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 脸部跟踪(2)

简介: 前面一篇文章中提到,我们在一副脸部图像上选取76个特征点,以及这些特征点的连通性信息来描述脸部形状特征,本文中我们会把这些特征点映射到一个标准形状模型。       通常,脸部形状特征点能够参数化分解为两个变量,一个是全局的刚体变化,一个是局部的变形。

      前面一篇文章中提到,我们在一副脸部图像上选取76个特征点,以及这些特征点的连通性信息来描述脸部形状特征,本文中我们会把这些特征点映射到一个标准形状模型。

      通常,脸部形状特征点能够参数化分解为两个变量,一个是全局的刚体变化,一个是局部的变形。全局的刚体变化主要是指脸部能够在图像中移动,旋转,缩放,局部的变形则是指脸部的表情变化,不同人脸的特征等等。

 

下面我们通过train函数,一步步了解下如何把标记点特征数据转化为标准形状模型:

本文参考了下面两篇文章:

http://blog.csdn.net/raby_gyl/article/details/13148193

http://blog.csdn.net/raby_gyl/article/details/13024867

 

train函数的输入为n个样本图像的采样特征点,该点集会被首先转化为行152,列为样本数量的矩阵表示,另外还有连通性点集索引,以及方差的置信区间以及保留模型的最大数量,后两个参数主要在模型空间降维时候使用

void train(const vector<vector<Point2f> > &p, //N-example shapes
const vector<Vec2i> &con = vector<Vec2i>(), //point-connectivity
const float frac = 0.95, //fraction of variation to retain
const int kmax = 10) //maximum number of modes to retain
{
Mat X = this->pts2mat(points);

二维向量组成的特征点集points经过函数pts2mat转化为矩阵X,X矩阵为152行,N列,N表示样本图像的数量,每一列为一副图像的76个特征点的x,y坐标。

//N = 2914*2 n = 76,共2914副图像特征点,但因为我们使用镜像,所以采样图像特征数据翻了一倍。

int N = X.cols,n = X.rows/2;

 

Mat Y = this->procrustes(X);

上面的函数中,我们通过Procrustes analysis来处理特征点,Procrustes analysis算法可以参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Procrustes_analysis

在数学上,Procruster analysis就是寻找一个标准形状,然后把所有其它特征点数据都和标准形状对齐,对齐的时候采用最小平方距离,用迭代的方法不断逼近。

下面通过代码来了解如何实现Procrustes analysis, http://www.cnblogs.com/mikewolf2002/p/3659964.html

经过Procrustes analysis变化后得到矩阵Y,矩阵Y仍是152*5828的矩阵,但它的每列表示的特征向量都接近于标准形状。下面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Y计算刚体变化矩阵R。R是一个152*4的矩阵。

//计算得到刚体变化矩阵R
Mat R = this->calc_rigid_basis(Y);

计算R的原理如下:

通过Procrustes analysis对齐的特征向量,我们要用一个统一的矩阵把平移和旋转统一起来表示(成为线性表示),然后把该矩阵追加到局部变形空间,注意对该矩阵表示,我们最后进行了史密斯正交处理。这儿x1,y1,....xn,yn是Y矩阵的平均列向量,也就是标准形状(权威形状)。

image

该函数的代码如下:

Mat  shape_model::calc_rigid_basis(const Mat &X)
    {
//计算均值形状
    int N = X.cols,n = X.rows/2;
    Mat mean = X*Mat::ones(N,1,CV_32F)/N;

注意这儿的x1,y1,..., xn, yn是Procrustes结果的平均值
    Mat R(2*n,4,CV_32F);
    for(int i = 0; i < n; i++)
        {
        R.fl(2*i,0) =  mean.fl(2*i  );
        R.fl(2*i+1,0) =  mean.fl(2*i+1);
        R.fl(2*i,1) = -mean.fl(2*i+1);
        R.fl(2*i+1,1) =  mean.fl(2*i  );
        R.fl(2*i,2) =  1.0;  
        R.fl(2*i+1,2) =  0.0;
        R.fl(2*i,3) =  0.0; 
        R.fl(2*i+1,3) =  1.0;
        }
//Gram-Schmidt正交化处理
    for(int i = 0; i < 4; i++)
        {
        Mat r = R.col(i);
        for(int j = 0; j < i; j++)
            {
            Mat b = R.col(j);
            r -= b*(b.t()*r);
            }
        normalize(r,r);
        }
    return R;
    }

接着看train函数剩余的代码,前面计算了刚体变化矩阵R,下面计算非刚体变化。

//计算非刚体变化

Y是152*5828的矩阵,它是procrustes分析的结果,R是刚体变化矩阵152*4,它的转置就是4*152 。

我们先了解一个矩阵相乘的概念,假设V是一个空间,那么:

s=V.t()*p; //表示矢量p在V空间下的坐标投影。

p=V*s,表示由坐标(权重)和与之对应的V的列向量,叠加,组合而成的一个形状矢量。

特别的,如果V.t()==V.inv(),即矩阵转置等于矩阵逆,则V为正交矩阵,也即V.t()*V.inv()=E,此时上式就是完全的可逆变换了。


Mat P = R.t()*Y; //就是把Y中的所有特征向量投影到R空间(刚性空间),得到坐标投影, 4*5828

则,R*P为152*5828
Mat dY = Y - R*P; //dy变量的每一列表示减去均值的Procrustes对齐形状,投影刚体运动

这儿Y-R*P后的dY表示Y减去刚性变化,则dY表示非刚性变化。

非刚性空间dY是152*5828的高维矩阵,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降维操作,这儿采用矩阵奇异分解法来进行降维操作:

    奇异值分解SVD有效的应用到形状数据的协方差矩阵(即,dY.t()*dY),OpenCV的SVD类的w成员存储着数据变化性的主要方向的变量,从最大到最小排序。一个选择子空间维数的普通方法是选择保存数据总能量分数frac的方向最小集(即占总能量的比例为frac),这是通过svd.w记录表示的,因为这些记录是从最大的到最小的排序的,它充分地用来评估子空间,通过用变化性方向的最大值k来评估能量。他们自己的方向存储在SVD类的u成员内。svd.w和svd.u成分一般分别被成为特征值和特征矢量。 http://www.cnblogs.com/mikewolf2002/category/351010.html


SVD svd(dY*dY.t());
int m = min(min(kmax,N-1),n-1);
float vsum = 0;
for(int i = 0; i < m; i++)
   vsum += svd.w.fl(i);
float v = 0;
int k = 0;

达到了95%的主成分量,退出,frac=0.95
for(k = 0; k < m; k++)
{
   v += svd.w.fl(k);
   if(v/vsum >= frac){k++; break;}
}
if(k > m) k = m;

取前k个特征向量,这儿k=1,表示第一个特征向量已经占到了95%的主成分量,m=14,为最大保留14个特征向量(如果使用了—mirror参数k=1,如果没有,则为14)。
Mat D = svd.u(Rect(0,0,k,2*n));

D矩阵为152行,1列。

把全局刚体运动和局部变形运动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矩阵V。

V.create(2*n,4+k,CV_32F);  //组合子空间
Mat Vr = V(Rect(0,0,4,2*n)); //刚体子空间
R.copyTo(Vr); 
Mat Vd = V(Rect(4,0,k,2*n)); //非刚体子空间
D.copyTo(Vd);

最后我们要注意的一点是如何约束子空间坐标,以使得子空间内的面部形状都是有效的。在下面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子空间内的图像,如果在某个方向改变坐标值,当坐标值小的时候,它仍是一个脸的形状,但是变化值大时候,就不知道是什么玩意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的最简单方法,就是把变化的值clamp在一个范围内,通常是现在± 3 的范围,这样可以cover到99.7%的脸部变化。clamping的值通过下面的代码计算:

151920~1

//compute variance (normalized wrt scale)

Mat Q = V.t()*X; //把数据投影到子空间,Q为5*5828矩阵
for(int i = 0; i < N; i++) //normalize coordinates w.r.t scale
{ //用第一个坐标缩放,防止太大的缩放值影响脸部识别
float v = Q.fl(0,i);
Mat q = Q.col(i);
q /= v;
}

e为参数方差,注意方差是在子空间标准化后的坐标上计算的,标准化是关于第一维的坐标(即尺度)。这样可以阻止相对大尺度的样本数据主导估计。也注意到一个负值被分配到刚性子空间坐标的方差(即V的前四列)。e.create(4+k,1,CV_32F);
pow(Q,2,Q);
for(int i = 0; i < 4+k; i++)
{
if(i < 4)
e.fl(i) = -1; //no clamping for rigid coefficients
else
e.fl(i) = Q.row(i).dot(Mat::ones(1,N,CV_32F))/(N-1);
}

连通性信息
//store connectivity
if(con.size() > 0)
{ //default connectivity
int m = con.size();
C.create(m,2,CV_32F);
for(int i = 0; i < m; i++)
{
C.at<int>(i,0) = con[i][0];
C.at<int>(i,1) = con[i][1];
}
}
else
{ //user-specified connectivity
C.create(n,2,CV_32S);
for(int i = 0; i < n-1; i++)
{
C.at<int>(i,0) = i; C.at<int>(i,1) = i+1;
}
C.at<int>(n-1,0) = n-1; C.at<int>(n-1,1) = 0;
}
}

形状模型类主要成员如下:

class shape_model
    {                         //2d linear shape model
    public:
        Mat p;                                  //parameter vector (kx1) CV_32F,参数向量
        Mat V;                                   //shape basis (2nxk) CV_32F, line subspace,线性子空间
        Mat e;                                   //parameter variance (kx1) CV_32F 参数方差
        Mat C;                                   //connectivity (cx2) CV_32S 连通性

//把一个点集投影到一个可信的脸部形状空间
void     calc_params(const vector<Point2f> &pts, //points to compute parameters from
    const Mat weight = Mat(),    //weight of each point (nx1) CV_32F 点集的权重
    const float c_factor = 3.0); //clamping factor

//该函数用人脸模型V和e,把向量p转化为点集
vector<Point2f>   calc_shape();                   //shape described by parameters @p

工程文件:FirstOpenCV40,

程序的运行参数为:annotations.yaml shapemodle.yaml

程序执行后,可以看到我们只保留了14个模型。

image

我们也可以使用下面的运行参数:annotations.yaml shapemodle.yaml –mirror

这时候,每副图像的特征点,会生成一个y轴对称的镜像特征点集,这时训练的采样数目翻倍,为5828。此时竟然值保留了一个模型。

image

在工程文件FirstOpenCV41中,我们可视化了生成的模型,会连续显示14个模型的不同姿态:

image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 计算机视觉
【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检测戴口罩实战之初识OpenCV简单操作之图像处理,实现脸部打码【第二课】
初识OpenCV简单操作之图像处理,获取人脸特征,给图像简单的打码,绘制图形、运算、几何变换、平滑处理、边缘检测
422 1
【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检测戴口罩实战之初识OpenCV简单操作之图像处理,实现脸部打码【第二课】
|
计算机视觉
opencv,脸部识别,画框,提取,处理
opencv,脸部识别,画框,提取,处理
130 0
opencv,脸部识别,画框,提取,处理
|
计算机视觉
OpenCV 脸部跟踪(3)
前面一篇文章我们生成了脸部特征的线性形状模型,本章来学习一下显示线性形状的代码。 线性模型类的结构如下: class shape_model     {                         //2d linear shape model     public:...
869 0
|
算法 测试技术 计算机视觉
OpenCV 脸部跟踪(1)
本文中的知识来自于Mastering  opencv with practical computer vision project一书。     本文实施的脸部跟踪算法都是基于数据驱动的,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训练和测试。
1160 0
|
8天前
|
计算机视觉 Python
轻松掌握opencv的8种图像变换
轻松掌握opencv的8种图像变换
|
9天前
|
算法 计算机视觉
【OpenCV】- 图像修复
【OpenCV】- 图像修复
|
9天前
|
Serverless 计算机视觉
【OpenCV】-图像的矩
【OpenCV】-图像的矩
|
9天前
|
编解码 物联网 计算机视觉
【OpenCV】—图像金子塔与图片尺寸缩放
【OpenCV】—图像金子塔与图片尺寸缩放
|
9天前
|
前端开发 计算机视觉 C++
【OpenCV】—分离颜色通道、多通道图像混合
【OpenCV】—分离颜色通道、多通道图像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