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 finalization机制
①. finalization机制说明
①. finalize( ) 方法允许在子类中被重写,用于对象被回收时进行资源释放。通常在这个方法中进行一些资源释放和清理的工作,比如关闭文件、套接字和数据库连接等
②. 当垃圾回收器发现没有引用指向一个对象,即:垃圾收集此对象之前,总会先调用这个对象的finalize( )方法
③. Java语言提提供了对象终止(finalization)机制来允许开发人员提供对象被销毁之前的自定义逻辑
②. 不主动调用某个对象的finalize( ) 方法,应该交给垃圾回收机制调用,理由包括下面三点
①. 在finalize( )时可能会导致对象复活
②. finalize( )方法执行时间是没有保障的,它完全由GC线程决定,极端情况下,若不发生GC,则finalize( ) 方法将没有执行机会
③. 一个糟糕的finalize( )会严重影响GC的性能
④. 由于finalize( )方法的存在,虚拟机中的对象一般处于三种可能的状态
③. finalize( )方法中虚拟机的状态
①. 如果从所有的根节点都无法访问到某个对象,说明对象已经不再使用了。一般来说,此对象需要被回收,但事实上,也并非是"非死不可"的,这时候它们暂时处于"缓刑"阶段。
一个无法触及的对象肯能在某一个条件下"复活"自己,如果这样,那么对它的回收就是不合理的。为此,定义虚拟机中的对象可能有三种状态。如下:(掌握)
可触及的:从根节点开始,可以到达这个对象
可复活的:对象的所有引用都被释放,但是对象有可能在finalize( )中复活
不可触及的: 对象的finalize( )被调用,并且没有复活,那么就会进入不可触及状态。不可触及的对象不可能被复活,因为finalize( )只会被调用一次
②. 以上3种状态中,是由于finalize( )方法的存在,进行的区分。只有对象不可触及才可以被回收
④. 判断一个对象是否可以进行回收(理解)
以上3种状态中,是由于finalize()方法的存在,进行的区分。只有在对象不可触及时才可以被回收。 判定是否可以回收具体过程 判定一个对象objA是否可回收,至少要经历两次标记过程:
⑤. 代码演示
/** * 测试Object类中finalize()方法,即对象的finalization机制。 * */ public class CanReliveObj { public static CanReliveObj obj;//类变量,属于 GC Root //此方法只能被调用一次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 super.finalize(); System.out.println("调用当前类重写的finalize()方法"); obj = this;//当前待回收的对象在finalize()方法中与引用链上的一个对象obj建立了联系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obj = new CanReliveObj(); // 对象第一次成功拯救自己 obj = null; System.gc();//调用垃圾回收器 System.out.println("第1次 gc"); // 因为Finalizer线程优先级很低,暂停2秒,以等待它 Thread.sleep(2000); if (obj == null) { System.out.println("obj is dead"); } else { System.out.println("obj is still alive"); } System.out.println("第2次 gc"); // 下面这段代码与上面的完全相同,但是这次自救却失败了 obj = null; System.gc(); // 因为Finalizer线程优先级很低,暂停2秒,以等待它 Thread.sleep(2000); if (obj == null) { System.out.println("obj is dead"); } else { System.out.println("obj is still alive"); }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