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无线充电技术发展概况

简介: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应运而生,并标榜着智能化的功能,可以无线传输数据,亦可以作超强的功能运算,但却也都面临了电力持续供应的问题,因此,打造物联网环境的无线充电技术,实为健全物联网产业发展不可忽视之一环。

一、物联网加速无线充电技术发展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蓬勃发展,各式各样的电子装置应运而生,应用场域包含智能家居、智能穿载装置、智能车载系统、智能制造工厂、智能城市与医院…,但众多的电子装置,都标榜着智能化的功能,可以无线传输数据,亦可以作超强的功能运算,但却也都面临了电力持续供应的问题,例如,当要使用Fitbit时,却发现电力几乎快没了,手机没电要充电时,一堆打结的充电线中却不知道哪一条才是对的,放在高处的网络摄影机不晓得还有没有电…等等(如图一),因此,打造物联网环境的无线充电技术,实为健全物联网产业发展不可忽视之一环。


图一 电子装置之无线充电应用环境


二、各种无线充电技术蓬勃发展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IHS表示,全球无线充电市场规模将由2015年的17亿美元,快速成长至2020年的126亿美元(如图二),显示出无线充电市场惊人的成长潜力。2015年以Qualcomm、intel为首之A4WP与AT&T、Duracell为首之PMA合并为AirFuel Alliance无线充电标准组织,与WPC形成两大标准组织分庭抗礼之状态,而无线充电产业标准的日渐统合,亦有助于整体产业之健全发展,尽管目前无限充电技术主要仍以电磁感应式为主,如Samsung Note 6的充电盘、Apple Watch充电座,都是利用此磁感应(Magnetic Induction)方式来充电,其主要优点是成本低廉,电力使用率高(约70%),但缺点是充电有效距离短、充电角度与方向限制多、无法多装置同时充电,因此,目前磁感应充电方式之装置,多使用在极短距离之充电环境下,无法真正做到随时随地无线充电的境界,随着物联网各种电子装置的不同电力需求,适合搭配的充电技术也不同,以下介绍其主要技术及发展厂商。


图二 全球无线充电装置市场与出货量规模预估



(一)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方式

利用发送端与接收端达到特定频率,让双方形成磁场共振现象,透过这种方式达到能量传输的目的,相较于磁感应,磁共振效率较好,约可达到75%传输效率,应用距离也较远,因此,磁共振技术成为WPC与AirFuel Alliance两大联盟积极发展之技术,磁共振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传输功率较高,终端电子产品可达50~100W输出,商用领域亦可达到1,000W以上的输出功率,但缺点是成本较高,且共振频率会影响传输效率。磁共振无线充电方式采用之厂商包含Qualcomm、WiTricity、Sony…等等,正由于磁共振方式可达到较高功率应用之特性,因此积极发展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的Qualcomm,更以Qualcomm Halo 作为进军车用无线供电系统的商标,而另一来自MIT技术之WiTricity公司,其技术授权客户包括intel、MediaTek以及Toyota,而Toyota在Plug-in Hybrid采用无线充电模块,即是采用磁共振技术。

(二)无线电波(Radio Frequency)方式

该技术是透过RF射频原理,将电力透过无线电波的方式传导,接收端则透过天线接收无线电波,并将其转换为电力。该技术优点是成本低,且可让射频范围内的多个装置同时充电,但缺点是无线射频传输若无方向性传输效率比较差,加上传输功率较低,只适合用于耗电量较低的电子装置,目前主要发展此技术之厂商有Energous、Ossia与Powercast。

1、Energous

2016年9月,Apple宣布与Energous无线充电技术公司合作,发展不同于一般磁感应式之无线充电技术,Energous旗下产品WattUp基于一系列的混合调频、蓝牙和其他专利技术(2.4/5.8 GHz),其发射器能够通过低功耗蓝牙和周边兼容设备通讯和定位,一旦连接,发射器就可以发射频率和 Wi-Fi 信号一致的集中射频讯号,发射器借助把电流转换成无线电波在空间中传输,接收器通过Wi-Fi和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E)定位设备位置并与发送器连接,再将无线电波转换成直流电能,随时随地为移动装置充电,WattUp充电范围最广可达到约4.5公尺,而一个发送器可以同时在4.5米距离内为四个待充设备提供2瓦特功率的电力传输,而耗时仅为传统接线充电的一半。

2、Ossia

图三 Cota无线充电电池与产品应用


Ossia是intel创投旗下的无线充电公司,其产品Cota内装有2.4 GHz RF radio接收器与传送器(如图三),在30尺的有效范围内,可自动追踪发射器之位置,提供静止或移动的电子装置任意方向式的充电功能(1W),并可提供多装置同时充电之功能,其最新产品更诉求无需另外加装天线,利用已存在之Wi-Fi或Bluetooth天线,即可进行充电,以及如同程序设定般控制与管理各充电装置,目前广泛使用于电子卷标、穿戴与物联网装置等。

(三)光能量方式(Light Energy)

1、Laser Motive


其产品的工作原理很像太阳能发电,太阳光照射在太阳能电池(PV)而发电,而Laser Motive则使用Laser激光器通过空气或光纤电缆,将集中光束发送到将光转换成电的远程接收器,将雷射光转换成电能,与太阳能的主要区别在于,Laser Motive是使用高强度Laser而雷射光能量比太阳强得多,它可以瞄准任何地方,并且可以操作24 hr /天。Laser Motive利用雷射光来传递能量,其最远可达10KM之距离,目前主要用于点对点的能量传输,如山上的通讯中继塔、海水底下之传感器、无人机用途、军式地区或油田之电子装备、火箭航天飞机之电力供给…等等特殊环境之状况,以达到具备经济性、安全性的电力供给方式。

2、Wi Charge

Wi Charge利用红外线(Infrared Ray,IR)方式提供充电功能,其充电功率可达10W、有效距离为15呎,由于非利用电磁效应原理,故没有电磁辐射波之危害,可保障人员之健康安全。目前,Wi-Charge的发射器模块尺寸约为17x17(mm),未来将致力于将尺寸缩减至10x10(mm)以下,并将可充电距离延伸至30呎(约9公尺),使其能涵盖一般室内空间的所有范围,以抢攻智能家居商机。目前其目标市场包含Beacon、电子卷标、穿戴装置、网络摄影机、烟雾侦测器、温控器、电子仪表…等等。

三、结论

未来数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多的电子装置应用出现在我们生活周围的各个地方,而电力的维持与监控一直困扰着我们,尤其最近SAMSUNG Note 7 电池爆炸事件,让人们更加重视电子装置电力使用的安全性问题,而无线充电相关技术中,包含磁场效应、RF射频等对人体的影响程度为何,以及充电时的安全问题,都将影响着人们对于无线电产品的接受程度。物联网电子装置通常不像电动车需要特别大的功率要求,因此借助各种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可达到摆脱有形充电线路的束缚,但以目前而言,为兼顾到价格与效率因素考虑,磁感应式无线充电,仍是目前最主要之无线充电技术,未来亦将可提供磁感应与磁共振双模充电方式,提供使用者更加多元、完整与便利的充电方式,其它充电方式,包含RF射频与光能量则是扮演互补技术的角色,可以满足物联网不同使用情境的需求,未来,当使用者对充电距离与充电管理要求愈来愈高时,亦将刺激其它充电方式更多的发展空间。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相关实践学习
钉钉群中如何接收IoT温控器数据告警通知
本实验主要介绍如何将温控器设备以MQTT协议接入IoT物联网平台,通过云产品流转到函数计算FC,调用钉钉群机器人API,实时推送温湿度消息到钉钉群。
阿里云AIoT物联网开发实战
本课程将由物联网专家带你熟悉阿里云AIoT物联网领域全套云产品,7天轻松搭建基于Arduino的端到端物联网场景应用。 开始学习前,请先开通下方两个云产品,让学习更流畅: IoT物联网平台:https://iot.console.aliyun.com/ LinkWAN物联网络管理平台:https://linkwan.console.aliyun.com/service-open
相关文章
|
29天前
|
存储 安全 物联网
政府在推动物联网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统一方面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政府在推动物联网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统一方面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98 50
|
29天前
|
安全 物联网 物联网安全
制定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和规范的难点有哪些?
制定统一的物联网技术标准和规范的难点有哪些?
43 2
|
28天前
|
供应链 物联网 区块链
探索未来技术潮流: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的融合与创新
【10月更文挑战第41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正在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如何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我们将通过具体的代码示例,展示这些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和价值。无论你是科技爱好者,还是对未来充满好奇的探索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未来的窗口。
99 56
|
1月前
|
传感器 存储 安全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感知设备、网络传输、数据处理等技术手段,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智能化管理的网络
98 48
|
12天前
|
存储 安全 物联网
未来已来:区块链技术在物联网与虚拟现实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技术如区块链、物联网(IoT)和虚拟现实(VR)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本文将探讨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以及它们如何相互融合,为我们带来更便捷、安全和沉浸式的体验。
|
8天前
|
供应链 监控 数据可视化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与挑战
本文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通过实时追踪、信息共享、智能化决策等手段,大幅提升了管理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特别介绍了板栗看板作为专业可视化工具,在数据监控、分析及协同作业中的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将更加智能高效,但也面临数据安全、标准化等挑战。
|
17天前
|
供应链 物联网 区块链
未来技术的脉动:探索区块链、物联网与虚拟现实的融合趋势
本文深入探讨了区块链技术、物联网(IoT)和虚拟现实(VR)这三个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在现代科技生态中的交互作用。通过分析这些技术的独特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我们揭示了它们如何共同塑造未来的技术景观,特别是在数据安全、智能设备管理和沉浸式体验方面。文章还讨论了这些技术融合后可能带来的社会和文化影响,以及它们如何推动创新和促进经济增长。
36 3
|
21天前
|
传感器 存储 物联网
物联网:关键技术剖析与应用拓展
物联网(IoT)通过互联网连接各种设备,实现数据交换和远程控制。本书深入解析了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如传感器、通信协议、数据处理等,并探讨了其在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
21天前
|
安全 物联网 区块链
未来触手可及:探索区块链技术、物联网与虚拟现实的融合应用
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区块链、物联网和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已不再局限于科技领域的讨论话题,它们正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实际应用,揭示它们如何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一个更加智能和互动的未来世界。通过分析这些技术的独特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我们将展望它们在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潜在影响,并探讨如何利用这些技术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
29天前
|
存储 数据采集 物联网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会遇到哪些挑战?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会遇到哪些挑战?
61 7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产品

  • 物联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