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云栖精选—IPv6/G-SRv6技术创新及应用

简介: 程伟强中国移动研究院

lQLPJxbcF2cqNBvMiM0FeLCMz4ifcSGHeANpqgFLAEAA_1400_136.png

image.png

中国移动参与 IPv6 研究和推动已经持续 20 在技术研究、产业推动、现网部署、规模商用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2003年是中国移动开始进行 IPv6 研发元年,这一年我们参加了国家 CNGI项目。2011 中国移动在 3GPP 主导发布了首个移动网 IPv6 过渡指导报告推动了移动网 IPv6 过渡进程。众所周知,移动网络更新换代以 10 年左右为周期,中国移动的这一举措突破了移动网和 IPv6 共同发展瓶颈,实现了两者融合发展。

2014,中国移动决策在 VoLTE网络中使用 IPv6 单栈也为后续 IPv6 单栈推进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建成了全球用户规模最大 IPv6 双栈 4/5G 网络以及最大 IPv6 单栈 4/5g 网络。

经过 20 年努力,我们实现了 IPv6 与移动网络同步发展,通过 3G 起步,4G同步 5G 内生,切实推动了 IPv6 快速发展和应用,并各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image.png

可以说,中国移动已经成功打造了端到端 IPv6 基础网络能力。

在用户和终端方面,截至今年 7 月,我们的 IPv6 移动网络用户达到 7.72 亿,流量占比达41.7%,而固定网络 IPv6 用户达到 1.69 亿,流量占比达12.6%,取得了重要进展。

另外,在网络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自营网站方面也有长足发展。承载网络超 9000 台路由器,100% 支持 IPv6 单双栈。自营网站和自营 App 也在自研 IPv6 浓度测试工具推动下快速实现了升级改造。目前自有网站 IPv6 浓度达100%,自营 App IPv6 浓度接近98%

image.png

进入 IPv6 时代,中国移动也携手业界共同推动创新成果落地。

首先中国移动推动了 3GPP IETF 两大组织在 IPv6 方面合作,将 IPv6 和移动网标准推动进行了融合。其次,在关键技术创新方面也做出了较多贡献比如中国移动主导BIH/PNAT技术为手机支持 IPv6 提供了非常好过渡方案。相关技术方案也已经在 EITF 发布为 FC 6535 ,该方案也为全球多个移动操作系统IPv6过渡提供了技术支持,比如安卓系统

同时3GPP 也针对IPv6 演进过渡提出了相关架构,获得了多项奖项比如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

image.png

随着技术发展,中国移动也在大力推动算力网络战略。

算力网络基础架构可以分三个层面,最底层算网一体基础设施中间层为集成了AI算网大脑,为网络提供端到端全局视角智能调度。最上层为融合统一运营服务层会产生很多新业态,比如算力交易能力开放等。

最底层,我们希望构建统一算IP底座持续推动 IPv6 SRv6 创新,为底座注入新动力。

image.png

G-SRv6在新运营商基础设施里已经成为非常重要核心协议开销较大,特别是 ToB 网络开销大可能会成为一种致命问题。

   比如,运营商要使用管道技术封装客户业务,而运营商客户提供净带宽同时毛带宽也需要一系列配置。假设客户1G的带宽需求,如果使用SRv6 技术,客户往往会要求最小包长为 256 byte 时要达到限速意味着每增加一层 128 Byte标签,则会损失 12.5% 带宽。如果链路有 8 SRv6 ,则毛带宽需要用 2G 才能达到客户侧带宽1G的需求。

因此,我们提出了 G-SRv6 技术,该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创新之处

第一,采用了压缩前缀技术。利用IPv6地址格式规律,压缩后的G-SID仅包含不同部分,解决SRv6封装效率低问题。

第二,采用二维指针定位技术,快速实现 SID匹配。

第三,支持多长度 SID混编。能够在不同场景下支持多种网络混合连接,使网络具备极佳的灵活性

第四,支持COC压缩标记,从而能够拉通转发。

以上技术已写入 IETF C-SID成为 SRv6 未来重要基础技术。

image.png

针对SRv6存在的问题在标准推动过程中主要存在三个流派五种方案。三个流派分别共用前缀+SID拼接共用前缀+SID shifting以及SID IPv6 地址映射。

为了解决问题, IETF 成立了 SRv6 头压缩设计组。经过两年的多方磋商最终达成妥协方案,采用了中国团队为主导的G-SRv63思科为主导micro-SID方案融合方案。方案 Draft 被称为 C-SID方案,目前已经被 IETF 接收为工作组文稿为后续标准推进奠定了基础。

image.png

为了构建完整的网络,中国移动牵头构建了全面技术和标准体系。上图金字塔模型是技术和标准体系呈现。

最下层为基础层,主导G-SRv6帧格式、转发机制、路由协议;第二层保障层,包括基础路由保护方案基础 OAM 方案;最上层有针对 G-SRv6 跨域方案切片方案同时我们也在拓展网融合智享WAN采用 G-SRv6 技术作为基础,能够实现类似于 SD-WAN 服务,能够将网络和云互联,实现云算网整合。

目前,以上能力已经形成产品,将很快投入现网部署。

image.png

在技术体系之下中国移动积极构建了 G-SRv6 完整产业链。国内参与方包括华为、中兴、华三、锐捷,国际上包括思科博通马威尔等,形成包括芯片、设备、控制器、测试仪表在内的全面的G-SRv6产业链

中国移动也希望基于 G-SRv6 统一协议,构建从接入骨干云内端到端基础 IP 网络预计很快为用户提供确定敏捷G-SR6服务。

image.png

我们希望能够面向算力网络构建统一 IP 底座,它将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采用 G-SRv6 统一协议,实现云间以及云内网络整合

第二,通过高可靠确定性技术实现更好算法服务比如可以通过随流检测提供更精细化性能和故障监测,通过网络切片实现确定性差异化网络服务

第三,通过和网融合,发挥 G-SRv6 应用感知和业务链特性,真正实现多要素拉通。

最终,基于 IPv6 G-SRv6底座构建出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统一 IP 网络协议整体 IP 网络底座。

lQLPJxbcF2cqM2TM-M0CnrCgW_7LDpyh1wNpqgFKAPsA_670_248.png

相关文章
|
存储 监控 负载均衡
走向IPv6,阿里巴巴IPv6规模化部署实践
IPv6是互联网升级演进的必然趋势,我国主流APP也正式进入到IPv4和IPv6的双栈时代。本文将从APP及云产品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的经验积累,为进一步推动IPv6规模化部署提供参考。
走向IPv6,阿里巴巴IPv6规模化部署实践
|
5月前
|
网络协议 大数据 云栖大会
2024云栖大会 预告:IPv6与DNS基础资源专场
2024云栖大会 预告:IPv6与DNS基础资源专场
2024云栖大会 预告:IPv6与DNS基础资源专场
|
6月前
|
开发框架 前端开发 .NET
究竟是什么让.NET 开发者社区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资源、分享还是成长的秘密?
【8月更文挑战第28天】.NET开发者社区为成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积极的分享氛围和广阔的成长空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知识宝库。在这里,从前沿的开源项目到深入的技术解析应有尽有,无论你是新手还是专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共同推动.NET技术的发展。
49 5
|
7月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网络协议
阿里云受邀参加中国第三届IPv6创新发展大会
2024年7月7-8日第三届IPv6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阿里云受邀参加,并与行业合作方发布多项由阿里云牵头和参与的IPv6创新成果和项目。
|
人工智能 网络协议 大数据
阿里云受邀参加中国第二届IPv6创新发展大会
阿里云受邀参加中国第二届IPv6创新发展大会
阿里云受邀参加中国第二届IPv6创新发展大会
|
9月前
|
人工智能 前端开发 IDE
【专栏】.NET 技术:引领开发新时代的先锋
【4月更文挑战第29天】本文探讨了.NET技术在软件开发变革中的领导地位,从技术概述、核心优势到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分析。.NET自2000年以来,以其跨平台能力、高性能、丰富的生态系统和开发者友好性赢得青睐。面对云计算、AI等新技术挑战,.NET将持续创新,强化竞争力,保持在软件开发领域的关键角色。
52 0
|
9月前
|
人工智能 开发框架 .NET
【专栏】掌握.NET 技术,引领开发前沿
【4月更文挑战第29天】本文探讨了掌握.NET技术的关键,包括其多语言支持、统一运行时环境、丰富的类库、跨平台能力和安全性。在现代开发中,.NET应用于企业级、Web、移动应用、云服务和游戏开发。为了持续创新,.NET注重性能优化、容器化、AI集成以及开源社区驱动的发展。面对跨平台框架竞争,.NET需不断提升,开发者应积极学习并参与.NET社区,共同推动技术进步。
78 0
|
9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安全
【专栏】.NET 技术:引领未来开发潮流
【4月更文挑战第29天】`.NET`技术凭借跨平台兼容性、高效开发体验、出色性能及安全架构,成为开发领域的重要驱动力。它在企业应用、移动应用、云计算、AI及物联网等领域广泛应用。尽管面临新兴技术挑战,.NET将持续创新,融合新技术,拓展应用范围,为开发者创造更多机会,引领未来开发潮流。
62 0
|
运维 监控 网络协议
2022云栖精选—新华三IPv6创新及实践
朱仕银 新华三技术战略部技术总监
624 1
2022云栖精选—新华三IPv6创新及实践
|
网络协议
《演讲四:IPv6引领云网络持续创新-谭礼铨,阿里云网络高级专家》电子版地址
演讲四:IPv6引领云网络持续创新-谭礼铨,阿里云网络高级专家
159 0
《演讲四:IPv6引领云网络持续创新-谭礼铨,阿里云网络高级专家》电子版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