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白开始刷算法 Tree 树篇 先序遍历 leetcode.144

简介: 从小白开始刷算法 Tree 树篇 先序遍历 leetcode.144

144.二叉树的前序遍历


给你二叉树的根节点 root ,返回它节点值的 前序 遍历。


示例1:


1


\


2


/


3


输入:root = [1,null,2,3]

输出:[1,2,3]


示例 2:


输入:root = []

输出:[]


示例 3:


输入:root = [1]

输出:[1]


题目来源:力扣(LeetCode)


迭代思路


能否写出:不能写出,需要参考思路

时间:60分钟

思路:这次使用的是迭代算法


// 仅是我的思路代码,leetcode上大神更厉害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Integer> pre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
        ArrayList<Integer> result = new ArrayList<>();
        if (root == null) {
            return result;
        }
        Stack<TreeNode> stack = new Stack<>();
        stack.push(root);
        while (!stack.isEmpty()) {
            TreeNode pop = stack.pop();
            result.add(pop.val);
            if (pop.right != null) {
                stack.push(pop.right);
            }
            if (pop.left != null) {
                stack.push(pop.left);
            }
        }
        return result;
    }
}

时间复杂度:O(n)


遍历每个节点的次数,对于先序遍历而言,每个节点都需要被访问一次,因此遍历的次数是 O(n),其中 n 是节点的总数。


空间复杂度:O(n)


迭代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 O(max(h, n)),其中 h 是二叉树的高度,n 是节点的总数。在最坏情况下,即二叉树为链式结构时,空间复杂度为 O(n)。


其他思路:


递归: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Integer> preorderTraversal(TreeNode root) {
        List<Integer> result = new ArrayList<>();
        preorder(root, result);
        return result;
    }
    private void preorder(TreeNode node, List<Integer> result) {
        if (node == null) {
            return;
        }
        result.add(node.val); // 访问当前节点
        preorder(node.left, result); // 递归遍历左子树
        preorder(node.right, result); // 递归遍历右子树
    }
}

时间复杂度:O(n)


空间复杂度:O(n)


Morris 遍历: 看不懂 啊~~(╯°Д°)╯︵ ┻━┻


有一种巧妙的方法可以在线性时间内,只占用常数空间来实现前序遍历。这种方法由 J. H. Morris 在 1979 年的论文「Traversing Binary Trees Simply and Cheaply」中首次提出,因此被称为 Morris 遍历。


Morris 遍历的核心思想是利用树的大量空闲指针,实现空间开销的极限缩减。其前序遍历规则总结如下:


新建临时节点,令该节点为 root;


如果当前节点的左子节点为空,将当前节点加入答案,并遍历当前节点的右子节点;


如果当前节点的左子节点不为空,在当前节点的左子树中找到当前节点在中序遍历下的前驱节点:


如果前驱节点的右子节点为空,将前驱节点的右子节点设置为当前节点。然后将当前节点加入答案,并将前驱节点的右子节点更新为当前节点。当前节点更新为当前节点的左子节点。


如果前驱节点的右子节点为当前节点,将它的右子节点重新设为空。当前节点更新为当前节点的右子节点。


重复步骤 2 和步骤 3,直到遍历结束。


这样我们利用 Morris 遍历的方法,前序遍历该二叉树,即可实现线性时间与常数空间的遍历。

相关文章
|
1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监控
网络管理监控软件的 C# 区间树性能阈值查询算法
针对网络管理监控软件的高效区间查询需求,本文提出基于区间树的优化方案。传统线性遍历效率低,10万条数据查询超800ms,难以满足实时性要求。区间树以平衡二叉搜索树结构,结合节点最大值剪枝策略,将查询复杂度从O(N)降至O(logN+K),显著提升性能。通过C#实现,支持按指标类型分组建树、增量插入与多维度联合查询,在10万记录下查询耗时仅约2.8ms,内存占用降低35%。测试表明,该方案有效解决高负载场景下的响应延迟问题,助力管理员快速定位异常设备,提升运维效率与系统稳定性。
126 4
|
27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算法
从零掌握贪心算法Java版:LeetCode 10题实战解析(上)
在算法世界里,有一种思想如同生活中的"见好就收"——每次做出当前看来最优的选择,寄希望于通过局部最优达成全局最优。这种思想就是贪心算法,它以其简洁高效的特点,成为解决最优问题的利器。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学习贪心算法的核心思想,并通过10道LeetCode经典题目实战演练,带你掌握这种"步步为营"的解题思维。
|
4月前
|
监控 算法 安全
基于 C# 基数树算法的网络屏幕监控敏感词检测技术研究
随着数字化办公和网络交互迅猛发展,网络屏幕监控成为信息安全的关键。基数树(Trie Tree)凭借高效的字符串处理能力,在敏感词检测中表现出色。结合C#语言,可构建高时效、高准确率的敏感词识别模块,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
116 2
|
6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KMP、Trie树 、AC自动机‌ ,三大算法实现 优雅 过滤 netty 敏感词
KMP、Trie树 、AC自动机‌ ,三大算法实现 优雅 过滤 netty 敏感词
KMP、Trie树 、AC自动机‌ ,三大算法实现 优雅 过滤 netty  敏感词
|
6月前
|
监控 算法 数据处理
基于 C++ 的 KD 树算法在监控局域网屏幕中的理论剖析与工程实践研究
本文探讨了KD树在局域网屏幕监控中的应用,通过C++实现其构建与查询功能,显著提升多维数据处理效率。KD树作为一种二叉空间划分结构,适用于屏幕图像特征匹配、异常画面检测及数据压缩传输优化等场景。相比传统方法,基于KD树的方案检索效率提升2-3个数量级,但高维数据退化和动态更新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未来可通过融合其他数据结构、引入深度学习及开发增量式更新算法等方式优化性能。
174 17
|
6月前
|
存储 监控 算法
局域网上网记录监控的 C# 基数树算法高效检索方案研究
在企业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领域,局域网上网记录监控是维护网络安全、规范网络行为的关键举措。随着企业网络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如何高效存储和检索上网记录数据成为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基数树(Trie 树)作为一种独特的数据结构,凭借其在字符串处理方面的卓越性能,为局域网上网记录监控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本文将深入剖析基数树算法的原理,并通过 C# 语言实现的代码示例,阐述其在局域网上网记录监控场景中的具体应用。
152 7
|
5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搜索推荐
决策树算法如何读懂你的购物心理?一文看懂背后的科学
"你为什么总能收到刚好符合需求的商品推荐?你有没有好奇过,为什么刚浏览过的商品就出现了折扣通知?
|
8月前
|
人工智能 算法 语音技术
Video-T1:视频生成实时手术刀!清华腾讯「帧树算法」终结闪烁抖动
清华大学与腾讯联合推出的Video-T1技术,通过测试时扩展(TTS)和Tree-of-Frames方法,显著提升视频生成的连贯性与文本匹配度,为影视制作、游戏开发等领域带来突破性解决方案。
246 4
Video-T1:视频生成实时手术刀!清华腾讯「帧树算法」终结闪烁抖动
|
8月前
|
算法 Java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Huffman树
Huffman树(哈夫曼树)又称最优二叉树,是一种带权路径长度最短的二叉树,常用于信息传输、数据压缩等方面。它的构造基于字符出现的频率,通过将频率较低的字符组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棵树。在Huffman树中,每个叶节点代表一个字符,而每个字符的编码则是从根节点到叶节点的路径所对应的二进制序列。
198 3
 算法系列之数据结构-Huffman树
|
10月前
|
存储 算法 测试技术
【C++数据结构——树】二叉树的遍历算法(头歌教学实验平台习题) 【合集】
本任务旨在实现二叉树的遍历,包括先序、中序、后序和层次遍历。首先介绍了二叉树的基本概念与结构定义,并通过C++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定义二叉树节点及构建二叉树。接着详细讲解了四种遍历方法的递归实现逻辑,以及层次遍历中队列的应用。最后提供了测试用例和预期输出,确保代码正确性。通过这些内容,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二叉树遍历的核心思想与实现技巧。
361 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