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一次 get 12 大云原生核心技术?

简介: 如何一次 get 12 大云原生核心技术?

伴随着云计算的浪潮,云原生的概念也应运而生,从 2015 年 CNCF 云原生基金会的成立,已经持续高速发展了 7 年时间。而 Kubernetes 作为云原生的代表就像是一个全新的云操作系统,围绕着它诞生了丰富的上层应用和生态。

 

迄今为止,CNCF 在其公布的云原生全景图中,显示了目前近 30 个领域、数百个项目的繁荣发展,云原生技术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虽然说近几年云原生技术越来越火热,但面对这庞杂的技术领域和技术工具,有不少人开始犯难,那就是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开始学习;即便有人掌握了其中一两种,但到了工程实践中,面对不同的开源做技术选型,只会这一两种又远远不够用。

 

那么究竟怎么跨越学习云原生的门槛?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性搞定云原生架构呢?这儿不得不提 「GitOps」 ,作为云原生领域的集大成者,它可以将我们使用的大部分的云原生技术,最终都可以组合起来。

 

一方面是因为 GitOps 背后完整覆盖了了 12 个云原生的垂直领域和技术;另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我们一次性实现高可用、高并发、自动自愈、可观测的弹性应用架构体系等等,而这些恰恰都是“成为优秀的架构师”的必备能力。

 

那么对于 GitOps,又应该怎样高效和快速掌握呢?老实说难点确实挺多,但是你也大可不必担心,GitOps 的学习还是有方法,有诀窍的。GitOps 是一项工程化技术,最好的办法是在实践中去理解和掌握,从实践出发,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满足感,所学即所用。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张王炜特意整理的 GitOps 工程实践学习路径,跟着这条路径,就可以高效地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这张图出自于王炜的新专栏《云原生架构与 GitOps 实战》中,你可以跟着这个路径图从零上手,一点点夯实原理、在进行实践,模拟大厂真实业务场景化,一步一步构建自己的 GitOps 工作流,最终把云原生领域的12 个领域链接起来。

 

跟大家聊聊「王炜」


王炜,现在深圳氦三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同时也是中国云原生社区深圳站的负责人,他之前就职于腾讯云担任 CODING 架构师。作为在云原生领域奋斗 10 多年的老兵,可以说是见证了云原生在国内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整个阶段。

 

近几年,他还特别出版了云原生持续部署领域书籍《Spinnaker实战:云原生多云环境的持续部署方案》,参与编写了云原生服务网格领域书籍《深入理解Istio:云原生服务网格进阶实战》,还有《软件研发效能权威指南》的云原生开发部分。

 

同时,他也是云原生开发工具 Nocalhost 项目的核心作者,可以说王炜是云原生领域真正的大牛了,不但有丰富的大厂项目实战经验,对于如何寓教也非常有一套,这一次他把十来年的云原生领域设计经验,在新专栏中倾囊相授。

 

如何实践云原生架构与GitOps?

 

专栏共计 43 讲,根据 GitOps 的学习路径,一共分成了 5 个部分。

 

第一部分:价值感知

在这部分,他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带你从零构建 GitOps 工作流,让你直观地感受 GitOps 在实际场景中的业务价值。包括自动扩容、自愈、自动部署和快速回滚等内容,通过有效的输出反馈来激发你的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GitOps 核心基础

这部分主要遵循的是“从实践出发”原则,他会带你更细致地学习 GitOps 工作流中涉及到的核心技术栈。在这里,还会以一个接近实际业务的微服务架构应用为例,重点介绍 Docker 和 K8s 在真实业务场景下的最佳实践。同时,还会介绍如何实现自动构建镜像以及如何进行应用定义。

 

第三部分:GitOps 实战

 这部分主要是介绍如何打造生产可用的企业级 GitOps 工作流它们包括高级部署策略、多环境管理、安全和密钥管理以及云上开发环境。

 

另外,还会进一步扩展应用可观测性方面的内容,包括日志、监控和告警。掌握了这部分内容,你也就具备入门原生架构师以及 SRE 所要求的技术能力了。

 

第四部分:行业背景和职业发展

当你掌握了 GitOps 工程实践之后,还会向你介绍一些概念和背景知识。所以,在这部分内容中,你会进一步理解工程实践背后的底层逻辑

 

另外,在职业发展方向上他也会为你提供建议,并帮助你构建云原生知识体系。

 

第五部分:实施指南

这部分他会向你介绍如何在公司落地 GitOps。这部分内容更多关注组织、管理和开发者等非技术角度,帮助你将所学习的知识迁移到工作当中,解决实际的业务问题,提升技术能力。

 

说了这么多,看看目录吧:

专栏一上线,我就订阅了,最让我惊喜的是王炜是从最基础的 Docker 和 K8s 讲起,再到持续构建、镜像仓库、应用定义、日志、监控和告警等领域,而且里面还包含了全套的参考代码,简直是福利了,就连专栏中的所有例子都是从真实的业务场景中提炼出来的,只要稍加改造就可以用在工作当中。

 

再强调一下

相关文章
|
1月前
|
消息中间件 存储 Cloud Native
云消息队列 Kafka 版 V3 系列荣获信通院“云原生技术创新标杆案例”
2024 年 12 月 24 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主办的“2025 中国信通院深度观察报告会:算力互联网分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以“算力互联网 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全面展示中国信通院在算力互联网产业领域的研究、实践与业界共识,与产业先行者共同探索算力互联网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会议公布了“2024 年度云原生与应用现代化标杆案例”评选结果,“云消息队列 Kafka 版 V3 系列”荣获“云原生技术创新标杆案例”。
|
2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微服务
探索云原生技术:容器化与微服务架构的融合之旅
本文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特别是容器化和微服务架构如何相辅相成,共同构建现代软件系统。我们将通过实际代码示例,探讨如何在云平台上部署和管理微服务,以及如何使用容器编排工具来自动化这一过程。文章旨在为开发者和技术决策者提供实用的指导,帮助他们在云原生时代中更好地设计、部署和维护应用。
|
2月前
|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开发者
云原生技术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与实践####
本文深入探讨了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及其在现代企业IT架构转型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了云原生如何促进企业的敏捷开发、高效运维及成本优化。不同于传统摘要仅概述内容,本部分旨在激发读者对云原生领域的兴趣,强调其在加速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为后续详细论述奠定基础。 ####
|
2月前
|
Cloud Native
邀您参加云原生高可用技术沙龙丨云上高可用体系构建:从理论到实践
云原生高可用技术专场,邀您从理论到实践一起交流,探索云上高可用体系构建!
|
2月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Serverless
Serverless Argo Workflows大规模计算工作流平台荣获信通院“云原生技术创新标杆案例”
2024年12月24日,阿里云Serverless Argo Workflows大规模计算工作流平台荣获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颁发的「云原生技术创新案例」奖。
|
2月前
|
人工智能 Cloud Native 大数据
DataWorks深度技术解读:构建开放的云原生数据开发平台
Dateworks是一款阿里云推出的云原生数据处理产品,旨在解决数据治理和数仓管理中的挑战。它强调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确保商业决策的有效性。然而,严格的治理模式限制了开发者的灵活性,尤其是在面对多模态数据和AI应用时。为应对这些挑战,Dateworks进行了重大革新,包括云原生化、开放性增强及面向开发者的改进。通过Kubernetes作为资源底座,Dateworks实现了更灵活的任务调度和容器化支持,连接更多云产品,并提供开源Flowspec和Open API,提升用户体验。
|
2月前
|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计算
云原生技术的崛起与未来展望
本文探讨了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IT架构中的关键作用。随着云计算的普及,云原生作为一种优化云应用构建和部署的方法,正逐渐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力。文章分析了容器化、微服务、持续集成/持续部署(CI/CD)等关键技术如何支撑起灵活、高效、可扩展的云原生架构,并讨论了面临的挑战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103 12
|
2月前
|
Cloud Native JavaScript Docker
云原生技术:构建现代应用的基石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云原生技术如同一艘承载梦想的航船,引领企业驶向创新与效率的新海域。本文将深入探索云原生技术的核心价值,揭示其如何重塑软件开发、部署和运维模式,同时通过一个简易代码示例,展现云原生应用的构建过程,让读者领略到云原生技术的魅力所在。
|
2月前
|
运维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原生技术深度探索:重塑现代IT架构的无形之力####
本文深入剖析了云原生技术的核心概念、关键技术组件及其对现代IT架构变革的深远影响。通过实例解析,揭示云原生如何促进企业实现敏捷开发、弹性伸缩与成本优化,为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不同于传统综述,本摘要直接聚焦于云原生技术的价值本质,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宏观且具体的技术蓝图。 ####
|
2月前
|
Kubernetes Cloud Native 持续交付
云端之旅:云原生技术引领未来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云原生技术如同一艘承载梦想的航船,带领企业驶向数字化转型的彼岸。本文将揭示云原生技术的核心价值,探讨其在现代IT架构中的应用,并分享实现云原生转型的实践案例。从容器化和微服务到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CI/CD),我们将一同见证云原生技术如何塑造灵活、高效、自动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