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前沿应用】文本生成

简介: 【自然语言处理(NLP)】文本生成,基于百度飞桨开发,参考于《机器学习实践》所作。

【深度学习前沿应用】文本生成


作者简介:在校大学生一枚,C/C++领域新星创作者,华为云享专家,阿里云专家博主,腾云先锋(TDP)成员,云曦智划项目总负责人,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与产业实践资源建设专家委员会(TIPCC)志愿者,以及编程爱好者,期待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
博客主页ぃ灵彧が的学习日志
.
本文专栏人工智能
.
专栏寄语:若你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OC


前言

什么是文本生成?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文本生成任务是指根据给定的输入,自动生成对应的输出,典型的任务包含:机器翻译、智能问答等。文本生成任务在注意力机制提出之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尤其是在2018年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的Transformer(原理如下图1所示)在机器翻译领域取得当时最优效果时,基于Transformer的文本生成任务也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实验的目的是演示如何使用经典的Transformer实现英-中机器翻译,实验平台为百度AI Studio,实验环境为Python3.7,Paddle2.0。


一、数据加载及预处理


(一)、数据加载

本实验选用开源的小型英-中翻译CMN数据集,该数据集中包含样本总数24360条,均为短文本,部分数据展示如下图2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同于图像处理,在处理自然语言时,需要指定文本的长度,便于进行批量计算,因此,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应该先统计数据集中文本的长度,然后指定一个恰当的值,进行统一处理。


  1. 导入相关包
import paddle
import paddle.nn.functional as F
import re
import numpy as np

print(paddle.__version__)
# cpu/gpu环境选择,在 paddle.set_device() 输入对应运行设备。
# device = paddle.set_device('gpu')

  1. 统计数据集中句子的长度等信息
# 统计数据集中句子的长度等信息
lines =  open('data/data78721/cmn.txt','r',encoding='utf-8').readlines()
print(len(lines))
datas = []
dic_en = {}
dic_cn = {}
for line in lines:
    ll = line.strip().split('\t')
    if len(ll)<2:
        continue
    datas.append([ll[0].lower().split(' ')[1:-1],list(ll[1])])
    # print(ll[0])
    if len(ll[0].split(' ')) not in dic_en:
        dic_en[len(ll[0].split(' '))] = 1
    else:
        dic_en[len(ll[0].split(' '))] +=1
    if len(ll[1]) not in dic_cn:
        dic_cn[len(ll[1])] = 1
    else:
        dic_cn[len(ll[1])] +=1
keys_en = list(dic_en.keys())
keys_en.sort()
count = 0
# print('英文长度统计:')
for k in keys_en:
    count += dic_en[k]
    # print(k,dic_en[k],count/len(lines))

keys_cn = list(dic_cn.keys())
keys_cn.sort()
count = 0
# print('中文长度统计:')
for k in keys_cn:
    count += dic_cn[k]
    # print(k,dic_cn[k],count/len(lines))
 
en_length = 10
cn_length = 10

(二)、构建词表

对于中英文,需要分别构建词表,进行词向量学习,除此之外,还需要在每个词表中加入开始符号、结束符合以及填充符号:

# 构建中英文词表
en_vocab = {}
cn_vocab = {}

en_vocab['<pad>'], en_vocab['<bos>'], en_vocab['<eos>'] = 0, 1, 2
cn_vocab['<pad>'], cn_vocab['<bos>'], cn_vocab['<eos>'] = 0, 1, 2
en_idx, cn_idx = 3, 3
for en, cn in datas:
    # print(en,cn)
    for w in en:
        if w not in en_vocab:
            en_vocab[w] = en_idx
            en_idx += 1
    for w in cn:
        if w not in cn_vocab:
            cn_vocab[w] = cn_idx
            cn_idx += 1

print(len(list(en_vocab)))
print(len(list(cn_vocab)))
'''
英文词表长度:6057
中文词表长度:3533
'''

(三)、创建指定数据格式

需要将输入英文与输出中文封装为指定格式,即为编码器端输入添加结束符号并填充至固定长度,为解码器输入添加开始、结束符号并填充至固定长度,解码器端输出的正确答案应该只添加结束符号并且填充至固定长度。

padded_en_sents = []
padded_cn_sents = []
padded_cn_label_sents = []
for en, cn in datas:
    if len(en)>en_length:
        en = en[:en_length]
    if len(cn)>cn_length:
        cn = cn[:cn_length]
    padded_en_sent = en + ['<eos>'] + ['<pad>'] * (en_length - len(en))
    padded_en_sent.reverse()

    padded_cn_sent = ['<bos>'] + cn + ['<eos>'] + ['<pad>'] * (cn_length - len(cn))
    padded_cn_label_sent = cn + ['<eos>'] + ['<pad>'] * (cn_length - len(cn) + 1)
    
    padded_en_sents.append(np.array([en_vocab[w] for w in padded_en_sent]))
    padded_cn_sents.append(np.array([cn_vocab[w] for w in padded_cn_sent]) )
    padded_cn_label_sents.append(np.array([cn_vocab[w] for w in padded_cn_label_sent]))

train_en_sents = np.array(padded_en_sents)
train_cn_sents = np.array(padded_cn_sents)
train_cn_label_sents = np.array(padded_cn_label_sents)
 
print(train_en_sents.shape)
print(train_cn_sents.shape)
print(train_cn_label_sents.shape)

二、模型配置


(一)、定义网络超参数

embedding_size = 128
hidden_size = 512
num_encoder_lstm_layers = 1
en_vocab_size = len(list(en_vocab))
cn_vocab_size = len(list(cn_vocab))
epochs = 20
batch_size = 16

(二)、定义编码器

# encoder: simply learn representation of source sentence
class Encoder(paddle.nn.Layer):
    def __init__(self,en_vocab_size, embedding_size,num_layers=2,head_number=2,middle_units=512):
        super(Encoder, self).__init__()
        self.emb = paddle.nn.Embedding(en_vocab_size, embedding_size,)
        """
        d_model (int) - 输入输出的维度。
        nhead (int) - 多头注意力机制的Head数量。
        dim_feedforward (int) - 前馈神经网络中隐藏层的大小。
        """
        encoder_layer = paddle.nn.TransformerEncoderLayer(embedding_size, head_number, middle_units)
        self.encoder = paddle.nn.TransformerEncoder(encoder_layer, num_layers) 

    def forward(self, x):
        x = self.emb(x)
        en_out = self.encoder(x)
        return en_out

(三)、定义解码器

class Decoder(paddle.nn.Layer):
    def __init__(self,cn_vocab_size, embedding_size,num_layers=2,head_number=2,middle_units=512):
        super(Decoder, self).__init__()
        self.emb = paddle.nn.Embedding(cn_vocab_size, embedding_size)
        
        decoder_layer = paddle.nn.TransformerDecoderLayer(embedding_size, head_number, middle_units)
        self.decoder = paddle.nn.TransformerDecoder(decoder_layer, num_layers) 
   
        # for computing output logits
        self.outlinear =paddle.nn.Linear(embedding_size, cn_vocab_size)

    def forward(self, x,  encoder_outputs):
        x = self.emb(x)
        # dec_input, enc_output,self_attn_mask,  cross_attn_mask
        de_out = self.decoder(x, encoder_outputs)
        output = self.outlinear(de_out)
        output = paddle.squeeze(output)
        return  output

三、模型训练

encoder = Encoder(en_vocab_size, embedding_size)
decoder = Decoder(cn_vocab_size, embedding_size)

opt = paddle.optimizer.Adam(learning_rate=0.0001,
                            parameters=encoder.parameters() + decoder.parameters())

for epoch in range(epochs):
    print("epoch:{}".format(epoch))

    # shuffle training data
    perm = np.random.permutation(len(train_en_sents))
    train_en_sents_shuffled = train_en_sents[perm]
    train_cn_sents_shuffled = train_cn_sents[perm]
    train_cn_label_sents_shuffled = train_cn_label_sents[perm]
    # print(train_en_sents_shuffled.shape[0],train_en_sents_shuffled.shape[1])
    for iteration in range(train_en_sents_shuffled.shape[0] // batch_size):
        x_data = train_en_sents_shuffled[(batch_size*iteration):(batch_size*(iteration+1))]
        sent = paddle.to_tensor(x_data)
        en_repr = encoder(sent)

        x_cn_data = train_cn_sents_shuffled[(batch_size*iteration):(batch_size*(iteration+1))]
        x_cn_label_data = train_cn_label_sents_shuffled[(batch_size*iteration):(batch_size*(iteration+1))]
 
        loss = paddle.zeros([1]) 
        for i in range( cn_length + 2):
            cn_word = paddle.to_tensor(x_cn_data[:,i:i+1])
            cn_word_label = paddle.to_tensor(x_cn_label_data[:,i])

            logits = decoder(cn_word, en_repr)
            step_loss = F.cross_entropy(logits, cn_word_label)
            loss += step_loss

        loss = loss / (cn_length + 2)
        if(iteration % 50 == 0):
            print("iter {}, loss:{}".format(iteration, loss.numpy()))

        loss.backward()
        opt.step()
        opt.clear_grad()

输出结果如下图3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模型预测

encoder.eval()
decoder.eval()

num_of_exampels_to_evaluate = 10

indices = np.random.choice(len(train_en_sents),  num_of_exampels_to_evaluate, replace=False)
x_data = train_en_sents[indices]
sent = paddle.to_tensor(x_data)
en_repr = encoder(sent)

word = np.array(
    [[cn_vocab['<bos>']]] * num_of_exampels_to_evaluate
)
word = paddle.to_tensor(word)
 

decoded_sent = []
for i in range(cn_length + 2):
    logits  = decoder(word, en_repr)
    word = paddle.argmax(logits, axis=1)
    decoded_sent.append(word.numpy())
    word = paddle.unsqueeze(word, axis=-1)

results = np.stack(decoded_sent, axis=1)
for i in range(num_of_exampels_to_evaluate):
    print('---------------------')
    en_input = " ".join(datas[indices[i]][0])
    ground_truth_translate = "".join(datas[indices[i]][1])
    model_translate = ""
    for k in results[i]:
        w = list(cn_vocab)[k]
        if w != '<pad>' and w != '<eos>':
            model_translate += w
    print(en_input)
    print("true: {}".format(ground_truth_translate))
    print("pred: {}".format(model_translate))

输出结果如下图4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总结

本系列文章内容为根据清华社出版的《机器学习实践》所作的相关笔记和感悟,其中代码均为基于百度飞桨开发,若有任何侵权和不妥之处,请私信于我,定积极配合处理,看到必回!!!

最后,引用本次活动的一句话,来作为文章的结语~( ̄▽ ̄~)~:

学习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ps:更多精彩内容还请进入本文专栏人工智能,进行查看,欢迎大家支持与指教啊~( ̄▽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关文章
|
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安全 计算机视觉
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与挑战
【4月更文挑战第24天】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度学习已成为推动图像识别领域进步的核心动力。本文旨在探讨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中的关键应用,并分析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通过回顾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基础架构及其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中的创新应用,文章揭示了深度学习模型如何优化视觉信息处理流程。同时,针对训练数据需求、计算资源限制、模型泛化能力及对抗性攻击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策略和技术方向,为未来研究提供了参考框架。
2 0
|
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自动驾驶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应用
【4月更文挑战第24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技术,然后详细阐述了卷积神经网络(CNN)在图像识别中的优势和应用,最后探讨了深度学习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
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自动驾驶
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与挑战
【4月更文挑战第24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度学习已成为推动计算机视觉领域进步的核心动力。本文旨在探讨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任务中的关键技术、应用实例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我们将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基本原理出发,剖析其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并讨论数据增强、模型泛化及对抗性攻击等现实问题对深度学习模型性能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和案例研究,本文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关于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领域应用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全面视角。
|
1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自动驾驶
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与挑战
【4月更文挑战第24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度学习已成为推动计算机视觉进步的重要力量。本文将深入探讨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我们将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基础结构出发,逐步剖析其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及语义分割等任务中的实际应用,并讨论数据增强、迁移学习等优化策略。此外,文章还将针对计算资源需求高、模型泛化能力以及对抗性攻击等问题进行详细论述。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边缘计算 监控
深度学习赋能智能监控:图像识别技术的革新与应用
【4月更文挑战第23天】 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处理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智能监控系统中,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已成为提升系统智能化水平的核心动力。本文旨在探讨深度学习如何优化智能监控系统中的图像识别过程,提高监控效率和准确性,并分析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具体实施策略。通过深入剖析关键技术、挑战及解决方案,本文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关于深度学习图像识别技术在智能监控领域应用的全面视角。
|
2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边缘计算
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与挑战
【4月更文挑战第23天】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度学习作为其重要分支之一,在图像识别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将探讨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
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采集 自动驾驶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应用
【4月更文挑战第21天】 本文章深入探讨了深度学习技术在自动驾驶车辆图像识别领域的应用。不同于传统的摘要方式,本文将直接点出研究的核心价值和实际应用成果。我们专注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创新设计,其在复杂道路场景下的行人和障碍物检测中的高效表现,以及这些技术如何整合到自动驾驶系统中以增强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实验验证,我们的模型在公开数据集上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的准确率,并且在真实世界的测试场景中展现了卓越的泛化能力。
|
4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算法 云计算
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与挑战
【4月更文挑战第21天】 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度学习已经成为图像识别任务的核心动力。本文旨在探讨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应用进展,分析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通过对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深入研究,我们揭示了其在图像分类、目标检测和语义分割中的关键作用。同时,数据不平衡、模型泛化能力和计算资源限制等问题也被详细讨论。文章最终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网络结构的优化、无监督学习的发展以及跨领域知识迁移的可能性。
|
5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传感器 自动驾驶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4月更文挑战第20天】 本研究聚焦于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领域的应用,并探讨其在自动驾驶系统中的实际效用。文章首先回顾了深度学习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随后详细分析了卷积神经网络(CNN)在车辆环境感知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分析,本文验证了所提出算法在提高自动驾驶车辆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准确性和实时性方面的有效性。最后,讨论了目前技术的局限性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旨在为进一步的技术突破提供参考。
|
6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监控 算法
深度学习驱动下的智能监控革新:图像识别技术的前沿应用
【4月更文挑战第19天】 在数字时代,智能监控系统作为城市安全和效率的守护者,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本文深入探讨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如何重塑智能监控领域,通过算法创新提升识别准确率,实时处理大量数据,并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稳定运行。我们将分析当前最前沿的技术应用案例,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