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题目解析】杨氏矩阵数字查找

简介: 一道面试时可能遇到的算法问题,杨氏矩阵。可以重点关注思考方式,而不是死记硬背。

一 背景

遇到的一道算法题:已知矩阵内的元素,每行 从左到右递增;每列 从上到下递增; 给定一个数字t,要求判断矩阵中是否存在这个元素。

要求:时间复杂度尽可能低

二 概念

这样的矩阵也叫做杨氏矩阵,通常可以用二维数组来表示。

杨氏矩阵示例(1):

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每行的递增和每列的递增,并不能保证跨行情况下的右边数字一定大于左边数字。我们只能知道 左上一定小于右下。

之所以描述这么多,是因为这道查找题目的解答一定要建立在对杨氏矩阵的理解之上。

三 解法和思考

3.1 数组遍历

m行n列数组,逐个数字遍历,最差的时间复杂度为 O(mxn);

3.2 遍历优化-1

3.1的解法没有利用任何已知信息。考虑到一行数字,从左到右递增,那么我们可以在3.1的基础上,把每行内的查找改为使用二分查找的方式,时间复杂度为O(m logn)

如果m!=n,那么还可以降为O(min(mxlogn,nlogm))

3.3 遍历查找优化-2

杨氏矩阵查值的优化:由于杨氏矩阵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都是逐渐递增的,假如找11这个数,先从第一行从左到右,如果找到大于11的第一个值,此时表明这一行没有值,这时向下找,看下面的值如果大于11向左找,如果找到小于11的第一个值,此时说明这一行也没有要找的值,这时向下继续找,如果下面的值小于要找的值就向右找,如此反复就可以找到目标值,相比于遍历查找少了很多的比较,但是实现过程也比较复杂

3.4 递归解法

所有元素都扫描一遍用递归解法。由杨氏矩阵的特点我们可以每次查找矩阵中当前元素的下边和右边直到要查找的数key小于当前元素那就说明没有这个数不存在返回false,就这样每次改变要查找元素的坐标并递归调用该方法,直到元素的坐标大于这个二维数组的长度时返回false即可。

3.5 分治法查找

在元素中取第一个元素的对角线,由于其特点对角线上的元素也是递增的,如果有就在对角线上,如果没有就找和这个目标值相邻的两个数再通过这两个数找到两个可能存在的子矩阵。之后继续每个矩阵取第一个元素这样就能找到了。这个相邻的子矩阵具体找法是:

对于小的那个值取其右边和下边构成的矩阵。这个矩阵中的值大于它。对于大的那个值取其左边和上边构成的矩阵,该矩阵中的值小于它。这样反复的找对角线,找矩形。就可以找到这个值了。

3.6 定位查找法

从右边开始比较元素,如果比目标元素大就往左查找比较,如果比目标元素小就往下然后继续往左找,这个方法相比3.3,好在不用向右查找,因为右边的上面一定大于要查找的值那么它的右边也一定大于要查找的值,这是由杨氏矩阵的特性决定的。

为了简化步骤,最好是从矩阵的右上角(即 第一行 第n-1列) 或 左下角(第m行第0列)开始查找,这样是为了最好地利用矩阵属性。以右上角开始查找为例,这里使用示例矩阵举例,待查找元素为10:

1、右上角元素为8,小于10;而8是本行最大数值,所以只能向下查找,8所在的第一行元素都被排除;

2、9依然小于10,所以继续向下,查到11>10,因此在本行向左查找,(11所在的这列元素都可以排除,因为上面的8、9前两轮已排除,而11以下的元素都大于11,所以自然也都大于10)

3、9<10,因为右侧元素已经都排除,所以只剩下了同列下一行(元素10)这唯一一个选择

4、10正好是要查找的元素,所以返回成功。由此也容易推断,最差的情况是继续在最后一行,向左遍历完剩余的两个元素。

那么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最差情况为O(m+n)

基于上述的分析和示例所示的推导过程,可以写出如下代码【java版本】:

public class YoungSearch {

public static int findNum(int[][] arr, int row, int col, int target){
    int i=0;
    int j=col-1;
    while(i<row&& j>=0){
        if(arr[i][j] < target){
            ++i;
        }
        else if(arr[i][j]>target){
            --j;
        }else{
            return 1;
        }
    }
    return 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a[][] = {
  { 1, 3, 5 }, { 3, 5, 7 }, { 5, 7, 9 }};

    int result = findNum(a, 3,3, 3);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算法
算法入门:专题二---滑动窗口(长度最小的子数组)类型题目攻克!
给定一个正整数数组和目标值target,找出总和大于等于target的最短连续子数组长度。利用滑动窗口(双指针)优化,维护窗口内元素和,通过单调性避免重复枚举,时间复杂度O(n)。当窗口和满足条件时收缩左边界,更新最小长度,最终返回结果。
|
1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从零掌握贪心算法Java版:LeetCode 10题实战解析(上)
在算法世界里,有一种思想如同生活中的"见好就收"——每次做出当前看来最优的选择,寄希望于通过局部最优达成全局最优。这种思想就是贪心算法,它以其简洁高效的特点,成为解决最优问题的利器。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学习贪心算法的核心思想,并通过10道LeetCode经典题目实战演练,带你掌握这种"步步为营"的解题思维。
|
1月前
|
存储 算法 编译器
算法入门:剑指offer改编题目:查找总价格为目标值的两个商品
给定递增数组和目标值target,找出两数之和等于target的两个数字。利用双指针法,left从头、right从尾向中间逼近,根据和与target的大小关系调整指针,时间复杂度O(n),空间复杂度O(1)。找不到时返回{-1,-1}。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从零构建短视频推荐系统:双塔算法架构解析与代码实现
短视频推荐看似“读心”,实则依赖双塔推荐系统:用户塔与物品塔分别将行为与内容编码为向量,通过相似度匹配实现精准推送。本文解析其架构原理、技术实现与工程挑战,揭秘抖音等平台如何用AI抓住你的注意力。
546 7
从零构建短视频推荐系统:双塔算法架构解析与代码实现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动态规划算法深度解析:0-1背包问题
0-1背包问题是经典的组合优化问题,目标是在给定物品重量和价值及背包容量限制下,选取物品使得总价值最大化且每个物品仅能被选一次。该问题通常采用动态规划方法解决,通过构建二维状态表dp[i][j]记录前i个物品在容量j时的最大价值,利用状态转移方程避免重复计算子问题,从而高效求解最优解。
441 1
|
2月前
|
算法 搜索推荐 Java
贪心算法:部分背包问题深度解析
该Java代码基于贪心算法求解分数背包问题,通过按单位价值降序排序,优先装入高价值物品,并支持部分装入。核心包括冒泡排序优化、分阶段装入策略及精度控制,体现贪心选择性质,适用于可分割资源的最优化场景。
256 1
贪心算法:部分背包问题深度解析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边缘计算 人工智能
粒子群算法模型深度解析与实战应用
蒋星熠Jaxonic是一位深耕智能优化算法领域多年的技术探索者,专注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研究与应用。他深入剖析了PSO的数学模型、核心公式及实现方法,并通过大量实践验证了其在神经网络优化、工程设计等复杂问题上的卓越性能。本文全面展示了PSO的理论基础、改进策略与前沿发展方向,为读者提供了一份详尽的技术指南。
粒子群算法模型深度解析与实战应用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资源调度 算法
遗传算法模型深度解析与实战应用
摘要 遗传算法(GA)作为一种受生物进化启发的优化算法,在复杂问题求解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文系统介绍了GA的核心理论、实现细节和应用经验。算法通过模拟自然选择机制,利用选择、交叉、变异三大操作在解空间中进行全局搜索。与梯度下降等传统方法相比,GA不依赖目标函数的连续性或可微性,特别适合处理离散优化、多目标优化等复杂问题。文中详细阐述了染色体编码、适应度函数设计、遗传操作实现等关键技术,并提供了Python代码实现示例。实践表明,GA的成功应用关键在于平衡探索与开发,通过精心调参维持种群多样性同时确保收敛效率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自动驾驶
459 0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资源调度
大语言模型的核心算法——简要解析
大语言模型的核心算法基于Transformer架构,以自注意力机制为核心,通过Q、K、V矩阵动态捕捉序列内部关系。多头注意力增强模型表达能力,位置编码(如RoPE)解决顺序信息问题。Flash Attention优化计算效率,GQA平衡性能与资源消耗。训练上,DPO替代RLHF提升效率,MoE架构实现参数扩展,Constitutional AI实现自监督对齐。整体技术推动模型在长序列、低资源下的性能突破。
374 8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镜像

更多
  • D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