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SmartRack,首先浮现在大家脑海中的大概会是BAT、海量数据中心、深度定制、融合架构这些词吧。在多数人眼中,整机柜服务器是大型互联网企业的专属形态,只有体量极大、拥有自建数据中心的用户才会采用。你是否有也有这些疑虑:“SmartRack一定很贵”、“我没用过SmartRack,不会用怎么办?”、“SmartRack密度那么高,我的机房承重和供电不够吧”等等。但是随着越来越多非海量数据中心用户开始尝试浪潮SmartRack,整机柜的应用便捷性可能会完全颠覆你的想象。
SmartRack一定很贵吧?
的确,一台满配SmartRack价格根据配置不同最高会超过100万,确实很贵。但是SmartRack是整机柜服务器,一台Smartrack最多可以支持48个1U2节点,这也就相当于48个通用机架式服务器。其实,整机柜服务器的价格与标准服务器无异。就像你在超市买一袋牛奶跟买一箱牛奶的一样,单价几乎相等。
SmartRack最大支持48个1U2N横插节点
但是,与快消品不同,服务器的生命周期通常会有三年,这三年里,服务器会一直霸占你的机架位、会持续消耗你的电力、会持续产生大量热量,数据中心的租借费用、制冷散热的电费、运维人员的工资等等,这些都是使用成本。由于SmartRack采用集中供电、集中散热和集中管理,与通用服务器相比会有15%以上的功耗降低、9%的电源转换效率提升、2倍以上的机房密度提升,最终将会将TCO降低12%以上。
数据中心规模很小,能用SmartRack么?
目前来看,SmartRack需求量最大的还是BAT,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型数据中心不适合部署整机柜服务器。SmartRack实现了Rack as a Server,也就是把一台SmartRack作为一台统一的服务器来交付、部署和管理。
SmartRack每四个节点共享三个4U高度的风扇墙,且每个电源模块支持四个节点的供电,因此理论上讲只要你的服务器需求量超过4台,那么你就可以试试SmartRack。当然部署规模越大,SmartRack的低TCO和易管理的优势表现的越强,并且会帮助你在服务器接下来三年的产品生命周期内收获能耗、空间、人力等的大幅节省。
SmartRack风扇为4U高度
另外,SmartRack极易扩容,互联网企业可能仅跟对了一个热点或者站对一个风口就能够飞起来。当服务器需求量突发增长时,整机柜服务器就成为最佳的扩容形态。可以说提前部署SmartRack也是为后续业务的发展打下IT硬件平台的基础。
SmartRack那么重,我的机房地板可承受不了
相比通用服务器,SmartRack对于数据中心的要求的确更为严苛。首先是承重问题,SmartRack满配重量将会达到1.2吨,对于机房地板的承重最低要求是1t/㎡,大多数传统机房都没有经过特殊加固,因此满配的SmartRack的确可能无法直接上架部署。
但是,这一问题并非无解。SmartRack是一条产品线,不同配置的重量也不尽相同,对于偏计算的应用,采用SN6110M4s计算节点,32节点整机重量也不足1吨。普通机房仅需通过钢板和支架加固即可完成上架。
采用钢板和支架加固,传统机房也可部署SmartRack
但是如果是冷存储应用,采用SN3116M4冷存储节点,1U空间内支持18块大容量3.5寸SATA硬盘,那么40个节点的整机重量将达到最高值1.5t,通过地板加固也无法承受。但还有另外一种思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SN3116M4冷存储节点的存储密度极高,相对于通用存储服务器2U12盘的配置而言,密度提升了3倍。那么我们如果采用半柜的SmartRack,存储密度比标准服务器有1.5倍提升的同时,也能解决机房承重的问题。同时,通过钢架加固地板,增大受力面积的方式,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解决1.5吨的承重要求。
当然,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既需要超高密度,又要确保能够上架部署,那么浪潮还能够针对客户的应用和机房现状进行内部配置的更改。举个例子,刚刚采购SmartRack的华勤,是国内专业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ODM服务商,其数据中心主要业务应用以计算为主,因此以往都以刀片服务器作为主力服务器。但为了在有限的机房空间内进一步提升计算密度,华勤选用了浪潮SmartRack作为计算系统核心。考虑到其原有机房设计和特殊的业务应用,浪潮为其做了特殊的改配:每节点仅配1块硬盘。由于偏计算应用,将存储配置降到最低,不仅不会影响客户业务应用,还可以节省成本,并且能够适应机房承重。在使用SmartRack替代刀片服务器后,将能够节省了60%的机房空间和10%的功耗成本。
SmartRack密度高,我的机房供电能力有限
由于SmartRack相比通用服务有2倍的计算/存储密度提升,如果数据中心的供电是按照机架服务器的密度上限来架设的,供电肯定会成为部署SmartRack的瓶颈点。
与承重问题类似,不同的配置对功耗的影响很大。举个例子,仅Intel 最新的E5 v4平台CPU就有从55W到145W的不同型号。因此针对客户应用来选择最为合适的配置是最为关键的。比如你的应用是冷存储,那么我们推荐你采用Avoton低功耗平台节点或者E5低功耗版本;如果你的应用偏计算,那么可以相应减少存储设备。通过数据中心的供电上限,浪潮都可以跟据客户的业务进行定制,总有一款适合你。
不同的配置适用不同的业务应用
另外,Smartrack的扩容方式灵活,如果目前机房的供电上限不足,那么大可以采购半柜SmartRack,或者根据需要可以灵活的配置节点数量,那么供电问题就迎刃而解,在享受整机柜服务器低TCO优势的同时,后期扩容仅需要采购相应节点即可。
SmartRack是全新的服务器架构吧,我不会用
SmartRack确实是融合架构的新型服务器形态,但是可用性仍是产品开发的基础。虽然在在交付形态上有很大变化,但是在实际使用中,SmartRack与标准机架服务器并没有太多不同,甚至比机架服务器更好用。
目前SmartRack变革的主要是供电、散热、管理和交付形态,但是节点的主要功能部件仍是CPU、内存、硬盘三大件,当你使用单个节点时,你会发现与一台1U机架服务器并没有什么不同。并且采用集中管理的SmartRack可以通过RMC对整个机柜各模块的统一监控和管理,节点、电源、风扇的健康状况、温度、配置信息一目了然,还可进行批量开关机、重启,功耗控制,风扇转速自动/手动调节等功能,搭配专为SmartRack设计的可视化管理软件,轻松实现简易化智能管理,在数据中心服务器容量不断提升,运维人员却保持不变的现状下,无疑能够减轻客户运维成本。
既然是定制化服务器,那么供货周期一定很长
定制化服务器相对于通用标准服务器,会存在一些特殊部件,比如特别的主办、机柜、电源等等,在上市初期,供货周期必然长于通用服务器。但是SmartRack已经诞生了6年,在百度、阿里巴巴批量部署也已经超过3年时间,上下游的生态已经十分完整且稳定,不会存在因为部件特殊而延长供货周期的问题。在有预测的前提下,SmartRack同样可以满足2周内交付上架的要求。
另外,供货后的交付环节也是影响业务扩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SmartRack的交付速度可以达到单日单机房5000节点,而通用标准服务器通常仅有500-700台。近10倍的效率提升,在服务器批量交付时的差距显而易见。加入你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年需求量达到BAT级别的15万台,采用标准服务器交付,需要249天才能全部交付,而这个数字比全年的法定工作日都要多。
整机柜服务器作为未来数据中心主流服务器形态演变趋势,采用集中供电、集中散热、集中管理,将提升数据中心100%的部署密度,交付效率提升十倍,降低至少15%的功耗,将TCO降低12%以上。目前,浪潮SmartRack市场占有率超过70%,并且早已经不是大型互联网企业的专属,在12306、奥鹏教育、上海宽带中心、华勤等都已经落地应用。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6年5月25日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至顶网,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至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