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进阶宝典:十个实用技巧提升代码效率

简介: Python进阶宝典:十个实用技巧提升代码效率

解释: lambda 表达式可以用来创建匿名函数, 适用于简单的函数定义,  比常规函数定义更简洁.

代码案例:

# 常规函数定义
def square1(x):
  return x**2
 
print(square1(5))  # 输出 25
 
# 使用 lambda 表达式
square2 = lambda x: x**2
print(square2(5))  # 输出 25

对比:  square1 使用 def 关键字定义,  square2 使用 lambda 关键字定义, 语法更简洁.

2. 利用列表推导式高效生成列表:

解释: 列表推导式提供了一种简洁的方式来创建列表,  可以将循环和条件判断等操作融合到一个表达式中.

# 常规方法生成列表
squares1 = []
for i in range(10):
    squares1.append(i**2)
print(squares1)  # 输出 [0,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 使用列表推导式
squares2 = [x**2 for x in range(10)]
print(squares2)  # 输出 [0,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对比: 列表推导式语法更简洁,  代码可读性更高.

3. 使用生成器表达式节省内存:

解释: 生成器表达式类似于列表推导式, 但是它生成的是一个迭代器, 而不是列表,  可以节省内存, 特别是在处理大量数据时.

# 列表推导式
squares1 = [x**2 for x in range(1000000)]
# 生成器表达式
squares2 = (x**2 for x in range(1000000))
 
# 遍历生成器表达式
for i in squares2:
    print(i, end=" ")

对比: 列表推导式会一次性生成所有数据, 占用大量内存;  生成器表达式则逐个生成数据, 内存占用更小.

4. 掌握装饰器增强函数功能:

解释: 装饰器可以在不修改函数代码的情况下, 为函数添加新的功能, 比如计时、日志记录等.

import time
 
# 定义装饰器
def time_it(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start_time = time.time()
        result = func(*args, **kwargs)
        end_time = time.time()
        print(f"函数 {func.__name__} 执行时间: {end_time - start_time:.4f} 秒")
        return result
    return wrapper
 
# 使用装饰器
@time_it
def my_function(n):
    time.sleep(1)
    return n * 2
 
print(my_function(5))


对比:  使用装饰器 @time_it,  可以方便地为 my_function 函数添加计时功能,  而无需修改函数本身的代码.

5. 使用上下文管理器管理资源:

解释: 上下文管理器可以确保资源在使用后得到正确的清理,  比如文件、数据库连接等.

# 使用上下文管理器打开文件
with open("myfile.txt", "w") as f:
    f.write("Hello, world!")
 
# 不使用上下文管理器
f = open("myfile.txt", "w")
f.write("Hello, world!")
f.close()

对比: 使用 with open(...) as f: 语句,  可以确保文件在使用后自动关闭,  即使出现异常也能正常关闭.

6. 利用 collections 模块高效处理数据:

解释: collections 模块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数据结构, 比如计数器 (Counter),  双端队列 (deque) 等, 可以更高效地处理数据.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 统计列表中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
data = [1, 2, 2, 3, 3, 3, 4, 4, 4, 4]
count = Counter(data)
print(count)  # 输出 Counter({4: 4, 3: 3, 2: 2, 1: 1})

对比:  使用 Counter 可以方便地统计元素出现的次数,  比手动编写代码更高效.

7. 使用 itertools 模块简化迭代操作:

解释: itertools 模块提供了很多用于处理迭代器的函数, 比如链式迭代 (chain),  无限迭代 (cycle) 等,  可以简化迭代操作.

from itertools import chain
 
# 将多个列表合并成一个迭代器
list1 = [1, 2, 3]
list2 = [4, 5, 6]
for i in chain(list1, list2):
    print(i, end=" ")

对比:  使用 chain 可以方便地将多个列表合并成一个迭代器,  无需手动编写循环代码.

8. 掌握元类动态创建类:

解释: 元类可以用来动态地创建类,  可以控制类的创建过程,  比如修改类的属性等.

class MyMetaclass(type):
    def __new__(cls, name, bases, attrs):
        print(f"正在创建类: {name}")
        # 在这里可以修改类的属性
        attrs["my_attribute"] = "Hello"
        return super().__new__(cls, name, bases, attrs)
 
class MyClass(metaclass=MyMetaclass):
    pass
 
print(MyClass.my_attribute)

对比:  使用元类 MyMetaclass,  可以在创建 MyClass 类时,  动态地添加属性 my_attribute.

9. 使用异步编程提高并发性能:

解释: 异步编程可以提高程序的并发性能, 可以在等待 I/O 操作时执行其他任务,  从而提高程序的整体效率.

import asyncio
 
async def my_task(i):
    await asyncio.sleep(1)
    print(f"Task {i} completed")
 
async def main():
    tasks = [my_task(i) for i in range(3)]
    await asyncio.gather(*tasks)
 
asyncio.run(main())

对比:  使用 async/await 语法,  可以编写异步程序,  提高程序的并发性能.

10. 利用类型提示提高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解释:  类型提示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容易地理解代码, 并减少错误,  特别是在大型项目中, 类型提示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  没有类型提示
def greet(name):
    return f"Hello, {name}"
 
# 使用类型提示
def greet_with_type_hints(name: str) -> str:
    return f"Hello, {name}"

对比: 使用类型提示,  可以清楚地知道函数的参数类型和返回值类型,  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希望以上解释能够帮助小白理解这些 Python 高级技巧.

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分享支持一下~

相关文章
|
14天前
|
存储 算法 调度
【复现】【遗传算法】考虑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制的售电公司购售电策略(Python代码实现)
【复现】【遗传算法】考虑储能和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制的售电公司购售电策略(Python代码实现)
119 26
|
17天前
|
测试技术 开发者 Python
Python单元测试入门:3个核心断言方法,帮你快速定位代码bug
本文介绍Python单元测试基础,详解`unittest`框架中的三大核心断言方法:`assertEqual`验证值相等,`assertTrue`和`assertFalse`判断条件真假。通过实例演示其用法,帮助开发者自动化检测代码逻辑,提升测试效率与可靠性。
130 1
|
2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调度
基于多动作深度强化学习的柔性车间调度研究(Python代码实现)
基于多动作深度强化学习的柔性车间调度研究(Python代码实现)
|
11天前
|
Python
Python的简洁之道:5个让代码更优雅的技巧
Python的简洁之道:5个让代码更优雅的技巧
167 104
|
11天前
|
开发者 Python
Python神技:用列表推导式让你的代码更优雅
Python神技:用列表推导式让你的代码更优雅
264 99
|
18天前
|
IDE 开发工具 开发者
Python类型注解:提升代码可读性与健壮性
Python类型注解:提升代码可读性与健壮性
192 102
|
11天前
|
设计模式 人工智能 API
AI智能体开发实战:17种核心架构模式详解与Python代码实现
本文系统解析17种智能体架构设计模式,涵盖多智能体协作、思维树、反思优化与工具调用等核心范式,结合LangChain与LangGraph实现代码工作流,并通过真实案例验证效果,助力构建高效AI系统。
158 7
|
16天前
|
存储 大数据 Unix
Python生成器 vs 迭代器:从内存到代码的深度解析
在Python中,处理大数据或无限序列时,迭代器与生成器可避免内存溢出。迭代器通过`__iter__`和`__next__`手动实现,控制灵活;生成器用`yield`自动实现,代码简洁、内存高效。生成器适合大文件读取、惰性计算等场景,是性能优化的关键工具。
159 2
|
20天前
|
安全 大数据 程序员
Python operator模块的methodcaller:一行代码搞定对象方法调用的黑科技
`operator.methodcaller`是Python中处理对象方法调用的高效工具,替代冗长Lambda,提升代码可读性与性能。适用于数据过滤、排序、转换等场景,支持参数传递与链式调用,是函数式编程的隐藏利器。
68 4
|
2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并行计算
多步预测系列 | LSTM、CNN、Transformer、TCN、串行、并行模型集合研究(Python代码实现)
多步预测系列 | LSTM、CNN、Transformer、TCN、串行、并行模型集合研究(Python代码实现)
199 2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