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数字化,什么是数字化转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简介: 数字化不是单纯的TI技术,也不是单纯的TI信息化,而是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低代码、5G、AR、VR、MR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帮助我们的企业在连接效率、数据应用、智能算法等三个维度实现企业最优决策的高效输出,帮助企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用户体验,实现企业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

花一分钟搞懂:什么是数字化?什么是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与数字化转型的区别和联系。

什么是数字化?

数字化不是单纯的TI技术,也不是单纯的TI信息化,而是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低代码、5G、AR、VR、MR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帮助我们的企业在连接效率、数据应用、智能算法等三个维度实现企业最优决策的高效输出,帮助企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用户体验,实现企业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

我们只有掌握数字经济时代的经营心法,才能洞察未来的财富密码。数字化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就像生活中的水、电、空气一样,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对我们的企业,就像我们人体的一个器官,已经成为了经营企业的必备要素。在这里举两个身边的例子,一个是传统餐饮门店,被团购抢走大部分客源,一个是出租车,乘客几乎被网约车都接走。

好的位置和菜品必定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实际上是获取更多的客流。而外卖打破地理位置限制,加剧了竞争方式,那些位置优越的门店的生意也没那么好了。为什么呢?这实际上就是数字化带来的变革。我们的顾客和餐馆之间的连接的方式、连接的渠道、连接的效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说数字化对整个餐饮行业带来的冲击,也是底层结构性的改变。

我们再说一下出行,那么在过去打车的时候,一般会走到很容易打到车的十字路口或者路边,那今天我们打车都是在手机上叫好车,车快来了,我们再出去。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数字化让我们的乘客和出租车之间的连接效率大大提升了,我们乘车的体验感也得到了提升。所以说数字化对我们今天的出行也是带来了结构性的改变。

同样的对我们的企业数字化带来的无处不在的改变。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发现数字化改变了商家和用户之间的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的改变,能够帮助我们的商家更好地找到目标用户,也能帮助我们的目标用户,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商家,享受相应的产品和服务。

这种连接方式同样地帮我们沉淀下来多维度的数据,通过用户的交互行为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洞察和提炼消费者的需求和痛点,帮助我们做出提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决策,提升用户的体验。我们也可以理解,数字化从连接数据决策方面,改变了我们商业的底层的生意结构和经营的逻辑,在未来活下来的,活得好的企业,一定是运用好数字化的企业。

什么是数字化转型?

现在各种关于“数字化转型”的解读和定义实在是太多了,但必须保持一个共识:不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在实操层面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很难确定一个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定义。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数字化”一词对不同的企业来说有不同含义。它可以是从采用新技术——引入自动化操作中的任何一样东西。

此外,“转型”这个词就是“变化”的同义词。如何精准的定义“变化”?这明显是不现实的。

所以,当把这两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词结合起来,就得到了一个谜,这个谜一直很难解决,包括很多管理人员。

这就会造成不同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和应用都是不同的:

对有的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就是无纸化;

对有的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就是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而有的企业可能还会想到敏捷团队或者开放式办公室。

.....

而在实际应用中,数字化转型对每个组织来说都是一个独特的旅程,具体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组织文化以及组织架构弹性来决定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数字化转型总是没有一个确定的、可复制的路径的原因。

“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近几年,大家都在说数字化转型。

那么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是什么关系?

是一个意思吗?还是两个发展阶段吗?

是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数字化转型阶段?

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一个独立的发展阶段似乎是不合适的。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通过数字化的技术和手段来实现业务和业务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可以说数字化是手段,转型是目标。数字化可以和信息化一样作为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阶段,但数字化转型是数字化阶段实现的目标,是伴随着数字化过程的。因此,数字化转型不能独立称之为一个发展阶段。

从技术生产力来说,信息化、数字化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阶段。数字化之后可能是智能化或更高级的阶段。当前很多人把数字化和智能化合起来称数智化,不过从发展过程来说,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前提和基础,可以看作两个独立的阶段。不是说数字化阶段就不能有智能化,数字化阶段的智能是初级的,就像信息化阶段同样具有一定的数字化能力,这是一个量变逐步质变的过程。可能并没有很明确的一个时间节点划分,但从科技生产力发展和科技生产工具的发展来说,可以简单进行划分的。

信息化阶段主要以信息技术完成单点业务的效率提升,建设的都是单体系统,以信息系统代替人工处理,实现无纸化、信息自动化等;而后通过系统集成等实现了初步的数字化分析和处理能力,但本质上没有在数据层面打通,依然存在数据散落等问题。

数字化阶段以数据为生产要素,通过用数字技术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洞察,找到隐藏在数据之间的价值,创新业务和业务模式;数字化阶段关注的不再是某一个单点能力,而是全局,因此需要从数据层面实现数据的融合、数据的标准化、数据的高质量;从而促进企业各系统之间的融合、资源的融合、组织的融合,生产要素、生产工具、生产组织等实现了变革,因此其已不同于信息化阶段。

智能化阶段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而不再需要人为的规则设定或自动化(自动化则是按照设定的规则来自动执行,自动化不是智能化,不过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等具备自动化的能力)来实现;当前的人工智能水平还比较基础,模型的准确率相对也不高,通常也受限于特定的场景,因此远未到智能化阶段。虽然当前数据的“量”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数据的“质”还差的比较多,因此数字化阶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升数据质量,实现数据的融合。

细化到某一场景,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其实还是有次序关系的。数字化技术是生产力工具,具备了工具才能考虑使用工具促进业务的转型,或者说为了实现业务转型的战略目标,需要先建设数字化工具,因此,当前很多人都热衷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低代码等技术的应用。很多人觉得应用了这些技术或建设了这些系统就是数字化转型了,其实是不对的。数字化工具的建设是第一步,对数据生产要素的处理是第二步,第三步才是实现转型目标。企业都可以建设同样的数字化工具,甚至可以获得同样的数据,但对数据的不同处理思想和方式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所以说,即便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不同的企业的转型历程和结果也可能会大相径庭。这往往取决于企业的数字化人才以及难以捉摸的运气。这也是为什么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一定要靠自己的原因。

在第一步建设了数字化平台和工具,具备数字化能力之后,生产要素的质量就很重要。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做ETL等数据的转换处理,还是能从数据源头实现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数据流的无缝流转,其影响着数据的处理效率和成本,也影响着转型的响应能力。显然,基于企业主数据来重构企业数据架构,实现各个业务应用的数据融合要比繁琐繁重的数据处理工作更好些。虽然重构会在初期带来很多的工作量和压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量的积累,会促进数字化转型,快速质变到智能化。

因此,数字化阶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数据的融合重构以及所带来的架构融合、资源融合、组织融合等。它是全局战略下数据、资源、技术、应用、业务、安全合规、组织文化,以及生态伙伴等的高效协同。这样,业务才可能做到敏捷响应、随需而变、主动创新、持续提升体验,实现数字化或数智化转型的战略目标。当然,到了那个阶段,目标也会随之改变,会有新的目标、新的工具和手段,持续地螺旋上升。

新目标:根据企业现阶段情况进行调整,比如人力成本过高,那就提升效率,如果是市场竞争大,那就提升服务和能力水平。

新工具:织信Informat低代码平台,AI、BI、RPA等等。

ps:有人把“标准化”也作为一个阶段,个人觉得它属于治理范畴,不能算是一个阶段。在任何一个阶段都会面临着标准化的建设。

最后喜欢的朋友记得一键三连喔,谢谢~

相关文章
|
7月前
|
弹性计算 API 持续交付
后端服务架构的微服务化转型
本文旨在探讨后端服务从单体架构向微服务架构转型的过程,分析微服务架构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文章首先介绍单体架构的局限性,然后详细阐述微服务架构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通过对比两种架构,指出微服务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最后,讨论了微服务架构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解决删除文件时出现“该项目不在XX中,请确认该项目的位置然后重试”的提示
近期在删除文件夹的时候,出现了这个“该项目不在XX中,请确认该项目的位置然后重试”的提示,实际上这个文件(夹)就在那里,死活都删不掉,win10系统重启之后删除都不行的
10232 0
|
9月前
|
存储 编译器 Linux
深入理解 C 语言中的联合体
深入理解 C 语言中的联合体
|
10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测试技术
探索软件测试的未来:AI与自动化的融合之路
【9月更文挑战第9天】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测试领域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本文将深入探讨人工智能(AI)和自动化技术如何重塑软件测试的未来,提升测试效率,确保软件质量。我们将从AI在测试中的应用、自动化测试的优势,到两者结合带来的创新方法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条清晰的路径,以理解并利用这些先进技术优化测试流程。
|
12月前
|
开发框架 机器人 .NET
我们需要安装`pybullet`模块,这可以通过pip来完成:
我们需要安装`pybullet`模块,这可以通过pip来完成:
|
存储 缓存 监控
Linux 文件系统目录结构详解
本文介绍了Linux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包括`/bin`、`/boot`、`/dev`、`/etc`、`/home`、`/lib`、`/media`、`/mnt`、`/opt`、`/proc`、`/root`、`/sbin`、`/tmp`、`/usr`和`/var`等目录的用途和重要性。每个目录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例如`/bin`存放基本用户命令,`/boot`存储启动相关文件,`/home`是用户主目录,`/lib`包含共享库,`/proc`提供进程信息,`/usr`存储用户程序资源,而`/var`则用于可变数据如日志文件。理解这些目录的用途有助于更好地管理和使用Linux系统。
Linux 文件系统目录结构详解
|
架构师 Java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Fiddler安装和使用
Fiddler安装和使用
239 0
|
XML 存储 移动开发
HTML的发展历史
【4月更文挑战第16天】HTML的发展历史
270 7
|
传感器 JavaScript 前端开发
【TypeScript技术专栏】TypeScript在大型项目中的实践与挑战
【4月更文挑战第30天】TypeScript在大型前端项目中日益流行,以其类型系统和ES6+支持提升代码安全与维护性。然而,采用 TypeScript 面临学习曲线、构建时间增加及类型推断挑战。通过最佳实践和成熟工具链(如 tsc、tslint 和 Visual Studio Code)可克服这些问题。案例如Angular、Basecamp和Slack已成功应用TypeScript。掌握TypeScript对提升开发者技能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203 0
|
数据采集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分享44个PyQt5源码总有一个是你想要的
分享44个PyQt5源码总有一个是你想要的
53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