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 PolarDB-X

首页 标签 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 PolarDB-X
# 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 PolarDB-X #
关注
6898内容
带你读《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原书第2版)典藏版》之二:构造数据抽象
《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原书第2版)》1984年出版,成型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多年使用的一本教材,1996年修订为第2版。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计算机程序的构造和解释(原书第2版)》对于计算机科学的教育计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2版中大部分重要程序设计系统都重新修改并做过测试,包括各种解释器和编译器。作者根据其后十余年的教学实践,还对其他许多细节做了相应的修改。
开源新发布|PolarDB-X v2.4.2开源生态适配升级
PolarDB-X v2.4.2开源发布,重点完善生态能力:新增客户端驱动、开源polardbx-proxy组件,支持读写分离与高可用;强化DDL变更、扩缩容等运维能力,并兼容MySQL主备复制及MCP AI生态。
PolarDB-X 全局Binlog解读之性能篇(上)
本篇来介绍一下PolarDB-X全局binlog在性能方面的一些设计和思考,先通过几个实际的测试案例来展示全局binlog的性能情况,然后结合这些案例来深入讲解全局binlog关于优化的故事。
|
4月前
| |
来自: 数据库
什么是多因素认证(MFA)
MFA(多因素认证)是一种增强型身份验证方法,通过结合知识、占有和生物特征等多种因素,提升账户与系统访问的安全性,广泛应用于企业安全与数据保护。
沪深A股实时行情API接入指南
逐笔Tick数据接口,查询A股上市公司的最新成交明细,确保获取市场的最新交易信息。返回示例如下:
信道编码概述 |带你读《5G空口特性与关键技术》之六
纠错编码的目的,是通过尽可能小的冗余开销确保接收端能自动地纠正数据传输中所发生的差错。在同样的误码率下,所需要的开销越小,编码的效率也就越高。
每周问答精选:PolarDB 和 PolarDB-X 的区别是什么?
为了方便各位小伙伴能够方便、快速的了解到 PolarDB 开源数据库的相关的使用问题,社区每周将精选群内高质量的问题通过该栏目予以统一答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据管理的艺术:PolarDB开源版详评与实战部署策略(一)
PolarDB-X是阿里巴巴自研的高性能云原生分布式数据库,基于共享存储的Shared-nothing架构,支持MySQL生态,具备金融级高可用、分布式水平扩展、HTAP混合负载等能力。它通过CN(计算节点)和DN(存储节点)实现计算与存储分离,保证数据强一致性,并支持全局二级索引和多主多写。PolarDB-X开源版提供更高程度的定制化和控制权,适合追求技术自主性和成本优化的开发者。部署方式包括RPM包、PXD工具和Kubernetes,其中PXD工具提供了一键部署的便利性。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