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每一次技术的进步都会带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进步,也都会改变着人类分工协作的方式,并带来组织及生产的变革。
当今时代,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加速发展,创新,经济社会正面临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全球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在新一轮的时代浪潮下,数智化将会为组织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会成为应对用户需求变化,市场与产业不确定性的必然选择和内在需求。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思维,积极适应时代变化并保持敏捷,顺应时代潮流,在竞争中激流勇进。
一, 什么是企业敏捷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发生变化,以及经济贸易转变,消费需求与行为都在快速变化,传统“守株待兔”式的运营模式已然不奏效。与此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普遍面临着劳动力不足,供应链短缺,货源受限,车源不足,客户需求量低迷以及销售渠道受阻等多种挑战,同时,员工移动远程办公也逐渐常态化。因此,企业人员必须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做出快速感知,并及时适应,才能够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下临危不乱,在逆境中找到突破口,化危机为商机,保持企业及个人生命力与活力,建立更长远的商业,物流运输发展战略,谋划可持续的客户价值。
从体系角度来看,建立物流,贸易,产业,金融,数据,市场一体化的物流生态运营圈。
通过“数据+物流+算力”的赋能,实现组织的网络协同与高效协作,以用户为中心,全方位,全要素进行实时洞察,更好地完成各项物流环节利用,确保物流运输事业稳步向前推进。
二, 提高现代业务物流管理效率的途径
1.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为物流信息化管理提供保障。2,构建一个现代化的,安全可靠的电子信息技术平台。3,提高客户个性化的服务体验,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的需求。4,通过APP等职能技术,选择最佳运输服务管理方式,为高效,快捷物流保驾护航。
2.提升智慧物流能级,鼓励,引导物流市场主体实施企业生态联盟,健全物流产业链,规范并扩大数据共享与运用。
3.构建物流公共信息与咨询服务平台,利用数据,信息进行研究,分析,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物流发展导向和咨询服务,促进行业发展。
4.对物流物资实施时效分类,差别定价,集中包装,分期到达,合理配货,减少空载,降低车辆停放频率,缩短车辆停放时间,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5.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依托企业自身优势,实现战略合作联盟,形成一批现代物流工业园,加强合作研究与开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6.聚焦数字化物流发展功能,完善“多区域协同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物流订单,储运能力,货物追踪等信息及时共享。强化大数据服务,提供信息发布,仓配管理等服务,促进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7.推广智能化和数字化物流服务体系,坚持标准化设计,一体化物流运输服务,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推动物流模式创新,缩短物流环节,简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8.提升物流平台设计水平,加快先进系统,智能设备的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提升平台性能,提高自动化物流推进程度,促进物流业的提质增效。
9.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物流业“走出去”相关主管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和信息共享。借鉴国内和国际通行的项目融资模式,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物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
10.实施品牌战略。将品质工程作为工程项目和企业创建品牌的重要载体,引导企业把品牌形象作为自身荣誉和评价追求,提升物流企业整体形象,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11.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广泛宣传,积极推动全员参与品质工程创建活动,形成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
三, 数字化转型重要性
1, 组织协调:优化流程设计,各组织共享服务能力,统一接单窗口,避免重复接单,造成资源浪费。
2, 平台支撑:形成有效合作机制,赋能新业务需求,提高效率,简化业务流程,稳定业务实施方案,提供可视化运维能力,确保业务,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3, 数据应用:建立数据统一标准及分析平台,运营数据反哺产品,为形成解决方案提供支撑。
4, 全程可视:通过自动化,智能化信息,数据传递,共享,形成有效联动,减少线下沟通,节约人力成本消耗。
四, 注重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人才培养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需尽快提升这三类人才的数字化技术应用能力,这是制造业各类型企业的共性需求。然而,中国制造业规模庞大,细分行业众多,不同规模企业与不同细分行业的数字化水平差异较大,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根据施耐德的调研统计,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水平与其规模呈正相关关系。部分大型央企、国企数字化转型起步早、投入大、收益高,数字化意识较为深入,数字化程度相对较高,已经实现了部分业务的数字化,未来将重点关注业务人员的数字化运营管理能力。相比之下,部分民营中小企业仍处于数字化发展的起步阶段,数字化意识较为薄弱和模糊,业务转型也处于初期阶段,对这部分企业而言,管理层拥有更高的数字化意识和数字化领导力水平则更为重要。从业单位应加强人才培养制度建设,强化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水平,着力培养和锻炼出具备现代化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以及良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从业人员。
1. 培养体系-数字化管理人才注重数字化领导力,并肩负企业转型中组织体系建设的重任。
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坚强有力的领军人才,数字化管理者往往是懂业务、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作为管理者,自身的认知变革是第一步,需要对数字化趋势和行业发展有敏锐的洞察力,对前沿科技有一定的感知;在发展规划上,需要有运筹帷幄、长远布局的考虑以结合业务情况制定发展战略;在战略执行上,需要有强有力的数字化领导力以推动组织人员的协作和战略规划的落地。企业内部的高层次领军人才计划、金牌项目经理等项目都致力于培养和选拔这类人才,同时外部的原生数字化企业也可提供前沿科技洞察、数字化领导力培养等服务。除自身的能力提升外,数字化管理人才还需肩负起组织体系建设的重任,如搭建更加敏捷高效的职能运作机制、数字化人才发展体系、绩效管理激励机制等。促进企业数字化管理加速前进。
2. 培养体系-数字化技术与应用人才数字化技术与应用人才在能力上独立专精在实践中复合交织。
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任何业务的转型落地都需依赖技术能力的支撑,同时,从技术对业务的赋能来看,需要大量的业务人员基于各类业务场景将数字技术与业务融合,如敏捷研发、全域营销、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等。企业内部可通过业务人员与技术人员的轮岗,提升交叉应用能力。从实际需求来看,数字化技术人才和数字化应用人才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各自的应用场景中,二者需要做到深入且专业,而在转型实践中,二者的能力需要做到复合交织,从而成为企业转型急需的复合型人才。
3. 数字化人才配置根据企业转型痛点与需求进行数字化人才盘点、评价与识别。
“缺乏可用之人”是当前企业进行数字化人才配置的主要困难,充分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提高人效、优化人才配置已成为当务之急。与任何人才的配置一样,数字化人才的排兵布阵也是一个供需匹配的过程,借助人才盘点、人才识别等方式可提高匹配的效率与准确性。首先,不同行业、规模的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痛点和需求有所差异,需根据企业特定问题和发展战略明确岗位能力需求;其次,通过人才盘点可掌握企业内部数字化人才供给情况,如数字化理念的普及程度、数字技术与业务的融合能力等,可通过数字化人才岗位能力模型与等级认证体系快速评价员工能力,以及通过竞赛比武等形式识别优秀技术人才以进行合理配置。最后,在准确掌握组织人才需求与内部人才供给情况之后,方可进行点对点的排兵布阵,同时为人才储备、人才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4. 数字化人才培育内外协作,优势互补,合力推动三个层次的数字化人才培。
传统企业在探索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或受企业基因等内部因素制约,在数字化人才培养上面临诸多痛点,内外协作可作为有效的解决方式,通过内外优势互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帮助企业更高效地赋能不同类型的数字化人才。具体来看,在数字化管理人才方面,传统企业不乏有管理者对转型的必要性认知不足、缺乏数字化理念,在组织架构与人才培养方面无法建立起“自上而下”的发展体系。而通过内外协作引入外部数字化企业的力量可解决这一问题,如帮助企业赋能管理者、启发管理者的数字思维、培养数字化领导力等。在数字化技术人才与数字化应用人才方面,虽然传统企业对先进数字技术有着较强的学习需求,但内部培训资源和体系往往难以满足不同类型人才的培训需求,而在内外协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企业可将外部供应商长期沉淀的数字化能力与自身业务结合,分别提升数字化技术人才和应用人才的岗位专业能力,同时实现“技术+业务”的双向赋能,提升二者对业务和技术的交叉应用能力。
五, 降本增效举措
1,统一管理语言,降低沟通成本
在管理团队中,财务人员只学财务的知识,销售人员只学销售的知识,生产人员只学生产的知识。
因为管理沟通语言不统一,造成彼此不能理解对方的想法,企业内耗很大。通过对人员和业务的培训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沟通成本。
2,建立共同管理认知,形成真正的管理团队
真正的管理团队是有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价值观,而只有企业创始人和团队伙伴持续的在一起学习,才能同频理解外部市场的变化。
所有人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发现机会,贡献智慧。他们也会因为长期持续的在一起管理学习的磨合,就能够慢慢形成企业真正的管理团队。
3,打造创新型组织,增强管理自信
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创新不是口号和标语,创新型组织一定是学习型组织。只有管理团队持续学习,率先垂范,才能激活整个企业的创新氛围。
不断学习的组织才会有不断创新的想法,才会自信的面对市场上发生的任何变化,这就是团队的管理自信。
六,总结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转型所需的数字化人才可划分为数字化管理人才、数字化应用人才和数字化技术人才三个层次,各行业普遍存在对这三类人才的需求。数字化+人才:让企业数字化转型中良将如云;数字化+组织:让企业换发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数字化+业务:创造业务的全新可能性。而从行业差异性的视角来看,金融、零售、能源、制造四个行业在数字人才的培养上又表现出各自的独特需求。
从数字化人才的培养体系上来看,数字化管理、应用、技术三类人才有着各自的培养内容及方式。就数字化管理人才来看,注重数字化领导力培养和组织体系建设,而数字化技术与应用人才在能力上需做到独立专精,在实践中又需做到复合交织。企业需通过内外协作的方式进行数字化人才培养,以充分发挥内外部优势。
七, 结束语
数字改变世界,认识打破壁垒。数字化转型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对现代企业来说是一道必答题。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在数字化的未来,是赋能,而非管理,才是企业真正的领导力引擎。未来已来,数字化时代,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数据+智能化+物流+数字化”的赋能,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全链路,全要素,全方位的实时洞察,根据自身企业发展实力,一切以客户需求为首任,未来的物流运输事业定会朝着大数据指引的方向稳步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