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阿里云新用户免费实例时,如果关闭实例后文件丢失,这通常是因为容器环境中的数据存储是非持久化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确保ModelScope模型及相关文件能够长期保存,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使用NAS(网络附加存储)实现数据持久化
- 原因:容器环境是临时的,一旦实例被销毁或重启,所有存储在容器内部的数据都会丢失。
- 解决方案:
- 配置NAS存储,将模型文件和相关数据存储到NAS中。
- 在实例运行时,将NAS挂载到您的容器环境中,确保数据可以持久保存。
- 即使实例重启或销毁,NAS中的数据仍然存在,新的实例启动后可以重新挂载NAS继续使用。
重要提示:NAS存储需要手动配置,并且只有挂载到ECS或SAE实例后才能访问,请参考相关文档完成设置。
2. 使用OSS(对象存储服务)保存模型文件
- 适用场景:如果您需要保存模型文件、配置文件或其他静态资源,OSS是一个高效的选择,尤其适合读多写少的场景。
- 操作步骤:
- 登录阿里云OSS控制台,创建一个Bucket用于存储模型文件。
- 将ModelScope下载的模型文件上传至OSS Bucket中。
- 在程序运行时,通过OSS SDK或API从Bucket中读取模型文件。
- 优势:
- OSS支持高并发访问,适合分布式场景。
- 提供可视化管理工具,便于文件管理和维护。
3. 修改ModelScope默认下载路径
- 原因:ModelScope默认将模型下载到用户的缓存目录(如Linux系统中的
~/.cache/modelscope
),但该路径位于容器内部,重启后会丢失。
-
解决方案:
- 修改ModelScope的下载路径,将其指向持久化存储(如NAS或OSS挂载路径)。
-
在代码中通过snapshot_download
函数指定自定义路径,例如:
from modelscope.hub.snapshot_download import snapshot_download
# 指定持久化存储路径
custom_path = "/mnt/nas/modelscope"
model_dir = snapshot_download('AI-ModelScope/stable-diffusion-v1-5', cache_dir=custom_path)
print(f"模型已下载到: {model_dir}")
- 确保
/mnt/nas/
是您挂载的NAS路径或其他持久化存储位置。
4.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
- 建议操作:
- 定期将模型文件和相关数据备份到OSS或其他远程存储中。
- 使用自动化脚本或定时任务(如Cron Job)完成备份操作。
- 注意事项:
- 备份频率应根据数据更新频率调整。
- 确保备份文件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5. 利用PAI平台进行模型管理
- 如果您使用的是阿里云人工智能平台PAI,可以通过PAI-DSW(交互式建模)服务来管理模型开发和存储。
- 操作步骤:
- 在PAI-DSW中创建Notebook实例,并将模型文件存储到持久化存储路径。
- 利用PAI提供的底层Sudo权限,灵活配置存储路径和环境。
- PAI-DSW支持多种计算实例(如A10/V100/G6),可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资源配置。
总结与重要提醒
- 加粗提醒:请务必避免将重要数据存储在容器内部的临时路径中,否则重启或销毁实例后数据将不可恢复。
- 推荐优先使用NAS或OSS作为持久化存储方案,确保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
- 如果您对配置NAS或OSS不熟悉,可以参考阿里云官方文档获取详细指导。
通过以上方法,您可以有效解决ModelScope模型文件在实例关闭后丢失的问题,并确保数据的长期保存和高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