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鲜衣怒马到厚积薄发,Find回归背后释放OPPO怎样的思考

简介: 从鲜衣怒马到厚积薄发,Find回归背后释放OPPO怎样的思考

有了河与河的相遇,才使涓涓细流最终澎湃入海;有了人与人的相遇,生命才会在这个星球上繁衍不熄。相遇改变世界,改变时代,而我们也永远无法预知哪一次“相遇”,能够在历史的洪流中创造无法泯灭的记忆,但总有些事物注定生而不凡。比如:OPPO Find系列。

image.png

诞生于2011年的OPPO Find与O粉相遇在智能手机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并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发展史上无法抹去的印记。因为几乎每一代Find系列产品,都站在当时智能手机发展最前沿的位置,“全球最薄机身” 、“息屏美学”、“ VOOC闪充”、 “天际线呼吸灯”……无不是当时行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技术和设计理念,因此,OPPO Find系列也被称为“引领时代的系列”。


自2014年,OPPO Find 7问世以来,Find系列已经停更4年,但O粉对其的怀念却丝毫未减。当6月1日,OPPO宣布Find系列回归之后,更是引发了媒体、O粉们的集体回忆以及对即将发布的Find系列新品的诸多猜测。


鲜衣怒马,相遇在黄金时代


2011年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安卓阵营还是Moto、HTC和三星的天下,国产手机品牌还处于“上下求索”的阶段。OPPO Find系列的横空出世,加上与莱昂纳多的合作,不仅让OPPO成功摆脱“日韩系”电子品牌形象,还真正使其从当时的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并“鲜衣怒马”地璀璨于整个智能手机发展的“黄金时代”。

image.png

拉丝不锈钢材质、金属抛光边框等元素的运用,让OPPO Find 3成为国产手机品牌顶级制造工艺的一张名片。2012年的OPPO Finder,以6.65mm的厚度让整个业界为之震惊,成就“全球最薄机身”,更重要的是,Finder将轻薄风潮引入手机设计之中,开辟了智能手机行业的轻薄时代。


OPPO Find 5的出现成就了如今国产智能手机品牌的荣光,因为它的基因直至如今依然为众多优秀智能手机产品所“继承”。以5英寸屏幕实现1080P分辨率的显示,Find 5开国产手机先河的一次大胆尝试最终铸就“息屏美学”,使其惊艳至今。当然,在Find 5身上还有3.25mm的超窄边框、NFC功能、堆栈式 CMOS 传感器镜头等诸多亮点,这些“亮点”丰满并赋予了智能手机一个全新的形态,并延展成如今智能手机的“标配”。

image.png

3G到4G的代际更迭,OPPO Find 系列依然是“弄潮儿”。Find 7不仅率先加入了对4G网络的支持,更是搭配天际线呼吸灯成就了经典设计。更重要的是,OPPO洞悉了4G时代用户长续航和快充的刚需,VOOC闪充的推出,在智能手机使用续航亟待解决的年代,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用户使用时长的困境,一直到今天,快充功能已是智能手机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


数不清的“首个”和“之最”,铸就OPPO Find成为“引领时代的系列”。在多个智能手机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OPPO Find 系列总能引领国产手机品牌走出瓶颈,并打造出代表那个时代的全新“旗舰”。仅这一点,就已注定OPPO Find系列永远不会被遗忘。


厚积薄发,涅槃重生的王者归来


“十年磨一剑”,4年的离开也不算太久。4年的时间,智能手机创新瓶颈的论断一直不绝于耳,全面屏的纠结最终导向“刘海屏”,如同一个石子投入池塘,荡漾起的波纹并没有在智能手机市场引发多大的“涟漪”。在这个关口,OPPO宣布Find系列回归就显的别具意义。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 “后智能手机时代”,并呈现出三大特征:销量继续往头部品牌集中,市场T型格局已定;基于用户核心需求的技术创新趋缓,消费者换机动力不足;出海寻找机会成主流,竞争全球化成为必然。这样的态势之下,OPPO需要用以Find系列的回归向业界以及消费者传达其对行业发展的一种全新思考,并以更前沿且基于用户核心需求的技术创新来解决消费者换机动力不足的关键难题。

image.png

另一方面,Find系列蛰伏4年,其实并非OPPO对其遗忘,而是厚积薄发的一种选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是Find系列选择在此时回归的关键原因。4G到5G的迭代已迫在眉睫,但具有现象级的产品却依然没有出现。而OPPO经过多年的投入,已经在AI、拍照以及生物识别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果,并足以用来解决用户的需求痛点。外部“压力”和内部的“膨胀”,决定OPPO必须用一个“突破口”来释放,Find无疑是一个最佳选择。所以,OPPO Find系列新品必然是OPPO多年的厚积薄发之作,可谓是涅槃重生的王者归来。


叱咤风云,成就于探索之巅


对于OPPO Find系列的新品,业界其实对其早已期待多年,仅在命名上就曾传出“Find 9”、“Find 11”等多个版本的猜测,但OPPO却将其定义为“X”。“X”既代表着无限的可能,也代表着未来,这与Find系列与生俱来的探索精神不谋而合,也预示着,Find X将成为智能手机的探索之巅,以未来旗舰的身份叱咤风云。另一方面,也说明,OPPO对于前沿技术的探索和落地应用也将再次提速。


意外的是,就在OPPO宣布Find系列回归的前几日,其还组织了一次“5G&3D结构光技术媒体沟通会”,向业界展示了其在AI、5G等技术上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OPPO还演示了全球首个基于5G网络传输下的3D视频通话,其中的关键技术正是3D结构光。据此我们推测,Find X也许将大概率使用3D结构光技术。

image.png

除了3D结构光之外,OPPO最擅长的拍照、快充或许将在Find X上实现关键性“进化”。目前,网络上已有人爆料称,Find X摄像头将会搭载OPPO在2017MWC大会推出的潜望式5X光学变焦技术,以实现拍照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另外,在快充方面,尽管高通已经推出QC 4.0+,但作为主打快充的OPPO而言,也许并不会止步于此,Find X采用更加“激进”的快充技术几乎可以说是板上钉钉!


除了前沿技术的应用探索,Find X留给业界最大的悬念就是设计、工艺。在“刘海屏”的不完美逐渐成为主流设计的今天,Find X能否打破这一平衡,带给整个智能手机行业一个全新的设计方向?对于这一问题,我只能以“拭目以待”来回答。但可以笃信的是,基于OPPO的精品策略,以及Find系列的探索基因,Find X一定会成为智能手机发展的全新标杆,并引领整个智能手机行业进行一次全新的蜕变与成长。


相关文章
|
17天前
|
存储 人工智能 C++
【PTA】L1-064 估值一亿的AI核心代码(详C++)
【PTA】L1-064 估值一亿的AI核心代码(详C++)
15 1
|
1月前
|
人工智能 开发框架 Java
智库观察丨让AI智能体释放大模型无限潜能
创新应用的潜力,在于从单体智能到群体智能的跨越,当具有固定交互模式的低智能单体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就会使群体涌现超越个体智能的现象。
智库观察丨让AI智能体释放大模型无限潜能
|
存储 算法 数据库
细数各大唯一id生成算法
一、序言几乎所有的业务系统,都有生成一个唯一id的需求,例如: 1.订单号2.活动id3.消息id这个记录标识往往就是数据库中的唯一主键,也可以作为唯一索引。这个记录标识上的查询,往往又有分页或者排序的业务需求,例如: (1)拉取最新的一页的聊天记录:select * by message_id/ order by gmt_create/ limit 100 (2)拉取最近的一百条流水:selec
318 0
细数各大唯一id生成算法
|
10月前
|
人工智能 编解码 图形学
用AI干掉原画师创意无限延伸
用AI干掉原画师创意无限延伸
58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运维
|
达摩院 5G 开发者
《2022中国云游戏行业认知与观察》——编后语
《2022中国云游戏行业认知与观察》——编后语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阳过→阳康,数据里的时代侧影;谷歌慌了!看各公司如何应对ChatGPT;两份优质AI年报;本周技术高光时刻 | ShowMeAI每周通讯 #003-12.24
这是ShowMeAI每周通讯的第3期。本期内容关键词:新冠、ChatGPT、2022 AI 报告、腾讯·绝悟、阿里·AliceMind、小红书·全站智投、OpenAI·Point-E、Google·CALM、Wayve·MILE、AI2·MemPrompt、Stanford x MosaicML·PubMed GPT、腾讯全员大会、特斯拉裁员、图森未来裁员、AI 应用与工具大全。
498 0
阳过→阳康,数据里的时代侧影;谷歌慌了!看各公司如何应对ChatGPT;两份优质AI年报;本周技术高光时刻 | ShowMeAI每周通讯 #003-12.24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不同于谷歌,京东选择从应用场景出发迭代对话式 AI 技术
1966 年,一个由 MAD-SLIP 程式语言编写,在 36 位元架构的 IBM 7094 大型电脑上运作,所有程式编码仅有 200 行左右的聊天机器人,被 MIT 的德裔电脑科学家 Joseph Weizenbaum 发明出来,名叫“Eliza”。
292 0
不同于谷歌,京东选择从应用场景出发迭代对话式 AI 技术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深度实测 | 10万次运行,探究AI技术融合为RPA火爆赛道带来的价值
深度实测 | 10万次运行,探究AI技术融合为RPA火爆赛道带来的价值
134 0
深度实测 | 10万次运行,探究AI技术融合为RPA火爆赛道带来的价值
|
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 搜索推荐
就餐这件小事,如何被AI计算深度改变?
天天嚷着营养均衡、保持身材,临了却不知道该吃什么、怎么吃;
就餐这件小事,如何被AI计算深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