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系列】2021年12月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六)-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简介: 【愚公系列】2021年12月 二十三种设计模式(六)-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文章目录

前言

一、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二、使用步骤

角色

示例

类的适配器模式

对象的适配器模式

总结

优点

缺点

使用场景

前言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可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毫无疑问,设计模式于己于他人于系统都是多赢的,设计模式使代码编制真正工程化,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的基石,如同大厦的一块块砖石一样。项目中合理的运用设计模式可以完美的解决很多问题,每种模式在现在中都有相应的原理来与之对应,每一个模式描述了一个在我们周围不断重复发生的问题,以及该问题的核心解决方案,这也是它能被广泛应用的原因。


提示:以下是本篇文章正文内容,下面案例可供参考


一、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

适配器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把一个类的接口变成客户端所期待的另一种接口,从而使原本接口不匹配而无法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够在一起工作。


适配器模式又可以分为4种类型,类适配器模式、对象适配器模式、单接口适配器模式(缺省适配器模式)和双向适配器模式。后2种模式的实现比较复杂并且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很少使用,故本博文只讨论前2种模式。


二、使用步骤

角色

1、抽象目标(Target)


抽象目标类定义客户所需的接口,可以是一个抽象类或接口,也可以是具体类。在类适配器中,由于C#语言不支持多重继承,所以它只能是接口;


2、适配器(Adapter)


它可以调用另一个接口,作为一个转换器,对Adaptee和Target进行适配,它是适配器模式的核心;


3、适配者(Adaptee)


适配者即被适配的角色,它定义了一个已经存在的接口,这个接口需要适配,适配者类包好了客户希望的业务方法。


示例

image.png

命名空间AdapterPattern包含ClassBased和ObjectBased子命名空间,分别表示基于类的适配器模式和基于对象的适配器模式。类的适配器中包含家用电器类、电压类、目标动作接口和手机适配器类。对象的适配器中包含适配者、适配器、目标接口和目标基类。本案例尝试使用手机适配器将家用电器的电压从220V适配至3V。

namespace AdapterPattern

类的适配器模式

namespace AdapterPattern.ClassBased
public class Voltage {
    public uint Value { get; set; }
}

电压Voltage类,包含一个无符号int类型的电压值。

public class Appliance {
    public Voltage GetVoltage() {
        return new Voltage { Value = 220 };
    }
}

家用电器Appliance类,包含一个获取电压的GetVoltage方法。

public interface ITarget {
    Voltage GetMobileVoltage();
}

目标接口ITarget,包含一个获取手机电压的GetMobileVoltage方法。这是我们要适配的目标动作。

public class MobileAdapter : Appliance, ITarget {
    public Voltage GetMobileVoltage() {
        var voltage = GetVoltage();
        Console.WriteLine($"Appliance voltage is {voltage.Value}V!");
        voltage.Value = 3;
        Console.WriteLine($"After adapted,it becomes {voltage.Value}V!");
        return voltage;
    }
}

手机适配器MobileAdapter类,继承自Applicance家用电器并实现ITarget接口。

对象的适配器模式

namespace AdapterPattern.ObjectBased
public class Adaptee {
    public void OriginalMethod() {
        Console.WriteLine("Original Method is being called!");
    }
}

适配者Adaptee类,这是将要被我们适配的类。

public interface ITarget {
    void TargetMethod();
}

目标接口ITarget,定义我们的目标动作。

public class Target : ITarget {
    public virtual void TargetMethod() {
        Console.WriteLine("Target Method is being called!");
    }
}

目标Target类,实现目标接口以实现动作。

public class Adapter : Target {
    private Adaptee _adaptee = new Adaptee();
    public override void TargetMethod() {
        _adaptee.OriginalMethod();
    }
}

适配器Adapter类,继承自Target类。内部维持对适配者的引用并实现一个目标动作。

public class Program {
    private static ClassBased.ITarget _targetClass = null;
    private static ObjectBased.ITarget _targetObject = null;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lass Pattern
        _targetClass = new ClassBased.MobileAdapter();
        var voltage = _targetClass.GetMobileVoltage();
        Console.WriteLine("-----------------------------");
        //Object Pattern
        _targetObject = new ObjectBased.Adapter();
        _targetObject.TargetMethod();
        Console.ReadKey();
    }
}

以上是调用方的代码,分别演示了类的适配器模式和对象的适配器模式的用法。以下是这2个案例的输出结果:

Appliance voltage is 220V!
After adapted,it becomes 3V!
-----------------------------
Original Method is being called!

总结

优点

1、可以让任何两个没有关联的类一起运行;

2、可以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基础上来复用现有类,很好地符合 “开闭原则”;

3、增加了类的透明度和更好的灵活性。


缺点

1、由于C#不支持多重继承,所以最多只能适配一个适配者类,而且目标类必须是抽象类;

2、采用了类和接口的“双继承”实现方式,带来了不良的高耦合。


使用场景

1、系统需要复用现有类,而该类的接口不符合系统的需求;

2、想要建立一个可重复使用的类,用于与一些彼此之间没有太大关联的一些类,包括一些可能在将来引进的类一起工作;

3、对于对象适配器模式,在设计里需要改变多个已有子类的接口,如果使用类的适配器模式,就要针对每一个子类做一个适配器,而这不太实际。


相关文章
|
20天前
|
设计模式 Java 开发者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通过引入适配器类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为客户端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原本因接口不兼容而无法协作的类能够协同工作。适配器模式分为类适配器和对象适配器两种,前者通过多重继承实现,后者通过组合方式实现,更常用。该模式适用于遗留系统改造、接口转换和第三方库集成等场景,能提高代码复用性和灵活性,但也可能增加代码复杂性和性能开销。
68 28
|
2月前
|
设计模式 JSON 前端开发
前端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用于使接口不兼容的对象能够相互合作。通过在客户端和系统之间引入一个“中间层”适配器,将不同类型的输入数据转换为系统能处理的标准格式,减轻系统的负担,提高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例如,MacBook的扩展坞将多种接口(如HDMI、USB)转换为Type-C接口,实现多接口兼容。
|
4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Java设计模式之适配器模式
这篇文章详细讲解了Java设计模式中的适配器模式,包括其应用场景、实现方式及代码示例。
79 0
|
5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Adapter Pattern
这篇文章介绍了适配器模式,包括其基本介绍、工作原理以及类适配器模式、对象适配器模式和接口适配器模式三种实现方式。
|
5月前
|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工厂模式 Factory Pattern(简单工厂、工厂方法、抽象工厂)
这篇文章详细解释了工厂模式,包括简单工厂、工厂方法和抽象工厂三种类型。每种模式都通过代码示例展示了其应用场景和实现方法,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差异。简单工厂模式通过一个工厂类来创建各种产品;工厂方法模式通过定义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由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个类;抽象工厂模式提供一个创建相关或依赖对象家族的接口,而不需要明确指定具体类。
设计模式-工厂模式 Factory Pattern(简单工厂、工厂方法、抽象工厂)
|
5月前
|
设计模式 Java 程序员
Java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8)
Java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8)
|
6月前
|
设计模式 XML 存储
【六】设计模式~~~结构型模式~~~适配器模式(Java)
文章详细介绍了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这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用于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使原本不兼容的接口能够一起工作,提高了类的复用性和系统的灵活性。通过对象适配器和类适配器两种实现方式,展示了适配器模式的代码应用,并讨论了其优点、缺点以及适用场景。
|
24天前
|
设计模式 Java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生成器模式
生成器模式(Builder Pattern)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用于分步骤构建复杂对象。它允许用户通过控制对象构造的过程,定制对象的组成部分,而无需直接实例化细节。该模式特别适合构建具有多种配置的复杂对象。其结构包括抽象建造者、具体建造者、指挥者和产品角色。适用于需要创建复杂对象且对象由多个部分组成、构造过程需对外隐藏或分离表示与构造的场景。优点在于更好的控制、代码复用和解耦性;缺点是增加复杂性和不适合简单对象。实现时需定义建造者接口、具体建造者类、指挥者类及产品类。链式调用是常见应用方式之一。
52 12
|
25天前
|
设计模式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模式扩展(配置工厂)
该设计通过配置文件和反射机制动态选择具体工厂,减少硬编码依赖,提升系统灵活性和扩展性。配置文件解耦、反射创建对象,新增产品族无需修改客户端代码。示例中,`CoffeeFactory`类加载配置文件并使用反射生成咖啡对象,客户端调用时只需指定名称即可获取对应产品实例。
88 40
|
26天前
|
设计模式 关系型数据库
「全网最细 + 实战源码案例」设计模式——工厂方法模式
简单工厂模式是一种创建型设计模式,通过一个工厂类根据传入参数创建不同类型的产品对象,也称“静态工厂方法”模式。其结构包括工厂类、产品接口和具体产品类。适用于创建对象种类较少且调用者无需关心创建细节的场景。优点是封装性强、代码复用性好;缺点是扩展性差,增加新产品时需修改工厂类代码,违反开闭原则。
45 15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