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阿里放了个大招:宣布自研大模型“通义千问”发布,不过目前只邀请企业用户进行体验测试,用户可通过官网申请,符合条件的用户可参与体验。
我没还没拿到邀请码,申请了体验资格正在排队中。但看完第三方的评测还是充满期待的,比如让它用 Python 实现冒泡排序,再比如和它的对话,总体来说还是具备一定能力的。
很多人包括我的读者惊讶于阿里为什么能如此快速的发布一款AI大模型的产品,其实阿里达摩院在NLP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科研领域早已布局多年,早在2019年就启动了大模型研发。
洋哥就认识好几个阿里达摩院的朋友,之前跟他们聊天他们总是愁容满面,他们不知道公司对这个部门的定位,也不知道做的产品能不能商用化成功。
有两个朋友还因为没有用武之地最终跳槽到头条、快手做推荐系统,毕竟这是成熟的商业能获得海量用户的反馈。
这是前些年搞大模型的公司和人才的普遍问题:不知道AI何时能突破临界点,不知道自己做的AI产品什么时候能商用,甚至不知道有没有商用的可能。
ChatGPT这款基于大模型的商用AI产品横空出世之后,一切都变了。大家惊奇的发现机器居然有了接近人类的思维,AI居然能做这么多事情了。
于是巨头们也纷纷开始跟进,用OpenAI实现过的路径再走一遍,事情就变得容易了。
大模型并不是新技术,这里也简单跟我的读者们介绍下大模型:
先解释下语言模型,语言模型本身做的事情并不复杂,它的作用就是预测下一个要说的字和词是什么,但是很多语言模型的大佬们发现当语言模型足够大的时候,语言模型仿佛跨越了某种限制具备了涌现的能力。
简单点说:当语言模型具备一定体量之后,在一些并不是语言模型训练目标任务上都能表现出非凡的准确率。
再简单点说:这一刻语言模型具备了接近人类的学习和涌现的能力。
这是ChatGPT发布后真正颠覆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全球这么多大佬、这么多巨头都要All in AI、All in 大模型的真正原因。
这意味着AI能成为我们的全方位的工作助手、生活助理,甚至是创业军师。
我身边有好几个CEO最近每天睡觉前跟ChatGPT4.0讨论公司战略,AI具备了学习涌现能力之后,同时AI有人类远远不及的优势:数据素材储备。
这就是ChatGPT和AI带来的颠覆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将深刻的影响职场人、企业家和社会。
OpenAI最近大规模封我们的号,很多人不理解原因,其实很简单:ChatGPT这玩意真的能提升生产力,并且用好了是数倍提升。禁止我们使用就是打击竞争对手、就是抢占发展先机、就是“赢”,这跟禁止芯片出口法案是一个道理。
所以阿里这么快发布通义千问我是非常非常开心的,前段时间百度发布了文心一言,但能使用的人寥寥无几,并且爆出了疑似调用国外开源大模型。
希望阿里能成为大厂担当,持续迭代通义千问,尽快超过ChatGPT3.5的水平,让国人都能方便的使用AI来全面提升生产力。
中国巨头们都这么有危机感,那么我们这些普通人呢?我们该做什么?
我的答案是:尽快了解AI甚至杀入AI领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立足脚跟,而不是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