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中的过拟合与欠拟合

简介: 问题:训练数据训练的很好啊,误差也不大,为什么在测试集上面有 问题呢?

问题:训练数据训练的很好啊,误差也不大,为什么在测试集上面有 问题呢?

当算法在某个数据集当中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就出现了过拟合现象。

一、什么是过拟合与欠拟合

下面通过两张图像大家形象展示一下什么是过拟合与欠拟合

  • 欠拟合

2345_image_file_copy_97.jpg

  • 过拟合

2345_image_file_copy_98.jpg

分析

  • 第一种情况:因为机器学习到的天鹅特征太少了,导致区分标准太粗糙,不能准确识别出天鹅。
  • 第二种情况:机器已经基本能区别天鹅和其他动物了。然后,很不巧已有的天鹅图片全是白天鹅的,于是机器经过学习后,会认为天鹅的羽毛都是白的,以后看到羽毛是黑的天鹅就会认为 那不是天鹅。

1.1定义

过拟合:一个假设在训练数据上能够获得比其他假设更好的拟合, 但是在测试数据集上却不能很好地拟合数据,此时认为这个假设出现了过拟合的现象。(模型过于复杂)

欠拟合:一个假设在训练数据上不能获得更好的拟合,并且在测试数据集上也不能很好地拟合数据,此时认为这个假设出现了欠拟合的现象。(模型过于简单)

2345_image_file_copy_99.jpg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模型复杂?线性回归进行训练学习的时候变成模型会变得复杂,这里就对应前面再说的线性回归的两种关系,非线性关系的数据,也就是存在很多无用的特征或者现实中的事物特征跟目标值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二、原因及解决方法

  • 欠拟合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 原因:学习到数据的特征过少
  • 解决办法:增加数据的特征数量
  • 过拟合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 原因:原始特征过多,存在一些嘈杂特征, 模型过于复杂是因为模型尝试去兼顾各个测试数据点
  • 解决办法:正则化

在这里针对回归,我们选择了正则化。但是对于其他机器学习算法如分类算法来说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除了一些算法本身作用之外(决策树、神经网络),我们更多的也是去自己做特征选择,包括之前说的删除、合并一些特征

2345_image_file_copy_100.jpg

如何解决?

2345_image_file_copy_101.jpg

在学习的时候,数据提供的特征有些影响模型复杂度或者这个特征的数据点异常较多,所以算法在学习的时候尽量减少这个特征的影响(甚至删除某个特征的影响),这就是正则化。

注:调整时候,算法并不知道某个特征影响,而是去调整参数得出优化的结果

三、正则化类别

  • L2正则化
  • 作用:可以使得其中一些W的都很小,都接近于0,削弱某个特征的影响
  • 优点:越小的参数说明模型越简单,越简单的模型则越不容易产生过拟合现象
  • Ridge回归
  • L1正则化
  • 作用:可以使得其中一些W的值直接为0,删除这个特征的影响
  • LASSO回归

四、拓展—原理

线性回归的损失函数用最小二乘法,等价于当预测值与真实值的误差满足正态分布时的极大似然估计;岭回归的损失函数,是最小二乘法+L2范数,等价于当预测值与真实值的误差满足正态分布,且权重值也满足正态分布(先验分布)时的最大后验估计;LASSO的损失函数,是最小二乘法+L1范数,等价于等价于当预测值与真实值的误差满足正态分布,且且权重值满足拉普拉斯分布(先验分布)时的最大后验估计


目录
相关文章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机器学习】正则化 Regularization 过拟合欠拟合
【1月更文挑战第27天】【机器学习】正则化 Regularization 过拟合欠拟合
|
9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数据格式
机器学习线性回归——概念梳理及非线性拟合
机器学习线性回归——概念梳理及非线性拟合
5 0
|
1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探索机器学习中的过拟合与欠拟合:原理与实践
在机器学习的领域中,过拟合和欠拟合是影响模型性能的两大关键问题。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两个现象的原理,并通过具体案例探讨如何在实际项目中有效应对它们,从而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准确性。
170 0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怎样检测到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过拟合?
【5月更文挑战第17天】【机器学习】怎样检测到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过拟合?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有哪些指标,可以检查回归模型是否良好地拟合了数据?
【5月更文挑战第16天】【机器学习】有哪些指标,可以检查回归模型是否良好地拟合了数据?
|
1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Python
【Python机器学习专栏】机器学习中的过拟合与欠拟合
【4月更文挑战第30天】机器学习中,模型性能受数据、算法及复杂度影响。过拟合(训练数据学得太好,泛化能力弱)和欠拟合(模型太简单,无法准确预测)是常见问题。理解两者概念、原因、影响及检测方法对构建有效模型至关重要。解决策略包括增加数据量、简化模型、添加特征或选择更复杂模型。使用交叉验证等工具可帮助检测和缓解过拟合、欠拟合。
|
3天前
|
数据采集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机器学习方法之决策树算法
决策树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可以应用于分类和回归任务。通过递归地将数据集划分为更小的子集,从而形成一棵树状的结构模型。每个内部节点代表一个特征的判断,每个分支代表这个特征的某个取值或范围,每个叶节点则表示预测结果。
13 1
|
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昆虫识别系统】图像识别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TensorFlow+ResNet50
昆虫识别系统,使用Python作为主要开发语言。通过TensorFlow搭建ResNet50卷积神经网络算法(CNN)模型。通过对10种常见的昆虫图片数据集('蜜蜂', '甲虫', '蝴蝶', '蝉', '蜻蜓', '蚱蜢', '蛾', '蝎子', '蜗牛', '蜘蛛')进行训练,得到一个识别精度较高的H5格式模型文件,然后使用Django搭建Web网页端可视化操作界面,实现用户上传一张昆虫图片识别其名称。
130 7
【昆虫识别系统】图像识别Python+卷积神经网络算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TensorFlow+ResNet50
|
7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算法金 | 统计学的回归和机器学习中的回归有什么差别?
**摘要:** 统计学回归重在解释,使用线性模型分析小数据集,强调假设检验与解释性。机器学习回归目标预测,处理大数据集,模型复杂多样,关注泛化能力和预测误差。两者在假设、模型、数据量和评估标准上有显著差异,分别适用于解释性研究和预测任务。
37 8
算法金 | 统计学的回归和机器学习中的回归有什么差别?
|
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机器学习算法入门:从K-means到神经网络
【6月更文挑战第26天】机器学习入门:从K-means到神经网络。文章涵盖了K-means聚类、逻辑回归、决策树和神经网络的基础原理及应用场景。K-means用于数据分组,逻辑回归适用于二分类,决策树通过特征划分做决策,神经网络则在复杂任务如图像和语言处理中大显身手。是初学者的算法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