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在软件测试中的不同作用

简介:
摘要: 黑盒测试 着眼于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结构,只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说明;而 白盒测试 着眼于内部结构,对软件的过程性细节做细致的检查。

  关键词: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测试用例

  一、引言

  随着软件市场的成熟,人们对软件作用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我国的软件企业已越来越意识到软件测试的重要性,逐渐加大软件测试在整个软件开发的系统工程中的比重。

  软件测试并非传统意义上产品交付前单一的“找错”过程,而是贯穿于软件过程的始终,是一个科学的质量控制过程。而对于任何工程产品都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进行测试,即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

  二、黑盒测试在软件测试中的作用

  黑盒测试也称为功能测试、行为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在测试时,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盒,测试人员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和内部特性,只依据程序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检查程序的功能是否符合它的功能说明,因此黑盒测试是基本测试。例如:我们用C#编写“计算器”应用程序,我们如果输入7并按sqrt键,就会得到结果2.645751311。使用黑盒子测试方式,不管“求平方根”要经历多少复杂运算,只关心他的运行结果。

  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有等价类划分、边值分析、因――果图、错误推测等,主要用于软件确认测试。“黑盒”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黑盒”法是穷举输入测试,只有把所有可能的输入都作为测试情况使用,才能以这种方法查出程序中所有的错误。实际上测试情况有无穷多个,人们不仅要测试所有合法的输入,而且还要对那些不合法但是可能的输入进行测试。黑盒测试的主要缺陷是难于衡量系统的完整性,而白盒测试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

  “黑盒”表示看不见盒子里头的东西,意味着黑盒测试不关心软件内部设计和程序实现,只关心外部表现,即通过观察输入与输出即可知道测试的结论。任何人都可以依据软件需求来执行黑盒测试。黑盒测试注重于测试软件的功能性需求,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主要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多应用于测试过程的后期。它是一种根据软件需求,设计文档,模拟客户场景随系统进行的实际测试.这种测试技术涵盖了测试的方方面面,它主要是为发现以下几类错误:是否出现功能错误或遗漏;在接口上能否进行正确的输入与输出;是否存在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数据库访问错误;性能上是否能够满足要求;是否有初始化或终止性错误。

  所以黑盒测试实际上是检查以下几点是否满足要求:

  1、c正确性 (Correctness):计算结果,命名等方面。

  2、d可用性 (Usability):是否可以满足软件的需求说明。

  3、e边界条件 (Boundary Condition):输入部分的边界值,就是使用等价类划分,试试最大最小和非法数据等等。

  4、f性能 (Performance):程序的性能取决于两个因素:运行速度的快慢和需要消耗的系统资源。如果在测试过程中发现性能问题,修复起来是非常艰难的,因为这常常意味着程序的算法不好,结构不好,或者设计有问题。因此在产品开发的开始阶段,就要考虑到软件的性能问题。

  5、g压力测试 (Stress): 多用户情况可以考虑使用压力测试工具,建议将压力和性能测试结合起来进行。如果有负载平衡的话还要在服务器端打开监测工具 , 查看服务器 CPU 使用率,内存占用情况,如果有必要可以模拟大量数据输入,对硬盘的影响等等信息。

  6、h错误恢复 (Error Recovery):错误处理,页面数据验证,包括突然间断电,输入错误数据等。

  7、i安全性测试 (Security):特别是一些商务网站,或者跟钱有关,或者和公司秘密有关的 web 更是需要这方面的测试。

  8、j 兼容性 (Compatibility):不同浏览器,不同应用程序版本在实现功能时的表现。

  应用黑盒测试技术,能够设计出满足下述标准的测试用例集:

  (1)所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能够减少为达到合理测试所需要设计的测试用例总数;

  (2)所设计出的测试用例能够告诉我们,是否存在某些类型的错误,而不仅仅指出与特定测试相关的错误是否存在。

  三、白盒测试在软件测试中的作用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是一种以理解软件内部结构和程序运行方式为基础的软件测试技术,通常需要跟踪一个输入经过了哪些处理,这些处理方式是否正确。这种方法是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打开的盒子,它允许测试人员利用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及有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

  白盒测试关注的是被测对象的内部状况,需要跟踪源代码的运行。通过检查软件内部的逻辑结构,对软件中的逻辑路径进行覆盖测试;在程序不同地方设立检查点,检查程序的状态,以确定实际运行状态与预期状态是否一致。白盒测试者必须理解软件内部设计与程序实现,并且能够编写测试驱动程序,一般由开发人员兼任测试人员的角色。在很多测试人员,尤其是初级测试人员认为,白盒测试是只有非常了解程序代码的高级测试人员才能做的测试。熟悉代码结构和功能实现的过程当然对测试有很大的帮助,但有些白盒测试是不需要测试人员懂得每一行程序代码的。假如我们有如下程序:

 

voidDoWhite_Box(int a,int b,int c)
{
inti=0,j=0;
if((a>4)&&(c<20))
{
i=a*b-1;
j=sqrt(i);
}
if((a= =5)||(b>15))
{
j=a*b+10;
}
j=j%3;
}

 

  对于上面的程序,设计两个测试用例则可以满足条件覆盖的要求。

  测试用例的输入为:

  { a=5、b=15、c=15}

  { a=2、b=15、c=15}

  上面的两个测试用例虽然能够满足条件覆盖的要求,但是也不能对判断条件进行检查,例如把第二个条件b>15错误的写成b<15,、上面的测试用例同样满足了分支覆盖。

  软件的白盒测试是对软件的过程性细节做细致的检查。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状态,确定实际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白盒测试主要是想对程序模块进行如下检查:

  1、对程序模块的所有独立的执行路径至少测试一遍。

  2、对所有的逻辑判定,取“真”与取“假”的两种情况都能至少测一遍。

  3、在循环的边界和运行的界限内执行循环体。

  4、测试内部数据结构的有效性,等等。

  白盒测试的主要方法有语句覆盖、判定覆盖、条件覆盖、判定/条件覆盖、条件组合覆盖、路径覆盖等,它是深入到代码一级的测试,使用这种技术发现问题最早,而且效果也是最好的。该技术主要的特征是测试对象进入了代码内部,根据开发人员对代码和程序的熟悉程度,对有需要的部分进行软件编码,开发人员根据自己对代码的理解和接触来进行软件测试。

  四、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的关系

  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存在技术含量谁高谁低的问题,只是两者的偏重不同,使用的技术也不同。黑盒测试人员偏重于业务方面,而白盒测试人员侧重于实现方式;黑盒测试注重整体,而白盒测试则更注重局部。白盒测试是对过程的测试,黑盒测试是对结果的测试。

  五、测试用例

  实际上测试情况有很多个,不仅要测试所有有限的输入,而且还要对那些不合法但可能的输入进行测试。这样看来,完全测试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通过制定测试案例指导测试的实施,保证软件测试有组织、按步骤,以及有计划地进行。测试行为必须能够加以量化,才能真正保证软件质量,而测试用例就是将测试行为具体量化的方法之一。其中逻辑覆盖技术是白盒测试的典型技术,而等价划分、边界分析、因果图等技术则是黑盒测试的较典型的技术。

  六、结束语

  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是两种不同的测试方法。在整个的测试过程中两种方法都会用到,但以经验来看,在一个项目中测试工程师还是以黑盒测试为主,白盒测试为辅。因为你首先要用黑盒测试来验证结果是否正确,或者说目标是否正确,如果结果正确,然后再用白盒测试来验证,这个正确的结果是不是由于正确的过程产生的。如果结果不正确,那么用白盒测试来找到过程中错误的地方。只有先做好黑盒测试,然后用白盒测试验证,这个测试才能说做的完整了。




















====================================分割线================================



最新内容请见作者的GitHub页:http://qaseven.github.io/

目录
相关文章
|
2月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数据管理
探索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框架选择与优化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现代软件开发流程中,如何根据项目特性、团队技能和长期维护需求,精准选择合适的自动化测试框架。
153 11
|
3月前
|
测试技术
软件测试的艺术:探索式测试的实践与思考
在软件开发的广阔海洋中,测试是确保航船稳健行驶的关键。本文将带你领略探索式测试的魅力,一种结合创造性思维和严格方法论的测试方式。我们将一起揭开探索式测试的神秘面纱,了解其核心概念、实施步骤和带来的效益。通过实际代码示例,你将学会如何将探索式测试融入日常的软件质量保证流程中,提升测试效率与质量。
|
2月前
|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探索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策略
随着软件开发周期的加速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手动软件测试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软件开发的高效性和准确性要求。本文旨在探讨自动化测试在软件测试中的重要性、实施策略及其对提高软件质量的影响。通过分析自动化测试的优势与挑战,以及提供实用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和框架选择指南,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并应用自动化测试以提升软件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
|
2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监控
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策略与最佳实践##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软件行业中,自动化测试已成为确保软件质量和加速产品上市的关键工具。本文将探讨自动化测试的重要性,分析不同类型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和框架,并深入讨论实施自动化测试的最佳实践。通过案例研究和数据分析,我们将揭示如何有效整合自动化测试到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以及它如何帮助团队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率。 ##
85 1
|
3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前端开发 测试技术
探索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框架选择与优化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当前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自动化测试框架的选择对于提升测试效率、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市场上主流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如Selenium、Appium、Jest等,结合具体项目需求,提出了一套系统化的选型与优化策略。文章首先概述了自动化测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角色变迁,随后详细对比了各主流框架的功能特点、适用场景及优缺点,最后基于实际案例,阐述了如何根据项目特性量身定制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并给出了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环境下的最佳实践建议。 --- ####
|
3月前
|
测试技术 UED 开发者
软件测试的艺术与科学:探索有效的测试策略
在软件开发的宇宙中,测试是一颗璀璨的星辰,它不仅保障着产品的质量,也指引着项目的方向。本文将带你穿梭于测试的银河系,从基础的单元测试到复杂的集成测试,再到全面的系统测试,我们将一探究竟。你会发现,每一个测试阶段都是一次对代码深度和广度的挑战,也是一次对开发者耐心和智慧的考验。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始这段探索之旅,看看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测试案例来确保我们的软件能够在现实世界中稳健运行。
|
2月前
|
Java 测试技术 API
探索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框架
本文深入探讨了自动化测试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几种流行的自动化测试框架。通过比较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旨在为读者提供选择合适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参考依据。
|
2月前
|
数据管理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策略与最佳实践
在当今快速迭代的软件开发环境中,自动化测试已成为确保软件质量和加速产品上市的关键手段。本文旨在探讨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策略,包括选择合适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构建有效的自动化测试框架以及实施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通过分析自动化测试的最佳实践,本文为软件开发团队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指南,以优化测试流程、提高测试效率并减少人为错误。
92 4
|
2月前
|
监控 测试技术 定位技术
探索软件测试中的自动化测试框架选择与实施###
本文不概述传统意义上的摘要内容,而是直接以一段对话形式引入,旨在激发读者兴趣。想象一下,你是一名勇敢的探险家,面前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地图,每张地图都指向未知的宝藏——高效、精准的软件测试领域。我们将一起踏上这段旅程,探讨如何根据项目特性选择合适的自动化测试框架,并分享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与避坑指南。 ###
63 4
|
2月前
|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软件测试的艺术与科学:探索自动化测试框架
在软件开发的世界中,测试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本文将深入探讨自动化测试框架的重要性和实现方法,旨在为读者揭示如何通过自动化测试提升软件测试效率和准确性。我们将从测试的基本概念出发,逐步引导读者了解自动化测试框架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工具来支持测试活动。文章不仅提供理论知识,还将分享实用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无论你是测试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开发者,这篇文章都将为你打开一扇通往更高效、更可靠软件测试的大门。
5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