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之三:适配器模式

简介: 1、当我们想要使用一个已经存在的接口,但是它不符合现有的接口数据规范,导致无法直接去访问,此时我们可以创建一个适配器就能间接去访问这个类中的方法;2、不同系统间进行业务数据对接时,如果想要像调用自身系统接口一样使用其他系统的接口,我们需要通过适配器进行一层转换;

引言

本文主要介绍适配器模式的相关内容。主要涉及适配器模式的定义、代码示例以及使用场景总结。

springboot @Value Could not resolve placeholder application.properties

  • 适配器模式介绍
  • 代码示例
  • 总结


一、适配器模式介绍

我们先给出适配器模式的定义,让大家对于适配器有个感性的认识。

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从而使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无法在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够一起工作

以上为关于适配模式的原始定义,老外的东西翻译过来在语句上不免有些绕来绕去的感觉。按照自己的理解,顾名思义,适配器就是将之前不兼容的东西边的兼容。举个栗子,如果大家用过港版的Iphone的话,就有体会。港版的Iphone的充电插头是三插头的,但是三插头的充电器在内地是用不了的。如下所示:

image.png

如果我们想使用这个港版的充电器就需要一个下图所示的转换器,通过这个转换器把三相插头转化成符合内地使用习惯的两相插头,这样我们就能愉快的用新手机玩耍啦。

image.png

通过上述的栗子,我们可以知道适配器模式其实就是一种转换器,它将原本无法直接使用的对象通过中间的转换器,转成了相互兼容可以使用的对象,那么对应到代码世界中我们应该怎样使用适配器模式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代码示例

适配器模式的组成要点如下:


客户 (Client):客户类;

目标接口(Target):客户需要使用的接口。目标可以是具体的或抽象的类,也可以是接口。如上面的栗子此处的Target就是港版三相插头;

适配者(Adaptee):需要适配的类或适配者类,如上面的两相插头。

适配器(Adapter):通过包装一个需要适配的对象,把原接口转换成目标接口。

image.png

适配器模式的代码编写方式有两种一个是基于类的适配器模式,另一个是基于对象的适配器模式。本文主要是基于对象的适配器方式。

目标三相充电器

public interface ThreePhaseCharger {
    void threePhaseCharger ();
}

适配者(Adaptee)

public interface TwoPhaseCharger {
    void twoPhaseCharger ();
}


适配者(Adaptee)实现

public class TwoPhaseChargerImpl implements TwoPhaseCharg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twoPhaseCharger () {
        System.out.println("start to two phase charger!");
    }
}

适配器

public class ChargerAdapter implements ThreePhaseCharger {
    TwoPhaseCharger  twoPhaseCharger;
  public ChargerAdapter(TwoPhaseCharger  twoPhaseCharger){
    this.twoPhaseCharger = twoPhaseCharg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threePhaseCharger () {
        twoPhaseCharger.twoPhaseCharger ();
    }
}

Client客户实现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woPhaseChargerImpl  twoPhaseCharger = new TwoPhaseChargerImpl();
      ChargerAdapter chargerAdapter = new ChargerAdapter (twoPhaseCharger );
      chargerAdapter.threePhaseCharger ();
}
}

三、总结

以上就是适配器模式的相关内容了,我们对适配器模式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吧。

1、当我们想要使用一个已经存在的接口,但是它不符合现有的接口数据规范,导致无法直接去访问,此时我们可以创建一个适配器就能间接去访问这个类中的方法;

2、不同系统间进行业务数据对接时,如果想要像调用自身系统接口一样使用其他系统的接口,我们需要通过适配器进行一层转换;

相关文章
|
19天前
|
设计模式 Java 开发者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通过引入适配器类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为客户端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原本因接口不兼容而无法协作的类能够协同工作。适配器模式分为类适配器和对象适配器两种,前者通过多重继承实现,后者通过组合方式实现,更常用。该模式适用于遗留系统改造、接口转换和第三方库集成等场景,能提高代码复用性和灵活性,但也可能增加代码复杂性和性能开销。
67 28
|
2月前
|
设计模式 JSON 前端开发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用于使接口不兼容的对象能够相互合作。通过在客户端和系统之间引入一个“中间层”适配器,将不同类型的输入数据转换为系统能处理的标准格式,减轻系统的负担,提高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例如,MacBook的扩展坞将多种接口(如HDMI、USB)转换为Type-C接口,实现多接口兼容。
|
3月前
|
设计模式 消息中间件 搜索推荐
Java 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从优衣库不使用新疆棉事件看系统的动态响应
【11月更文挑战第17天】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定义了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多个观察者对象能直接监听并响应某一主题对象的状态变化。本文介绍了观察者模式的基本概念、商业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如优衣库事件中各相关方的动态响应,以及模式的优势和实际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建议,包括事件驱动架构和消息队列的使用。
|
3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数据库连接
Java编程中的设计模式:单例模式的深度剖析
【10月更文挑战第41天】本文深入探讨了Java中广泛使用的单例设计模式,旨在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和实际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其核心原理和应用。文章将介绍单例模式的重要性、实现方式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如何优雅地处理多线程问题。
56 4
|
4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程序员
[Java]23种设计模式
本文介绍了设计模式的概念及其七大原则,强调了设计模式在提高代码重用性、可读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方面的作用。文章还简要概述了23种设计模式,并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资源链接。
92 0
[Java]23种设计模式
|
3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Script Java
Java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详解
建造者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将复杂对象的构建过程与表示分离,使得相同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本文详细介绍了建造者模式的原理、背景、应用场景及实际Demo,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模式。
114 0
|
4月前
|
设计模式 监控 算法
Java设计模式梳理:行为型模式(策略,观察者等)
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设计模式中的行为型模式,包括策略模式、观察者模式、责任链模式、模板方法模式和状态模式。通过具体示例代码,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每种模式的应用场景与实现方式。例如,策略模式通过定义一系列算法让客户端在运行时选择所需算法;观察者模式则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实现松耦合的消息传递机制。此外,还探讨了这些模式与实际开发中的联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设计模式,提升代码质量。
Java设计模式梳理:行为型模式(策略,观察者等)
|
5月前
|
存储 设计模式 安全
Java设计模式-备忘录模式(23)
Java设计模式-备忘录模式(23)
|
5月前
|
设计模式 存储 缓存
Java设计模式 - 解释器模式(24)
Java设计模式 - 解释器模式(24)
|
5月前
|
设计模式 安全 Java
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21)
Java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21)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