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新研究提升大模型长视频理解能力

简介: 【2月更文挑战第29天】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VideoAgent系统在长视频理解上取得突破,提升了大型语言模型处理视频内容的能力。该系统通过模拟人类认知过程,以高效(平均8.4帧)实现高准确率(54.1%和71.3%的零样本准确率),在EgoSchema和NExT-QA基准测试中超越现有最佳方法。VideoAgent借鉴人类观看视频的方式,迭代选择关键帧进行信息提取和推理,为长视频理解设定新标准。论文链接:[arxiv.org/pdf/2403.10517.pdf](https://arxiv.org/pdf/2403.10517.pdf)

168b1d33475d66adf368c87295b58d8c.jpeg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期在长视频理解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开发的VideoAgent系统成功地提升了大型语言模型(LLM)处理长视频内容的能力。这一系统的核心在于模拟人类理解长视频的认知过程,通过交互式推理和规划来迭代地识别和编译关键信息,从而有效地回答关于视频的问题。在EgoSchema和NExT-QA这两个长视频理解的基准测试中,VideoAgent以平均仅使用8.4帧的高效率,实现了54.1%和71.3%的零样本准确率,这一成绩显著超越了以往的最先进方法。

长视频理解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一直是一个难题,因为它不仅要求模型能够处理包含大量信息的多模态数据,还需要模型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序列处理和推理。以往的模型在处理长视频时,往往难以同时在处理多模态信息、处理长序列和进行有效推理这三个方面都做到优秀。大型语言模型虽然在处理长文本和推理方面有优势,但它们通常缺乏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而视觉语言模型虽然能够处理视觉信息,但在处理长视频输入时往往表现不佳。VideoAgent系统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VideoAgent系统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人类如何理解长视频内容。在观看长视频时,人类通常会先快速浏览视频以获取上下文信息,然后根据具体问题迭代地选择新的帧来收集相关信息。当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后,就会停止迭代过程并给出答案。VideoAgent系统正是模拟了这一过程,它将视频理解过程视为一系列状态、动作和观察的序列,其中LLM作为代理控制整个过程。在初始阶段,LLM通过查看视频中均匀采样的帧来熟悉视频上下文。在每次迭代中,LLM评估当前信息是否足以回答问题;如果不足以回答问题,则确定需要哪些额外信息,并使用CLIP模型检索包含这些信息的新帧,同时使用VLM将这些新帧描述为文本,更新当前状态。

在EgoSchema和NExT-QA这两个长视频理解基准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VideoAgent系统在处理长视频内容时表现出了卓越的有效性和效率。它不仅能够以极低的帧数使用率实现高准确率,而且还能够超越以往的最先进方法。这一成果不仅为长视频理解设定了新的基准,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研究团队还对VideoAgent的迭代帧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该过程能够有效地识别出回答问题所需的信息性帧。此外,通过对比不同LLM、VLM和CLIP模型的消融研究,研究团队证实了VideoAgent框架的有效性,并指出该方法的主要贡献在于模仿人类理解长视频的过程,而不是依赖于任何特定的模型。这一发现意味着,VideoAgent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为长视频理解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解决方案。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2403.10517.pdf

目录
相关文章
|
编解码 测试技术 计算机视觉
苹果研究人员公布最新多模态大模型研究成果MM1
【2月更文挑战第27天】苹果研究人员公布最新多模态大模型研究成果MM1
248 3
苹果研究人员公布最新多模态大模型研究成果MM1
|
2月前
|
算法 安全 定位技术
基于改进拥挤距离的多模态多目标优化差分进化(MMODE-ICD)求解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基于改进拥挤距离的多模态多目标优化差分进化(MMODE-ICD)求解无人机三维路径规划研究(Matlab代码实现)
105 2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
AI Agent多模态融合策略研究与实证应用
本文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构建了一个结合图像与文本的AI Agent模型,并通过PyTorch代码实现了完整的图文问答流程。未来,多模态智能体将在医疗、自动驾驶、虚拟助手等领域展现巨大潜力。模型优化的核心是提升不同模态的协同理解与推理能力,从而打造真正“理解世界”的AI Agent。
AI Agent多模态融合策略研究与实证应用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深度强化学习在异构环境中AI Agent行为泛化能力研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 Agent 在游戏、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场景中已逐步展现出强大的自适应能力。特别是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DRL)的引入,使得智能体能够通过与环境的交互,自动学习最优的行为策略。本文将系统性地探讨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AI Agent行为决策机制,并结合代码实战加以说明。
深度强化学习在异构环境中AI Agent行为泛化能力研究
|
7月前
|
编解码 边缘计算 文字识别
SmolVLM:资源受限环境下的高效多模态模型研究
SmolVLM是一系列专为资源受限设备多模态模型,通过优化架构与训练策略,在图像和视频处理任务中表现出接近大型模型的性能。该系列包含三种变体:SmolVLM-256M、500M和2.2B,分别适用于极端边缘计算、中等资源设备及高端边缘系统。研究探索了视觉与语言组件间的参数分配、高效视觉信息传递机制、视频编码策略等关键技术,并在多个基准测试中展现出卓越性能。SmolVLM不仅在计算效率和内存占用上具有显著优势,还在设备端部署中表现出高吞吐量和广泛适用性,适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专业领域如文档理解与生物医学视觉问答等场景。论文由Ritvik Rastogi发布,详细探讨了模型设计与实验结果。
335 3
SmolVLM:资源受限环境下的高效多模态模型研究
|
9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API
研究大模型门槛太高?不妨看看小模型SLM,知识点都在这
大型语言模型(LLM)在文本生成、问答等领域表现出色,但也面临资源受限环境应用难、领域知识不足及隐私问题等挑战。为此,小型语言模型(SLM)逐渐受到关注,其具备低延迟、成本效益高、易于定制等优点,适合资源受限环境和领域知识获取。SLM可通过预训练、微调和知识蒸馏等技术增强性能,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潜力。然而,SLM也存在复杂任务表现有限等问题,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提升其性能与可靠性。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411.03350
347 5
|
自然语言处理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整合 200 多项相关研究,大模型终生学习最新综述来了
【9月更文挑战第26天】近年来,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自然语言处理、智能问答及内容生成等领域广泛应用。面对不断变化的数据、任务和用户偏好,LLMs需具备适应能力。传统静态数据集训练方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提出了“终身学习”方法,使模型持续学习新知识并避免遗忘旧知识。最新综述文章整合200多项研究,将终身学习分为内部知识(连续预训练和微调)与外部知识(基于检索和工具)两大类,涵盖12种应用场景,探讨了模型扩展和数据选择等新兴技术。然而,终身学习也面临计算资源、知识冲突及数据安全等挑战。
367 6
|
自然语言处理 测试技术 人工智能
Meta等最新研究:多token预测,提升大模型推理效率
【6月更文挑战第2天】Meta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型语言模型训练方法——多token预测,以提高样本效率和推理速度。该方法要求模型同时预测多个接下来的token,而非传统的单一token预测,从而减少局部模式依赖,提高模型的宏观决策能力。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在提升模型性能和推理速度方面效果显著,尤其在编程任务中表现出色。然而,多token预测可能需要更多计算资源,并不适用于所有NLP任务,其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应用仍有待深入研究。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404.19737
579 7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处理
苹果新研究提升服务大模型效率
【2月更文挑战第29天】苹果公司研发的ReDrafter是一种新型推测解码方法,旨在提高大型语言模型的推理效率。该方法结合双模型和单模型优点,使用轻量级草稿头及递归依赖设计,优化内存和计算资源,降低推理延迟。实验显示,ReDrafter在性能上超越了现有方法,尤其适合需要快速响应的场景。这一突破为大型语言模型的效率提升提供了新思路,但也面临准确性和复杂性权衡以及集成挑战。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pdf/2403.09919.pdf](https://arxiv.org/pdf/2403.09919.pdf)
196 2
苹果新研究提升服务大模型效率
|
人工智能 UED
清华大学研究提出用大模型做心理测量
【2月更文挑战第24天】清华大学研究提出用大模型做心理测量
810 2
清华大学研究提出用大模型做心理测量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