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rix VDI实战攻略之一:架构及组件

简介:
不好意思,虽然实验早在月前就做完了,文章也早就写好了,但由于在IT168频道发表周期的问题,造成了现在才转贴过来。 
   期间改了多次,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把问题诊断写在了这里面。

【IT168 专稿】Citrix公司为众人所最为熟知的恐怕就是稍早的终端服务了(转卖给MS了),之后的应用交付、网络加速方面也被广为认可。而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的热潮,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也得到了Citrix的重视,其XenDesktop的Citrix VDI解决方案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

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市场上目前最被广泛应用的大概就是VMwareVDI(View3.0)解决方案了,但由于客户端连接时使用的是RDP协议,在多媒体(图片、视频、PPT等)等方面的用户体验并不十分理想。而Citrix VDI的解决方案是客户端使用ICA(Independent Computing Architecture)网络协议进行连接的,对高清等多媒体方面的用户体验相当不错,如果充分利用其公司的WANSCALE加速产品的话,这一效果会更好,尤其是当你通过WAN来进行从各个区域分公司的客户端连到数据中心的VDI中的桌面的这种应用场景时。

由于采用的是开放式架构,XenDesktop可灵活支持各种虚拟化平台和终端设备。而这些虚拟化平台包括如XenServer、VMwareVI(ESX)以及微软的SCVMM(Hyper-V)。而且与其它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不同的是,XenDesktop可使用单个镜像在数据中心或通过终端设备将个性化桌面交付给虚拟和物理设备,从而简化桌面管理,同时,该解决方案内置的性能监控工具让IT可以更好地管理服务水平。

简单的说,XenDesktop就是在服务器端构建一个VDI(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虚拟桌面架构,客户端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来访问存在在服务器上的桌面系统,如同在本地使用物理机一样。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是由于只需维护服务器端桌面镜像,因此可以降低大量的物理客户端桌面维护成本;二是可以快速高效的分发新的桌面系统给员工;三是员工不受空间位置的限制,随时可以链接到自己的桌面环境。

Citrix桌面虚拟化解决方案和其它厂商一样,应用场景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由于其ICA网络协议的优越性,让其在多媒体方面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现在的大部分企业都实现了基于活动目录的基础架构,而CitrixVDI却对此有区别于VMwareVDI的要求,在CitrixVDI解决方案中,要实现对域中桌面组OU架构的创建和扩展具有域管理员权限,而在一些特殊企业如现在老方所在公司实施起来就有一些麻烦之处了:企业是较大的跨国跨地区性质的集团,虽是单域的环境,但域控什么的管理权限均为总部所有,在中国区域只是一个OU组,这边的对活动目录最高的权限就是被委派的中国区的OU的管理权限。这种权限不足于在域OU中创建Desktop Farm。故不能像具有域管理员权限那样自动及灵活。不过Citrix还是考虑到这种情况的存在,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它的官方网站上有相应的文档说明如此情况下的解决方法。(老方也愿意在这方面和各位有此需求的交流)

这次的实验(部署)拓朴如下图所示,在左侧的是瘦客户机或是装有XP、VISTA等Windows Os的客户端,通过WAN或是LAN的方式访问位于数据中心的VDI解决方案基础架构(下图中的右侧部分)。

图1、CitrixVDI实验硬件及功能角色拓朴

针对上图,共有两台物理机器,配置均为如下所示:

主板:JETWAY 悍马 HA07 GE 升级BIOS至20090412

CPU: AMD Athlon 7750 Dual-Core Black Edition(黑盒K10架构)

内存:6G DDR2 800

硬盘:640G SATA 系统盘 1T的数据盘

网卡:千M Intel和千M RealTek 网卡

系统:Windows 2003 Ent 64位(将来换成WIN 7 X64位)

其中一台机器上安装有Windows 2003 Ent 64位OS,并在其上安装了VMware Workstation 6.5.2。在VMware Workstation上面跑了三台Windows 2003 Ent 32位的OS,分别安装了DDC/LicenseServer及PVS/DHCP/XenCenter、AD等。

其中一台同样配置的机器安装了XenServer5.5.0免费版。同时这台台式机经SecurAble检测是完全支持硬件虚拟化功能的。如下图所示。

图2检测硬件支持虚拟化

接下来,结合着图1所示,描述Citrix XenDesktop的主要组件及功能如下:

Citrix Desktop Delivery Controller:DDC的简称,此控制组件可以控管用户和虚拟桌面之间的联机, 客户能在数据中心集中化管理应用和桌面,并且控制通过网络向终端用户的交付。此角色安装在图1中的机器CitrixDDC.afopcn.com中。

Citrix Provisioning Server:PVS的简称,这是Citrix虚拟化方案的核心组件,Provisioning Server可以说是整套系统的调度中心,它通过网络按需交付组成完整的服务器的各个部分,包括OS、应用和配置。Provisioning Server将服务器各个部分分拆成为一个独立虚拟镜像--VDisk,并将其以文档形式存储在网络上。当服务器启动时,不再通过本地磁盘启动,而是从网络上的VDisk引导启动,Provisioning Server采用流技术将指定的应用组成部分交付到服务器。(很多朋友对此并不陌生,尤其很多有网吧工作经验的朋友更可能较为熟悉,很多的无盘工作站就是用此做的啦)此角色安装在图1中的机器CitrixPVS.afopcn.com中。

Citrix Provisioning Server for Desktops:采用流技术通过网络服务将单一的标准桌面镜像按需交付给物理桌面。对共享桌面镜像进行集中化配置、交付和管理,降低了总成本,提高了安全性和灵活。

Citrix XenDesktop Setup Wizard:虚拟客户端的快速向导工具,它结合Citrix组件即可帮助我们快速地创建出多个虚拟桌面。此角色安装在图1中的机器CitrixPVS.afopcn.com中。

Citrix XenServer:虚拟服务器端,用Hyper-V或者ESX也是可以实现一样的作用,就目前知道的,XenDesktop可以使用在Hyper-V的VM上,背景Citrix跟微软有多年的合作关系。此角色安装在图1中的独立的机器XenServer中。

XenCenter:XenServer的管理控制台。此角色安装在图1中的机器CitrixPVS.afopcn.com中。

Desktop Receiver:软件运行在启用了ICA网络协议直接连接虚拟桌面的终端设备上(如瘦客户机、运行XP的机器等)。一般是在通过WEB访问DDC时就需要下载安装的,就像客户端一样提供了一些操作桌面的工具选项。在同一个终端设备上可以运行多个Desktop Receiver来连接超过一个的桌面。此角色只是在连接桌面时用到。

ICA Protocol:ICA(Independent Computing Architecture)网络协议由三部分组成,在服务器端,ICA能够把应用软件的逻辑执行和用户界面分离开,通过标准的网络传输协议IPX、SPX、NetBEUI、TCP/IP、PPP把用户界面传送到客户端。在客户端,用户能看到和使用应用的用户接口,但是应用的逻辑执行100%在服务器端。ICA网络协议通过标准协议传递键盘、鼠标和屏幕显示更新数据,据了解,平均只需要10-20K的带宽,ICA极低的带宽占用和较高的传输效率保证了32位应用能在客户端被高效率的访问使用。

Citrix License Serve:是为DDC和PVS提供运行授权的组件,安装DDC角色时,亦会安装此组件。此角色服务安装在XenDDC.afopcn.com机器中。

上述的组件,根据XenDesktop的版本不同而有所差异,详见下面,而在此实验中,是采用的企业版(作为中小型企业,这个版本所提供的功能已足够了),通过网上得到的授权有三个月的使用期,功能并不受到限制:

综合各种角色及物理机器的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注意图中台式机1的8G内存分给另一台台式机2G,这样各6G):

图4

综合各种角色及物理机器的之间的关系,所对应的IP地址及主机名如下所示:

图5

大家从图中可能看到并没有XenAPP角色的服务器安装,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建议安装此角色,这样可以达到虚拟桌面的简化管理及成本节约。

下表所列的是各个组件所需的OS系统及环境要求:

图6

同时,XenDesktop可以灵活支持各种虚拟化平台:

oMicrosoft System Center Virtual Machine Manager 2008. (Hyper-V)

oVMware Infrastructure 3. (Esx Server)

也就是说,XenServer5.5.0的主机角色可以由以上两者所代替,从而成为虚拟桌面及模板的寄居地。

请在台式机1上安装好三个windows 2003 ent with sp2的操作系统,并分别取名为windc、CitrixDDC、CitrixPVS。并打上最新的系统补丁。为接下来的各角色的安装做好准备。

在进行以下各组件安装及配置之前,请前往http://www.citrix.com/English/ss/downloads/index.asp?ntref=hp_nav_US

最后,介绍一下各章节的主要构成及概要提示,并且为了让大家更有利于安装和配置,把各组件的安装和配置分开来介绍。也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先介绍整个架构组件的安装,然后再依配置的顺序进行分组件进行介绍。最后用一章节来把整个配置综合起来进行虚拟桌面的建立及测试:

1、 CitrixVDI架构及组件介绍

2、 XenServer的安装及配置

3、 CitrixDDC的安装及配置(包含AD中OU的创建及90天使用期限License的申请)

4、 CitrixPVS的安装及配置(包含DHCP、Citrix Setup Wizard的安装)

5、 综合DDC、PVS、XenServer进行管理配置及应用测试

下篇文章将要介绍的是,按照CitrixVDI组件来进行XenServer的安装及配置,并重点提示下要注意的事项。同时亦会介绍AD DC的安装及DNS反向解析记录配

置。




 本文转自 rickyfang 51CTO博客,原文链接:http://blog.51cto.com/rickyfang/196470,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原作者



相关文章
|
12天前
|
设计模式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前端开发
Python 高级编程与实战:深入理解设计模式与软件架构
本文深入探讨了Python中的设计模式与软件架构,涵盖单例、工厂、观察者模式及MVC、微服务架构,并通过实战项目如插件系统和Web应用帮助读者掌握这些技术。文章提供了代码示例,便于理解和实践。最后推荐了进一步学习的资源,助力提升Python编程技能。
|
1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设计模式 API
Python 高级编程与实战:构建微服务架构
本文深入探讨了 Python 中的微服务架构,介绍了 Flask、FastAPI 和 Nameko 三个常用框架,并通过实战项目帮助读者掌握这些技术。每个框架都提供了构建微服务的示例代码,包括简单的 API 接口实现。通过学习本文,读者将能够使用 Python 构建高效、独立的微服务。
|
20天前
|
Android开发 开发者 Kotlin
Android实战经验之Kotlin中快速实现MVI架构
MVI架构通过单向数据流和不可变状态,提供了一种清晰、可预测的状态管理方式。在Kotlin中实现MVI架构,不仅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测试性,还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UI交互和状态管理。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开发者能够掌握MVI架构的核心思想,并在实际项目中灵活应用。
45 8
|
3天前
|
消息中间件 安全 NoSQL
布谷直播系统源码开发实战:从架构设计到性能优化
作为山东布谷科技的一名技术研发人员,我参与了多个直播系统平台从0到1的开发和搭建,也见证了直播行业从萌芽到爆发的全过程。今天,我想从研发角度,分享一些直播系统软件开发的经验和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26天前
|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Java
Jeesite5:Star24k,Spring Boot 3.3+Vue3实战开源项目,架构深度拆解!让企业级项目开发效率提升300%的秘密武器
Jeesite5 是一个基于 Spring Boot 3.3 和 Vue3 的企业级快速开发平台,集成了众多优秀开源项目,如 MyBatis Plus、Bootstrap、JQuery 等。它提供了模块化设计、权限管理、多数据库支持、代码生成器和国际化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级项目的开发效率。Jeesite5 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系统、电商平台、客户关系管理和知识管理等领域。通过其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Jeesite5 成为了企业级开发的首选框架之一。访问 [Gitee 页面](https://gitee.com/thinkgem/jeesite5) 获取更多信息。
Jeesite5:Star24k,Spring Boot 3.3+Vue3实战开源项目,架构深度拆解!让企业级项目开发效率提升300%的秘密武器
|
2月前
|
Java 网络安全 开发工具
Git进阶笔记系列(01)Git核心架构原理 | 常用命令实战集合
通过本文,读者可以深入了解Git的核心概念和实际操作技巧,提升版本管理能力。
|
3月前
|
存储 JavaScript 开发工具
基于HarmonyOS 5.0(NEXT)与SpringCloud架构的跨平台应用开发与服务集成研究【实战】
本次的.HarmonyOS Next ,ArkTS语言,HarmonyOS的元服务和DevEco Studio 开发工具,为开发者提供了构建现代化、轻量化、高性能应用的便捷方式。这些技术和工具将帮助开发者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智能设备和服务提供方式。
94 8
基于HarmonyOS 5.0(NEXT)与SpringCloud架构的跨平台应用开发与服务集成研究【实战】
|
3月前
|
弹性计算 API 持续交付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4月前
|
Cloud Native Devops 云计算
云计算的未来:云原生架构与微服务的革命####
【10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云原生技术正迅速成为IT行业的新宠。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架构的核心理念、关键技术如容器化和微服务的优势,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实现高效、灵活且可扩展的现代应用开发。我们将揭示云原生如何重塑软件开发流程,提升业务敏捷性,并探索其对企业IT架构的深远影响。 ####
95 3
|
4月前
|
Cloud Native 安全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云原生架构下的微服务治理与挑战####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云原生架构以其高效、灵活、可扩展的特性成为现代企业IT架构的首选。本文聚焦于云原生环境下的微服务治理问题,探讨其在促进业务敏捷性的同时所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通过分析微服务拆分、服务间通信、故障隔离与恢复等关键环节,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关于如何在云原生环境中有效实施微服务治理的全面视角,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