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设计模式(15)—观察者模式

简介: 小谈设计模式(15)—观察者模式

专栏介绍

专栏地址

link

专栏介绍

主要对目前市面上常见的23种设计模式进行逐一分析和总结,希望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看一下,会持续更新的。希望各位可以监督我,我们一起学习进步,加油,各位。

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当主题对象发生变化时,它的所有观察者都会收到通知并更新自己。

核心思想

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依赖关系解耦,使其彼此之间可以独立变化。被观察者只需要知道观察者实现了某个接口,而不需要知道具体的观察者类,同样,观察者只需要知道被观察者实现了某个接口,而不需要知道具体的被观察者类。

主要角色

Subject(被观察者)

定义了被观察者的接口,包含注册观察者、移除观察者和通知观察者的方法。

ConcreteSubject(具体被观察者)

实现了被观察者接口,维护观察者列表,并在状态发生改变时通知观察者。

Observer(观察者)

定义了观察者的接口,包含更新方法,用于接收被观察者的通知。

ConcreteObserver(具体观察者)

实现了观察者接口,具体实现更新方法,在接收到被观察者的通知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Java程序实现

// 定义观察者接口
interface Observer {
    void update(String message);
}

// 定义被观察者接口
interface Subject {
    void 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void notifyObservers(String message);
}

// 具体观察者类
class ConcreteObserver implements Observer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ConcreteObserver(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String message)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received message: " + message);
    }
}

// 具体被观察者类
class Concrete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private List<Observer> observers = new ArrayList<>();

    @Override
    public void register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add(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moveObserver(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remove(observ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notifyObservers(String message) {
        for (Observer observer : observers) {
            observer.update(message);
        }
    }
}

// 测试代码
public class ObserverPattern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creteSubject subject = new ConcreteSubject();
        Observer observer1 = new ConcreteObserver("Observer 1");
        Observer observer2 = new ConcreteObserver("Observer 2");

        subject.registerObserver(observer1);
        subject.registerObserver(observer2);

        subject.notifyObservers("Hello, observers!");

        subject.removeObserver(observer2);

        subject.notifyObservers("Observer 2 has been removed!");

    }
}

输出结果

Observer 1 received message: Hello, observers!
Observer 2 received message: Hello, observers!
Observer 1 received message: Observer 2 has been removed!

程序分析

在上述示例中,我们定义了一个观察者接口(Observer)和一个被观察者接口(Subject)。具体观察者类(ConcreteObserver)和具体被观察者类(ConcreteSubject)实现了对应的接口。


优缺点分析

优点

解耦性

观察者模式可以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依赖关系解耦,使得它们可以独立变化。当被观察者发生变化时,只需要通知观察者即可,而不需要知道具体有哪些观察者存在。

可扩展性

观察者模式可以很方便地增加新的观察者,而不需要修改被观察者的代码。这符合开闭原则,使得系统更加灵活和可扩展。

一对多关系

观察者模式可以实现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一个被观察者可以有多个观察者。这样可以方便地实现事件监听、消息订阅等功能。

缺点

观察者过多

当观察者过多时,被观察者通知观察者的时间可能会较长,影响系统的性能。

循环依赖

如果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存在循环依赖关系,可能会导致系统出现问题,如死锁等。

更新顺序问题

观察者模式中观察者的更新顺序是不确定的,可能会导致观察者之间的依赖关系出现问题。

总结

可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观察者过多、循环依赖和更新顺序等问题,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在使用观察者模式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场景和需求进行权衡和设计。

相关文章
|
3月前
|
设计模式 监控 Java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Kotlin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65 3
|
2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供应链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实现了一种订阅机制。它包含两个角色:**观察者**(订阅消息、接收通知并执行操作)和**被观察者**(维护观察者列表、发送通知)。两者通过一对多的关系实现解耦,当被观察者状态改变时,会通知所有订阅的观察者。例如,商店老板作为被观察者,记录客户的需求并在商品到货时通知他们。前端应用中,如DOM事件注册、MutationObserver等也体现了这一模式。
|
3月前
|
设计模式 监控 Java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4月前
|
设计模式 传感器
【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定义 | 特点 | Demo入门讲解)
【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定义 | 特点 | Demo入门讲解)
75 0
|
3月前
|
设计模式 消息中间件 搜索推荐
Java 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从优衣库不使用新疆棉事件看系统的动态响应
【11月更文挑战第17天】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定义了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多个观察者对象能直接监听并响应某一主题对象的状态变化。本文介绍了观察者模式的基本概念、商业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如优衣库事件中各相关方的动态响应,以及模式的优势和实际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建议,包括事件驱动架构和消息队列的使用。
|
3月前
|
设计模式 监控 Java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56 1
|
3月前
|
设计模式 监控 Java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36 3
|
4月前
|
设计模式 监控 Java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41 9
|
4月前
|
设计模式 监控 Java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Kotlin教程笔记(52) - 改良设计模式 - 观察者模式
54 2
|
4月前
|
设计模式 监控 UED
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
【10月更文挑战第12天】 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定义了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状态改变时,所有依赖它的对象都会自动更新。主要由主题(被观察者)和观察者组成,实现对象间的松耦合,广泛应用于用户界面、事件驱动系统和数据监控等领域。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