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目前研一,研究方向为云边环境下的资源调度问题。很荣幸在大四跟随师兄的建议,浅要接触了Docker和Kubernetes,继云技术后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随后在研一期间对其进行深入学习,小有成效后该领域的研究随即成为了我的研究方向。学习期间曾参加过云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大牛的汇报,加之部分论文的贡献,了解到了KubeEdge边缘计算平台,是兴趣使然也是专业任务的驱动,希望自己在该平台的基础下,结合所学知识,做出自己的工作。
在目标明确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搭建云边异构环境。最初的计划是将云中心部署在自己的小电脑上,同时在电脑上搭配一个节点做为x86架构的边缘节点,一个树莓派作为arm架构的边缘节点,但是在该过程踩了很多坑之后,将搭建问题简化到缺少一个公网IP(云中心的IP),因此我将目光转向阿里云服务器。疫情期间在阿里云的官网中看到了阿里云服务器的学生计划,因为自己的小电脑暂时可以满足三集群需求所以一直留着这个机会,并且实验室的云服务器要留着给师兄们实验不能让我随便玩,就只能来求助阿里爸爸了嘿嘿,这次能够部署成功真的多亏了这台云服务器,所以我打心底感谢阿里云的帮助!!!
在此次ECS云服务器的使用过程中的一个亮点是示例的管理,我需要的所有信息和想要进行的操作,都可以在实例页面找到,尤其时在我需要开启端口访问时(KubeEdge边缘节点需要访问云端的10000-10004等),实例安全组配置对该功能提供的便捷性。其次,在我部署K8s(初始化)和KubeEdge(cloudcore和edgecore的配置)的时候,由于第一次使用云服务器,不了解云服务器的公网IP和私网IP的使用场景,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但是我在阿里技术帖子中找到了说明和解决方案(再次感谢阿里云团队提供的平台!)。
这个帖子是在我搭建成功后第一时间来写的,除了希望可以继续使用该云服务器,也希望将自己的收获分享给阿里云团队,以及为像我一样需要使用云服务并且经济并不宽裕,摸黑前行的同学(毕竟没有导师给工资是真的惨啊)带来一个方向,两个月加一周的的免费试用时间,如果好好珍惜真的可以做很多的成果。
成功搭建后的样子:
最后借着这个体验也想发表自己在部署KubeEdge平台时的一些感受。首先,KubeEdge平台的官方网站的更新文档真的做的不是很细节,中文的版本只更新到v1.7,虽然我英语确实不太好,但是我觉得一个较为成熟的技术框架,既然是我们国家的,为什么不做好中文翻译让国内更多的人能够更好的了解呢。第二点是该平台的部署说明对初学者真的很不友好,很多部署操作都被省略了,所以网络中针对该平台的部署说明更是只存在很久远的版本,这也是我在部署该平台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几乎所有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都仅仅集中在github进行讨论。还是希望KubeEdge可以更好的发展吧。
再次感谢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