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高级语法4:类对象和实例对象访问属性的区别和property属性

简介: Python高级语法4:类对象和实例对象访问属性的区别和property属性

一、再论静态方法和类方法以及实例方法



  • 1.1、类属性、实例属性它们在定义和使用中有所区别,而最本质的区别内存中保存的位置不同
  • 实例属性属于对象
  • 类属性属于类


class Province(object):
      # 类属性
      country = '中国'
      def __init__(self, name):
            # 实例属性
            self.name = name
# 创建一个实例对象
obj = Province('山东省')
# 直接访问实例属性
print(obj.name)
# 直接访问类属性
Province.country
  • 由上述代码可以看出【实例属性需要通过对象来访问】【类属性通过类访问】,在使用上可以看出 实例属性和类属性的归属是不同的
  • 类属性在内存中只保存一份
  • 实例属性在每个对象中都要保存一份
  • 应用场景:通过类创建实例对象时,如果每个对象需要具有相同名字的属性,那么就使用类属性,用一份既可
  • 1.2、实例方法、静态方法和类方法 (类里面的三种方法,区别在于调用方式不同)
  • 实例方法:由对象调用;至少一个self参数;执行实例方法时,自动将调用该方法的对象赋值给self;
  • 类方法:由类调用; 至少一个cls参数;执行类方法时,自动将调用该方法的类赋值给cls;
  • 静态方法:由类调用;无默认参数;
class Foo(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self.name = name
def ord_func(self):
     """ 定义实例方法,至少有一个self参数 """
     # print(self.name)
     print('实例方法')
@classmethod
def class_func(cls):
     """ 定义类方法,至少有一个cls参数 """
     print('类方法')
@staticmethod
def static_func():
     """ 定义静态方法 ,无默认参数"""
     print('静态方法')
f = Foo("中国")
# 调用实例方法
f.ord_func()
# 调用类方法
Foo.class_func()
# 调用静态方法
Foo.static_func()
  • 相同点:对于所有的方法而言,均属于类,所以 在内存中也只保存一份
  • 不同点:方法调用者不同、调用方法时自动传入的参数不同。


二、property 属性



  • 2.1、什么是property属性,在方法名的加上property就是 property属性,在调用上 dog.run 优于 dog.eat()


class Dog(object):
      def eat(self):
            print("吃")
      # 定义property属性
      @property
      def run(self):
            print("跑")
dog = Dog()
dog.eat()  # 调用实例方法
dog.run    # 调用property属性
  • property属性的定义和调用要注意一下几点:
  • 定义时,在实例方法的基础上添加 @property 装饰器;并且仅有一个self参数
  • 调用时,无需括号


方法:dog.eat() 
property属性:dog.run
  • 2.2、property属性有两种方式
  • 装饰器 即:在方法上应用装饰器
  • 类属性 即:在类中定义值为property对象的类属性
  • 2.2.1、装饰器方式在类的实例方法上应用@property装饰器,Python中的类有经典类和新式类,新式类的属性比经典类的属性丰富。( 如果类继object,那么该类是新式类
  • 经典类,具有一种@property装饰器


class Goods:
   @property
   def price(self):
        return "laowang"
# ############### 调用 ###############
obj = Goods()
result = obj.price  # 自动执行 @property 修饰的 price 方法,并获取方法的返回值
print(result)
  • 新式类,具有三种@property装饰器


# ############### 定义 ###############
class Goods:
      """python3中默认继承object类
      以python2、3执行此程序的结果不同,因为只有在python3中才有@xxx.setter  @xxx.deleter
      """
      @property
      def price(self):
           print('@property')
      @price.setter
      def price(self, value):
           print('@price.setter')
      @price.deleter
      def price(self):
           print('@price.deleter')
# ############### 调用 ###############
obj = Goods()
obj.price          # 自动执行 @property 修饰的 price 方法,并获取方法的返回值
obj.price = 123    # 自动执行 @price.setter 修饰的 price 方法,并将  123 赋值给方法的参数
del obj.price      # 自动执行 @price.deleter 修饰的 price 方法


注意

  • 经典类中的属性只有一种访问方式,其对应被 @property 修饰的方法
  • 新式类中的属性有三种访问方式,并分别对应了三个被@property、@方法名.setter、@方法名.deleter修饰的方法
  • 由于新式类中具有三种访问方式,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几个属性的访问特点,分别将三个方法定义为对同一个属性:获取、修改、删除


class Goods(object):
     def __init__(self):
         # 原价
         self.original_price = 100
         # 折扣
         self.discount = 0.8
     @property
     def price(self):
         # 实际价格 = 原价 * 折扣
         new_price = self.original_price * self.discount
         return new_price
     @price.setter
     def price(self, value):
         self.original_price = value
     @price.deleter
     def price(self):
         del self.original_price
obj = Goods()
obj.price         # 获取商品价格
obj.price = 200   # 修改商品原价
del obj.price     # 删除商品原价
  • 2.2.2、类属性 方式,创建值为property对象的类属性,我比较喜欢这个方式
  • 当使用 类属性 的方式创建 property属性 时,经典类新式类 无区别


class Person:
   def get_name(self):
      return 'laowang'
   BAR = property(get_name)
obj = Person()
reuslt = obj.BAR  # 自动调用get_bar方法,并获取方法的返回值
print(reuslt)
  • property 方法中有个 四个参数
  • 第 1 个参数是方法名,调用 对象.属性 时自动触发执行方法
  • 第 2 个参数是方法名,调用 对象.属性 = XXX 时自动触发执行方法
  • 第 3 个参数是方法名,调用 del 对象.属性 时自动触发执行方法
  • 第 4 个参数是字符串,调用 对象.属性.__doc__ ,此参数是该属性的描述信息


class Person(object):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 = name
     def get_name(self): 
          return self.name
     def set_name(self,new_name):
          self.name = new_name
          print("设置名字为:%s"%self.name)
     def del_name(self):
          del  self.name
     BAR = property(get_name,set_name,del_name,"描述信息...")
person = Person("小王")
person.BAR      # 自动调用第一个参数中定义的方法:get_name
person.BAR = "小李" # 自动调用第二个参数中定义的方法:set_name方法,并将 "小李" 当作参数传入
person.del_name  # 自动调用第三个参数中定义的方法:del_name方法
desc = Person.BAR.__doc__   # 自动获取第四个参数中设置的值:描述信息...
print("描述是:%s"%desc)
  • 由于类属性方式创建 property属性 具有3种访问方式,我们可以根据它们几个属性的访问特点,分别将 三个方法定义为对同一个属性:获取、修改、删除,如下商品的价格


class Goods(object):
    def __init__(self):
        # 原价
        self.original_price = 100
        # 折扣
        self.discount = 0.8
    def get_price(self):
        # 实际价格 = 原价 * 折扣
        new_price = self.original_price * self.discount
        return new_price
    def set_price(self, value):
        self.original_price = value
    def del_price(self):
        del self.original_price
    PRICE = property(get_price, set_price, del_price, '价格属性描述...')
obj = Goods()
obj.PRICE         # 获取商品价格
obj.PRICE = 200   # 修改商品原价
del obj.PRICE     # 删除商品原价
  • 2.3、Django框架中应用了property属性(了解)
    WEB框架 Django 的视图中 request.POST 就是使用的类属性的方式创建的属性


class WSGIRequest(http.HttpRequest):
      def __init__(self, environ):
           script_name = get_script_name(environ)
           path_info = get_path_info(environ)
           if not path_info:
              # Sometimes PATH_INFO exists, but is empty (e.g. accessing
              # the SCRIPT_NAME URL without a trailing slash). We really need to
              # operate as if they'd requested '/'. Not amazingly nice to force
              # the path like this, but should be harmless.
              path_info = '/'
           self.environ = environ
           self.path_info = path_info
           self.path = '%s/%s' % (script_name.rstrip('/'), path_info.lstrip('/'))
           self.META = environ
           self.META['PATH_INFO'] = path_info
           self.META['SCRIPT_NAME'] = script_name
           self.method = environ['REQUEST_METHOD'].upper()
           _, content_params = cgi.parse_header(environ.get('CONTENT_TYPE', ''))
           if 'charset' in content_params:
                   try:
                       codecs.lookup(content_params['charset'])
                   except LookupError:
                       pass
                   else:
                       self.encoding = content_params['charset']
           self._post_parse_error = False
           try:
                content_length = int(environ.get('CONTENT_LENGTH'))
           except (ValueError, TypeError):
                content_length = 0
           self._stream = LimitedStream(self.environ['wsgi.input'], content_length)
           self._read_started = False
           self.resolver_match = None
       def _get_scheme(self):
           return self.environ.get('wsgi.url_scheme')
       def _get_request(self):
           warnings.warn('`request.REQUEST` is deprecated, use `request.GET` or '
               '`request.POST` instead.', RemovedInDjango19Warning, 2)
           if not hasattr(self, '_request'):
                 self._request = datastructures.MergeDict(self.POST, self.GET)
           return self._request
        @cached_property
        def GET(self):
              # The WSGI spec says 'QUERY_STRING' may be absent.
              raw_query_string = get_bytes_from_wsgi(self.environ, 'QUERY_STRING', '')
              return http.QueryDict(raw_query_string, encoding=self._encoding)
        # ############### 看这里看这里  ###############
       def _get_post(self):
             if not hasattr(self, '_post'):
                 self._load_post_and_files()
             return self._post
       # ############### 看这里看这里  ###############
       def _set_post(self, post):
             self._post = post
       @cached_property
       def COOKIES(self):
             raw_cookie = get_str_from_wsgi(self.environ, 'HTTP_COOKIE', '')
             return http.parse_cookie(raw_cookie)
       def _get_files(self):
             if not hasattr(self, '_files'):
                 self._load_post_and_files()
             return self._files
       # ############### 看这里看这里  ###############
       POST = property(_get_post, _set_post)
FILES = property(_get_files)
REQUEST = property(_get_request)


综上所述


  • 定义property属性共有两种方式,分别是【装饰器】和【类属性】,而【装饰器】方式针对经典类和新式类又有所不同。
  • 通过使用property属性,能够简化调用者在获取数据的流程


目录
相关文章
|
21天前
|
Python
课时19:Python的基本语法
今天给大家带来分享的是 Python 的基本语法,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1.在 Python 中严格区分大小写 2.Python 中的每一行就是一条语句,每条语句以换行结束 3.Python 中每一行语句不要过长 4.条语句可以分多行编写,语句后边以\结尾 5.Python 是缩进严格的语言,不要随便写缩进 6.在 Python 中使用#来表示注释
|
27天前
|
C语言 Python
Python学习:内建属性、内建函数的教程
本文介绍了Python中的内建属性和内建函数。内建属性包括`__init__`、`__new__`、`__class__`等,通过`dir()`函数可以查看类的所有内建属性。内建函数如`range`、`map`、`filter`、`reduce`和`sorted`等,分别用于生成序列、映射操作、过滤操作、累积计算和排序。其中,`reduce`在Python 3中需从`functools`模块导入。示例代码展示了这些特性和函数的具体用法及注意事项。
|
2月前
|
物联网 Python
请问:如何使用python对物联网平台上设备的属性进行更改?
为验证项目可行性,本实验利用阿里云物联网平台创建设备并定义电流、电压两个整型属性。通过Python与平台交互,实现对设备属性的控制,确保后续项目的顺利进行。此过程涵盖设备连接、数据传输及属性调控等功能。
|
2月前
|
存储 开发者 Python
python基本语法
Python的基本语法简洁而强大,支持多种编程范式,包括面向对象编程和函数式编程。通过掌握变量和数据类型、操作符、控制结构、函数、类和模块等基本概念,可以有效地编写高效、可读的Python代码。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开发者,Python都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库来满足各种编程需求。
107 13
|
4月前
|
存储 索引 Python
Python 的基本语法
这些是 Python 的基本语法要素,掌握它们是学习和使用 Python 的基础。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应用,你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熟练运用这些语法知识,从而编写出高效、简洁的 Python 代码
214 61
|
4月前
|
存储 开发者 Python
Python 中的数据结构与其他编程语言数据结构的区别
不同编程语言都有其设计理念和应用场景,开发者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语言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
134 55
|
3月前
|
存储 数据处理 Python
Python如何显示对象的某个属性的所有值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Python中使用`getattr`和`hasattr`函数来访问和检查对象的属性。通过这些工具,可以轻松遍历对象列表并提取特定属性的所有值,适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任务。示例包括获取对象列表中所有书籍的作者和检查动物对象的名称属性。
54 2
|
Python 存储
Python的高级特征你知多少?
IEEE Spectrum 于9月6日发布了2019年最受欢迎的编程语言排名,无疑Python蝉联第一,成绩颇为亮眼。从前年开始,Python 就开始霸占榜单长达 2 年,成为编程市场上份额最高的语言。 Python 多好用不用多说,大家看看自己用的语言就知道了。但是 Python 隐藏的高级功能你都 get 了吗?本文中,作者列举了 Python 中五种略高级的特征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快来一探究竟吧!
1024 0
Python的高级特征你知多少?
|
2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存储 设计模式
Python 高级编程与实战:深入理解性能优化与调试技巧
本文深入探讨了Python的性能优化与调试技巧,涵盖profiling、caching、Cython等优化工具,以及pdb、logging、assert等调试方法。通过实战项目,如优化斐波那契数列计算和调试Web应用,帮助读者掌握这些技术,提升编程效率。附有进一步学习资源,助力读者深入学习。
|
20天前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数据可视化 TensorFlow
Python 高级编程与实战:深入理解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
本文深入探讨了Python在数据科学与机器学习中的应用,介绍了pandas、numpy、matplotlib等数据科学工具,以及scikit-learn、tensorflow、keras等机器学习库。通过实战项目,如数据可视化和鸢尾花数据集分类,帮助读者掌握这些技术。最后提供了进一步学习资源,助力提升Python编程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