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条件表达式
条件语句通常用于在两个值之间进行二选一,例如一个简单程序用于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常规的写法,大家都会:
1def myAbs(x): 2 if x >= 0: 3 res = x 4 else: 5 res = -x 6 return res
上面的代码虽然可以实现,但是太过麻烦。使用条件表达式,会使代码更加简洁、明了。注意:Python并没有三元运算符? :。
1def myAbs(x): 2 return x if x > 0 else -x
2.列表推导式
列表推导式是一种快速生成列表的方法。其形式是用方括号括起来的一段语句,如下例筛选原始字符串t中的大写字母程序:
1def only_upper(t): 2 return [s for s in t if s. isupper()]
列表推导式的执行流程:首先执行for循环,对t中每一个字符s进行遍历。接着,利用isupper()函数来判断该字符是否为大写字母。如果是,则将结果添加到一个新列表中。循环结束后,得到最终结果。如果我们不使用列表推导式,就会写下面的一大堆代码:
1def only_upper(t): 2 res = [] 3 for s in t: 4 if s.isupper(): 5 res.append(s) 6 return res
列表推导式的更多用法,如下所示:
1res = [x + y for x in "xyz" for y in "123"] 2# ['x1', 'x2', 'x3', 'y1', 'y2', 'y3', 'z1', 'z2', 'z3'] 3 4res = [str(k) + ":" + str(v) for k, v in dict(one=1, two=2).items()] 5# ['two:2', 'one:1']
3.字典推导式
与列表推导式[]很相似,字典推导式使用{}就可以得到字典推导式。
1d = {str(i): i**2 for i in range(0, 7) if i % 2 == 0} 2# {'2': 4, '4': 16, '0': 0, '6': 36}
4.集合推导式
大括号{}除了能用于字典推导式,还可以用作集合推导式,两者仅仅在细微处有差别。
1s = {ch for ch in "CurryCoder" if ch not in "curry"} 2# {'e', 'C', 'd', 'o'}
5.生成器推导式
根据上面的思维逻辑,我们一定会想到,是否有元组推导式。答案很遗憾,没有!在Python中()用于表示一个生成器generator。
1t = (i for i in range(9) if i % 2 == 0) 2# <generator object <genexpr> at 0x000000000216D5C8> 3print(type(t)) # <class 'generator'>
要通过类似方法生成元组,需要显式调用元组的类型转换函数tuple()。如下例所示:
1t = tuple((i for i in range(9) if i % 2 == 0)) 2# (0, 2, 4, 6, 8) 3print(type(t)) # <class 'tuple'>
6.丢弃变量_
如果我们只是想利用for循环五次,不使用当中的计数器变量i。可以引入一个丢弃变量_,这在程序中也很常见。如下例所示:
1for _ in range(5): # _表示丢弃变量,当你需要循环5次,但是又需要计数变量i时使用 2 print("hello world")
7.any()和all()
Python提供了一个内置函数any(),它接收一个布尔值序列,如果其中有任意一个值为True,则返回 True 。它也适用于列表:
1res = any([False, False, True]) 2print(res) # True
但是,它通常用于生成器推导式中。将any()与生成器推导式结合使用效率较高,因为它只要一遇到真值就会终止,所以不会对整个序列进行计算。如下所示:
1res = any(i == 'y' for i in "CurryCoder") 2print(res) # True
Python还提供了另一个内置函数all(),如果序列中的每个元素均为True,才会返回True 。
1res = all(i == 'y' for i in "CurryCoder") 2print(res) # False 3 4res = all(i == 'a' for i in "aaaaaa") 5print(res) # 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