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洞察 | 建设海陆空数字孪生,打造智慧交通“最强大脑”

简介: 编者按:交通作为联通城市的血脉是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环,如何缓解交通拥堵,合理分配城市交通运力,智慧交通就是答案。智慧交通能有效地解决道路通行问题,发挥城市最大交通效能,凭借智慧管理平台给居民提供高效安全的出行服务,在技术领域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出行体验。全文约4437字,建议阅读时间14分钟。


导语

六年的发展,阿里云从关注交通单一关键环节开始,到思考如何应对大交通治理方、运营方、服务方的现实挑战,围绕交通“规、建、管、养、运、服”进行体系化建设,利用平台化技术综合优化交通资源。这是阿里云交通部门自身发展和转型的历程,也是阿里云与交通行业一起极速奔向全局智能的历程。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礼记·中庸》

 

自古以来,交通便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修建直道,堪称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长城烽火台白天放烟晚上放火,和当下V2X(Vehicle to Everything,车用无线通信技术)、车和车互联的理念非常相似;汽车、轮渡与飞机次第而来,当技术的进步足以支撑人类探索海陆空,交通的内涵也大大拓展,无远弗届。

 

与此同时,交通行业正迎来一场数字化的内生变革。“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在智能交通领域推动数字产业化探索


从城市大脑说起

阿里云在交通领域的探索,要从具有标杆意义的城市大脑说起。2016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博士向杭州市政府提出,“建设城市大脑解决城市病”;2019年,王坚博士进一步提出一个问题:能不能把杭州市道路上跑的车辆数清楚?如果数不清楚有多少车,交通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城市大脑综合运用视频识别、流计算、视觉计算加速等技术,对杭州全城视频数据流进行实时分析,通过数字化手段数清楚了路上跑着多少车辆。

 

除了能够很好解决交通管理这一刚性难题,城市大脑还帮助阿里云沉淀了数据分析的逻辑和算力底盘,后来扩展到智慧高速、智慧港口、智慧航空等实践中,这是一脉相承的通用能力。

 

六年的发展,阿里云从关注交通单一关键环节开始,到思考大交通治理方、运营方、服务方的现实挑战,围绕“规、建、管、养、运、服”进行体系化建设,利用平台化技术综合优化交通资源——这是阿里云交通团队自身发展和转型的历程。


如今,阿里云提出了更高的数字化愿景,逐步从城市交通领域走向综合交通的各大领域。一方面能不能进一步数清楚道路、港口、机场、铁路枢纽、航道上,到底有多少人在开车、骑单车、步行、坐飞机、坐高铁、运载货物;另一方面,阿里云从城市交通信控场景接入,沉淀解决交通行业共性痛点和供需问题的解决方案,在智慧高速、物流上云、智慧机场、智慧航司、智慧海事、智慧港口等数字化创新领域,都有了新的实践。



从最早的云平台、数字中台和业务中台,到可视化分析能力、PaaS层数据接口、AI能力调用接口,到行业知识图谱和行业模型相结合的云控平台、出行服务平台、货运物流服务平台,逐步进化成为产业智能的核心,让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之上的感知智能、认知智能、决策智能和行业能力实现紧密耦合。

 

最终,阿里云悟到:交通系统的本质是,更高效地优化基础设施和各类载具资源供给,更安全地满足个人出行、货运物流的需求;而数字化技术,能够做的就是“计算”,计算个人、货物的移动需求,计算实时各要素位移的状态,实现高效、精准地匹配和调度。



全要素、全时段、全覆盖的数字化

交通作为传统基建的重要组成,焕发数字化新生的第一步,是建立数字空间的交通全要素数字孪生

 

现实来说,今天交通新基建的数字化能力,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三个典型问题:

 

第一,夜间、恶劣天气,智能化能力急剧下降,因为传统AI靠视觉感知。

 

第二,设备覆盖有限,存在大量的数据盲区。但优化决策依赖精准全链路数据,否则决策有局限性。

 

第三,智能设备,如摄像机、雷达、测速、天气传感器等设备之间的孤立性,像盲人摸象,都是局部信息,很难为总体优化提供信息支撑。

 

针对这三个问题,阿里云对应从三个方向解决技术难题。



01

全时段

做到不受夜晚、雨雪恶劣天气干扰,指标不退化。传统的方式是爆闪灯,但对驾驶员非常不友好,而且覆盖的距离也比较有限。阿里云采用融合多元传感器:视觉AI加上毫米波雷达

 

但雷达感知域和视觉感知域不同,频率和特性都不一致,需要数据统一;其次,风吹日晒,会造成设备偏移,一段时间后要做动态校正映射矩阵;最后,如果视觉和雷达产生了冲突,你相信谁?相信的依据是什么?第一种各自计算分析,再投票,称之为“后融合”;第二种设计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实现数据驱动——阿里云选择了后者。在夜间、恶劣天气的感知能力可以达到白天的99.5%。


02

全覆盖

传统摄像机能够支撑的范围大概为200米,如果做全域覆盖,设备建设成本非常高。如何解决?

 

阿里云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在深度学习模型里,加上超小目标检测和分割能力,针对特别细小的目标,进行超分辨率放大,保证车辆细节感知。要知道,在真实应用中,超过600米的图像像素已经非常小,把它抠出来并识别出,就可以实现提升一倍以上感知距离。同时,在深度学习模型里,增加盲区的认知推理,比如靠近大桥的地方,已经超出人眼的感知范围,但通过车流的变化,可以推断是否有异常情况。

 

这样就可以利用技术手段,低成本地解决覆盖距离的问题。


03

全要素

交通全要素包括运动物体的属性、行为逻辑、客观环境。

 

这里要实现的交通目标是:真实的物理位置、速度、方向、尺寸、车道,要完全量化、一一对应。对交通事件,如违法、违规等行为,要实时感知,第一时间发现,快速决策、避免二次事故。同时准确判断道路环境,快速发现能见度、路面状况的微小变化,以降低未来更大的损失。

 

这里的技术难点在于,细致识别需要高分辨率图像,而高分辨率图像会导致计算量很大;但反之,如果没有足够的数据量,计算效果又会不好。

 

最终,阿里云利用视觉融合激光点云技术,结合边缘云的软硬一体技术底座,从底层的含光800芯片、倚天710芯片,到上层集成高效的算法模块、模型编译和加速推理,对各类交通设施的静态、动态实现二三维重构,耗时降低的同时性能极大提升。最终可以把车辆真实的物理尺寸精确感知出来,误差控制在0.15米以内,大约为一张A4纸的尺寸误差。只要道路之间的冗余足够,就可以很好地控制车流。把图像域转化到频域,可以使高分辨率达到非常好的效果,解决了路面细致识别的问题,这项研究发表在2021年CVPR Oral的论文中。




成宜高速是全国交通强国的试点,全线157公里,每年50%的时间是雾天。阿里云与蜀道集团合作,利用雷视融合激光点云技术、边缘云软硬一体技术,实现了黑夜、雾天,各种车辆实时动态、路面要素的精准感知,无死角覆盖。阿里云可以对各类交通元素进行静态毫米级、动态厘米级的定位,把道路上各种类型的载具接近实时的数字化还原。

 

不只是大路网,在航道、港口,也有“海上智控”的需求,形成“大水网”。它们同样需要各种感知手段,包括卫星、无人机、雷达、物联网、卫星电话、视频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构建整个大水网的动态数字孪生,小到一条渔船,大到一条商船,实时还原运行轨迹。


全局智能的运营管控决策

当交通的全要素、全时段、全覆盖的数字化建立之后,数字孪生实现了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的对应关系。那么无法靠现实世界试错模拟的情况,通过大规模宏观和微观仿真,对不同决策进行系统推演,都能对未来进行预测,然后对推演结果进一步优化,得以向交通系统的管理者提供智能化服务,产生创新价值。

 

目前,阿里云对公路、航道、铁路、机场、人流,都在做大规模的区域级、城市级仿真,实现全局智能的决策支撑。出行前的路线推荐可以把交通拥堵减少10%-20%,出行时通过感知融合和边缘计算,实现极致的路口资源分配,让路口的稀缺时空资源尽量做到不浪费,也能减少拥堵。

 

起初在高速公路数字化方面,阿里云主要实现了及时发现各类事件、及时应对、做被动管理的解决方案。如今由被动转向主动管控,可以提前预测事件发生的趋势和可能性,对高速公路的道路、桥梁、隧道、边坡,进行实时高频监测,预测道路上发生事件的概率,主动管理、管控高速和高速周边的重要节点,提前减少高速上的拥堵,降低养护成本。

 

目前,全国已经有四川、浙江、广东等20多条高速公路落地高速公路主动管控方案。例如广东高速的车流量预测与管控仿真,算法模型能做到15分钟内的预测,且准确率达到98.7%,同时结合两小时内交通数据,可以对未来发生交通事故概率较大的路段做预警,实现主动干预。

 

在机场数字机坪方面,2019年就实现了每辆飞机起降间所有保障节点的数字化,可以有针对性地查看机场机坪中存在哪些效率问题。如今更进一步实现了整个机场(包括数字机坪、数字航站楼)的全局智能。当有航空限流、天气状况时,机场能通过智能化调度大幅度提升航班运行效率,与传统人工调度相比,操作效率提升超过90%。

 

在首都国际机场,双方通过运筹优化、认知反演等方法在50秒内刷新1700架次航班的停机安排,将廊桥停机位利用率提高了10%,相当于每天额外有20000位旅客不用再乘坐摆渡车。

 

在水运领域,阿里云也利用同样的方法提升港口运行效率和港口运行安全。通过与宁波舟山港集团联合打造的“港口智能运营管控平台”,实现桥吊单机效率提升5%,港口的靠岸效率、场内运输效率、堆场效率、生产运行效率整体提升5%以上,集装箱卡车等待时间、通过时间缩短8%以上。

 

仅看数字不足以体现该解决方案的实际价值。实际上,提升5%的作业效率,从定性的角度来说,这意味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有人/无人集装箱卡车的作业混编;从定量的角度来说,对拥有10个泊位的梅山港,提升5%,意味着两年能多出1个泊位,而一个泊位的建设成本大概在10亿元人民币。


交通出行、运输服务一体化

交通是一个高频产生数据的领域。创新的解决方案、获得数据创新的价值是阿里云展开交通领域探索的底层逻辑。阿里巴巴集团本身也有丰富的交通元素,如菜鸟、高德、飞猪、千寻位置等。阿里云结合阿里巴巴集团的多元能力,补足版图,可以解决很多原本IT系统解决不了的问题。

 

比如,把智能交通大脑的上帝视角,通过高德等APP客户端,以伴随式服务的方式直接提供给道路的用户。如遇堵车,驾驶员看到的不只是红黄绿,而且是通过上帝视角的车载系统,了解前方具体情况,也可以了解服务区是否有排队、提供什么的服务等详情。高德的出行服务还与车厂合作,利用车路协同、5G、V2X等技术,通过车载OBU、车载系统,或者手机,提供增值信息服务。另外,菜鸟可以抓住综合交通枢纽,包括机场、铁路站、地铁站、物流仓储等节点,把跨方式的交通服务打通,降低企业物流的等待时间,提升效率。

 

同时,阿里云与众多交通行业的合作伙伴,集合感知、边缘计算、芯片、算法、通信技术打造软硬一体的智能硬件,实现更低的数据采集成本、统一编码的时空数据高效融合、打造统一的数据模型,把行业多年积累下来的知识通过AI知识图谱云化,建立行业的数据模型,共享行业数据资产,共同提升“仿真、推演、预测”能力,让行业知识不仅为技术人员所用,而且为业务人员所用。



结语

衣食住行,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基本生活需求。人和货品的“位移需求”从未改变,但实现安全出行、智能感知和预测供需平衡、高效调配供需双方等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正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机场、港口、航道、公路、城市交通等基础设施正全面优化,极速奔向全局智能。


内容来源:《云栖战略参考》2022第三期


阿里云研究院小助手微信:AlibabaCloudResearch

编辑:阿里云研究院 赵子千

相关文章
|
12月前
|
人工智能 供应链 算法
数智洞察 | 数字时代,你需要一个智能决策大脑
编者按: 数据是数字化的基本的生产资料,数据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数字化的能力、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数据已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将数据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使用,是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就“数字技术驱动的两场革命”进行了主题分享。
178 0
|
人工智能 运维 监控
大数据在城市智能轨道交通的应用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建设的逐渐普及,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网路愈加复杂,接入站点、旅客运输量等不断提高,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大数据在城市智能轨道交通的应用
|
供应链 安全 数据可视化
数智洞察丨我国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的机遇和挑战
笔者围绕公路交通“路、场、桥隧构造物、附属设施”4类全要素和“规划设计、建造、运行管理、养护、安全”等5个核心环节全周期的基础设施数字化内涵解读和场景设想。
数智洞察丨我国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的机遇和挑战
|
传感器 城市大脑 人工智能
数智洞察 | 数智交通之“智”——以城市交通管控为例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顽疾,主动交通管控是大中城市交通治理中的重要工作。 以交通管控为例,应该如何看待数智交通概念中的“数”和“智”?数据化和智能化是怎样的关系?人工智能和云脑平台如何辅助人类决策?
数智洞察 | 数智交通之“智”——以城市交通管控为例
|
城市大脑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城市大脑 |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本文介绍了城市大脑 |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的方案概述,方案价值及优势以及最佳实践。
城市大脑 |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
人工智能 城市大脑 安全
城市大脑 | 城市交通治理解决方案
本文介绍了城市大脑 | 城市交通治理解决方案的方案概述,方案价值及优势和最佳实践。
城市大脑 | 城市交通治理解决方案
|
人工智能 算法 大数据
智能制造的全流程产线与阿里云数智大脑支撑工业互联网的人才培养(一)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工业互联网作为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产物,已经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石。本文主要探讨智能制造技术与阿里云数智平台整合为工业互联网领域提供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
2543 0
智能制造的全流程产线与阿里云数智大脑支撑工业互联网的人才培养(一)
|
人工智能 供应链 物联网
智能制造的全流程产线与阿里云数智大脑支撑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的思考(二)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工业互联网作为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产物,已经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石。本文主要探讨智能制造技术与阿里云数智平台整合为工业互联网领域提供人才培养的解决方案。
1880 0
智能制造的全流程产线与阿里云数智大脑支撑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的思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