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装饰器“高级”使用

简介: 本文聚焦两个有意思的点1. 无参和有参装饰器。 @deco vs @deco(arg1,arg2)。2. 多层装饰器场景。

本文聚焦两个有意思的点

  1. 无参和有参装饰器。 @deco vs @deco(arg1,arg2)。
  2. 多层装饰器场景。

无参和有参装饰器

大部分文章,都会学习到无参有参装饰器写法。这里不赘述,直接上兼容括号和无括号注解 (无参 vs 有参),高级+灵活。

# 兼容有括号和无括号装饰器
def log3(func=None, /, *, text=None):
    """
    @log 装饰器(兼容有参和无参)
    三层嵌套.
    === f = log('text')(f) , f() 实际是 wrapper()
    :param text:
    :return:
    """
    def decorator(f):  # =~ 上面的 log 方法
        @functools.wraps(f)
        def wrapper(*args, **kw):
            t0 = time.time()
            print('[%s] start call %s at %s' % (text, f.__name__,
                                                time.strftime('%Y-%m-%d %H:%M:%S', time.localtime(t0))))
            # 调用目标方法本身
            ret = f(*args, **kw)
            t1 = time.time()
            print('[%s] end call %s at %s, cost time: %s s' % (text, f.__name__,
                                                               time.strftime(
                                                                   '%Y-%m-%d %H:%M:%S', time.localtime(t1)),
                                                               t1-t0))
            return ret
        return wrapper
    
    # 判断 func 是否是函数
    if inspect.isfunction(func):
        # 无括号
        print('deco nopars')
        return decorator(func)  # 记忆诀窍, 无括号, 要补上
    return decorator
@log3
def tarFun3_nopar():
    print("tar Fun3 executing - nopar")
@log3(text='log333333')
def tarFun3_haspar():
    print("tar Fun3 executing - haspar")
# tarFun3_nopar()
tarFun3_haspar()

要点:

装饰器代码里三层函数。里面判断是否是无参调用还是调用,准确的说是不带括号调用还是带括号调用,根据不同是否方式,返回对应的函数。


分隔符 /,* 含义:

  • / , 分割符号,前面表示只能是位置参数。这就限制了 func 参数只能位置参数传入,而不能通过 func=x 传入。
  • , 后面的参数只能是k-v传参。


有这两个分隔符参数限制,可以避免调用传参导致的错误。

多层装饰器场景

看例子

def deco1(func):
    print("deco1")
    def deco1_wrapper(*args, **kwargs):
        print("deco1 wrapper", func)
        return func(*args, **kwargs)
    return deco1_wrapper
def deco2(func):
    print("deco2")
    def deco2_wrapper(*args, **kwargs):
        print("deco2 wrapper", func)
        return func(*args, **kwargs)
    return deco2_wrapper
@deco1
@deco2
def mult_deco():
    print("mult_deco")
mult_deco()
# ---
deco2  -- 解释执行期间打印
deco1  -- 解释执行期间打印
deco1 wrapper <function deco2.<locals>.deco2_wrapper at 0x000002A514699C60>
deco2 wrapper <function mult_deco at 0x000002A514699BC0>
mult_deco

解释期间,注解由下到上解释(执行)。距离目标方法最近的注解先被解释执行,可以理解为由内而外。


要点:类似洋葱

  1. 解释期间,由内而外
  2. 执行期间,由外而内

剥洋葱 @functools.wrap

另外,例子中发现 deco1 装饰器里 func 打印字符是 deco2_wrapper 字样。很容易理解,根据洋葱定律,外层包裹的是内层的,故 deco1 包裹的自然是 deco2 deco2_wrapper 方法。


那该怎么保留或获取原始被包裹方法的信息呢?


来,让我们剥洋葱!


这就需要借助工具:@functools.wrap

import functools
def deco1(func):
    print("deco1")
    @functools.wraps(func)  # 如果我最外层使用, 可以不剥, 剥是为了将原始函数信息暴漏给更外层的
    def deco1_wrapper(*args, **kwargs):
        print("deco1 wrapper", func)  # 这里 func 由于里层装饰器剥了一遍洋葱, 故而这里拿到的是原始函数 mult_deco 信息
        return func(*args, **kwargs)
    return deco1_wrapper
def deco2(func):
    print("deco2")
    @functools.wraps(func)  # 虽然返回的deco2_wrapper, 但函数信息却是剥过洋葱后的, 即原始函数 mult_deco
    def deco2_wrapper(*args, **kwargs):
        print("deco2 wrapper", func)
        return func(*args, **kwargs)
    return deco2_wrapper
@deco1
@deco2
def mult_deco():
    print("mult_deco")
mult_deco()
deco2
deco1
deco1 wrapper <function mult_deco at 0x0000023387C19C60>
deco2 wrapper <function mult_deco at 0x0000023387C19BC0>
mult_deco


@functools.wrap 详细原理,这里不深究了,只附带介绍下它的现象。


要点:自定义装饰器推荐必带 @functools.wrap 装饰器。


作者:Nisus

链接:https://juejin.cn/post/7398520872179843072

相关文章
|
4天前
|
缓存 测试技术 Python
Python装饰器:优雅地增强函数功能
Python装饰器:优雅地增强函数功能
153 99
|
4天前
|
存储 缓存 测试技术
Python装饰器:优雅地增强函数功能
Python装饰器:优雅地增强函数功能
138 98
|
8天前
|
缓存 Python
Python中的装饰器:优雅地增强函数功能
Python中的装饰器:优雅地增强函数功能
|
18天前
|
存储 缓存 测试技术
理解Python装饰器:简化代码的强大工具
理解Python装饰器:简化代码的强大工具
|
1月前
|
程序员 测试技术 开发者
Python装饰器:简化代码的强大工具
Python装饰器:简化代码的强大工具
153 92
|
3月前
|
Python
掌握Python装饰器:轻松统计函数执行时间
掌握Python装饰器:轻松统计函数执行时间
265 76
|
23天前
|
设计模式 缓存 运维
Python装饰器实战场景解析:从原理到应用的10个经典案例
Python装饰器是函数式编程的精华,通过10个实战场景,从日志记录、权限验证到插件系统,全面解析其应用。掌握装饰器,让代码更优雅、灵活,提升开发效率。
84 0
|
4月前
|
人工智能 API Python
掌握 Python 文件处理、并行处理和装饰器
本文介绍了 Python 在文件处理、并行处理以及高级功能(如装饰器、Lambda 函数和推导式)的应用。第一部分讲解了文件的基本操作、读写方法及处理大型文件的技巧,并演示了使用 Pandas 处理结构化数据的方式。第二部分探讨了多线程与多进程的并行处理,以及 `concurrent.futures` 模块的简化用法,适合不同类型的任务需求。第三部分则深入装饰器的实现与应用,包括简单装饰器、带参数的装饰器及 `functools.wraps` 的使用,同时简要介绍了 Lambda 函数和推导式的语法与场景。内容实用且全面,帮助读者掌握 Python 高效编程的核心技能。
|
9月前
|
测试技术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开发者
探索Python中的装饰器:从基础到高级应用
装饰器在Python中是一个强大且令人兴奋的功能,它允许开发者在不修改原有函数代码的前提下增加额外的功能。本文将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带领读者从装饰器的基础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高级用法,如带参数的装饰器和装饰器嵌套等。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技巧。
107 6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