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鬼消息:串联高频面试问题,值得一看!(上)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解析 DNS,旗舰版 1个月
全局流量管理 GTM,标准版 1个月
容器服务 Serverless 版 ACK Serverless,317元额度 多规格
简介: 开宗明义,本瓜深知汝之痛点:前端面试知识点太杂,卿总为了面试而面试,忘了记,记了又忘,循环往复,为此叫苦不迭。

image.png


前言



开宗明义,本瓜深知汝之痛点:前端面试知识点太杂,卿总为了面试而面试,忘了记,记了又忘,循环往复,为此叫苦不迭。


来,让本瓜带领各位都稍稍回顾一下,自己曾经在学生时代记忆元素周期表的光辉岁月。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钪、钛、钒、铬、猛、铁、钴、镍、铜、锌......


咱当初记这前三十位元素,是死记硬背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机智的我们用到了 串联记忆法


一定是像这样或类似这样去记:


第一周期:氢 氦 ———— 轻嗨:轻轻的打个了招呼:嗨!
第二周期: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 你皮捧碳 蛋养福奶:你很皮,手里捧了一把碳。鸡蛋能够滋养福气的奶妈
第三周期: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 那美女桂林留绿牙:那美女在桂林留绿色的牙齿
第四周期:钾 钙 钪 钛 钒 铬 猛 铁 钴 镍 铜 锌 ———— 贾盖坑太凡哥 猛铁骨裂痛心:“贾盖”坑了“太凡哥”,导致猛男铁汉骨头碎裂很痛心

串联联想与二元链式联想记忆的方法有相似之处,就是都要通过想象、创造和编故事来帮助我们达到双脑学习和记忆的目的。—— 出处


有木有?本瓜记得尤为清楚,以上串联起来的谐音故事简直可以写出一个狗血剧本了。尤其是“那美女(钠镁铝)”简单三字仿佛就能激起青春期的荷尔蒙。如此,学习能不有兴趣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忘掉都难啊!


于是乎,本瓜类比归化,将自己遇到过的高频面试问题运用串联联想法进行了“串联”整理,以期形成系统,与各位同好分享。


上图!


image.png


撰文不易✍ 点赞鼓励👍  您的反馈📑 我的动力💪


串联一:



从输入URL到页面加载发生了什么?



此题是经典中的经典,可挖掘的点非常之多,亦非常之深。

一图胜万言


image.png


  • 原创脑图,转载请说明出处

串联知识点:URL解析、DNS查询、TCP握手、HTTP请求、浏览器处理返回报文、页面渲染


串联记忆:共计六步,归并为一句话来记忆:UDTH,处理返回加渲染


“UDTH” 即URL解析、DNS查询、TCP握手、HTTP请求,

“处理返回加渲染”,即浏览器处理返回报文,和页面渲染。


同时,本瓜倾情在脑图上标注了每个步骤可能考察的知识点“关键词”,真的是个个重点,不容错过!


一、URL 解析


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用于定位互联网上资源,俗称网址。


// 示例引自 wikipedia
                    hierarchical part
        ┌───────────────────┴─────────────────────┐
                    authority               path
        ┌───────────────┴───────────────┐┌───┴────┐
  abc://username:password@example.com:123/path/data?key=value&key2=value2#fragid1
  └┬┘   └───────┬───────┘ └────┬────┘ └┬┘           └─────────┬─────────┘ └──┬──┘
scheme  user information     host     port                  query         fragment
scheme       - 定义因特网服务的类型。常见的协议有 http、https、ftp、file,
               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http,而 https 则是进行加密的网络传输。
host         - 定义域主机(http 的默认主机是 www)
domain       - 定义因特网域名,比如 baidu.com
port         - 定义主机上的端口号(http 的默认端口号是 80)
path         - 定义服务器上的路径(如果省略,则文档必须位于网站的根目录中)。
filename     - 定义文档/资源的名称
query        - 即查询参数
fragment     - 即 # 后的hash值,一般用来定位到某个位置

更多可见:

  1. URL RFC
  2. Wikipedia-URI


URL 编码


一般来说,URL 只能使用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某些标点符号,不能使用其他文字和符号。此在 URL RFC 已做硬性规定。

这意味着,如果URL中有汉字,就必须编码后使用。但是麻烦的是,RFC 1738没有规定具体的编码方法,而是交给应用程序(浏览器)自己决定。这导致"URL编码"成为了一个混乱的领域。


阮老师早在 2010 年已解释了:关于URL编码- 阮一峰

这里可直接看结论:浏览器对 URL 编码会出现差异从而造成混乱,所以假设我们使用 Javascript 预先对 URL 编码,然后再向服务器提交。因为Javascript 的输出总是一致的,这样就保证了服务器得到的数据是格式统一的。


我们常使用到:encodeURI()、encodeURIComponent();前者对整个 URL 进行 utf-8 编码,后者是对 URL 部分进行编码。


本瓜请问:你能清楚的解释 ASCII、Unicode、UTF-8、GBK 含义和关系吗?

也许我们并不太了解我们常见、常用的东西。


类型 含义
ASCII 8位一个字节,1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即: 2 ** 8 = 256,所以ASCII码最多只能表示256个字符。
Unicode 俗称万国码,把所有的语言统一到一个编码里.解决了ASCII码的限制以及乱码的问题。unicode码一般是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特别生僻的用四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
UTF-8 "可变长的编码方式",如果是英文字符,则采用ASCII编码,占用一个字节。如果是常用汉字,就占用三个字节,如果是生僻的字就占用4~6个字节。
GBK 国内版本,一个中文字符 == 两个字节 英文是一个字节


强缓存、协商缓存


言外之音:本瓜起初是将强缓存、协商缓存放在第三步 “HTTP 请求”中,后来了解到:如果命中了强缓存则可不再走DNS解析这步。遂将其归到此处。浏览器强缓存是按照ip还是域名缓存的?


强缓存、协商缓存是必考题。具体流程如下:


  1. 浏览器在加载资源时,根据请求头的 expirescache-control判断是否命中强缓存,是则直接从缓存读取资源,不会发请求到服务器。

expires:HTTP/1.0 时期,根据对比本地时间和服务器时间来判断。

cache-control:HTTP/1.1 时期,根据相对时间来判断,如设置max-age,单位为秒。


  1. 如果没有命中强缓存,浏览器一定会发送一个请求到服务器,通过EtagLast-Modified-If验证资源是否命中协商缓存,如果命中,服务器会将这个请求返回(304),告诉浏览器从缓存中读取数据。


【ETag、If-None-Match】成对:Etag 是服务器返回给浏览器的,If-None-Match 是浏览器请求服务器的。通过对比二者来判断,它们记录的是:文件生成的唯一标识。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成对:Modified-Since 是服务器返回给浏览器的,If-Modified-Since 是浏览器请求服务器的。通过对比二者来判断,它们记录的是:最后修改时间。

注:ETag 的优先级比 Last-Modified 更高。大部分 web 服务器都默认开启协商缓存,而且是同时启用【ETag、If-None-Match】和 【Last-Modified,If-Modified-Since】。


  1. 如果前面两者都没有命中,直接从服务器加载资源。

综上,强缓存和协商缓存如果命中,都是从客户端缓存中加载资源,而不是从服务器加载资源数据;不同的是:强缓存不会发请求到服务器,协商缓存会发请求到服务器进行对比判断得出是否命中。


  • 借一个流程图,暂未找到真实出处,保留引用说明坑位。

image.png


以上还有另一个重点,就是cache-control的值的分类:如“no-cache”、“no-store”、“private”等,需要细扣。此处仅暂列二三、作初步释义。


  1. no-cache: 跳过当前的强缓存,发送HTTP请求,即直接进入协商缓存阶段。
  2. no-store:不进行任何形式的缓存。
  3. private: 这种情况就是只有浏览器能缓存了,中间的代理服务器不能缓存。


更多可见:



二、DNS查询


递归查询


DNS 解析 URL(自右向左) 找到对应的 ip

// 例如:查找www.google.com的IP地址过程(真正的网址是www.google.com.):
// 根域名服务器 -> com顶级域名服务器 -> google.com域名服务器 -> www.google.com对应的ip
. -> .com -> google.com. -> www.google.com.


这是一个递归查询的过程。

image.png


关于根域名的更多知识,可见根域名的知识-阮一峰


DNS 缓存


请记住:有 DNS 的地方,就有 DNS 缓存。


DNS存在着多级缓存,从距离浏览器的距离排序的话,有以下几种:

1.浏览器缓存 2.系统缓存 3.路由器缓存 4.IPS 服务器缓存 5.根域名服务器缓存 6.顶级域名服务器缓存 7.主域名服务器缓存。


查看缓存:

  1. 浏览器查看 DNS 缓存:chrome://net-internals/#dns
  2. win10 系统查看 DNS 缓存:win+R => cmd => ipconfig /displaydns

DNS 负载均衡


DNS负载均衡技术的实现原理是在DNS服务器中为同一个主机名配置多个IP地址,在应答DNS查询时,DNS服务器对每个查询将以DNS文件中主机记录的IP地址按顺序返回不同的解析结果,将客户端的访问引导到不同的机器上去,使得不同的客户端访问不同的服务器,从而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百科


三、TCP握手


DNS解析返回域名的IP之后,接下来就是浏览器要和该IP建立TCP连接了。

言外之音:TCP 的相关知识在大学基础课程《计算机网络》都有,本瓜内心苦:出来混的迟早是要还的......


TCP/IP 模型: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与之对应,OSI(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也不能忘。通常认为 OSI 模型的最上面三层(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对应 TCP/IP 模型中的应用层。wiki

在 TCP/IP 模型中,像常用的 HTTP/HTTPS/SSH 等协议都在应用层上。


image.png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所谓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是指建立一个 TCP 连接时,需要客户端和服务器总共发送3个包。

三次握手就跟早期打电话时的情况一样:1、A:听得到吗?2、B:听得到,你呢?3、A:我也听到了。然后才开始真正对话。


1. 第一次握手(SYN=1, seq=x):
客户端发送一个 TCP 的 SYN 标志位置1的包,指明客户端打算连接的服务器的端口,以及初始序号 X,保存在包头的序列号(Sequence Number)字段里。
发送完毕后,客户端进入 SYN_SEND 状态。
2. 第二次握手(SYN=1, ACK=1, seq=y, ACKnum=x+1):
服务器发回确认包(ACK)应答。即 SYN 标志位和 ACK 标志位均为1。服务器端选择自己 ISN 序列号,放到 Seq 域里,同时将确认序号(Acknowledgement Number)设置为客户的 ISN 加1,即X+1。 发送完毕后,服务器端进入 SYN_RCVD 状态。
3. 第三次握手(ACK=1,ACKnum=y+1)
客户端再次发送确认包(ACK),SYN 标志位为0,ACK 标志位为1,并且把服务器发来 ACK 的序号字段+1,放在确定字段中发送给对方,并且在数据段放写ISN的+1
发送完毕后,客户端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当服务器端接收到这个包时,也进入 ESTABLISHED 状态,TCP 握手结束。

所谓四次挥手(Four-way handshake),是指 TCP 的连接的拆除需要发送四个包。

四次挥手像老师拖堂的场景:1、学生说:老师,下课了。2、老师:好,我知道了,我说完这点。3、老师:好了,说完了,下课吧。4、学生: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1. 第一次挥手(FIN=1,seq=x)
假设客户端想要关闭连接,客户端发送一个 FIN 标志位置为1的包,表示自己已经没有数据可以发送了,但是仍然可以接受数据。
发送完毕后,客户端进入 FIN_WAIT_1 状态。
2. 第二次挥手(ACK=1,ACKnum=x+1)
服务器端确认客户端的 FIN 包,发送一个确认包,表明自己接受到了客户端关闭连接的请求,但还没有准备好关闭连接。
发送完毕后,服务器端进入 CLOSE_WAIT 状态,客户端接收到这个确认包之后,进入 FIN_WAIT_2 状态,等待服务器端关闭连接。
3. 第三次挥手(FIN=1,seq=y)
服务器端准备好关闭连接时,向客户端发送结束连接请求,FIN 置为1。
发送完毕后,服务器端进入 LAST_ACK 状态,等待来自客户端的最后一个ACK。
4. 第四次挥手(ACK=1,ACKnum=y+1)
客户端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端的关闭请求,发送一个确认包,并进入 TIME_WAIT状态,等待可能出现的要求重传的 ACK 包。
服务器端接收到这个确认包之后,关闭连接,进入 CLOSED 状态。
客户端等待了某个固定时间(两个最大段生命周期,2MSL,2 Maximum Segment Lifetime)之后,没有收到服务器端的 ACK ,认为服务器端已经正常关闭连接,于是自己也关闭连接,进入 CLOSED 状态。

image.png


你若问我: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的详细内容太难记了,还记不记?本瓜答:进大厂是必要的。


动图来源:两张动图-彻底明白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


流量控制(滑动窗口)


为了增加网络的吞吐量,想将数据包一起发送过去,实现“流量控制”,这时候便产生了“滑动窗口”这种协议。


滑动窗口允许发送方在收到接收方的确认之前发送多个数据段。窗口大小决定了在收到目的地确认之前,一次可以传送的数据段的最大数目。窗口大小越大,主机一次可以传输的数据段就越多。当主机传输窗口大小数目的数据段后,就必须等收到确认,才可以再传下面的数据段。


窗口的大小在通信双方连接期间是可变的,通信双方可以通过协商动态地修改窗口大小。改变窗口大小的唯一根据,就是接收端缓冲区的大小。


拥塞控制


需求>供给 就会产生拥塞


通过“拥塞窗口”、“慢启动”、“快速重传”、“快速恢复”动态解决。

TCP 使用多种拥塞控制策略来避免雪崩式拥塞。TCP会为每条连接维护一个“拥塞窗口”来限制可能在端对端间传输的未确认分组总数量。这类似 TCP 流量控制机制中使用的滑动窗口。TCP在一个连接初始化或超时后使用一种“慢启动”机制来增加拥塞窗口的大小。它的起始值一般为最大分段大小(Maximum segment size,MSS)的两倍,虽然名为“慢启动”,初始值也相当低,但其增长极快:当每个分段得到确认时,拥塞窗口会增加一个MSS,使得在每次往返时间(round-trip time,RTT)内拥塞窗口能高效地双倍增长。—— TCP拥塞控制-wikipedia


滑动窗口(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里的原理性的东西太多,本瓜表示无力,暂时要求尽力去理解去记忆。


推荐阅读:


四、HTTP请求


HTTP是万维网的数据通信的基础 —— 维基百科


HTTP请求报文是由三部分组成: 请求行, 请求报头和请求正文。

HTTP响应报文也是由三部分组成: 状态码, 响应报头和响应报文。


HTTP、HTTPS


HTTP 和 HTTPS 的区别?


HTTP报文是包裹在TCP报文中发送的,服务器端收到TCP报文时会解包提取出HTTP报文。但是这个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HTTP报文是明文,如果中间被截取的话会存在一些信息泄露的风险。


如果在进入TCP报文之前对HTTP做一次加密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HTTPS协议的本质就是HTTP + SSL(or TLS)。在HTTP报文进入TCP报文之前,先使用SSL对HTTP报文进行加密。从网络的层级结构看它位于HTTP协议与TCP协议之间。


image.png


HTTP2


http2 是完全兼容 http/1.x 的,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了 4 个主要新特性:

  1. 二进制分帧:http/1.x 是一个文本协议,而 http2 是一个二进制协议。
  2. 头部压缩:http/1.x 中请求头基本不变,http2 中提出了一个 HPACK 的压缩方式,用于减少 http header 在每次请求中消耗的流量。
  3. 服务端推送:服务端主动向客户端推送数据。
  4. 多路复用:http/1.x,每个 http 请求都会建立一个 TCP 连接;http2,所有的请求都会共用一个TCP连接。


更多了解,可见 HTTP2 详解


GET、POST


直观区别:

  1. GET 用来获取数据,POST 用来提交数据。
  2. GET 参数有长度限制(受限于url长度,具体的数值取决于浏览器和服务器的限制,最长2M),而 POST 无限制。
  3. GET 请求的数据会附加在 URL 上,以"?"分割,多个参数用"&"连接,而 POST 请求会把请求的数据放在 HTTP 请求体中。都可被抓包。
  4. GET 请求会保存在浏览器历史记录中,还可能保存在 WEB 服务器的日志中。


隐藏区别(存在浏览器差异):

  1. GET 产生一个 TCP 数据包;POST 产生两个 TCP 数据包。


更多了解:

RESTful API 设计指南 - 阮一峰


Keep-Alive


我们都知道使用 Keep-Alive 是为了避免重新建立连接。


目前大部分浏览器都是用 http1.1 协议,默认都会发起 Keep-Alive 的连接请求了,所以是否能完成一个完整的 Keep-Alive 连接就看服务器设置情况。


HTTP 长连接不可能一直保持,它有两个参数,例如 Keep-Alive: timeout=5, max=100,表示这个TCP通道可以保持5秒,max=100,表示这个长连接最多接收100次请求就断开。


Keep-Alive 模式发送数据 HTTP 服务器不会自动断开连接,所有不能使用返回EOF(-1)来判断。


基于此,抛问题:当 HTTP 采用 keepalive 模式,当客户端向服务器发生请求之后,客户端如何判断服务器的数据已经发生完成?


  1. 使用消息首部字段 Conent-Length:Conent-Length表示实体内容长度,客户端可以根据这个值来判断数据是否接收完成。
  2. 使用消息首部字段 Transfer-Encoding:如果是动态页面,服务器不可能预先知道内容大小,这时就可以使用Transfer-Encoding:chunk 模式来传输数据了。即如果要一边产生数据,一边发给客户端,服务器就需要使用"Transfer-Encoding: chunked"这样的方式来代替Content-Length。chunked 编码的数据在最后有一个空 chunked 块,表明本次传输数据结束


本瓜之前面试腾讯 PCG 就被问到 Transfer-Encoding:chunk 这个,请大家格外注意。


参考:


五、浏览器处理返回报文


状态码


1xx:指示信息–表示请求已接收,继续处理。

2xx:成功–表示请求已被成功接收、理解、接受。

3xx:重定向–要完成请求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

4xx:客户端错误–请求有语法错误或请求无法实现。

5xx:服务器端错误–服务器未能实现合法的请求。

平时遇到比较常见的状态码有:200, 204, 301, 302, 304, 400, 401, 403, 404, 422, 500。


切分返回头和返回体(腾讯 PCG 考点)


这里的考点其实和 http keep-alive 中的问题重合,但是还是想着重强调,因为本瓜掉过这个坑,再三点出,以示后人。


最终归为这个问题:Detect end of HTTP request body - stackoverflow

解答:

1. If the client sends a message with Transfer-Encoding: Chunked, you will need to parse the somewhat complicated chunked transfer encoding syntax. You don not really have much choice in the matter -- if the client is sending in this format, you have to receive it. When the client is using this approach, you can detect the end of the body by a chunk with a length of 0.
2. If the client instead sends a Content-Length, you must use that.
复制代码


即:如何获取 HTTP 返回体?


  1. 先把 header 直到 \r\n\r\n(两个换行)整个读取,即整个请求头;
  2. 如果返回 Transfer-Encoding: Chunked,则读取,直到遇到空 chunked 块,则结束。
  3. 如果返回 Content-Length,则读从请求头的末尾开始计算 Content-Length 长度的字节。
  4. 其他情况,等待返回。

了解更多:HTTP 之响应篇


本地数据存储


  1. cookie:4K,可以手动设置失效期。
  2. localStorage:5M,除非手动清除,否则一直存在。
  3. sessionStorage:5M,不可以跨标签访问,页面关闭就清理。
  4. indexedDB:浏览器端数据库,无限容量,除非手动清除,否则一直存在。
  5. Web SQL:关系数据库,通过SQL语句访问(已经被抛弃)。


浏览器缓存位置


按优先级从高到低:

  1. Service Worker:本质是一个web worker,是独立于网页运行的脚本。
  2. Memory Cache:Memory Cache指的是内存缓存,从效率上讲它是最快的。
  3. Disk Cache:Disk Cache就是存储在磁盘中的缓存,从存取效率上讲是比内存缓存慢的,但是他的优势在于存储容量和存储时长。
  4. Push Cache:即推送缓存,是 HTTP/2 的内容。


更多:


离线缓存:

<html lang="en" manifest="offline.appcache">
复制代码

HTML5-离线缓存(Application Cache)

注:“浏览器缓存位置”和“离线缓存”了解相关,有个概念/印象即可。


六、页面渲染


CssTree+DomTree

本瓜知道你知道过程是这样的:

dom tree + css tree = render tree => layout =>painting?

但是你真的吃透了吗?


HTML → DOM树 转化过程:

  1. 解码:浏览器从磁盘或网络读取HTML的原始字节,然后根据指定的文件编码格式(例如 UTF-8)将其转换为相应字符
  2. 令牌化:浏览器把字符转化成W3C HTML5 标准指定的各种确切的令牌,比如""、""以及其他在尖括号内的字符串。每个令牌都有特殊的含义以及它自己的一套规则
  3. 词法分析:生成的令牌转化为对象,这个对象定义了它们的属性及规则
  4. DOM树构建:最后,由于HTML标记定义了不同标签之间的关系(某些标签嵌套在其他标签中),创建的对象在树状的数据结构中互相链接,树状数据结构也捕获了原始标签定义的父子关系:HTML对象是body对象的父对象,body是p对象的父对象等等

image.png

CSS → CSSOM树 转化过程类同以上

CSSOM只输出包含有样式的节点,最终输出为:image.png


Render Tree (生成渲染树,计算可见节点和样式)

  1. 不包括Header 、 script 、meta 等不可见的节点
  2. 某些通过 CSS 隐藏的节点在渲染树中也会被忽略,比如应用了 display:none 规则的节点,而visibility: hidden只是视觉不可见,仍占据空间,不会被忽略。


layout:依照盒子模型,计算出每个节点在屏幕中的位置及尺寸

painting:按照算出来的规则,通过显卡,把内容画到屏幕上。


回流、重绘


回流:

当可见节点位置及尺寸发生变化时会发生回流


重绘:

改变某个元素的背景色、文字颜色、边框颜色等等不影响它周围或内部布局的属性时,屏幕的一部分要重画,但是元素的几何尺寸没有变。

这里本瓜再抛两个问题。


Q1:浏览器在什么时候向服务器发送获取css、js外部文件的请求?

A1:解析DOM时碰到外部链接,如果还有connection,则立刻触发下载请求。

Q2:CSSOM DOM JavaScript 三者阻塞关系?

A2:CSSOM DOM互不影响,JavaScript会阻塞DOM树的构建但JS前的HTML可以正常解析成DOM树,CSSOM的构建会阻塞JavaScript的执行。对此句存疑?


  • css 加载的阻塞情况:
  1. css加载不会阻塞DOM树的解析 // DOM解析和CSS解析是两个并行的进程,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CSS加载不会阻塞DOM的解析。
  2. css加载会阻塞DOM树的渲染 // 由于Render Tree是依赖于DOM Tree和CSSOM Tree的,所以他必须等待到CSSOM Tree构建完成,也就是CSS资源加载完成(或者CSS资源加载失败)后,才能开始渲染。因此,CSS加载是会阻塞Dom的渲染的。
  3. css加载会阻塞后面js语句的执行 // 由于js可能会操作之前的Dom节点和css样式,因此浏览器会维持html中css和js的顺序。因此,样式表会在后面的js执行前先加载执行完毕。所以css会阻塞后面js的执行。


参考阅读:

  1. css加载会造成阻塞吗?
  2. 浏览器页面渲染流程梳理


综合补充


web 性能优化


相关实践学习
通过Ingress进行灰度发布
本场景您将运行一个简单的应用,部署一个新的应用用于新的发布,并通过Ingress能力实现灰度发布。
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
欢迎来到《容器应用与集群管理》课程,本课程是“云原生容器Clouder认证“系列中的第二阶段。课程将向您介绍与容器集群相关的概念和技术,这些概念和技术可以帮助您了解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的使用。同时,本课程也会向您介绍可以采取的工具、方法和可操作步骤,以帮助您了解如何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构建和管理企业级应用。 学习完本课程后,您将能够: 掌握容器集群、容器编排的基本概念 掌握Kubernetes的基础概念及核心思想 掌握阿里云容器服务ACK/ACK Serverless概念及使用方法 基于容器服务ACK Serverless搭建和管理企业级网站应用
相关文章
|
SQL 存储 JavaScript
内鬼消息:串联高频面试问题,值得一看!(下)
开宗明义,本瓜深知汝之痛点:前端面试知识点太杂,卿总为了面试而面试,忘了记,记了又忘,循环往复,为此叫苦不迭。
|
存储 设计模式 自然语言处理
内鬼消息:串联高频面试问题,值得一看!(中)
开宗明义,本瓜深知汝之痛点:前端面试知识点太杂,卿总为了面试而面试,忘了记,记了又忘,循环往复,为此叫苦不迭。
|
3月前
|
存储 Java
【IO面试题 四】、介绍一下Java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Java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允许对象通过实现Serializable接口转换成字节序列并存储或传输,之后可以通过ObjectInputStream和ObjectOutputStream的方法将这些字节序列恢复成对象。
|
23天前
|
算法 Java 数据中心
探讨面试常见问题雪花算法、时钟回拨问题,java中优雅的实现方式
【10月更文挑战第2天】在大数据量系统中,分布式ID生成是一个关键问题。为了保证在分布式环境下生成的ID唯一、有序且高效,业界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其中雪花算法(Snowflake Algorithm)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分布式ID生成算法。本文将详细介绍雪花算法的原理、实现及其处理时钟回拨问题的方法,并提供Java代码示例。
54 2
|
27天前
|
JSON 安全 前端开发
第二次面试总结 - 宏汉科技 - Java后端开发
本文是作者对宏汉科技Java后端开发岗位的第二次面试总结,面试结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Java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文章详细列出了面试中被问到的技术问题及答案,包括字符串相关函数、抽象类与接口的区别、Java创建线程池的方式、回调函数、函数式接口、反射以及Java中的集合等。
24 0
|
3月前
|
Java C++
【Java基础面试十七】、Java为什么是单继承,为什么不能多继承?
这篇文章讨论了Java单继承的设计原因,指出Java不支持多继承主要是为了避免方法名冲突等混淆问题,尽管Java类不能直接继承多个父类,但可以通过接口和继承链实现类似多继承的效果。
【Java基础面试十七】、Java为什么是单继承,为什么不能多继承?
|
3月前
|
XML 存储 JSON
【IO面试题 六】、 除了Java自带的序列化之外,你还了解哪些序列化工具?
除了Java自带的序列化,常见的序列化工具还包括JSON(如jackson、gson、fastjson)、Protobuf、Thrift和Avro,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性能需求。
|
3月前
|
Java
【Java基础面试三十七】、说一说Java的异常机制
这篇文章介绍了Java异常机制的三个主要方面:异常处理(使用try、catch、finally语句)、抛出异常(使用throw和throws关键字)、以及异常跟踪栈(异常传播和程序终止时的栈信息输出)。
|
3月前
|
Java
【Java基础面试三十八】、请介绍Java的异常接口
这篇文章介绍了Java的异常体系结构,主要讲述了Throwable作为异常的顶层父类,以及其子类Error和Exception的区别和处理方式。
|
3月前
|
Java
【Java基础面试十六】、Java中的多态是怎么实现的?
这篇文章解释了Java中多态的实现机制,主要是通过继承,允许将子类实例赋给父类引用,并在运行时表现出子类的行为特征,实现这一过程通常涉及普通类、抽象类或接口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