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UD很无聊?一起学设计模式吧!— 观察者模式(二)

简介: CRUD很无聊?一起学设计模式吧!— 观察者模式(二)

推模式与拉模式


我们上面的场景是观察者模式中的推模式,这种场景是主题主动向观察者推送数据,不管观察者需要不需要。推模式的前提是主题对象知道观察者需要的数据,观察中的update()方法里的参数是按照需要定义的方法,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会出现考虑不到的情形。

比如我们上述场景中粉丝只需要知道公众号发布的内容,所以我们先约定String类型的参数,但是有些粉丝却想知道这个消息的真实作者是谁(是否转载?),这个时候就需要提供新的方法,比如update(String message,String author),或者干脆重新实现观察者,不管如何都得作相应的改动。

观察者模式还有另外一个模式拉模式,这个模式不需要知道观察者需要什么数据,他把主题自身都传递给观察者,update(Subject subject),然后对外提供一些getter方法,让观察者按需来取,这样基本上可以适用各种情况的需要。

接下来我们用拉模式来实现上面的场景。

抽象观察者

这里我们不再适用约定参数处理recive方法,而是使用主题直接作为参数。

public interface Observer {
    /**
     * 使用主题作为参数
     * @param subject
     */
    public void recive(Subject subject);
}

具体观察者

收到通知后,我们按需从主题对象中获取相应的数据。

public class Fans implements Observ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Fans(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cive(Subject subject) {
        //观察者可以同时观察多个主题
        //所以我们需要确保被观察者属于我们需要的WechatServer类型
        //如果是其他类型可能需要作其他方式处理
        if(subject instanceof WechatServer){
            WechatServer wechatServer = (WechatServer) subject;
            System.out.println("粉丝 " + this.name + " 收到消息: "
                    + wechatServer.getMessage() + " 作者是:"
                    + wechatServer.getAuthor());
        }
    }
}

抽象主题

未发生变化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
    /**
     * 注册成为观察者
     * @param observer
     */
    public void attach(Observer observer);
    /**
     * 删除观察者
     * @param observer
     */
    public void detach(Observer observer);
    /**
     * 通知所有观察者
     */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

具体主题

重点关注 notifyObservers()方法,直接将this即当前主题作为参数传递给观察者,并对外提供 getMessage()getAuthor()方法,好让观察者对象可以方便取走想要的数据。

public class WechatServer implements Subject {
    private ArrayList<Observer> observers;
    private String message;
    private String author;
    /**
     * 对外提供获取内容的方法
     * @return
     */
    public String getMessage() {
        return message;
    }
    /**
     * 对外提供获取作者的方法
     * @return
     */
    public String getAuthor() {
        return author;
    }
    public WechatServer() {
        observers = new ArrayList<>();
    }
    /**
     * 让一个用户注册成为观察者即粉丝
     * @param 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attach(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add(observer);
    }
    /**
     * 不喜欢这个观察者,删除掉
     * @param 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tach(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remove(observer);
    }
    /**
     * 通知所有的观察者
     */
    @Override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 {
        for (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 {
            //这里不再是具体的参数,而是把主题自身给通知给观察者
            observer.recive(this);
        }
    }
    /**
     * 当主题发生变化时通知观察者
     * @param message
     */
    public void publish(String message,String author){
        this.message = message;
        this.author = author;
        System.out.println("webchat publish message:" + message);
        notifyObservers();
    }
}

测试类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WechatServer wechatServer = new WechatServer();
        Fans fans1 = new Fans("张三");
        Fans fans2 = new Fans("李四");
        Fans fans3 = new Fans("杨五");
        wechatServer.attach(fans1);
        wechatServer.attach(fans2);
        wechatServer.attach(fans3);
        wechatServer.publish("CRUD很无聊?跟我一起学命令模式吧!","JAVA日知录");
        System.out.println("--------");
        wechatServer.detach(fans1);
        wechatServer.publish("CRUD很无聊?跟我一起学观察者模式吧!","JAVA日知录");
    }
}

执行结果

使用拉模式后只要主题提供了对应的get方法,基本可以满足各种需求的场景。


再深入一点


观察者模式在JAVA中已经有相应的实现,抽象观察者角色由 java.util.Observer充当,抽象主题角色由 java.util.Observable充当。

我们可以利用java内置的观察者模式很容易实现上面的推模式和拉模式的场景代码,这里就不再演示了。

最后提醒大家一下,主题角色Observable是一个类,我们要想要实现具体的主题必须要继承它,如果某类想同时具有Observable和其他一个超类的行为,就会陷入两难,毕竟JAVA不支持多重继承。

如果你的应用场景中不需要考虑如上情形,那么Observable可能会符合你的需求,否则还是需要使用自定义观察者模式来实现你的需求,反正这也很简单,不是吗?

目录
相关文章
|
设计模式 监控 Java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164 3
|
3月前
|
设计模式 缓存 Java
Java设计模式(二):观察者模式与装饰器模式
本文深入讲解观察者模式与装饰器模式的核心概念及实现方式,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实战应用的全面内容。观察者模式实现对象间松耦合通信,适用于事件通知机制;装饰器模式通过组合方式动态扩展对象功能,避免子类爆炸。文章通过Java示例展示两者在GUI、IO流、Web中间件等场景的应用,并提供常见陷阱与面试高频问题解析,助你写出灵活、可维护的代码。
|
1月前
|
设计模式 消息中间件 传感器
Java 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构建松耦合的事件响应系统
观察者模式是Java中常用的行为型设计模式,用于构建松耦合的事件响应系统。当一个对象状态改变时,所有依赖它的观察者将自动收到通知并更新。该模式通过抽象耦合实现发布-订阅机制,广泛应用于GUI事件处理、消息通知、数据监控等场景,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维护性。
220 8
|
11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供应链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实现了一种订阅机制。它包含两个角色:**观察者**(订阅消息、接收通知并执行操作)和**被观察者**(维护观察者列表、发送通知)。两者通过一对多的关系实现解耦,当被观察者状态改变时,会通知所有订阅的观察者。例如,商店老板作为被观察者,记录客户的需求并在商品到货时通知他们。前端应用中,如DOM事件注册、MutationObserver等也体现了这一模式。
|
设计模式 监控 Java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6月前
|
设计模式 消息中间件 存储
【设计模式】【行为型模式】观察者模式(Observer)
一、入门 什么是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收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340 9
|
8月前
|
设计模式 消息中间件 存储
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属于行为型设计模式,用于建立对象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当主题(Subject)状态变化时,所有依赖的观察者(Observer)会自动收到通知并更新。
|
12月前
|
设计模式 消息中间件 搜索推荐
Java 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从优衣库不使用新疆棉事件看系统的动态响应
【11月更文挑战第17天】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定义了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多个观察者对象能直接监听并响应某一主题对象的状态变化。本文介绍了观察者模式的基本概念、商业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如优衣库事件中各相关方的动态响应,以及模式的优势和实际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建议,包括事件驱动架构和消息队列的使用。
205 6
|
12月前
|
设计模式 监控 Java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104 1
|
设计模式 监控 Java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92 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下一篇
oss云网关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