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GAITC| 通用AI之路:继续大数据驱动深度学习还是另寻他途

本文涉及的产品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服务MaxCompute,500CU*H 100GB 3个月
简介:

2017年5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主办的“2017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拉开序幕。本次大会为中国人工智能权威大会,以“交叉、融合、相生、共赢”为主题,将汇聚多位全球人工智能学术界和产业界著名学者、顶级专家和业界精英。

深度学习引燃人工智能热

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来说,2016年初阿尔法狗战胜李世石,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而这一事件也让深度学习一词走红,创投圈跟风掀起一股人工智能投资热,毫不夸张地说,这一次“人工智能热”是深度学习所引发的。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的一个分支学科,早在1956 年计算机科学家们在达特茅斯会议(Dartmouth Conferences)上便被明确提出,在人工智能这个概念里包含着众多分支技术,其中机器学习便是其中一类算法。如果说AI是一个合集,那么机器学习就是AI的子集,而深度学习又是机器学习这个子集里面的一种技术。


其实,深度学习也并非一项新技术。2006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机器学习领域泰斗Geoffrey Hinton和他的学生Ruslan Salakhutdinov在顶尖学术刊物《科学》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开启了深度学习在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浪潮。


随着GPU性能的显著提升以及图形处理器(GPU)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可以实现更快、更便宜、更强大的并行处理。另外,得益于几乎无限的存储空间和海量数据的出现,图像、文本、交易数据、地图数据等应有尽有,使得深度学习的模型可以得到有效训练,深度学习的应用场景随之增加,尤其是在计算机视觉上表现最为抢眼。


但是,深度学习加大数据的方法是否就是目前水平下的最终解决方案呢?2017年5月21日,全球人工智能大会的尖峰对话环节将邀请多位学界专家和商业精英,展开主题为“通用AI之路:继续大数据驱动深度学习还是另寻他途”的圆桌论坛,参会嘉宾分别为360首席科学家,360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颜水成,罗切斯特大学教授、腾讯优图顾问罗杰波,云知声CTO梁家恩,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系主任黄铁军,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与软件学院院长陈宝权,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智能科学系教授,机器感知与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査红彬。


何为通用人工智能

首先,何为通用人工智能?


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通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也称强人工智能,指具备执行一般智慧行为的能力。通用人工智能类似于人类智能,可以将意识、感性、知识和自觉等人类的特征互相连结,拥有人类五感(甚至更多)、推理能力以及人类思维方式。而在目前技术水平下,人工智能只能在某些固定领域达到或超过人类智能,被称为弱人工智能(Narrow AI)。


通用人工智能的强大可以满足人们对未来的想象,也是现实中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要达到通用人工智能的程度,仅靠深度学习+大数据的方式难以实现。


深度学习的局限性

在深度学习乃至人工智能概念被提出之前,科学家就开始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开发人工神经网络的算法,人工神经网络中数据传播也模仿大脑中神经元的信号传播,将输入值进行多层筛选,每层神经元都会给出权重,最终输出一个判断结果。而深度学习可以简单理解为传统神经网络的拓展,因此一些之前接触过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从业者对深度学习的印象很可能是:这不过是多层结构的人工神经网络而已。


不过,虽然当前深度学习的应用效果十分不错,但它也并非是万能的。深度学习需要结合特定领域的先验知识,和其他模型结合才能得到最准确的结果。此外,类似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另一局限性是可解释性不强,像个“黑箱子”一样不知为什么能取得好的效果,使用者不知如何有针对性地去具体改进,而这有可能成为产品升级过程中的阻碍。


因此,虽然目前深度学习+大数据训练得方式在语音、图像上表现不错,但是在一些复杂函数上,深度学习捉襟见肘。那么,在通往通用人工智能的方向上,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准备?5月21日,学界专家同AI领域创业者将齐聚全球人工智能大会,进行这一次深入的探讨。

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原文发表时间" 2017-05-11 "

相关实践学习
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Apsara Clouder大数据专项技能认证配套课程:基于MaxCompute的热门话题分析
相关文章
|
1月前
|
人工智能 监控 安全
提效40%?揭秘AI驱动的支付方式“一键接入”系统
本项目构建AI驱动的研发提效系统,通过Qwen Coder与MCP工具链协同,实现跨境支付渠道接入的自动化闭环。采用多智能体协作模式,结合结构化Prompt、任务拆解、流程管控与安全约束,显著提升研发效率与交付质量,探索大模型在复杂业务场景下的高采纳率编码实践。
365 26
提效40%?揭秘AI驱动的支付方式“一键接入”系统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测试技术
从人工到AI驱动:天猫测试全流程自动化变革实践
天猫技术质量团队探索AI在测试全流程的落地应用,覆盖需求解析、用例生成、数据构造、执行验证等核心环节。通过AI+自然语言驱动,实现测试自动化、可溯化与可管理化,在用例生成、数据构造和执行校验中显著提效,推动测试体系从人工迈向AI全流程自动化,提升效率40%以上,用例覆盖超70%,并构建行业级知识资产沉淀平台。
从人工到AI驱动:天猫测试全流程自动化变革实践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运维 关系型数据库
云栖大会|AI时代的数据库变革升级与实践:Data+AI驱动企业智能新范式
2025云栖大会“AI时代的数据库变革”专场,阿里云瑶池联合B站、小鹏、NVIDIA等分享Data+AI融合实践,发布PolarDB湖库一体化、ApsaraDB Agent等创新成果,全面展现数据库在多模态、智能体、具身智能等场景的技术演进与落地。
|
1月前
|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Shell
我们开源了一款 AI 驱动的用户社区
KoalaQA 是一款开源的 AI 驱动用户社区,支持智能问答、语义搜索、自动运营与辅助创作,助力企业降低客服成本,提升响应效率与用户体验。一键部署,灵活接入大模型,快速构建专属售后服务社区。
243 5
我们开源了一款 AI 驱动的用户社区
|
1月前
|
人工智能 IDE 开发工具
从6人日到1人日:一次AI驱动的客户端需求开发实战
从6人日到1人日:一次AI驱动的客户端需求开发实战
从6人日到1人日:一次AI驱动的客户端需求开发实战
|
1月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安全
拔俗AI临床大数据科研分析平台:让医学研究更智能、更高效
阿里云原生AI临床大数据科研平台,打通异构医疗数据壁垒,实现智能治理、可视化分析与多中心安全协作,助力医院科研提速增效,推动精准医疗发展。
|
1月前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监控
拔俗多模态跨尺度大数据AI分析平台:让复杂数据“开口说话”的智能引擎
在数字化时代,多模态跨尺度大数据AI分析平台应运而生,打破数据孤岛,融合图像、文本、视频等多源信息,贯通微观与宏观尺度,实现智能诊断、预测与决策,广泛应用于医疗、制造、金融等领域,推动AI从“看懂”到“会思考”的跃迁。
|
1月前
|
存储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拔俗AI智能营运分析助手:用数据驱动企业高效决策
AI智能营运分析助手融合云原生架构、机器学习与自动化数据管道,打通多源数据集成、实时计算、智能预测与可视化分析全链路,将海量数据转化为精准决策洞察。支持对话式查询、客户分层、库存预测、异常预警等场景,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已广泛应用于零售、制造、电商等领域,推动营运智能化升级。(238字)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