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向上调整建堆和向下调整建堆的天壤之别以及堆排序算法

简介: 【数据结构】向上调整建堆和向下调整建堆的天壤之别以及堆排序算法

向上调整


void AdjustUp(HPDataType* a, int child)
{
  int parent = (child - 1) / 2;
  while (child > 0)
  {
  if (a[child] > a[parent])
  { 
    Swap(&a[child], &a[parent]);
    child = parent;
    parent = (child - 1) / 2;
  }
  else
  {
    break;
  }
  }
}


向上调整建堆


for (int i = 1; i < n; i++)
  {
  AdjustUp(a, i);
  }


向下调整


void AdjustDown(HPDataType* a, int n, int parent)
{
  int child = parent * 2 + 1;
  while (child < n)
  {
  if (child+1< n && a[child + 1] > a[child])
  {
    child++;
  }
  if (a[child] > a[parent])
  {
    Swap(&a[child], &a[parent]);
    parent = child;
    child = parent * 2 + 1;
  }
  else
  {
    break;
  }
  }
}


向下调整建堆


for (int i = (n - 1 - 1) / 2; i >= 0; i--)
  {
  AdjustDown(a, n, i);
  }

两种方法的天壤之别


这两个建堆方法看似相同,实际却有着天壤之别。


具体的数值我们可以计算一下。


5b07bca2e537f08a8b624f29c0e9231d_a74c71e6b20a44deb928156e00f396c1.png


如图,二叉树的第h层有2^(h-1)个节点。


向下调整建堆最坏的情况就是每个节点都需要调整。


第一层有1个节点,最坏的情况是每个节点向下移动n-1层,次数就是1*(n-1)次。


第二层有2个节点,最坏的情况是每个节点向下移动n-2层,次数就是2*(n-2)次。


以此类推。。。


第n-2层有2^(n-3)个节点,最坏的情况是每个节点向下移动两层,次数就是2^(n-3)次.


第n-1层有2^(n-2)个节点,最坏的情况是每个节点向下移动一层,次数就是2^(n-2)次。


总共的计算次数就是f(h)=2^0*(n-1)+2^1*(n-2)+……+2^(h-3)*2+2*(n-2)*1次


这个数字我们可以用错位相减法计算出来。


最后得到的结果F(h)= 2^h -1 - h。


假设树的节点有N个。


那么根据公式,2 ^ h - 1= N。


把表达式往N上凑。


就得到F(N) = N - log(N+1)。


向下调整建堆的时间复杂度也就得出来了,log(N+1)的大小基本可忽略。


所以向下调整的时间复杂度是o(N)左右。


再来看向上调整建堆。


向上调整就没有这么优秀了。


c42256662d5bda9431a6d49cade49d72_247ce2bdfa4c454a8d49fda5bc1f5b9c.png


假设树的高度是h,二叉树的最后一层就占了一半的节点。


我们仍旧按最坏的情况来算。


最后一层的每个节点都需要向上调整h-1次,光最后一层调整的次数就已经有2^(h-1)*(h-1)次了。


光看这一层可以看出差距。


上一条讲的向下调整的特点是节点多的层级调整的次数少,是少乘多。


而现在讲的向上调整恰恰相反。


节点多的层级调整的次数多,是多乘多,这就造成了时间复杂度的巨大差异。


同样来计算一下。


假设高度为h。


F(h)=2^1*1+2^2*2+……+2^(h-2)*h-2+2^(h-1)*(h-1)


同样使用错位相减,解得F(h) = 2^h * (h-2) + 2


因为 N = 2^h-1。


我们将F(h)换成关于N的式子,F(N) = (N+1) * (log(N+1) -2 ) + 2 。  


同样是忽略掉不重要的数据,它的时间复杂度大概是O(N*logN)。它的量级比向下调整大了很多。


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建堆一般是用向下调整。


总结一下


建堆——向下调整建堆——时间复杂度:O(N)


建堆——向上调整建堆——时间复杂度:O(N*logN)


时间复杂度上向下调整建堆优秀很多,我们建堆一般就使用它。


堆排序


void HeapSort(int* a, int n)
{
  //向下调整建堆
  for (int i = (n - 1 - 1) / 2; i >= 0; i--)
  {
  AdjustDown(a, n, i);
  }
//向下排序
  while (end>0)
  {
  Swap(&a[0], &a[end]);
  AdjustDown(a,end, 0);
  --end;
  }
}


将待排序序列构造成一个大堆

此时,整个序列的最大值就是堆顶的根节点。

将其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此时末尾就为最大值。

然后将剩余n-1个元素重新构造成一个堆,这样会得到n个元素的次小值。如此反复执行,便能得到一个有序序列了。

可以看到在构建大顶堆的过程中,元素的个数逐渐减少,最后就得到一个有序序列了

向下排序和上面向上调整建堆很像,时间复杂度都可以认为是O(N*logN)。

ef4abeaed633d48e0c556e7a70e68ad0_0e9669fdbbf11039dcbdc2fb4390ab97.jpeg


相关文章
|
5天前
|
移动开发 算法 前端开发
前端算法之堆排序
前端算法之堆排序
12 1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算法
数据结构与算法 动态规划(启发式搜索、遗传算法、强化学习待完善)
数据结构与算法 动态规划(启发式搜索、遗传算法、强化学习待完善)
9 1
|
3天前
|
存储 程序员
什么是堆,什么是栈
什么是堆,什么是栈
6 0
|
4天前
|
Arthas 监控 算法
JVM工作原理与实战(二十五):堆的垃圾回收-垃圾回收算法
JVM作为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其负责解释和执行字节码,管理内存,确保安全,支持多线程和提供性能监控工具,以及确保程序的跨平台运行。本文主要介绍了垃圾回收算法评价标准、标记清除算法、复制算法、标记整理算法、分代垃圾回收算法等内容。
18 0
JVM工作原理与实战(二十五):堆的垃圾回收-垃圾回收算法
|
6天前
|
搜索推荐 C语言
【C语言/数据结构】排序(归并排序|计数排序|排序算法复杂度)
【C语言/数据结构】排序(归并排序|计数排序|排序算法复杂度)
11 0
|
6天前
【数据结构】二叉树-堆(top-k问题,堆排序,时间复杂度)
【数据结构】二叉树-堆(top-k问题,堆排序,时间复杂度)
16 4
|
6天前
【数据结构】二叉树-堆(函数实现)
【数据结构】二叉树-堆(函数实现)
12 2
|
6天前
|
存储 算法
Leetcode 30天高效刷数据结构和算法 Day1 两数之和 —— 无序数组
给定一个无序整数数组和目标值,找出数组中和为目标值的两个数的下标。要求不重复且可按任意顺序返回。示例:输入nums = [2,7,11,15], target = 9,输出[0,1]。暴力解法时间复杂度O(n²),优化解法利用哈希表实现,时间复杂度O(n)。
17 0
|
13天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
14天前
|
人工智能 搜索推荐 算法
sort-04-heap sort 堆排序算法详解
这是一个关于排序算法的系列文章摘要,包括了10篇关于不同排序算法的链接,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堆排序等。堆排序是一种基于比较的排序算法,利用了近似完全二叉树的结构并满足最大堆或最小堆的性质。最大堆中,每个节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其子节点。文章详细解释了最大堆的概念、节点访问方式以及堆的操作,包括堆调整和堆排序的过程,并通过图解展示了堆排序的具体步骤。此外,还提供了一个Java实现的堆排序代码示例。整个排序系列来源于一个开源项目,读者可以通过链接查看完整内容。
sort-04-heap sort 堆排序算法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