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球形译码的理论原理和仿真结果,对比2norm球形译码,无穷范数球形译码,ML检测

简介: 基于matlab的球形译码的理论原理和仿真结果,对比2norm球形译码,无穷范数球形译码,ML检测

1.算法描述

   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通过使用考虑了时间和频率资源,多个用户,多个天线和其他资源的多个维度,可以增强通信系统的性能。在提高性能的同时,由于检测问题是NP-Complete,因此这些系统在检测方面提出了困难的计算挑战,并且对具有多项式复杂度的次优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机器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特别是深度神经网络在解决几乎任何工程领域的许多问题方面的成功,表明使用机器学习进行数据驱动的检测方法可能会提供一种计算效率高的方法,以实现接近最佳的检测精度。

A. MIMO检测

   MIMO检测是简单假设检验中的经典问题[1]。 最大似然(ML)检测器涉及穷举搜索,并且在最小误差联合误差的意义上是最佳检测器,用于同时检测所有符号。 不幸的是,它具有指数级的运行时复杂性,这使其在大型实时系统中不切实际。

   为了克服最大似然解码器的计算成本,人们对实现次优检测算法非常感兴趣,该算法提供了更好,更灵活的精度与复杂度的权衡。在高精度条件下,球面解码算法[2] [3],[4]贝提出,基于晶格搜索,并提供了更好的计算复杂度,相对于完整搜索而言,其准确性会降低。 在另一种情况下,最常见的次优检测器是线性接收器,即匹配滤波器(MF),解相关器或迫零检测器(ZF)和最小均方误差(MMSE)检测器。 更高级的检测器基于决策反馈均衡(DFE),近似消息传递(AMP)[5]和半确定松弛(SDR)[6],[7]。当前,在许多实际情况下,AMP和SDR均可提供接近最佳的精度。AMP在实践中实现起来简单且便宜,但是它是一种迭代方法,可能会在挑战性环境中产生差异。SDR更加健壮,具有多项式复杂性,但是它所解决的设置受到限制,并且在实践中要慢得多

   球形译码的基本思想是在以一个矢量x 为中心的半径为d的多维球内搜索格点,通过限制或者减少搜索半径从而减少搜索的点数,进而使得计算时间减少。球形译码算法带来的优点在于它不需要象传统的最大似然译码算法那样需要在整个格内对所有的格点进行搜索,而只需要在一个事先设定的有限球形区域进行搜索,如果该区域所包含的点数相对于整个格内的总点数是相当小的,搜索时间就会大大减少。

   影响球形译码的关键问题有:(1) 怎样选择搜索半径d。如果d太大,则球内会包含太多的点,复杂度就会接近或者达到最大似然译码的指数级复杂度。如果d 太小,则球内可能一个格点都不包含,那么球形译码算法将得不到合理的解。(2) 怎样才能判断一个点是否在球内。如果这种判断需要借助每一个格点和矢量之间的距离来判断的话,那么这种方法就不太理想,因为我们需要考察所有的点,所产生的计算量也是指数级的。

   球形译码解决了第2个问题,此处均考虑信号为实数,因为复数可以通过增加一倍的维数,将实部和虚部分开,要判断一个点是否在半径为d的m维球内比较困难。若将m变为1,则从球退化为一个间距,这个点就相当于某根天线发送信号的实部或虚部,这样操作就简单很多,可以知道这个点是否在这个距离内。多根发送天线上的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分成很多维,每一维上有可能取值。球形译码算法相当于构建了一棵树,树的第k层节点对应的是落在半径为d,维数为k的球内的格点。

1.png

   如果要求性能完全符合最大似然检测的性能,则初始半径必须是一系列的值,选定初始值为d,如果在范围为d时寻找不到合适的点,则需要增大d的值,扩大的倍数为2倍;如果要求性能接近于最大似然检测的性能,则初始半径相比上面,要取较大,必须有一定的冗余。

   对于只要求性能接近最大似然检测的性能的二范数的球形译码,初始半径的选取有公式如下:

2.png
3.png

对于性能要求达到最大似然检测的性能的二范数的球形译码,初始半径的的选取有公式如下:

4.png
5.png

2.仿真效果预览
matlab2022A仿真结果如下:
6.png
7.png

3.MATLAB部分代码预览

        h=modem.qammod('M',mod_num,'InputType','bit','symbolorder','Gray');%qam调制
        s=modulate(h,msg);
        constelPoints=[1+j 1-j -1+j -1-j];                      %$ for ML detect
  %     constelPoints=[-3-3*j -3-j -3+3*j -3+j -1-3*j -1-j -1+3*j -1+j 3-3*j 3-j 3+3*j 3+j 1-3*j 1-j 1+3*j 1+j]; 
        s1=[real(s);imag(s)];                                    %s1为信号的实矩阵
        s2=reshape(s,Nt,Number/2);                               %s2为信号的Nt行的复矩阵
        if mod_num==4
           codebook=[-1 1];                                       %表示在变为实矩阵后,4qam只有两种情况1和-1 
        end
        if mod_num==16                                          %表示在变为实矩阵后,16qam有4种情况
           codebook=[-3 -1 1 3]; 
        end   
        ss=reshape(s1,2*Nt,Number/2);                            %ss为信号的2*Nt行的实矩阵  
%       H=[real(H1(:,:,round)) -imag(H1(:,:,round));imag(H1(:,:,round)) real(H1(:,:,round))];                %将信道复矩阵变为信道实矩阵 
 
 
%/%
       r1=H1(:,:,round)*s2;                                 
       for ii=1:Nt                                              %添加噪声
           rr(ii,:)=awgn(r1(ii,:),snr_1(ISNR),'measured');
       end                                                      %rr为接收复信号 
     
       C1=3*(2*Nt)*2*(2/(10^(snr(ISNR)/10)));                                   %初始半径 二范数4qam
       C2=16*2*(2/(10^(snr(ISNR)/10)));                                      %初始半径无穷范数
 
       rev1=[real(rr);imag(rr)];                                      %rr转变为实信号
       H=[real(H1(:,:,round)) -imag(H1(:,:,round));imag(H1(:,:,round)) real(H1(:,:,round))];              %信道实矩阵
     
     
       for tmp=1:Number/2                                            %二范数球形译码
           rev=rev1(:,tmp);   
           tic
           y_2norm_temp = spheredecode(rev, C1, H, codebook);
           for jj=1:Nt
               y_2norm(Nt*tmp+jj-Nt)=y_2norm_temp(jj)+j*y_2norm_temp(jj+Nt);                 %存储为复数形式
           end
           t1(ISNR)=toc+t1(ISNR); 
       end   
     
       H=[real(H1(:,:,round)) -imag(H1(:,:,round));imag(H1(:,:,round)) real(H1(:,:,round))];              %信道实矩阵
       for tmp=1:Number/2                                            %二范数球形译码
           rev=rev1(:,tmp);   
           tic
           y_infnorm_temp = spheredecodeinf(rev, C2, H, codebook);    
           for jj=1:Nt
               y_infnorm(Nt*tmp+jj-Nt)= y_infnorm_temp(jj)+j* y_infnorm_temp(jj+Nt);                 %存储为复数形式
           end
           t2(ISNR)=toc+t2(ISNR); 
       end   
     
     
     
       for tmp=1:Number/2
           min=100000;
           tic
           for flag1=1:mod_num
               for flag2=1:mod_num
                   for flag3=1:mod_num
                       for flag4=1:mod_num
                           stmp=[constelPoints(flag1);constelPoints(flag2);constelPoints(flag3);constelPoints(flag4)];
                           rtmp=rr(:,tmp);
                           Maximum=norm(rtmp-H1(:,:,round)*stmp); 
                           if Maximum<min
                              min=Maximum;
                              slast=stmp;
                           end    
                       end
                   end
               end
           end  
           for jj=1:Nt        
               y_ML(Nt*tmp+jj-Nt)=slast(jj);
           end     
           t3(ISNR)=toc+t3(ISNR); 
        end  
  
%%%%%%%%%%%%%%%%%%%%%%%%%%%%%%%%%%%%%%%%%%%%%%%%%%%%%%%%%%%%%%%%%%%%%%%%%%%%%%%%%%%%%    
       h=modem.qamdemod('M',mod_num,'OutputType','bit','symbolorder','Gray');   %第二范数
       DM1_msg=demodulate(h,y_2norm);
       DM_msg=reshape(DM1_msg,log2(mod_num),Nt*Number/2);
       [number,ratio] = biterr(msg,DM_msg);  
 
       h=modem.qamdemod('M',mod_num,'OutputType','bit','symbolorder','Gray');
       DM3_msg=demodulate(h,y_infnorm);
       DM2_msg=reshape(DM3_msg,log2(mod_num),Nt*Number/2);
       [number1,ratio1] = biterr(msg,DM2_msg);                           %无穷范数  
 
       h=modem.qamdemod('M',mod_num,'OutputType','bit','symbolorder','Gray');
       DM5_msg=demodulate(h,y_ML);
       DM4_msg=reshape(DM5_msg,log2(mod_num),Nt*Number/2);
       [number2,ratio2] = biterr(msg,DM4_msg);                           %ML 
   
       sumber=sumber+ratio;  
       sumber1=sumber1+ratio1;
       sumber2=sumber2+ratio2;   
    end %round=1:SymTime
    avrgber(ISNR)=sumber/SymTime;
    avrgber1(ISNR)=sumber1/SymTime;
    avrgber2(ISNR)=sumber2/SymTime;
A_034
相关文章
|
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算法
基于GA遗传优化的CNN-GRU-SAM网络时间序列回归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本项目基于MATLAB2022a实现时间序列预测,采用CNN-GRU-SAM网络结构。卷积层提取局部特征,GRU层处理长期依赖,自注意力机制捕捉全局特征。完整代码含中文注释和操作视频,运行效果无水印展示。算法通过数据归一化、种群初始化、适应度计算、个体更新等步骤优化网络参数,最终输出预测结果。适用于金融市场、气象预报等领域。
基于GA遗传优化的CNN-GRU-SAM网络时间序列回归预测算法matlab仿真
|
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机器人
基于QLearning强化学习的较大规模栅格地图机器人路径规划matlab仿真
本项目基于MATLAB 2022a,通过强化学习算法实现机器人在栅格地图中的路径规划。仿真结果显示了机器人从初始位置到目标位置的行驶动作序列(如“下下下下右右...”),并生成了详细的路径图。智能体通过Q-Learning算法与环境交互,根据奖励信号优化行为策略,最终学会最优路径。核心程序实现了效用值排序、状态转换及动作选择,并输出机器人行驶的动作序列和路径可视化图。
110 85
|
1天前
|
算法
基于龙格库塔算法的锅炉单相受热管建模与matlab数值仿真
本设计基于龙格库塔算法对锅炉单相受热管进行建模与MATLAB数值仿真,简化为喷水减温器和末级过热器组合,考虑均匀传热及静态烟气处理。使用MATLAB2022A版本运行,展示自编与内置四阶龙格库塔法的精度对比及误差分析。模型涉及热传递和流体动力学原理,适用于优化锅炉效率。
|
3天前
|
传感器 算法
基于GA遗传优化的WSN网络最优节点部署算法matlab仿真
本项目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节点部署,旨在通过最少的节点数量实现最大覆盖。使用MATLAB2022A进行仿真,展示了不同初始节点数量(15、25、40)下的优化结果。核心程序实现了最佳解获取、节点部署绘制及适应度变化曲线展示。遗传算法通过初始化、选择、交叉和变异步骤,逐步优化节点位置配置,最终达到最优覆盖率。
|
5月前
|
安全
【2023高教社杯】D题 圈养湖羊的空间利用率 问题分析、数学模型及MATLAB代码
本文介绍了2023年高教社杯数学建模竞赛D题的圈养湖羊空间利用率问题,包括问题分析、数学模型建立和MATLAB代码实现,旨在优化养殖场的生产计划和空间利用效率。
247 6
【2023高教社杯】D题 圈养湖羊的空间利用率 问题分析、数学模型及MATLAB代码
|
5月前
|
存储 算法 搜索推荐
【2022年华为杯数学建模】B题 方形件组批优化问题 方案及MATLAB代码实现
本文提供了2022年华为杯数学建模竞赛B题的详细方案和MATLAB代码实现,包括方形件组批优化问题和排样优化问题,以及相关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
147 3
【2022年华为杯数学建模】B题 方形件组批优化问题 方案及MATLAB代码实现
|
5月前
|
数据采集 存储 移动开发
【2023五一杯数学建模】 B题 快递需求分析问题 建模方案及MATLAB实现代码
本文介绍了2023年五一杯数学建模竞赛B题的解题方法,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数学建模和MATLAB编程来分析快递需求、预测运输数量、优化运输成本,并估计固定和非固定需求,提供了完整的建模方案和代码实现。
117 0
【2023五一杯数学建模】 B题 快递需求分析问题 建模方案及MATLAB实现代码
|
8月前
|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
耐震时程曲线,matlab代码,自定义反应谱与地震波,优化源代码,地震波耐震时程曲线
地震波格式转换、时程转换、峰值调整、规范反应谱、计算反应谱、计算持时、生成人工波、时频域转换、数据滤波、基线校正、Arias截波、傅里叶变换、耐震时程曲线、脉冲波合成与提取、三联反应谱、地震动参数、延性反应谱、地震波缩尺、功率谱密度
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微网储能电池容量规划(matlab代码)
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微网储能电池容量规划(matlab代码)
|
8月前
|
算法 调度
含多微网租赁共享储能的配电网博弈优化调度(含matlab代码)
含多微网租赁共享储能的配电网博弈优化调度(含matlab代码)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