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由选择协议概述
路由选择可以分为:静态路由选择和动态路由选择
静态路由选择
- 由人工配置的网络路由、默认路由、特定主机路由、黑洞路由都属于静态路由
- 这中配置方式简单、开销量小,但是不能及时适应网络的状态(流量、拓扑等)的变化
- 阴暗只在小规模网络中使用
动态路由选择
- 路由器通过路由选择协议自动获取路由信息
- 这种方式比较复杂,开销大,能较好的适应网络状态的变化
- 适用于大规模网络
因特网采用的路由器选择的特点如下:
常见的路由选择协议
二、路由信息协议RIP的基本工作原理
- 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al)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之一
- RIP要求自治系统AS内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AS内其他每一个网络的距离记录。这是一组距离,称之为距离向量D-V(Distance-Vector)
- RIP使用跳数作为度量来达到目的网络的距离
- 路由器到直连网络的距离为1
- 路由器到非直连网络的距离定义为所经过的路由器的数加1
- 允许一条路径最多只包含15个路由器,距离等于16相当于不可达,因此,RIP只适用于小型互联网
- RIP认为好的路由就是距离短的路由,也就是通过路由数量最少的路由,见下图所示
- 当到达同一目的网络有多条距离相等的路由时,可以进行等价负载均衡
RIP包含下面三个要点:
和谁交换信息 :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交换什么信息:自己的路由表
何时交换信息:周期性交换(例如每30秒)
RIP的基本工作过程
RIP存在坏消息传播的慢的问题
- 坏消息传播的慢又称为路由环路或者距离无穷计数的问题,这是距离向量算法的一个固有问题,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减少出现该问题的概率或者减少该问题带来的危害。
- 限制最大距离为15(16表示不可达)
- 当路由表发生变化时就立即发送更新报文,(即触发更新),而不是周期性发送
- 让路由记录收到某个特定的落雨信息接口,而不让同一路由信息再通过此接口反方向传送(即水平分割)
沙场练兵
三、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的基本工作原理
- 开放最短路径OSPF,是为客服RIP的缺点在1989年开发出来的。
- OSPF是基于链路状态的,而不像RIP那样基于向量距离的。
- OSPF采用SPF算法计算路由,从算法上保证了不会产生你路由环路。
- OSPF不限制网络规模,更新效率高,收敛速度快。
- 链路状态是指本路由器和哪些路由器相邻,以及相应的路由器代价。
- 代价表示费用,距离,时延,带宽等等,这些都是由网络管理人员来决定的。
OSPF相邻路由之间通过交互问候分组,建立和维护邻居的关系。 - 使用ODPF的每个路由器都会产生链路状态通告(LSA)
- LSA被封装在链路状态更新分组中,采用洪泛发发送
LSA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 直连网络的链路状态信息
- 邻居路由器的;链路状态信息
OSPF有以下五种分组类型:
- 类型1:问候分组(Hello)分组:用来发现和维护邻居路由器的可达性
- 类型2:数据库描述分组:向邻居路由器给出自己的链路状态数据库中的所有链路状态项目的摘要信息。
- 类型3:链路状态请求分组:向邻居路由器请求发送某些链路状态项目的详细信息。
- 类型四:链路状态更新分组:路由器使用这些分组将其链路状态进行洪泛发送。洪泛发送对全网更新链路状态。
- 类型五:链路确认状态分组:这是对链路状态更新的确认分组。
OSPF的基本工作过程
OSPF在多点接入网络中路由器邻居关系的建立
- 选举指定的路由器DR和备用的指定路由器BDR
- 所有的非DR/BDR 只与DR/BDR交换信息
- 非DR/BDR之间通过DR /BDR 交换信息
- 为了使得OSPF能够用于规模很大的网络,OSPF把一个自治系统再划分若干个更小的范围,叫做区域
四、边界网关协议BGP的基本工作原理
- 因特网采用分层次侧路由选择的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IGP(例如路由信息协议RIP或者开放路径优先OSPF) - 设法使得分组在一个自治系统的内部尽可能有效的从源网络传输到目的网络
- 无需考虑自治系统外部的其他方案
外部网关协议EGP(例如边界网关协议BGP) - 在不同的自治系统内部,度量路由的代价(距离,宽度、费用等)可能不同。
- 对于自治系统之间的选择,使用代价作为度量来寻找最佳的路径是不可能的
- 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选择必须考虑相关的策略(政治、经济、安全)
- BGP只是要寻找一条能够到达目的的网络且比较好的路由(不能兜圈子),而并非要找一条最佳路由
BGP-4有以下四种报文
沙场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