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C并发编程 - 高级篇》01 - 进程与线程概述 | 02 - Java线程(创建线程、查看线程、线程常见方法、线程状态)(四)

简介: 《JUC并发编程 - 高级篇》01 - 进程与线程概述 | 02 - Java线程(创建线程、查看线程、线程常见方法、线程状态)

2.9.3 终止模式之两阶段终止模式


Two Phase Termination

在一个线程 T1 中如何“优雅”终止线程 T2?这里的【优雅】指的是给 T2 一个料理后事的机会。


1、错误思路


使用线程对象的 stop() 方法停止线程

stop 方法会真正杀死线程,如果这时线程锁住了共享资源,那么当它被杀死后就再也没有机会释放锁,其它线程将永远无法获取锁

使用 System.exit(int) 方法停止线程

目的仅是停止一个线程,但这种做法会让整个程序都停止

2、两阶段终止模式


图解如下:

image.png

无异常

有异常

while(true)

有没有被打断?

料理后事

结束循环

睡眠2s

执行监控记录

设置打断标记

如果监控线程在阻塞阶段被interrupt,则捕获异常,手动设置打断标记(因为标记会被清除),下一轮料理后事后结束循环。

如果监控线程在正常工作阶段被interrupt,则会设置打断标记,下一轮料理后事后结束循环。

2.1 利用 isInterrupted


原理:interrupt 可以打断正在执行的线程,无论这个线程是在 sleep,wait,还是正常运行


代码实现:

@Slf4j(topic = "c.Test10")
public class Test1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woPhaseTermination tpt = new TwoPhaseTermination();
        tpt.start();
        Thread.sleep(4000);
        tpt.stop();
    }
}
@Slf4j(topic = "c.TwoPhaseTermination")
class TwoPhaseTermination{
    private Thread monitor;
    //启动监控线程
    public void start(){
        monitor = new Thread(() -> {
            while (true) {
                Thread current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
                if (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 {
                    log.debug("料理后事");
                    break;
                }
                try {
                    Thread.sleep(1000);//情况一:阻塞时interrupt
                    log.debug("执行监控记录");//情况二:正常运行时被interrup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currentThread.interrupt();//阻塞被打断后,程序恢复正常运行。再次被打断,将会有一个打断标记,下一轮会被停止线程。
                }
            }
        });
        monitor.start();
    }
    //停止监控线程
    public void stop(){
        monitor.interrupt();
    }
}

运行结果:

071f25b0ca7c31f6c0b6831835adc008.png

2.2 利用停止标记

后序待补充…

2.9.4 打断 park 线程

打断 park 线程, 不会清空打断状态

@Slf4j(topic = "c.Test11")
public class Test1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log.debug("park...");
            LockSupport.park();//线程进入等待状态
            log.debug("unpark...");
            log.debug("打断状态:{}", Thread.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
        }, "t1");
        t1.start();
        Thread.sleep(1);
        t1.interrupt();
    }
}

8410feab6e71455228e1d6c71930c5ef.png

如果打断标记已经是 true, 则 park 会失效

3992588caf7f2eb72bccc7a3e367ed13.png

可以使用 Thread.interrupted() 清除打断状态,从而让park继续生效

160c7c8df7b6e917abdecea7cbf0ebdb.png

2.10 不推荐的方法

还有一些不推荐使用的方法,这些方法已过时,容易破坏同步代码块,造成线程死锁

image.png


2.11 主线程与守护线程

默认情况下,Java 进程需要等待所有线程都运行结束,才会结束。有一种特殊的线程叫做守护线程,只要其它非守护线程运行结束了,即使守护线程的代码没有执行完,也会强制结束。


@Slf4j(topic = "c.Test15")
public class Test15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while (true) {
               if (Thread.currentThread().isInterrupted()) {
                   break;
               }
           }
           log.debug("结束");
       }, "t1");
       t1.setDaemon(true);//将t1设为守护线程
       t1.start();
       Thread.sleep(1000);
       log.debug("结束");
   }
}

de105f79400c52b7cc42dd058997f069.png

注意


垃圾回收器线程就是一种守护线程 (当Java的其他线程都结束了,垃圾回收线程也结束)

Tomcat 中的 Acceptor 和 Poller 线程都是守护线程|(这俩是用来接收和处理请求的),所以 Tomcat 接收到 shutdown 命令后,不会等待它们处理完当前请求。

2.12 五种状态

这是从 操作系统 层面来描述的

65502073eb54b2d47208f2e1424d6c8a.png

【初始状态】仅是在语言层面创建了线程对象,还未与操作系统线程关联

【可运行状态】(就绪状态)指该线程已经被创建(与操作系统线程关联),可以由 CPU 调度执行

【运行状态】指获取了 CPU 时间片,正在运行中的状态

当 CPU 时间片用完,会从【运行状态】转换至【可运行状态】,会导致线程的上下文切换。

【阻塞状态】

如果调用了阻塞 API,如 BIO 读写文件,这时该线程实际不会用到 CPU,会导致线程上下文切换,进入【阻塞状态】

等 BIO 操作完毕,会由操作系统唤醒阻塞的线程,转换至【可运行状态】

与【可运行状态】的区别是,对【阻塞状态】的线程来说只要它们一直不唤醒,调度器就一直不会考虑

调度它们

【终止状态】表示线程已经执行完毕,生命周期已经结束,不会再转换为其它状态

2.13 六种状态

这是从 Java API 层面来描述的

根据 Thread.State 枚举,分为六种状态

113d507e0a2b9f5c1faa1a42736ab4b6.png

NEW 线程刚被创建,但是还没有调用start()方法

RUNNABLE 当调用了 start() 方法之后,注意,Java API 层面的 RUNNABLE状态涵盖了 操作系统 层面的==【可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和【阻塞状态】==(由于 BIO 导致的线程阻塞,在 Java 里无法区分,仍然为

是可运行)

BLOCKED , WAITING , TIMED_WAITING 都是 Java API 层面对==【阻塞状态】==的细分,后面会在状态转换一节详述

TERMINATED 当线程代码运行结束

六种状态演示:

@Slf4j(topic = "c.TestState")
public class TestStat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hread t1 = new Thread("t1")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log.debug("running...");
            }
        };//线程刚被创建还没有调用start()
        Thread t2 = new Thread("t2")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while(true) { // runnable
                }
            }
        };//线程正在运行  Runable
        t2.start();
        Thread t3 = new Thread("t3")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log.debug("running...");
            }
        };//线程执行完就结束了,对应着TERMINATED
        t3.start();
        Thread t4 = new Thread("t4")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nchronized (TestState.class) {
                    try {
                        Thread.sleep(1000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带有时间的等待,对应着timed_waiting
        t4.start();
        Thread t5 = new Thread("t5")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t2.join(); //等待t2完成后再执行,t2是个死循环,对应着 waiting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t5.start();
        Thread t6 = new Thread("t6")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nchronized (TestState.class) { //当前锁对象被t2线程占用,t6处于阻塞状态:blocked
                    try {
                        Thread.sleep(1000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t6.start();
        try {
            Thread.sleep(5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log.debug("t1 state {}", t1.getState());
        log.debug("t2 state {}", t2.getState());
        log.debug("t3 state {}", t3.getState());
        log.debug("t4 state {}", t4.getState());
        log.debug("t5 state {}", t5.getState());
        log.debug("t6 state {}", t6.getState());
        System.in.read();
    }
}

93cc73941474c4caf123b00d3fd24e7a.png

2.14 习题

阅读华罗庚《统筹方法》,给出烧水泡茶的多线程解决方案,提示


参考图二,用两个线程(两个人协作)模拟烧水泡茶过程

文中办法乙、丙都相当于任务串行

而图一相当于启动了 4 个线程,有点浪费

用 sleep(n) 模拟洗茶壶、洗水壶等耗费的时间

附:华罗庚《统筹方法》


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它的实用范围极广泛,在企业管理和基本建设中,以及关系复

杂的科研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中,都可以应用。

怎样应用呢?主要是把工序安排好。


比如,想泡壶茶喝。当时的情况是:开水没有;水壶要洗,茶壶、茶杯要洗;火已生了,茶叶也有了。怎么办?


办法甲:洗好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间里,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

了,泡茶喝。

办法乙: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洗水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一切就绪,灌水烧水;坐待水开了,泡

茶喝。

办法丙:洗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坐待水开;水开了之后,急急忙忙找茶叶,洗茶壶茶杯,泡

茶喝。

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这是小事,但这是引子,可以引出生产管理等方面有用的方法来。

水壶不洗,不能烧开水,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没开水、没茶叶、不洗茶壶茶杯,就不能泡茶,因而这些又是泡茶的前提。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下边的箭头图来表示:


bc94d621e654f512947d2020fa29c7b8.png

从这个图上可以一眼看出,办法甲总共要16分钟(而办法乙、丙需要20分钟)。如果要缩短工时、提高工作效率,应当主要抓烧开水这个环节,而不是抓拿茶叶等环节。同时,洗茶壶茶杯、拿茶叶总共不过4分钟,大可利用“等水开”的时间来做。


是的,这好像是废话,卑之无甚高论。有如走路要用两条腿走,吃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些道理谁都懂得。但稍有变化,临事而迷的情况,常常是存在的。在近代工业的错综复杂的工艺过程中,往往就不是像泡茶喝这么简单了。任务多了,几百几千,甚至有好几万个任务。关系多了,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往往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情况。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耽误了一台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或往往因为抓的不是关键,连夜三班,急急忙忙,完成这一环节之后,还得等待旁的环节才能装配。


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或先或后,关系不大,而且同是一个人的活儿,因而可以合并成为:


f2a657a16265c6c4b1b608dff1ceef98.png


看来这是“小题大做”,但在工作环节太多的时候,这样做就非常必要了。

这里讲的主要是时间方面的事,但在具体生产实践中,还有其他方面的许多事。这种方法虽然不一定能直接解决所有问题,但是,我们利用这种方法来考虑问题,也是不无裨益的。


实现代码:

@Slf4j(topic = "c.TestMakeTea")
public class TestMakeTe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hread t1 = new Thread(() -> {
            log.debug("洗水壶");
            sleep(1);
            log.debug("烧开水");
            sleep(15);//sleep是一个用TimeUnit封装的工具类
        }, "老王");
        Thread t2 = new Thread(() -> {
            log.debug("洗茶壶");
            sleep(1);
            log.debug("洗茶叶");
            sleep(2);
            log.debug("拿茶叶");
            sleep(1);
            try {
                t1.join();//等待老王的茶烧好,小王开始泡茶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log.debug("泡茶");
        }, "小王");
        t1.start();
        t2.start();
    }
}

03507ca8e9bb5b24a648150bb30303bd.png


解法1 的缺陷:


上面模拟的是小王等老王的水烧开了,小王泡茶。如果反过来要实现老王等小王的茶叶拿来了,老王泡茶

呢?(也就是一个线程结果作为另外一个线程的条件)代码最好能适应两种情况

上面的两个线程其实是各执行各的,如果要模拟老王把水壶交给小王泡茶,或模拟小王把茶叶交给老王泡茶呢(也就是线程间通信)

关于其他解法后续再进行补充…


本章小结


本章的重点在于掌握


线程创建:Thread、Runable、FutureTask

线程重要 api,如 start,run,sleep,join,interrupt 等

线程状态:操作系统五种、Java 六种

应用方面

异步调用:主线程执行期间,其它线程异步执行耗时操作

提高效率:并行计算,缩短运算时间

同步等待:join

统筹规划:合理使用线程,得到最优效果

原理方面

线程运行流程:栈、栈帧、上下文切换、程序计数器

Thread 两种创建方式 的源码

模式方面

终止模式之两阶段终止


相关文章
|
5天前
|
存储 缓存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底层概述—3.InnoDB线程模型
InnoDB存储引擎采用多线程模型,包含多个后台线程以处理不同任务。主要线程包括:IO Thread负责读写数据页和日志;Purge Thread回收已提交事务的undo日志;Page Cleaner Thread刷新脏页并清理redo日志;Master Thread调度其他线程,定时刷新脏页、回收undo日志、写入redo日志和合并写缓冲。各线程协同工作,确保数据一致性和高效性能。
MySQL底层概述—3.InnoDB线程模型
|
3天前
|
存储 安全 算法
Java容器及其常用方法汇总
Java Collections框架提供了丰富的接口和实现类,用于管理和操作集合数据。
Java容器及其常用方法汇总
|
5天前
|
存储 缓存 Java
java语言后台管理ruoyi后台管理框架-登录提示“无效的会话,或者会话已过期,请重新登录。”-扩展知识数据库中密码加密的方法-问题如何解决-以及如何重置若依后台管理框架admin密码-优雅草卓伊凡
java语言后台管理ruoyi后台管理框架-登录提示“无效的会话,或者会话已过期,请重新登录。”-扩展知识数据库中密码加密的方法-问题如何解决-以及如何重置若依后台管理框架admin密码-优雅草卓伊凡
20 3
java语言后台管理ruoyi后台管理框架-登录提示“无效的会话,或者会话已过期,请重新登录。”-扩展知识数据库中密码加密的方法-问题如何解决-以及如何重置若依后台管理框架admin密码-优雅草卓伊凡
|
3天前
|
Java API
java.time常用方法汇总
`java.time` API 是从 Java 8 开始引入的时间日期处理库,旨在替代老旧的 `java.util.Date` 和 `Calendar`。它提供了更简洁、强大和灵活的方式处理日期、时间、时区及时间间隔,支持全球化和时间计算需求。API 包含获取当前时间、创建指定时间、解析和格式化字符串、进行加减运算、比较时间、获取年月日时分秒、计算时间间隔、时区转换以及判断闰年等功能。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这些功能,极大简化了开发中的时间处理任务。
|
25天前
|
Java
Java快速入门之类、对象、方法
本文简要介绍了Java快速入门中的类、对象和方法。首先,解释了类和对象的概念,类是对象的抽象,对象是类的具体实例。接着,阐述了类的定义和组成,包括属性和行为,并展示了如何创建和使用对象。然后,讨论了成员变量与局部变量的区别,强调了封装的重要性,通过`private`关键字隐藏数据并提供`get/set`方法访问。最后,介绍了构造方法的定义和重载,以及标准类的制作规范,帮助初学者理解如何构建完整的Java类。
|
22天前
|
Java 程序员 调度
Java 高级面试技巧:yield() 与 sleep() 方法的使用场景和区别
本文详细解析了 Java 中 `Thread` 类的 `yield()` 和 `sleep()` 方法,解释了它们的作用、区别及为什么是静态方法。`yield()` 让当前线程释放 CPU 时间片,给其他同等优先级线程运行机会,但不保证暂停;`sleep()` 则让线程进入休眠状态,指定时间后继续执行。两者都是静态方法,因为它们影响线程调度机制而非单一线程行为。这些知识点在面试中常被提及,掌握它们有助于更好地应对多线程编程问题。
55 9
|
27天前
|
安全 Java 程序员
Java面试必问!run() 和 start() 方法到底有啥区别?
在多线程编程中,run和 start方法常常让开发者感到困惑。为什么调用 start 才能启动线程,而直接调用 run只是普通方法调用?这篇文章将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详细解析这两者的区别,帮助你在面试中脱颖而出,理解多线程背后的机制和原理。
59 12
|
28天前
|
算法 Java API
Java 方法注释:规范、实用和高质量的写法
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编写高质量的 Java 方法注释
49 11
|
3天前
|
Python
python3多线程中使用线程睡眠
本文详细介绍了Python3多线程编程中使用线程睡眠的基本方法和应用场景。通过 `time.sleep()`函数,可以使线程暂停执行一段指定的时间,从而控制线程的执行节奏。通过实际示例演示了如何在多线程中使用线程睡眠来实现计数器和下载器功能。希望本文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Python多线程编程,提高程序的并发能力和执行效率。
32 20
|
9天前
|
安全 Java C#
Unity多线程使用(线程池)
在C#中使用线程池需引用`System.Threading`。创建单个线程时,务必在Unity程序停止前关闭线程(如使用`Thread.Abort()`),否则可能导致崩溃。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创建和管理线程,确保在线程中执行任务并在主线程中处理结果。完整代码包括线程池队列、主线程检查及线程安全的操作队列管理,确保多线程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