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面试题:Loadrunner常用的分析点都有哪些?

简介: 软件测试面试题:Loadrunner常用的分析点都有哪些?

Loadrunner常用的分析点都有哪些?


Vusers:


提供了生产负载的虚拟用户运行状态的相关信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负载生成的结果。

Rendezvous(负载过程中集合点下的虚拟用户):


当设置集合点后会生成相关数据,反映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时间点上并发用户的数目,方便我们了解并发用户的变化情况。


Errors(错误统计):


通过错误信息可以了解错误产生的时间和错误类型,方便定位产生错误的原因。


Errors per Second(每秒错误):


了解在每个时间点上错误产生的数目,数值越小越好。通过统计数据可以了解错误随负载的变化情况,定为何时系统在负载下开始不稳定甚至出错。


Average 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平均事务响应时间):


反映随着时间的变化事务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时间越小说明处理的速度越快。如果和用户负载生成图合并,就可以发现用户负载增加对系统事务响应时间的影响规律。


Transactions per Second(每秒事务):


TPS吞吐量,反映了系统在同一时间内能处理事务的最大能力,这个数据越高,说明系统处理能力越强。


Transactions Summary(事务概要说明)


统计事物的Pass数和Fail数,了解负载的事务完成情况。通过的事务数越多,说明系统的处理能力越强;失败的事务数越小说明系统越可靠。


Transaction performance Summary(事务性能概要):


事务的平均时间、最大时间、最小时间柱状图,方便分析事务响应时间的情况。柱状图的落差越小说明响应时间的波动小,如果落差很大,说明系统不够稳定。


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 Under Load(用户负载下事务响应时间):


负载用户增长的过程中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该图的线条越平稳,说明系统越稳定。


Transactions Response time(事务响应时间百分比):


不同百分比下的事务响应时间范围,可以了解有多少比例的事物发生在某个时间内,也可以发现响应时间的分布规律,数据越平稳说明响应时间变化越小。


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各时间段上的事务数):


每个时间段上的事务个数,响应时间较小的分类下的是无数越多越好。


Hits per Second(每秒点击):


当前负载重对系统所产生的点击量记录,每一次点击相当于对服务器发出了一次请求,数据越大越好。


Throughput(吞吐量):


系统负载下所使用的带宽,该数据越小说明系统的带宽依赖就越小,通过这个数据可以确定是不是网络出现了瓶颈。


HTTP Responses per Second(每秒HTTP响应):


每秒服务器返回各种状态的数目,一般和每秒点击量相同。点击量是客户端发出的请求数,而HTTP响应数是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数。如果服务器的响应数小于点击量,那么说明服务器无法应答超出负载的连接请求。


Connections per Second(每秒连接):


统计终端的连接和新建的连接数,方便了解每秒对服务器产生连接的数量。同时连接数越多,说明服务器的连接池越大,当连接数随着负载上升而停止时,说明系统的连接池已满,通常这时候服务器会返回504错误。需要修改服务器的最大连接来解决该问题。

LoadRunner不执行检查方法怎么解决?


在录制Web协议脚本中添加了检查方法Web_find,但是在脚本回放的过程中并没有执行。


错误现象:在脚本中插入函数Web_find,在脚本中设置文本以及图像的检查点,但是在回放过程中并没有对设置的检查点进行检查,即Web_find失效。


错误分析:由于检查功能会消耗一定的资源,因此LoadRunner默认关闭了对文本以及图像的检查,所以在设置检查点后,需要开启检查功能。


解决办法:打开运行环境设置对话框进行设置,在“Run-time Settings”的“Internet Protocol”选项里的“Perference”中勾选“Check”下的“Enable Image and text check”选项。


相关文章
|
4月前
|
消息中间件 架构师 Java
美团面试:对比分析 RocketMQ、Kafka、RabbitMQ 三大MQ常见问题?
美团面试:对比分析 RocketMQ、Kafka、RabbitMQ 三大MQ常见问题?
美团面试:对比分析 RocketMQ、Kafka、RabbitMQ 三大MQ常见问题?
|
11月前
|
缓存 监控 算法
软件测试中的性能瓶颈分析与优化策略
【10月更文挑战第6天】 性能测试是确保软件系统在高负载条件下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深入探讨性能测试的常见瓶颈,包括硬件资源、网络延迟和代码效率等问题。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我们将展示如何识别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升软件的整体性能。最后,文章还将分享一些实用的性能优化技巧,帮助读者在日常开发和测试中更好地应对性能挑战。
553 3
|
12月前
|
监控 测试技术 持续交付
软件测试中的性能瓶颈分析与优化策略
性能瓶颈,如同潜伏于软件深处的隐形障碍,悄然阻碍着系统的流畅运行。本文旨在揭示这些瓶颈的形成机理,剖析其背后的复杂成因,并汇聚一系列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为软件开发者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205 6
|
8月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MarS:微软开源金融市场模拟预测引擎,支持策略测试、风险管理和市场分析
MarS 是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出的金融市场模拟预测引擎,基于生成型基础模型 LMM,支持无风险环境下的交易策略测试、风险管理和市场分析。
283 8
MarS:微软开源金融市场模拟预测引擎,支持策略测试、风险管理和市场分析
|
9月前
|
Java 数据库连接 Maven
最新版 | 深入剖析SpringBoot3源码——分析自动装配原理(面试常考)
自动装配是现在面试中常考的一道面试题。本文基于最新的 SpringBoot 3.3.3 版本的源码来分析自动装配的原理,并在文未说明了SpringBoot2和SpringBoot3的自动装配源码中区别,以及面试回答的拿分核心话术。
最新版 | 深入剖析SpringBoot3源码——分析自动装配原理(面试常考)
|
9月前
|
开发框架 .NET Java
C#集合数据去重的5种方式及其性能对比测试分析
C#集合数据去重的5种方式及其性能对比测试分析
114 11
|
9月前
|
开发框架 .NET Java
C#集合数据去重的5种方式及其性能对比测试分析
C#集合数据去重的5种方式及其性能对比测试分析
140 10
|
10月前
|
并行计算 算法 测试技术
C语言因高效灵活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本文探讨了优化C语言程序性能的策略,涵盖算法优化、代码结构优化、内存管理优化、编译器优化、数据结构优化、并行计算优化及性能测试与分析七个方面
C语言因高效灵活被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本文探讨了优化C语言程序性能的策略,涵盖算法优化、代码结构优化、内存管理优化、编译器优化、数据结构优化、并行计算优化及性能测试与分析七个方面,旨在通过综合策略提升程序性能,满足实际需求。
251 1
|
运维 测试技术
拆分软件测试流程,一张图秒杀所有面试
本文主要介绍了软件测试流程的核心内容,包括需求分析、测试用例编写、测试执行、缺陷提交及回归测试等关键步骤。以迭代测试为例,详细说明了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并提供了一张测试流程图以便理解。测试流程确保了软件质量,是面试中常见的考察点。
733 7
拆分软件测试流程,一张图秒杀所有面试
|
11月前
|
缓存 监控 测试技术
软件测试中的性能瓶颈分析与优化策略
本文深入探讨了在软件测试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识别和解决性能瓶颈问题。通过对性能瓶颈的定义、分类以及常见原因的分析,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和方法。这些策略旨在帮助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提高软件的性能表现,确保软件在高负载条件下依然能够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