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orch实现Logistic回归对多元高斯分布进行分类实战(附源码)

简介: PyTorch实现Logistic回归对多元高斯分布进行分类实战(附源码)

需要源码请点赞关注收藏后评论区留言~~~

Logistic常用于解决二分类问题,为了便于描述,我们分别从两个多元高斯分布中生成数据X1,X2.这两个多元高斯分布分别表示两个类别,分别设置其标签为y1,y2.

注意 后面要打乱样本和标签的顺序,将数据重新随机排列是十分重要的步骤,否则算法的每次迭代只会学习到同一个类别的信息,容易造成模型过拟合

优化算法

Logistic回归通常采用梯度下降法优化目标函数,PyTorch的torch.optim包实现了大多数常用的优化算法,使用起来非常简单,首先构建一个优化器,在构建时,首先需要将待学习的参数传入,然后传入优化器需要的参数,比如学习率等等

构造完优化器,就可以迭代的对模型进行训练,有两个步骤,其一是调用损失函数的backward()方法计算模型的梯度,然后再调用优化器的step()方法更新模型的参数,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应当调用优化器的zero_grad()方法清空参数的梯度

效果如下

可以明显的看出多元高斯分布生成的样本聚成了两个簇,并且簇的中心分别处于不同的位置,右上方簇的样本分别更加稀疏,而左下方的样本分别紧凑,读者可以自行调整代码中第5-6行的参数 观察其变化

部分源码如下

import self as self
import  torch
from cv2.ml import LogisticRegression
from torch import  nn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as plt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torch.distributions import  MultivariateNormal
mu1=-3*torch.ones(2)
mu2=3*torch.ones(2)
sigma1=torch.eye(2)*0.5
sigma2=torch.eye(2)*2
x1=m1.sample((100,))
x2=m2.sample((100,))
y=torch.zeros((200,1))
y[100:]=1
x=torch.cat([x1,x2],dim=0)
idx=np.random.permutation(len(x))
x=x[idx]
y=y[idx]
plt.scatter(x1.numpy()[:,0],x1.numpy()[:,1])
plt.scatter(x2.numpy()[:,0],x2.numpy()[:,1])
plt.show()
D_in,D_out=2,1
linear=nn.Linear(D_in,D_out,bias=True)
output=linear(x)
print(x.shape,linear.weight.shape,linear.bias.shape,output.shape)
def my_linear(x,w,b):
    return torch.mm(x,w.t())+b
print(torch.sum((output-my_linear(x,linear.weight,linear.bias))))
sigmoid=nn.Sigmoid()
scores=sigmoid(output)
def my_sigmoid(x):
    x=1/(1+torch.exp(-x))
    return x
loss=nn.BCELoss()
loss(sigmoid(output),y)
def my_loss(x,y):
    loss=-torch.mean(torch.log(x)*y+torch.log(1-x)*(1-y))
    return loss
from torch import  optim
import torch.nn as nn
class LogisticRegression(nn.Module):
    super(LogisticRegression,self).__init__()
    self.linear=nn.Linear()
optimizer=optim.SGD(lr=0.03)
batch_size=10
iters=10
for _ in range(iters):
    for i in range(int(len(x)/batch_size)):
        input=x[i*batch_size:(i+1)*batch_size]
        target=y[i*batch_size:(i+1)*batch_size]
        optimizer.zero_grad()
        output=lr_model(input)
相关文章
|
1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PyTorch学习实战:AI从数学基础到模型优化全流程精解
本文系统讲解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层级关系,涵盖PyTorch环境配置、张量操作、数据预处理、神经网络基础及模型训练全流程,结合数学原理与代码实践,深入浅出地介绍激活函数、反向传播等核心概念,助力快速入门深度学习。
66 1
|
2月前
|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异构计算
PyTorch 2.0性能优化实战:4种常见代码错误严重拖慢模型
我们将深入探讨图中断(graph breaks)和多图问题对性能的负面影响,并分析PyTorch模型开发中应当避免的常见错误模式。
134 9
|
4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PyTorch
PyTorch + MLFlow 实战:从零构建可追踪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系统
本文通过使用 Kaggle 数据集训练情感分析模型的实例,详细演示了如何将 PyTorch 与 MLFlow 进行深度集成,实现完整的实验跟踪、模型记录和结果可复现性管理。文章将系统性地介绍训练代码的核心组件,展示指标和工件的记录方法,并提供 MLFlow UI 的详细界面截图。
139 2
PyTorch + MLFlow 实战:从零构建可追踪的深度学习模型训练系统
|
5月前
|
算法 PyTorch 算法框架/工具
昇腾910-PyTorch 实现 Vggnet图像分类
本实验基于昇腾平台,使用PyTorch实现Vggnet模型对CIFAR10数据集进行图像分类。内容涵盖Vggnet模型创新点(小卷积核堆叠、深层网络结构)、网络架构剖析及代码实战分析。通过定义`blockVGG`函数构建卷积块,实现VGG11网络,并结合数据预处理、训练与测试模块完成分类任务。实验展示了深度学习中增加网络深度对性能提升的重要性。
|
7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算法
PyTorch PINN实战:用深度学习求解微分方程
物理信息神经网络(PINN)是一种将深度学习与物理定律结合的创新方法,特别适用于微分方程求解。传统神经网络依赖大规模标记数据,而PINN通过将微分方程约束嵌入损失函数,显著提高数据效率。它能在流体动力学、量子力学等领域实现高效建模,弥补了传统数值方法在高维复杂问题上的不足。尽管计算成本较高且对超参数敏感,PINN仍展现出强大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为科学计算提供了新路径。文章详细介绍了PINN的工作原理、技术优势及局限性,并通过Python代码演示了其在微分方程求解中的应用,验证了其与解析解的高度一致性。
1008 5
PyTorch PINN实战:用深度学习求解微分方程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orch
昇腾910-PyTorch 实现 ResNet50图像分类
本实验基于PyTorch,在昇腾平台上使用ResNet50对CIFAR10数据集进行图像分类训练。内容涵盖ResNet50的网络架构、残差模块分析及训练代码详解。通过端到端的实战讲解,帮助读者理解如何在深度学习中应用ResNet50模型,并实现高效的图像分类任务。实验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型搭建、训练与测试等环节,旨在提升模型的准确率和训练效率。
391 54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orch
PyTorch 实现MobileNetV1用于图像分类
本实验基于PyTorch和昇腾平台,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MobileNetV1模型对CIFAR10数据集进行图像分类。内容涵盖MobileNetV1的特点、网络架构剖析(尤其是深度可分离卷积)、代码实现及训练过程。通过该实验,读者可以掌握轻量级CNN模型在移动端或嵌入式设备中的应用,并了解其在资源受限环境下的高效表现。实验包括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与测试等环节,帮助用户快速上手并优化模型性能。
266 53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orch
昇腾910-PyTorch 实现 GoogleNet图像分类
本实验基于PyTorch在昇腾平台上实现GoogleNet模型,针对CIFAR-10数据集进行图像分类。内容涵盖GoogleNet的创新点(如Inception模块、1x1卷积、全局平均池化等)、网络架构解析及代码实战分析。通过详细讲解模型搭建、数据预处理、训练与测试过程,帮助读者掌握如何使用经典CNN模型进行高效图像分类。实验中还介绍了辅助分类器、梯度传播优化等技术细节,并提供了完整的训练和测试代码示例。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PyTorch API
PyTorch量化感知训练技术:模型压缩与高精度边缘部署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神经网络模型量化技术,重点讲解训练后量化(PTQ)与量化感知训练(QAT)两种主流方法。PTQ通过校准数据集确定量化参数,快速实现模型压缩,但精度损失较大;QAT在训练中引入伪量化操作,使模型适应低精度环境,显著提升量化后性能。文章结合PyTorch实现细节,介绍Eager模式、FX图模式及PyTorch 2导出量化等工具,并分享大语言模型Int4/Int8混合精度实践。最后总结量化最佳策略,包括逐通道量化、混合精度设置及目标硬件适配,助力高效部署深度学习模型。
670 21
PyTorch量化感知训练技术:模型压缩与高精度边缘部署实践
|
1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PyTorch
Neural ODE原理与PyTorch实现:深度学习模型的自适应深度调节
Neural ODE将神经网络与微分方程结合,用连续思维建模数据演化,突破传统离散层的限制,实现自适应深度与高效连续学习。
52 3
Neural ODE原理与PyTorch实现:深度学习模型的自适应深度调节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