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系统设计模式 - 分割日志(Segmented Log)

本文涉及的产品
日志服务 SLS,月写入数据量 50GB 1个月
简介: 分布式系统设计模式 - 分割日志(Segmented Log)
原文链接: Segmented Log


分割日志(Segmented Log)


将大文件切分为更容易处理的多个更小的文件。


问题背景


单一的日志文件可能会增长到很大,并且在程序启动时读取从而成为性能瓶颈。老的日志需要定时清理,但是对于一个大文件进行清理操作很费劲。


解决方案


将单一日志切分为多个,日志在达到一定大小时,会切换到新文件继续写。

//写入日志
public Long writeEntry(WALEntry entry) {
    //判断是否需要另起新文件
    maybeRoll();
    //写入文件
    return openSegment.writeEntry(entry);
}
private void maybeRoll() {
    //如果当前文件大小超过最大日志文件大小
    if (openSegment.
            size() >= config.getMaxLogSize()) {
        //强制刷盘
        openSegment.flush();
        //存入保存好的排序好的老日志文件列表
        sortedSavedSegments.add(openSegment);
        //获取文件最后一个日志id
        long lastId = openSegment.getLastLogEntryId();
        //根据日志id,另起一个新文件,打开
        openSegment = WALSegment.open(lastId, config.getWalDir());
    }
}


如果日志做了切分,那么需要快速以某个日志位置(或者日志序列号)定位到某个文件的机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

  • 每一个日志切分文件的名称都是包含特定开头以及日志位置偏移量(或者日志序列号)
  • 每一个日志序列号包含文件名称以及 transaction 偏移。
//创建文件名称
public static String createFileName(Long startIndex) {
    //特定日志前缀_起始位置_日志后缀
    return logPrefix + "_" + startIndex + "_" + logSuffix;
}
//从文件名称中提取日志偏移量
public static Long getBaseOffsetFromFileName(String fileName) {
    String[] nameAndSuffix = fileName.split(logSuffix);
    String[] prefixAndOffset = nameAndSuffix[0].split("_");
    if (prefixAndOffset[0].equals(logPrefix))
        return Long.parseLong(prefixAndOffset[1]);
    return -1l;
}


在文件名包含这种信息之后,读操作就分为两步:

  1. 给定一个偏移(或者 transaction id),获取到大于这个偏移日志所在文件
  2. 从文件中读取所有大于这个偏移的日志
//给定偏移量,读取所有日志
public List<WALEntry> readFrom(Long startIndex) {
    List<WALSegment> segments = getAllSegmentsContainingLogGreaterThan(startIndex);
    return readWalEntriesFrom(startIndex, segments);
}
//给定偏移量,获取所有包含大于这个偏移量的日志文件
private List<WALSegment> getAllSegmentsContainingLogGreaterThan(Long startIndex) {
    List<WALSegment> segments = new ArrayList<>();
    //Start from the last segment to the first segment with starting offset less than startIndex
    //This will get all the segments which have log entries more than the startIndex
    for (int i = sortedSavedSegments.size() - 1; i >= 0; i--) {
        WALSegment walSegment = sortedSavedSegments.get(i);
        segments.add(walSegment);
        if (walSegment.getBaseOffset() <= startIndex) {
            break; // break for the first segment with baseoffset less than startIndex
        }
    }
    if (openSegment.getBaseOffset() <= startIndex) {
        segments.add(openSegment);
    }
    return segments;
}


举例


基本所有主流 MQ 的存储,例如 RocketMQ,Kafka 还有 Pulsar 的底层存储 BookKeeper,都运用了分段日志。

RocketMQ:


微信图片_20220624192935.jpg


Kafka:

微信图片_20220624193013.jpg


Pulsar存储实现BookKeeper:


微信图片_20220624193026.jpg


另外,基于一致性协议 Paxos 或者 Raft 的存储,一般会采用分段日志,例如 Zookeeper 以及 TiDB。

相关实践学习
日志服务之使用Nginx模式采集日志
本文介绍如何通过日志服务控制台创建Nginx模式的Logtail配置快速采集Nginx日志并进行多维度分析。
相关文章
|
3月前
|
XML 安全 Java
【日志框架整合】Slf4j、Log4j、Log4j2、Logback配置模板
本文介绍了Java日志框架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重点讨论了SLF4J、Log4j、Logback和Log4j2之间的关系及其性能对比。SLF4J作为一个日志抽象层,允许开发者使用统一的日志接口,而Log4j、Logback和Log4j2则是具体的日志实现框架。Log4j2在性能上优于Logback,推荐在新项目中使用。文章还详细说明了如何在Spring Boot项目中配置Log4j2和Logback,以及如何使用Lombok简化日志记录。最后,提供了一些日志配置的最佳实践,包括滚动日志、统一日志格式和提高日志性能的方法。
927 31
【日志框架整合】Slf4j、Log4j、Log4j2、Logback配置模板
|
2月前
|
监控 安全 Apache
什么是Apache日志?为什么Apache日志分析很重要?
Apache是全球广泛使用的Web服务器软件,支持超过30%的活跃网站。它通过接收和处理HTTP请求,与后端服务器通信,返回响应并记录日志,确保网页请求的快速准确处理。Apache日志分为访问日志和错误日志,对提升用户体验、保障安全及优化性能至关重要。EventLog Analyzer等工具可有效管理和分析这些日志,增强Web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9天前
|
存储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日志详解——日志分类、二进制日志bin log、回滚日志undo log、重做日志redo log
MySQL日志详解——日志分类、二进制日志bin log、回滚日志undo log、重做日志redo log、原理、写入过程;binlog与redolog区别、update语句的执行流程、两阶段提交、主从复制、三种日志的使用场景;查询日志、慢查询日志、错误日志等其他几类日志
MySQL日志详解——日志分类、二进制日志bin log、回滚日志undo log、重做日志redo log
|
1月前
|
SQL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MySQL事务日志-Undo Log工作原理分析
事务的持久性是交由Redo Log来保证,原子性则是交由Undo Log来保证。如果事务中的SQL执行到一半出现错误,需要把前面已经执行过的SQL撤销以达到原子性的目的,这个过程也叫做"回滚",所以Undo Log也叫回滚日志。
MySQL事务日志-Undo Log工作原理分析
|
2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算法
分布式系统架构5:限流设计模式
本文是小卷关于分布式系统架构学习的第5篇,重点介绍限流器及4种常见的限流设计模式:流量计数器、滑动窗口、漏桶和令牌桶。限流旨在保护系统免受超额流量冲击,确保资源合理分配。流量计数器简单但存在边界问题;滑动窗口更精细地控制流量;漏桶平滑流量但配置复杂;令牌桶允许突发流量。此外,还简要介绍了分布式限流的概念及实现方式,强调了限流的代价与收益权衡。
94 11
|
2月前
|
设计模式 监控 Java
分布式系统架构4:容错设计模式
这是小卷对分布式系统架构学习的第4篇文章,重点介绍了三种常见的容错设计模式:断路器模式、舱壁隔离模式和重试模式。断路器模式防止服务故障蔓延,舱壁隔离模式通过资源隔离避免全局影响,重试模式提升短期故障下的调用成功率。文章还对比了这些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并解释了服务熔断与服务降级的区别。尽管技术文章阅读量不高,但小卷坚持每日更新以促进个人成长。
66 11
|
2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什么是事件日志管理系统?事件日志管理系统有哪些用处?
事件日志管理系统是IT安全的重要工具,用于集中收集、分析和解释来自组织IT基础设施各组件的事件日志,如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等,帮助提升网络安全、实现主动威胁检测和促进合规性。系统支持多种日志类型,包括Windows事件日志、Syslog日志和应用程序日志,通过实时监测、告警及可视化分析,为企业提供强大的安全保障。然而,实施过程中也面临数据量大、日志管理和分析复杂等挑战。EventLog Analyzer作为一款高效工具,不仅提供实时监测与告警、可视化分析和报告功能,还支持多种合规性报告,帮助企业克服挑战,提升网络安全水平。
114 2
|
2月前
|
存储 运维 数据可视化
如何为微服务实现分布式日志记录
如何为微服务实现分布式日志记录
133 1
|
3月前
|
存储 监控 安全
什么是日志管理,如何进行日志管理?
日志管理是对IT系统生成的日志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析和处理的实践,对维护系统健康、确保安全及获取运营智能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日志管理的基本概念、常见挑战、工具的主要功能及选择解决方案的方法,强调了定义管理目标、日志收集与分析、警报和报告、持续改进等关键步骤,以及如何应对数据量大、安全问题、警报疲劳等挑战,最终实现日志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334 0
|
4月前
|
NoSQL Java Redis
太惨痛: Redis 分布式锁 5个大坑,又大又深, 如何才能 避开 ?
Redis分布式锁在高并发场景下是重要的技术手段,但其实现过程中常遇到五大深坑:**原子性问题**、**连接耗尽问题**、**锁过期问题**、**锁失效问题**以及**锁分段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还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尼恩在实际项目中总结了这些坑,并提供了详细的解决方案,包括使用Lua脚本保证原子性、设置合理的锁过期时间和使用看门狗机制、以及通过锁分段提升性能。这些经验和技巧对面试和实际开发都有很大帮助,值得深入学习和实践。
太惨痛: Redis 分布式锁 5个大坑,又大又深, 如何才能 避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