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是以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数据流图为基础,按一定的步骤映射成软件结构,因此又称结构化设计。 各种软件系统,不论DFD如何庞大和复杂,一般可分为变换型和事务型,一个软件系统既可以只有一种数据流类型,也可以是两种数据流类型。在结构化设计中,可以将数据流映射为软件系统的模块结构,不同类型的数据流有不同的映射方法。
- (等待后续确定答案真实姓)编译程序的功能是从源代码(通常为高级语言)到能直接被计算机或虚拟机执行的目标代码〈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的翻译过程。工作过程分为6个阶段: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语法分析器负责把源代码中的′单词'找出来,语义分析器把这些分散的单词按预先定义好的语法组装成有意义的表达式、语句、函数等等。后端编译器后端主要负责分析,优化中间代码以及生成机器代码。有限自动机是进行词法分析的工具。
- 多态:在收到消息时,对象要予以响应。不同的对象收到同一消息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这一现象叫做多态。覆盖:如果从父类继承的方法不能满足子类的需求,可以对其进行改写,这个过程叫方法的覆盖(override)。
- 在传地址方式下,是将实参的地址传给形参. 传值传递时,实参的值不会发生改变.传值传递中的数据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实参传递给形参.在传址方式下,形参可以是任意形式的表达式.
- 客户特性是指与客户的素质以及开发者和客户定期通信的能力相关的风险;过程定义是指与软件过程被定义的程度以及它们被开发组织所遵守的程序相关的风险;开发环境是指与用以构建产品的工具的可用性及质量相关的风险;构建技术是指与待开发软件的复杂性及系统所包含技术的“新奇性”相关的风险。
关联关系的样式
- 瀑布模型严格遵循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固定顺序:计划、分析、设计、编程、测试和维护,上一阶段完成后才能进入到下一阶段。瀑布模型的优点是:可强迫开发人员采用规范的方法;严格规定了各阶段必须提交的文档;要求每个阶段结束后,都要进行严格的评审。但瀑布模型过于理想化,而且缺乏灵活性,无法在开发过程中逐渐明确用户难以确切表达或一时难以想到的需求。该模型比较适合于需求明确,对交付时间有严格要求的开发。
- 原型模型基于这样一种客观事实:并非所有的需求在系统开发之前都能准确地说明和定义。因此,它不追求也不可能要求对需求的严格定义,而是采用了动态定义需求的方法。它适用于需求不明确的开发环境。
- 螺旋模型综合了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的优点,还增加了风险分析。螺旋模型包含了四个方面的活动:制订计划、风险分析、实施工程、客户评估。采用螺旋模型时,软件开发沿着螺旋线自内向外旋转,每转一圈都要对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螺旋模型比较适合大规模的开发,它对风险控制有很高的要求。
- 软件开发中的风险与高级管理人员的支持程度有关,与对系统需求理解的程度有关,与开发资金的及时投入有关,但是与最终用户无关,系统的最后部署与运行不属于开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