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断的解析

本文涉及的产品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公共DNS(含HTTPDNS解析),每月1000万次HTTP解析
简介: 中断的解析

前言

本篇文章将给大家讲解一下中断的概念和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掌握好这些知识是学好中断必备的。


一、中断的概念和意义

1.中断是一种处理器与外设进行通信的机制

2.中断用于通知处理器外部有重要事件发生

3.一般情况下中断需要被处理器处理

中断是一种处理器与外设进行通信的机制,允许外设在不影响处理器正常执行指令的情况下通知处理器发生了某些事件,如输入/输出操作完成、时钟中断等。当处理器接收到中断信号时,它会立即停止当前任务的执行,跳转到中断服务程序对事件进行处理,然后再返回原来的任务继续执行。


二、中断服务程序及注意点

中断服务程序(Interrupt Service Routine,简称 ISR)是处理中断事件的程序,它被处理器调用来响应相应的中断请求。中断服务程序通常用来处理一些与计算机硬件相关的事件,如键盘输入、鼠标移动、硬件错误等。

中断服务程序使用特殊的方式编写,由于中断发生时处理器,系统调用和应用程序将被中断,中断服务程序必须尽可能快地处理中断事件,最好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的工作,并让其他任务继续执行。因此,中断服务程序需要遵循一些特殊的规则和程序设计原则:

较短执行时间:中断服务程序需要尽可能短地执行。较长的中断服务程序会导致中断响应时间大大增加,从而影响系统的性能。通常情况下,中断服务程序只处理必要的操作,并尽快恢复中断处理。

禁用中断屏蔽:中断服务程序的执行通常需要禁用中断屏蔽,以便处理器可以响应更高优先级的中断,及时处理后续中断事件。

数据共享:中断服务程序需要与正常的程序共享数据。这意味着它必须避免在访问共享数据时,破坏正常程序产生的环境或影响正常程序执行。

原子操作:需要确保竞争条件下数据读写的正确性。例如,当多个中断服务程序同时试图修改同一位置的数据时,必须经过适当的保护或同步。

优先级控制:中断服务程序需要具有优先级控制机制,以确保高优先级事件可以在低优先级事件之前得到及时响应。

注意点:

1.不能有返回值,不能有参数传递

2.必须短小高效,避免浮点运算


三、中断类型

1.软中断

软中断是一种由软件生成的中断。在操作系统内核中,可以调用中断指令(例如 INT 指令)触发软中断,通常用于处理一些事件,如系统调用、定时器事件等。软中断执行的代码位于内核空间,可以访问内核数据结构和硬件资源。因为软中断由软件控制,所以其响应速度较慢,不适合处理实时性要求高的事件。

2.硬中断

硬中断是一种由硬件设备触发的中断。当硬件设备发生某些特定的事件时(例如 I/O 完成、定时器超时等),会向处理器发出中断请求,处理器会停止当前执行的任务,转而处理中断请求。硬中断的响应速度较快,可以实时地响应外部事件。但由于硬中断的数量可能很大,会对处理器的性能产生负面影响,所以通常需要通过中断控制器对各类中断进行优先级管理和集中处理。


四、中断优先级

不同的中断事件可以有不同的优先级。在出现多个中断请求时,处理器会优先处理优先级更高的中断请求,以确保高优先级的事件能够及时、正确地得到处理。


五、断点的具体实现

在编译器中启用断点调试功能,需要以程序的形式实现。通常,在编译源代码时,编译器会在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中插入断点指令。当程序在执行过程中遇到断点指令时,处理器会停止执行,然后将控制权交给调试器,这样就可以进行相应的调试操作。

在实现断点调试功能时,中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断点可以分为软件断点和硬件断点两种类型,它们与中断之间有以下关系:

软件断点:软件断点是一种通过改变程序指令来实现的断点。在受监视的内存地址上替换原来的指令,并将其替换为断点指令。在执行到断点指令时,会触发中断信号,将控制权转移到中断服务程序,然后由调试器执行相应的调试操作。软件断点可以使用中断指令来实现中断服务程序。

硬件断点:硬件断点是由特殊的寄存器来实现的断点。这种断点触发器工作在处理器的硬件级别,由调试器在特定的内存地址上设置,当CPU读或写特定内存地址时,处理器会发出中断信号,并将控制权转移给调试器。硬件断点使用处理器内置的硬件逻辑实现,通常响应速度很快。


总结

中断在嵌入式开发中必不可少,希望大家好好掌握这个知识点。


相关文章
|
缓存 编译器 Linux
CPU中断控制和并发处理的内核解析
CPU中断控制和并发处理的内核解析
CPU中断控制和并发处理的内核解析
|
内存技术
【嵌入式】位带操作+咬尾中断+晚到中断 解析
位带操作 什么是位带操作? 对32MB SRAM 别名区的访问映射为对1MB SRAM的bit-band 区的访问。 对32MB 外设别名区的访问映射为对1MB 外设bit-band 区的访问。
802 0
|
开发者 芯片 知识图谱
RISC-V生态全景解析(六):中断实时性及处理技术简介
编辑语: 芯片开放社区(OCC)面向开发者推出RISC-V系列内容,通过多角度、全方位解读RISC-V,系统性梳理总结相关理论知识,构建RISC-V知识图谱,促进开发者对RISC-V生态全貌的了解。
839 0
高并发的中断下半部tasklet实例解析
最近为了解决一个技术问题,需要用到内核里中断下半部的tasklet机制,使用过程遇到了非常有趣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也逐步加深了对tasklet机制的理解。本文把这些收获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经3.10测试通过
186 0
高并发的中断下半部tasklet实例解析
|
2月前
|
监控 Java 应用服务中间件
高级java面试---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11月更文挑战第20天】Spring Boot是一个用于快速构建基于Spring框架的应用程序的开源框架。它通过自动配置、起步依赖和内嵌服务器等特性,极大地简化了Spring应用的开发和部署过程。本文将深入探讨Spring Boot的背景历史、业务场景、功能点以及底层原理,并通过Java代码手写模拟Spring Boot的启动过程,特别是spring.factories文件的解析源码API机制。
98 2
|
17天前
|
存储 设计模式 算法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行为型模式用于描述程序在运行时复杂的流程控制,即描述多个类或对象之间怎样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单个对象都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它涉及算法与对象间职责的分配。行为型模式分为类行为模式和对象行为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在类间分派行为,后者采用组合或聚合在对象间分配行为。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行为模式比类行为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行为型模式分为: • 模板方法模式 • 策略模式 • 命令模式 • 职责链模式 • 状态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中介者模式 • 迭代器模式 • 访问者模式 • 备忘录模式 • 解释器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行为型模式篇】11种行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案例实现、优缺点、扩展对比、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
17天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安全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结构型模式描述如何将类或对象按某种布局组成更大的结构。它分为类结构型模式和对象结构型模式,前者采用继承机制来组织接口和类,后者釆用组合或聚合来组合对象。由于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比继承关系耦合度低,满足“合成复用原则”,所以对象结构型模式比类结构型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结构型模式分为以下 7 种: • 代理模式 • 适配器模式 • 装饰者模式 • 桥接模式 • 外观模式 • 组合模式 • 享元模式
【23种设计模式·全精解析 | 创建型模式篇】5种创建型模式的结构概述、实现、优缺点、扩展、使用场景、源码解析

推荐镜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