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arDB for PostgreSQL源码与应用实战》——PolarDB-PostgreSQL开源核心Feature介绍(4)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数据库 PolarDB PostgreSQL 版,标准版 2核4GB 50GB
云原生数据库 PolarDB MySQL 版,通用型 2核4GB 50GB
简介: 《PolarDB for PostgreSQL源码与应用实战》——PolarDB-PostgreSQL开源核心Feature介绍(4)

《PolarDB for PostgreSQL源码与应用实战》——PolarDB-PostgreSQL开源核心Feature介绍(3) 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1232755?groupCode=polardbforpg


全局一致性正确性证明

image.png


上面HLC的算法,我们可以证明它的正确性。


我们假设在任意一个节点如DN1上,如果有两个并发事务T1、T2,如果T2在扫描T1的修改时,T1还未prepare,那么T1对T2是不可见,因为没有prepare,也没有提交时间戳,所以直接就判断不可见了。


这样的话,T2的start_ts一定会小于T1的commit_ts,这个是因为T1在prepare阶段分布式决策的T1的commit_ts一定会大于等于DN1的prepare_ts,则大于DN1的max_ts。而T2的start_ts 在到达本节点时,一定会更新max_ts,使得 max _ts大于等于 T2的start_ts。因此,当T2扫描T 1的修改时,T 1还未进入prepared状态,则说明T 1的commit_ts一定会大于T2的start_ts。


由于commit_ts和start_ts是全局统一的,因此在任意节点,T1的commit_ts大于T2的start_ts条件都成立,根据时间戳比较判断可见性,T1的修改对T2均不可见。


如果T2在扫描T1修改时,T1处于prepared状态,T2需要等待T1的提交,或者说abort。如果abort,则不可见;如果提交,那就有commit_ts,直接时间戳比较进行可见性判断,即如果T2.start_ts >= T1.commit_ts,则可见。


如果T2在其他节点没有看到T1的prepared状态,根据上面第一点的证明,最终T1的commit_ts会大于T2的start_ts,则在本节点T2等待结束,也看不到T1的修改。因此,T2可能看到T1的修改,仅当T2在所有节点都看到了T1过了prepare阶段。


根据上面的证明总结,如果T2在某个节点扫描时未看到T1的prepared状态,T1的修改对T2不可见,最终T2.start_ts .这样如果T2.start_ts>=T1.commit_ts,则可以看到T1的修改。从而我们可以保证T2要看到T1的修改,当且仅当T2的start_ts大于或等于T1的commit_ts。


外部一致性正确性证明


image.png


另外比较关心的就是外部一致性,HLC可以保证跨session之间的快照隔离(内部一致性),以及同一个CN的强外部一致性,跨CN的弱外部一致性。


外部一致性的定义是数据库事务T1提交成功返回,此时开启的事务T2一定能够看到T1的修改,相当于T2在T1提交成功返回以后,立即可以看到T1的修改。如果T1、T2都连接到一个CN的客户端,我们就可以保证外部一致性。T1结束的时候会用T1的commit_ts更新CN的max_ts,T1返回给客户端,发起T2请求,可以是不同的客户端。T2的start_ts会大于等于T1的commit_ts,所以T2一定能看到T1的修改。


不同的CN之间有时钟偏移,此时不定能保障立马能看到,会有一定的时钟倾斜,PTP协议将一个IDC的时钟倾斜同步在1us内。客户端到CN之间的网络来回延迟远大于时钟偏移,此时就可以保证强一致性。


不同CN之间,如果我们依赖传统通用的NTP进行同步,可以保证读到小于时钟倾斜的提交事务修改。比如在CN1上刚提交了,CN2上时钟偏移可能有5毫秒,要等5毫秒才能看到它的修改。当然,从CN1上返回给客户端,让客户端知道它已经提交成功了,也会有一定的时差,所以一般场景下读不到最新提交,相对来说偏差是比较小的。


大部分场景下,跨Session要求读到前面已经提交的需求一般相对较少,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在同一个Session里面的事务要求看到前面的修改,所以HLC可以保证即便是跨Session,不同的CN可以保证快照隔离,同一个CN是强外部一致性的,跨CN会有弱外部一致性,未来引入先进的 PPT协议就可以保证强外部一致性。


Remote Recovery 设计动机


接下来介绍一下另外一个性能的优化——Remote Recovery机制。

image.png



PostgreSQL会通过full page writes来解决故障时部分写入的页面,因为故障的时候页面可能会没有完全写入,在页面写入的中间就crash了。


此时,PG采用的是checkpoint后第一次修改,在WAL中写入full page,回放时,用WAL中的full page来进行回放,此时full page写的开销就会很大。


image.png


Remote Recovery 设计想法


image.png


我们有一个Remote Recovery的设计想法,就是通常情况下一个数据库节点是有多节点进行容灾,像我们这次开源的三节点,它就有两个节点进行容灾。我们可以采用Remote Recovery机制在多个副本之间进行恢复,就是一个机器节点的页面可能损坏了,但其他副本有最新的有正确页面,就会备机去读然后再进行故障恢复。


这个特性Oracle里面也有,我们的特性和它的不同点在于Oracle的是做checksum的时候发现它不一致了,就去其他节点恢复。我们还是沿用full page write的特性,在checkpoint后发现是第一次修改,就去备机读。因为checksum并不一定保证完全的正确,而我们这样的话可以保证完全的正确性。


Remote Recovery 实现


image.png


上图为Remote Recovery的原理框架图。


我们在回放的时候,发现它是checkpoint后第一次修改,我们就会从远程mirrored节点,比如备机从主机,主机从备机,或者备机从备机,可以把另外一个full page先读过来,然后再Apply。


Apply的时候跟WAL回放的原理一样,就是只有LSN大于远程页面的LSN才会回放,否则的话就直接跳过,说明在备机或远程的一个节点已经回放过了。


这里有个很核心的问题,就是何时需要去取remote full page?


image.png


在每个checkpoint后第一次修改页面时,我们不写full page,而是在WAL中写入remote fetch page bit,记录一下需要去远程读取页面。


在节点故障恢复重做时,碰到remote fetch page bit,则从mirrored节点远程fetch full page。主机写入checkpoint的时候需要等待备机同步完成,因为我们需要保证主备之间最近的一个checkpoint大家都有,因为回放都是从最近的一个checkpoint开始的,所以必须保证之前的修改在其他节点已经有了,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回放正确。


image.png


这样的话,我们回放的流程跟原来的单机回放是差不多的,也就是当LSN大于page LSN才重做。如果小于,那说明在mirrored的节点已经重做过了,我们就不需要再回放,直接跳过。


还有一些不存在的页,说明它在后面已经删除掉该页了,比如说删除表空间,回收等,我们也可以简单跳过。

image.png


我们去连接mirrored节点的时候,需要判断mirrored节点回放是否过了故障恢复节点最近的一个checkpoint点。如果没有,就要等它过了这个点,保证两边最近的checkpoint点是一样的,因为恢复是从最近的checkpoint点来恢复,这样就可以保证两边是一致的。


image.png


Remote Recovery的正确性是保证两个节点之间checkpoint点是一样的,这样我们后面回放的时候就有最新的数据,无非是LSN在另外一个节点是否回放过的区别。













相关实践学习
使用PolarDB和ECS搭建门户网站
本场景主要介绍基于PolarDB和ECS实现搭建门户网站。
阿里云数据库产品家族及特性
阿里云智能数据库产品团队一直致力于不断健全产品体系,提升产品性能,打磨产品功能,从而帮助客户实现更加极致的弹性能力、具备更强的扩展能力、并利用云设施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以云原生+分布式为核心技术抓手,打造以自研的在线事务型(OLTP)数据库Polar DB和在线分析型(OLAP)数据库Analytic DB为代表的新一代企业级云原生数据库产品体系, 结合NoSQL数据库、数据库生态工具、云原生智能化数据库管控平台,为阿里巴巴经济体以及各个行业的企业客户和开发者提供从公共云到混合云再到私有云的完整解决方案,提供基于云基础设施进行数据从处理、到存储、再到计算与分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本节课带你了解阿里云数据库产品家族及特性。
相关文章
|
3月前
|
存储 SQL 安全
应用案例|开源 PolarDB-X 在互联网安全场景的应用实践
中盾集团采用PolarDB-X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开源版本,有效解决了大数据量处理、复杂查询以及历史数据维护等难题,实现了业务的高效扩展与优化。
|
1月前
|
数据库
|
2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使用开源PolarDB和imgsmlr进行高效的图片存储和相似度搜索
使用开源PolarDB和imgsmlr进行高效的图片存储和相似度搜索
|
2月前
|
SQL JSON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有许多不同的版本
【10月更文挑战第3天】MySQL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有许多不同的版本
162 5
|
2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数据库
PolarDB 开源:推动数据库技术新变革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成为核心资产,数据库的性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阿里云的PolarDB作为新一代云原生数据库,凭借卓越性能和创新技术脱颖而出。其开源不仅让开发者深入了解内部架构,还促进了数据库生态共建,提升了稳定性与可靠性。PolarDB采用云原生架构,支持快速弹性扩展和高并发访问,具备强大的事务处理能力及数据一致性保证,并且与多种应用无缝兼容。开源PolarDB为国内数据库产业注入新活力,打破国外垄断,推动国产数据库崛起,降低企业成本与风险。未来,PolarDB将在生态建设中持续壮大,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99 2
|
3月前
|
存储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揭秘PolarDB:中国云原生数据库的超级英雄,如何颠覆传统数据存储?
在数字化时代,数据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而云原生数据库则是推动企业转型的关键。PolarDB凭借其先进的存储计算分离架构,在性能、可靠性和易用性方面脱颖而出,成为国内领先的选择。它支持多种数据库引擎,提供多副本存储机制,并采用按量付费模式,有效降低管理和成本压力,助力企业实现高效、可靠的数字化转型。
76 1
|
3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数据库
开源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 PostgreSQL 15兼容版本正式发布
PolarDB进行了深度的内核优化,从而实现以更低的成本提供商业数据库的性能。
|
3月前
惊世骇俗!开源 PolarDB-X 部署安装大冒险,全程心跳与惊喜不断!
【9月更文挑战第8天】作为技术爱好者的我,近期成功完成了开源 PolarDB-X 的部署安装。尽管过程中遇到不少挑战,但通过精心准备环境、下载安装包、配置参数及启动服务等步骤,最终顺利实现部署。本文将详细介绍部署全过程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为您的 PolarDB-X 探索之旅提供参考与启发,希望能让大家在技术海洋里畅游得更加顺利!
167 2
|
3月前
|
Cloud Native 关系型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
PolarDB开源项目未来展望:技术趋势与社区发展方向
【9月更文挑战第5天】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阿里云推出的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PolarDB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探讨PolarDB的未来展望,包括云原生与容器化集成、HTAP及实时分析能力提升、智能化运维与自动化管理等技术趋势;并通过加强全球开源社区合作、拓展行业解决方案及完善开发者生态等措施推动社区发展,目标成为全球领先的云原生数据库之一,为企业提供高效、可靠的服务。
108 5
|
3月前
|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分布式数据库
PolarDB开源社区动态:最新版本功能亮点与更新解读
【9月更文挑战第6天】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成为企业数据处理的核心。阿里云的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自开源以来备受关注,近日发布的最新版本在内核稳定性、性能、分布式CDC架构及基于时间点的恢复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并新增了MySQL一键导入功能。本文将解读这些新特性并提供示例代码,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PolarDB处理实时数据同步和离线分析任务,提升数据安全性。未来,PolarDB将继续创新,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数据处理服务。
201 3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产品

  • 云原生数据库 Polar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