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MySQL索引及事务

本文涉及的产品
RDS MySQL Serverless 基础系列,0.5-2RCU 50GB
RDS MySQL Serverless 高可用系列,价值2615元额度,1个月
云数据库 RDS PostgreSQL,高可用系列 2核4GB
简介: 深入理解MySQL索引及事务

一、索引


1.1 概念


索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包含着对数据表里所有记录的引用指针。可以对表中的一列或多列创建索引,并指定索引的类型,各类索引有各自的数据结构实现。

 


1.2 作用


  • 数据库中的表、数据、索引之间的关系,类似于书架上的图书、书籍内容和书籍目录的关系。
  • 索引所起的作用类似书籍目录,可用于快速定位、检索数据。
  • 索引对于提高数据库的性能有很大的帮助

1.png



1.3 使用场景


要考虑对数据库表的某列或某几列创建索引,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数据量较大,且经常对这些列进行条件查询。

该数据库表的插入操作,及对这些列的修改操作频率较低。

索引会占用额外的磁盘空间。

满足以上条件时,考虑对表中的这些字段创建索引,以提高查询效率。反之,如果非条件查询列,或经常做插入、修改操作,或磁盘空间不足时,不考虑创建索引。  


1.4 使用


创建主键约束( PRIMARY KEY )、唯一约束( UNIQUE )、外键约束( FOREIGN KEY )时,会自动创建对应列的索引。

现在创建一个简单的学生表:

create table student(id int, name varchar(20));

2.png


1.4.1 创建索引


对于非主键、非唯一约束、非外键的字段,可以创建普通索引

语法:

create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字段名);

例如对学生表中的id创建索引:

create index id_index on student(id);


1.4.2 查看索引


语法:

show index from 表名;

例如查看学生表中的索引:

show index from student;

3.png

可以看到我们给id创建的索引


1.4.3 删除索引


语法:

drop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例如删除学生表中的索引:

drop index id_index from student;



二、事务


2.1 为什么使用事务


准备测试表:

create table accout(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name varchar(20) comment '账户名称',
 money decimal(11,2) comment '金额'
);
insert into accout(name, money) values
('阿里巴巴', 5000),
('四十大盗', 1000);

比如说,四十大盗把从阿里巴巴的账户上偷盗了 2000 元:

--阿里巴巴账户减少2000
update accout set money=money-2000 where name = '阿里巴巴';
-- 四十大盗账户增加2000
update accout set money=money+2000 where name = '四十大盗';

假如在执行以上第一句SQL时,出现网络错误,或是数据库挂掉了,阿里巴巴的账户会减少2000,但是四十大盗的账户上就没有了增加的金额。

解决方案:使用事务来控制,保证以上两句SQL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执行失败。


2.2 事务的概念


事务指逻辑上的一组操作,组成这组操作的各个单元,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在不同的环境中,都可以有事务。对应在数据库中,就是数据库事务。


2.3 使用


  • 开启事务:start transaction;
  • 执行多条SQL语句
  • 回滚或提交:rollback/commit;

说明:rollback即是全部失败,commit即是全部成功。

start transaction;
-- 阿里巴巴账户减少2000
update accout set money=money-2000 where name = '阿里巴巴';
-- 四十大盗账户增加2000
update accout set money=money+2000 where name = '四十大盗';
commit;

回滚操作,事务的原子性,本质上是依托于回滚机制的。数据库出错,事务执行失败,是怎么恢复回去的呢?是因为数据库对于事务这里有特殊的机制(undo log + redo log),通过日志写到文件里,记录之前的数据。等到数据库重启之后,读取之前的日志,检查是否有执行失败的事务,如果有,就会把这前面的操作进行回滚。  



2.4 事务的特性


原子性:通过事务,把多个操作打包到一起。(事务最重要的特性)。

一致性:相当于原子性的延申,当数据库出错,不会产生像上述这种“钱凭空消失”的不科学情况。

持久性:事务任何的修改,都是持久化(写入硬盘)的,无论是重启程序还是重启主机,修改等都不会丢失数据。(数据库本身就是为了持久化存储)。

隔离性:多个事务并发执行的时候,可能会带来一些问题。通过隔离性来对这里的问题进行权衡,看是希望数据尽量准确,还是速度尽量快。

什么是并发?如果多个客户端,同时给数据库服务器发起事务请求,这个时候就叫做“并发执行事务”。如果是多个事务修改不同的表,问题不大。但是如果是修改相同的表,就可能会产生一些bug。


2.4.1 典型bug1-脏读问题


假设场景:我在写博客,跟前有同学在看我在写什么内容。但是他看了一会就走了。他走了之后,我把博客内容又改了,真正我的写完博客发出的时候,他就会发现,他之前看到的内容和现在的内容不一样。


当前有两个事务1,2,事务1修改了某个数据,但是事务还没有提交(提交的意思就是告诉数据库服务器,完毕)。而事务2读取了一个数据,此时事务2读取到的数据,很可能是一个脏的数据。因为事务1后续可能还要再次修改这个数据。


解决脏读问题,核心思路:降低事务的并发程度,给写操作加锁,意味着事务1在释放锁之前,事务2是不能访问的。


2.4.2 典型bug2-不可重复读问题


假设场景:我写完博客了,同学们开始读,这个时候我又把博客内容改了一下。此时同学们就会发现,代码突然就变了。


不可重复读,有点像脏读。但是这是“写操作”前提下导致的问题。虽然写加锁了,但是可以分多个事务,多次提交的方式来修改数据。


当前有事务1,2,其中事务1先修改数据(写加锁),此时事务2想读数据,就需要等事务1提交完成。等到事务1提交之后,事务2开始读数据(事务2可能会多次读数据)。


又来了一个事务3,事务3又修改了上述数据,导致事务2在读的过程中,两次读到的结果不同。


解决不可重复读问题:给读操作加锁(读的时候不能写)。


2.4.3 典型bug3-幻读问题


假设场景:约定我在写博客的时候,同学们不能看。同学们读博客的时候,我也不能修改。但是,同学们在读A博客的时候,我写B博客并发出。此时,A博客的内容没变,但是他们发现博客列表变了,最开始只有A博客,现在变成AB了。


当前有事务1,2,事务1修改数据,提交。事务2开始读数据,此时有事务3,新增了一个其他的数据,此时事务2就可能出现,两次读取的“结果集”不同。


解决幻读问题:串行化,不再进行任何并发了,每个事务都是串行执行的。


2.4.4 事务的隔离级别


上述的三个问题,需要看实际的场景,看当前场景更关注数据的准确性,还是更关注效率。

MySQL在配置中,提供了“隔离级别”这样的选项,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隔离级别,适应不同的情况。

read uncommitted 读的时候,写操作未提交。并行程度是最高的,隔离程度是最低的。效率是最高的,数据是最不靠谱的。此时可能出现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

read committed 读的时候,写操作已经提交,相当于给写操作加锁,并行程度降低了,隔离程度提高了,效率会降低一些。此时可能会出现不可重复读+幻读。

repeatable read 相当于给读操作和写操作都加锁,并行程度又降低了,隔离程度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数据又更靠谱了,此时可能出现幻读。

serializable 串行化,让所有的事务串行执行,隔离程度最高,效率最低,数据最靠谱。


相关实践学习
每个IT人都想学的“Web应用上云经典架构”实战
本实验从Web应用上云这个最基本的、最普遍的需求出发,帮助IT从业者们通过“阿里云Web应用上云解决方案”,了解一个企业级Web应用上云的常见架构,了解如何构建一个高可用、可扩展的企业级应用架构。
MySQL数据库入门学习
本课程通过最流行的开源数据库MySQL带你了解数据库的世界。   相关的阿里云产品:云数据库RDS MySQL 版 阿里云关系型数据库RDS(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是一种稳定可靠、可弹性伸缩的在线数据库服务,提供容灾、备份、恢复、迁移等方面的全套解决方案,彻底解决数据库运维的烦恼。 了解产品详情: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rds/mysql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锁机制:并发控制与事务隔离
本文深入解析了MySQL的锁机制与事务隔离级别,涵盖锁类型、兼容性、死锁处理及性能优化策略,助你掌握高并发场景下的数据库并发控制核心技巧。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Oracle
MySQL事务
MySQL事务具有ACID特性,包括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其默认隔离级别为可重复读,通过MVCC和间隙锁解决幻读问题,确保事务间数据的一致性和并发性。
MySQL事务
|
3月前
|
存储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底层原理:索引、慢查询、 sql优化、事务、隔离级别、MVCC、redolog、undolog(图解+秒懂+史上最全)
mysql底层原理:索引、慢查询、 sql优化、事务、隔离级别、MVCC、redolog、undolog(图解+秒懂+史上最全)
mysql底层原理:索引、慢查询、 sql优化、事务、隔离级别、MVCC、redolog、undolog(图解+秒懂+史上最全)
|
3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数据库索引的数据结构?
MySQL中默认使用B+tree索引,它是一种多路平衡搜索树,具有树高较低、检索速度快的特点。所有数据存储在叶子节点,非叶子节点仅作索引,且叶子节点形成双向链表,便于区间查询。
114 4
|
5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阿里面试:MySQL 一个表最多 加几个索引? 6个?64个?还是多少?
阿里面试:MySQL 一个表最多 加几个索引? 6个?64个?还是多少?
阿里面试:MySQL 一个表最多 加几个索引? 6个?64个?还是多少?
|
21天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数据库
MySql事务以及事务的四大特性
事务是数据库操作的基本单元,具有ACID四大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它确保数据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并发事务可能引发脏读、不可重复读、幻读等问题,数据库通过不同隔离级别(如读未提交、读已提交、可重复读、串行化)加以解决。MySQL默认使用可重复读级别。高隔离级别虽能更好处理并发问题,但会降低性能。
|
7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数据库
Mysql的索引
MYSQL索引主要有 : 单列索引 , 组合索引和空间索引 , 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单列索引和组合索引 , 空间索引我这边没有用到过 单列索引 : 在MYSQL数据库表的某一列上面创建的索引叫单列索引 , 单列索引又分为 ● 普通索引:MySQL中基本索引类型,没有什么限制,允许在定义索引的列中插入重复值和空值,纯粹为了查询数据更快一点。 ● 唯一索引:索引列中的值必须是唯一的,但是允许为空值 ● 主键索引:是一种特殊的唯一索引,不允许有空值 ● 全文索引: 只有在MyISAM引擎、InnoDB(5.6以后)上才能使⽤用,而且只能在CHAR,VARCHAR,TEXT类型字段上使⽤用全⽂文索引。
|
3月前
|
存储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核心知识与索引优化全解析
本文系统梳理了 MySQL 的核心知识与索引优化策略。在基础概念部分,阐述了 char 与 varchar 在存储方式和性能上的差异,以及事务的 ACID 特性、并发事务问题及对应的隔离级别(MySQL 默认 REPEATABLE READ)。 索引基础部分,详解了 InnoDB 默认的 B+tree 索引结构(多路平衡树、叶子节点存数据、双向链表支持区间查询),区分了聚簇索引(数据与索引共存,唯一)和二级索引(数据与索引分离,多个),解释了回表查询的概念及优化方法,并分析了 B+tree 作为索引结构的优势(树高低、效率稳、支持区间查询)。 索引优化部分,列出了索引创建的六大原则
|
3月前
|
安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事务隔离级别
事务隔离级别用于解决脏读、不可重复读和幻读问题。不同级别在安全与性能间权衡,如SERIALIZABLE最安全但性能差,READ_UNCOMMITTED性能高但易导致数据不一致。了解各级别特性有助于合理选择以平衡并发性与数据一致性需求。
151 1
|
4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覆盖索引解释
总之,覆盖索引就像是图书馆中那些使得搜索变得极为迅速和简单的工具,一旦正确使用,就会让你的数据库查询飞快而轻便。让数据检索就像是读者在图书目录中以最快速度找到所需信息一样简便。这样的效率和速度,让覆盖索引成为数据库优化师傅们手中的尚方宝剑,既能够提升性能,又能够保持系统的整洁高效。
129 9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