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产业的推动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提升软件服务、网络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能力,加快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数字虚拟等技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是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信息系统集成行业今后面临的主要业务范畴。
1.6.1大数据
1.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具有5V 特点:Volume (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 (多样)、Value(价值)和Veracity(真实性)。
从数据源经过分析挖掘到最终获得价值一般需要经过 5 个主要环节,包括数据准备、数据存储与管理、计算处理、数据分析和知识展现。
2.大数据关键技术
(1)大数据存储管理技术
数据海量化和快速增长需求:谷歌文件系统(GFS)和Hadoop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HDFS 奠定了大数据存储技术的基础。
处理格式多样化的数据:谷歌 BigTable 和 HadoopHbase 等非关系型数据库(NoSOL)。
(2)大数据并行分析技术
大数据的分析挖掘是数据密集型计算,需要巨大的计算能力,对计算单元和存储单元的数据吞吐率要求极高,并要求计算系统有非常好的扩展性和性价比:开源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ApacheHadoopMapReduce,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大数据计算软件平台。
(3)大数据分析技术
一是对规模非常庞大的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进行高效的深度分析
二是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分析,将海量复杂多源的语音、图像和视频数据转化为机器可识别的、具有明确语义的信息,获取隐性的知识
3.大数据的应用领域
(1) 互联网行业应用。互联网访问的行为包括:访问的网站和页面,访问内容,停留时间,访问网页的关联性,购买行为,兴趣点,位置信息,社交信息等等。
(2)传统领域的应用。大数据应用起源于互联网,正在向以数据生产、流通和利用为核心的金融、零售、电信、公共管理、医疗卫生等领域渗透。
4.大数据发展应用的目标
1)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2)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
3) 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
4)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
5)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5.大数据发展应用的主要任务
1)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推动资源整合,提升治理能力
(1)大力推动政府部门数据共享。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明确各部门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厘清各部门数据管理及共享的义务和权利,依托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大力推进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等国家基础数据资源,以及金税、金关、金财、金审、金盾、金宏、金保、金土、金农、金水、金质等信息系统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加快各地区、各部门、各有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丰富面向公众的信用信息服务,提高政府服务和监管水平。
(2)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在依法加强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前提,稳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
(3)统筹规划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统筹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布局国家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
(4)支持宏观调控科学化。
(5)推动政府治理精准化。
(6)推进商事服务便捷化。
(7)促进安全保障高效化。
(8) 加快民生服务普惠化。
2) 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助力经济转型
(1)发展工业大数据。
(2)发展新兴产业大数据。
(3)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
(4)发展万众新大数据。
(5)推进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
(6)形成大数据产品体系。
(7)完善大数据产业链。
3) 强化安全保障,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健康发展
(1)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2)强化安全支撑。
1.6.2云计算
云计算是推动信息技术能力实现按需供给、促进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
1.云计算概念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在网络上配置为共享的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信息资源可以按需求提供给网上终端设备和终端用户。
2.云计算服务类型
按照云计算服务提供的资源层次,可以分为 IaaS、PaaS 和 SaaS 等三种服务类型。
(1)l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向用户提供计算机能力、存储空间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服务。这种服务模式需要较大的基础设施投入和长期运营管理经验,但 IaaS 服务单纯出租资源,盈利能力有限。
(2) PaaS(平台即服务),向用户提供虚拟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Web 应用等平台化的服务。PaaS 服务的重点不在于直接的经济效益,而更注重构建和形成紧密的产业生态。
(3) SaaS(软件即服务),向用户提供应用软(如 CRM、办公软件等)、组工作流等虑拟化软件的服务,SaaS 一般采用 Web 技术和 SOA 架构,通过nternet 向用户提供多租户、可定制的应用能力,大大缩短了软件产业的渠道链条,减少了软件升级定制和运行维护的复杂程度,并使软件提供商从软件产品的生产者转变为应用服务的运营者。
3.云计算关键技术
云计算技术架构包括云计算基础设施和云计算操作系统,其中云计算基础设施由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存储资源组成,云计算操作系统负责调度、管理和控制相关资源,支持对外提供 IaaS、PaaS、SaaS 等服务
1)基础设施关键技术
云计算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包括服务器、网络和数据中心相关技术。为了实现云计算的成本目标,云计算系统中多采用 X86 系列刀片式服务器,通过虚拟化形成统一的服务器资源。
2)操作系统关键技术云计算操作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包括资源池管理技术和向用户提供大规模存储、计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2版)算能力的分布式任务和数据管理技术。
4.发展云计算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适应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升能力、深化应用为主线,完善发展环境,培育骨干企业创新服务模式,扩展应用领域,强化技术支撑,保障信息安全,优化设施布局,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使信息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为促进创业兴业、释放创新活力提供有力支持,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2) 统筹协调。(3)创新驱动。(4)保障安全。
3)发展目标
(1)服务能力大幅提升。(2)创新能力明显增强。(3)应用示范成效显著。(4)基础设施不断优化。(5)安全保障基本健全。
5.发展云计算的主要任务
1)增强云计算服务能力
大力发展公共云计算服务,实施云计算工程,支持信息技术企业加快向云计算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转型。
2)提升云计算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云计算相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发、市场培育和产业政策的紧密衔接与统筹协调。
3)探索电子政务云计算发展新模鼓励应用云计算技术整合改造现有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实现各领域政务信息系统整体部署和共建共用,大幅减少政府自建数据中心的数量。
4)加强大数据开发与利用
充分发挥云计算对数据资源的集聚作用,实现数据资源的融合共享,推动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和服务。
5)统筹布局云计算基础设施
加强全国数据中心建设的统筹规划,引导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优先在能源充足、气候适宜、自然灾害较少的地区部署,以实时应用为主的中小型数据中心在靠近用户所在地、电力保障稳定的地区灵活部署。
6)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研究完善云计算和大数据环境下个人和企业信息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与制度,制定信息收集、存储、转移、删除、跨境流动等管理规则,加快信息安全立法进程。
1.6.3互联网+
1.“互联网+”是经济发展的新形态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的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
2.“互联网+”行动
1)总体思路
顺应世界“互联网+”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我国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
2)基本原则
(1)坚持开放共享。(2)坚持融合创新。(3)坚持变革转型。(4)坚持引领跨越。(5)坚持安全有序。
3)发展目标
(1)经济发展进一步提质增效。(2)社会服务进一步便捷普惠。(3)基础支撑进一步夯实提升。(4)发展环境进一步开放包容。
1.6.4智慧城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城市智慧化已成为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浪潮”。
1.智慧城市的内涵和意义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方法,目标是使得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社会管理更加精细、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产业体系更加优化。
2.智慧城市参考模型
智慧城市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首先,通过传感器或信息采集设备全方位地获取城市系统数据
其次,通过网络将城市数据关联、融合、处理、分析为信息
第三,通过充分共享、智能挖掘将信息变成知识:最后,结合信息技术,把知识应用到各行各业形成智慧。
智慧城市建设参考模型包括有依赖关系的 5 层和对建设有约束关系的 3个支撑体系。
1)功能层
(1)物联感知层:提供对城市环境的智能感知能力,通过各种信息采集设备、各类传感器、监控摄像机、GPS 终端等实现对城市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大气环境、交通、公共安全等方面信息采集、识别和监测。
(2)通信网络层:广泛互联,以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以及传输介质为光纤的城市专用网作为骨于传输网络,以覆盖全城的无线网络(如WiFi)、移动4G 为主要接入网,组成网络通信基础设施。
(3)计算与存储层:包括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为智慧城市提供数据存储和计算,保障上层对于数据汇聚的相关需求。
(4)数据及服务支撑层:利用 SOA(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通过数据和服务的融合,支撑承载智慧应用层中的相关应用,提供应用所需的各种服务和共享资源。
(5)智慧应用层:各种基于行业或领域的智慧应用及应用整合,如智慧交通、智慧家政、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政务、智慧旅游、智慧环保等,为社会公众、企业、城市管理者等提供整体的信息化应用和服务。
2)撑体系
(1)安全保障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构建统一的安全平台,实现统一入口、统一认证、统一授权、日志记录服务。
(2)建设和运营管理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整体的运维管理机制,确保智慧城市整体建设管理和可持续运行。
(3)标准规范体系:标准规范体系用于指导和支撑我国各地城市信息化用户、各行业智慧应用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和工程建设,同时规范和引导我国智慧城市相关IT产业的发展,为智慧城市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提供统一规范,便于互联、共享、互操作和扩展。
3.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
按照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和完善政府引导,统筹物质、信息和智力资源,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积极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有效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居民幸福感受,促进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
2)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务实推进。
(2)因地制宜,科学有序。
(3)市场为主,协同创新。
(4)可管可控,确保安全。
3)主要目标
(1)公共服务便捷化。(2) 城市管理精细化。(3)环境宜居化。(4)基础设施智能化。(5)网络安全长效化。
4.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
1)科学制定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
(1) 加强顶层设计。(2)推动构建普惠化公共服务体系。(3)支撑建立精细化社会管理体系。(4)促进宜居化生活环境建设。(5)建立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6)加快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
2) 切实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共享力度
(1)加快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与更新。(2) 深化重点领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3)积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
(1)加快重点领域物联网应用
支持物联网在高耗能行业的应用,促进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和能源利用智能化。
(2)促进云计算和大数据健康发展
鼓励电子政务系统向云计算模式迁移。
(3)推动信息技术集成应用
面向公众实际需要,重点在交通运输联程联运、城市共同配送、灾害防范与应急处置、家居智能管理、居家看护与健康管理、集中养老与远程医疗、智能建筑与智慧社区室内外统一位置服务、旅游娱乐消费等领域,加强移动互联网、遥感遥测、北斗导航地理信息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创新服务模式,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实用的新型服务。
4)着力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和能力建设
(1)严格全流程网络安全管理
城市人民政府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要同步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工作。
(2)加强要害信息设施和信息资源安全防护
(3)强化安全责任和安全意识
5.智慧城市典型应用
(1) 公用事业智能化。
(2)城市智能交通。
3)城市应急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