你需要先找到空地(创建新的分区),然后建造储物间(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最后将储物间添加到你的房子中(将新的分区添加到文件系统中)。完成这些步骤后,你就有了一个更大的储物空间。
99 10
|
2月前
|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122 24
Linux系统之whereis命令的基本使用
Linux|Transfer.sh 轻松实现文件共享
Linux|Transfer.sh 轻松实现文件共享
44 2
Linux|Transfer.sh 轻松实现文件共享
|
1月前
|
Linux系统中如何查看CPU信息
本文介绍了查看CPU核心信息的方法,包括使用`lscpu`命令和读取`/proc/cpuinfo`文件。`lscpu`能快速提供逻辑CPU数量、物理核心数、插槽数等基本信息;而`/proc/cpuinfo`则包含更详细的配置数据,如核心ID和处理器编号。此外,还介绍了如何通过`lscpu`和`dmidecode`命令获取CPU型号、制造商及序列号,并解释了CPU频率与缓存大小的相关信息。最后,详细解析了`lscpu`命令输出的各项参数含义,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CPU的具体配置。
123 8
深度体验阿里云系统控制台:SysOM 让 Linux 服务器监控变得如此简单
作为一名经历过无数个凌晨三点被服务器报警电话惊醒的运维工程师,我对监控工具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记得去年那次大型活动,我们的主站流量暴增,服务器内存莫名其妙地飙升到90%以上,却找不到原因。如果当时有一款像阿里云 SysOM 这样直观的监控工具,也许我就不用熬通宵排查问题了。今天,我想分享一下我使用 SysOM 的亲身体验,特别是它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内存诊断功能。
|
4月前
|
Linux缓存管理:如何安全地清理系统缓存
在Linux系统中,内存管理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安全地清理系统缓存,特别是通过使用`/proc/sys/vm/drop_caches`接口。内容包括清理缓存的原因、步骤、注意事项和最佳实践,帮助你在必要时优化系统性能。
359 78
AI助理

你好,我是AI助理

可以解答问题、推荐解决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