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数据库碎片化:隐患与解决策略

本文涉及的产品
Redis 开源版,标准版 2GB
推荐场景:
搭建游戏排行榜
云数据库 Tair(兼容Redis),内存型 2GB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简介: UUID作为主键可能导致MySQL存储碎片,影响性能。频繁的DML操作、字段长度变化和非顺序插入(如UUID)都会造成碎片。碎片增加磁盘I/O,降低查询效率,浪费空间,影响备份速度。建议使用自增ID,固定长度字段,并适时运行OPTIMIZE TABLE来减少碎片。

为什么我们经常说不建议使用简单的 UUID 做 ID,当唯一索引,其实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不规则的 UUID 会导致存储碎片,接下来聊一聊 MySQL 为什么会有存储碎片,影响大不大。关于 UUID 做主键还是自增主键,可参考往期文章:

被追着问 UUID 和自增 ID 做主键哪个好,为什么?

MySQL 中的数据库表常会出现物理存储碎片,特别是在频繁执行插入、删除和更新操作的情况下。这些操作会导致数据页中部分空间未被有效利用,或者导致数据在物理存储上排列不连续,进而形成碎片。

碎片的主要来源包括频繁的 DML 操作,如插入(insert)、更新(update)、删除(delete)。此外,使用可变长度字段(如 varchar 或 text)存储数据时,如果更新导致字段长度变化,也可能产生碎片问题。

insert 导致的碎片

我们都了解,InnoDB 使用 B+树索引结构来组织数据,通常按主键顺序存储。然而,当主键不是顺序自增的情况下,比如使用 UUID,新插入的数据行可能会引发页分裂现象。

页分裂会导致数据分散存储在磁盘的不同位置。新创建的页可能与原始页在物理存储上相隔甚远,导致数据在物理层面上不再连续,从而形成碎片。

页分裂通常发生在向 B+树索引插入新数据时,如果目标页已满,数据库系统就需要为新数据腾出空间。

那究竟什么是 InnoDB 的页分裂和页合并呢,mark 一下。下一篇出。

update 导致的碎片

除了插入操作可能导致碎片外,更新操作同样会产生碎片。特别是当更新操作导致数据行大小增加时,如果原始位置周围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更新后的行,数据库可能会将这行数据移动到数据文件的其他位置。这种情况会留下原始位置的空闲空间,导致碎片的产生。

delete 导致的碎片

最容易导致碎片的操作实际上是 delete 操作,尤其在 InnoDB 中更为明显。执行 delete 后,InnoDB 仅仅是对数据行做了标记,而不是立即释放相应的空间。这样就可能导致数据页中存在大量未被使用的空间,增加了数据在物理存储上的分散程度,从而产生了碎片。

碎片的危害

表的碎片增多会导致数据在物理磁盘上存储变得不连续,从而使得数据库在查询数据时需要进行更多的磁盘 I/O 操作,进而降低查询效率。

此外,碎片化会导致数据库实际占用的存储空间比数据实际需要的空间大,造成磁盘空间的浪费,并可能影响缓存效率。

碎片化的数据还会增加备份文件的大小,同时使得备份和恢复的过程变得更为缓慢,因为这些操作也受到物理读写速度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减少碎片的产生,以提升数据库的性能和效率。

如何避免碎片

  1. 使用连续自增的 ID 而不是 UUID,可以使新创建的对象在 B+树的末尾插入,从而减少页分裂的可能性。
  2. 对于固定长度的字符串,应该优先选择 char 而不是 varchar,以减少存储碎片的发生。
  3. 避免在高度变动的列上创建索引,因为这可能会频繁触发页分裂。
  4. 使用 OPTIMIZE TABLE 命令可以重新组织表和索引的物理存储,有效减少碎片并优化表的存储和访问速度。

好了,本章节到此告一段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学习顺利。

相关实践学习
每个IT人都想学的“Web应用上云经典架构”实战
本实验从Web应用上云这个最基本的、最普遍的需求出发,帮助IT从业者们通过“阿里云Web应用上云解决方案”,了解一个企业级Web应用上云的常见架构,了解如何构建一个高可用、可扩展的企业级应用架构。
MySQL数据库入门学习
本课程通过最流行的开源数据库MySQL带你了解数据库的世界。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云数据库RDS MySQL 版 阿里云关系型数据库RDS(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是一种稳定可靠、可弹性伸缩的在线数据库服务,提供容灾、备份、恢复、迁移等方面的全套解决方案,彻底解决数据库运维的烦恼。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rds/mysql 
相关文章
|
22天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数据库连接过多(Too many connections)错误处理策略
综上所述,“Too many connections”错误处理策略涉及从具体参数配置到代码层面再到系统与架构设计全方位考量与改进。每项措施都需根据具体环境进行定制化调整,并且在执行任何变更前建议先行测试评估可能带来影响。
374 11
|
5月前
|
存储 缓存 数据库
数据库数据删除策略:硬删除vs软删除的最佳实践指南
在项目开发中,“删除”操作常见但方式多样,主要分为硬删除与软删除。硬删除直接从数据库移除数据,操作简单、高效,但不可恢复;适用于临时或敏感数据。软删除通过标记字段保留数据,支持恢复和审计,但增加查询复杂度与数据量;适合需追踪历史或可恢复的场景。两者各有优劣,实际开发中常结合使用以满足不同需求。
424 4
|
1月前
|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降低MySQL高CPU使用率的优化策略。
通过上述方法不断地迭代改进,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场景做出相对合理判断。每一步改进都需谨慎评估其变动可能导致其他方面问题,在做任何变动前建议先在测试环境验证其效果后再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去。
87 6
|
2月前
|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在MySQL中处理高并发和负载峰值的关键技术与策略
采用上述策略和技术时,每个环节都要进行细致的规划和测试,确保数据库系统既能满足高并发的要求,又要保持足够的灵活性来应对各种突发的流量峰值。实施时,合理评估和测试改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避免单一措施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持续的系统监控和分析将对维护系统稳定性和进行未来规划提供重要信息。
152 15
|
1月前
|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数据库性能调优:实用技术与策略
通过秉持以上的策略实施具体的优化措施,可以确保MySQL数据库的高效稳定运行。务必结合具体情况,动态调整优化策略,才能充分发挥数据库的性能潜力。
109 0
|
10月前
|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索引策略与查询性能调优实战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查询模式,综合运用索引策略和查询性能调优方法,不断地测试和优化,以提高MySQL数据库的查询性能。
569 66
|
5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大数据
大数据新视界--大数据大厂之MySQL 数据库课程设计:MySQL 数据库 SQL 语句调优的进阶策略与实际案例(2-2)
本文延续前篇,深入探讨 MySQL 数据库 SQL 语句调优进阶策略。包括优化索引使用,介绍多种索引类型及避免索引失效等;调整数据库参数,如缓冲池、连接数和日志参数;还有分区表、垂直拆分等其他优化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调优效果。回顾与数据库课程设计相关文章,强调全面认识 MySQL 数据库重要性。为读者提供综合调优指导,确保数据库高效运行。
|
8月前
|
监控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Aurora MySQL负载突增应对策略与优化方案
通过以上策略,企业可以有效应对 Aurora MySQL 的负载突增,确保数据库在高负载情况下依然保持高性能和稳定性。这些优化方案涵盖了从架构设计到具体配置和监控的各个方面,能够全面提升数据库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和负载特征,灵活调整和应用这些优化策略。
154 22
|
8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中间件
MySQL 中如何实现分库分表?常见的分库分表策略有哪些?
在MySQL中,分库分表(Sharding)通过将数据分散到多个数据库或表中,以应对大量数据带来的性能和扩展性问题。常见策略包括:哈希分片(分布均匀,查询效率高)、范围分片(适合范围查询)、列表分片(适用于特定值查询)、复合分片(灵活性高)和动态分片(灵活应对负载变化)。每种策略各有优劣,需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常用工具如MyCAT、ShardingSphere和TDDL可简化实现过程。

相关产品

  • 云数据库 RDS MySQL 版
  •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