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时刻,风“云”突变(五):2015到2019,从5到70,从0到100万,技术推动业务的云实践,我创业的这4年

简介: 开发、产品、销售、客服,一个都不能少:从2015年到2019年,业务DAU从0到100万,团队从5人到70人,讲述技术人的创业之路,解读如何从技术推动业务,分享作为CTO的心路历程,一同感受创业的五味杂陈。

困难总能磨砺人,更能使人成长。我们所经历的至暗时刻,却让我能脱离一个技术者重新看待技术、产品、团队,我要永远感谢这段经历,感谢他给我带来的成长,我只能遗憾我的成长还不够。

作为产品、软件销售客服、技术的负责人,我明白我给大家第一传达的是什么?是信心,是我对公司前景的坚定信心,相信我们的CEO能为大家在荆棘中探寻出路,相信我能带领产品、技术、软件市场支撑到曙光,更远。我要让大家真真切切的看到、感受到我的乐观:那段时间我最爱做的事,除了每一笔新增的软件订单,就是和团队小伙伴聊天了,只要来找我的,我都会愉快的接受,认真的和每一个人聊天,我对自己定下的标准,至少我要分享我的真实感受,也许无法解答他们的问题、困惑,但是我相信一切都会变好。

在接手软件销售客服之前,我让技术团队开始缩减研发成本,给他们定下缩减成本的KPI。在业务快速迭代时,我会适度的放松技术的成本约束,着重迭代速度和质量的保障,而现在是时候采取紧缩的成本约束。同时,CEO给我的要求也明确,不能增加销售、客服人员编制,同时保证盈利的完成;现实是两位销售同学,一位是产品转岗过来的,一直希望回产品团队,另一位同学也打算转岗做开发,而两位客服是新招的实习生,这些同学我都还不熟悉。

双11,在CEO的带领下我们集合全公司资源做了一次软件促销活动,效果非常不错,当大家看着零点那一刻的下单量,全场欢呼。但我知道,后面的路会更难:第一,我们为了创造一次成功的促销活动,极大的压低软件价格,为后续的软件销售造成了巨大的困难;第二,我们为了双11的单次订单量和收益,以极低的销售价格将大量月版用户、年版用户转化为终身版用户,又让我们少了一块可以创造收益的人群;第三,新的业务模型已经探索明了,产品及研发团队要全力支持新App的开发,用于软件销售的资源我们定下了决不影响新App开发的约束;第四,除了开发团队由于离职原因造成的人员缩减可以补充外,其他人员只能缩减,不能扩张。

就在我们几个合伙人商量出上面的结论后,我开始了艰难的创收之路。借鉴游戏的研发经验,我很快梳理了思路:第一,重新界定现有软件的版本边界,只做维护升级,不再拓展新功能;第二,设计增值服务创造新的软件收益来源,增值服务不再提供类似终身版这样的销售模式,更多的创造计量模式而不是计时模式销售;第三,为了不影响App的研发进度,给研发创造足够的研发周期来安排新软件功能的开发,同时又不影响当月的销售目标,制定了软件功能的预售模式,功能开发前就以更低的折扣预定增值功能;第四,为了给销售团队更大的激励,在原定的销售提成基础上制定了更激进的奖励制度。

思路理清后就是具体的操作执行:
1、新App是公司P0级的研发任务,立项推进;
2、和销售同学逐个沟通,原本已回到产品团队的同学,我再次保留了她的销售分工;另一位原本已打算离职转开发的同学,我和她沟通希望完成销售业绩后转岗开发试用,如果业绩未达标,去留尊重她的意愿,很感谢两位优秀的同学,在当时非常困难的情景下依然同意了我的建议;
3、和客服同学沟通未来的工作安排,增加销售职能,同时薪资标准从固定工资调整为岗位加绩效工资,沟通后即刻开始参与销售,虽然这是无奈之举,为了公司的生存,我们职能尝试;
4、带领销售团队商讨后期的销售方法,定下了每月活动的电商促销模式,同时明确软件逐步提价的基调:在友商一片降价促销的行业环境下,我们却要涨价,大家不理解,也很担心我们的销售业绩,而我坚持:因为价格战会降低客户对产品的品质认定,当初我们就是通过高品质的产品体验和质量打动了我们的客户,提升价格能提升产品的品质感,当然对我们的产品设计和研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这是我们能创造销售业绩的保障;第二、如果不提升价格,我们也已经没有多少营销空间,为了创造更多的营收,势必要有更大的销量,现阶段我们也没有更好的方法和资源来拓展我们的市场空间;第三、提价也为我们的促销活动带来更有效的市场心理;最后,我们也不是一步到位,而是逐步涨价,让不同心理阶段的客户都能切身的感受;

2017年就这样过去了,我们做了一个还不错的双12活动,一个令人吃惊的预售业绩(虽然后面给我们带来了不少麻烦),虽然这些相比于我们现在的收益不及万一,但是我却真真切切的看到了每一个参与者开心的笑脸,以及那种由内而外的对未来的希望;2017年就这样过去了,我都来不及总结,因为我知道,更难的,还在后面,但我无法忘记那一张张青春而期待的脸,感谢大家,感谢我们一起携手走过这段至暗时刻,2018,我们来了,又有什么在等待着我们呢?……(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
搜索推荐 小程序 新金融
《未来保险 新金融时代》——二、保险科技的第一性原理——特征5:“长期陪伴式”运营
《未来保险 新金融时代》——二、保险科技的第一性原理——特征5:“长期陪伴式”运营
148 0
|
人工智能 并行计算 安全
AIGC持续火爆大模型争相推出,庞大市场造就算力供应模式演变
黄仁勋说AI发展迎来iPhone时刻,从NVIDIA GTC23最新动向来看,庞大的市场需求正在造就算力供应模式演变。
88 0
|
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算法
用全局视角微观智能化风险,这场沙龙发现了什么?
‍如果把智能化时代比作一辆高速前进的列车,数据、算法及其承载系统(服务器、硬件算力、软件框架、通讯协议等),是构成这辆列车的主要部件。其中,数据是燃料,算法是列车的引擎,工程师是列车的驾驶员,而列车运行的车身,则对应着各大软件运行系统,列车每一个组件潜藏的安全隐患都有可能酿成现实悲剧,智能化时代的风险发现与防御自然也需要着眼全局。
122 0
用全局视角微观智能化风险,这场沙龙发现了什么?
|
存储 人工智能 边缘计算
商砼遇上边缘云 让视频发挥“智慧之眼”的业务价值
商砼遇上边缘云 让视频发挥“智慧之眼”的业务价值
552 0
商砼遇上边缘云 让视频发挥“智慧之眼”的业务价值
|
人工智能 资源调度 运维
阿里云佘俊泉:创新探索不停,边缘云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在12月15日上午举办的分布式云领袖论坛中,阿里云边缘云产品负责人佘俊泉先生发表了《阿里云边缘云产品创新与场景探索》的主题演讲,分享了阿里云在边缘云领域的探索和思考,如何从产品演进、技术创新、场景应用等方面助力企业提升价值。
361 0
阿里云佘俊泉:创新探索不停,边缘云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
传感器 人工智能 算法
「新基建」触发经济深V反弹,「后浪」云从押注人机协同
人机协同,是云从目前人工智能落地期的核心战略,也是未来几十年云从对行业的判断。它既源自云从自身的实践经验凝结,也是 AI 技术、 新基建、产业落地甚至社会治理的当下需求和未来趋势。特别是在当下风云诡谲的国际环境下,人机协同也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筹码。
151 0
「新基建」触发经济深V反弹,「后浪」云从押注人机协同
|
Java 程序员 PHP
至暗时刻,风“云”突变(四):2015到2019,从5到70,从0到100万,技术推动业务的云实践,我创业的这4年
至暗时刻?也许从来没有最难,只有更难:从2015年到2019年,业务DAU从0到100万,团队从5人到70人,讲述技术人的创业之路,解读如何从技术推动业务,分享作为CTO的心路历程,一同感受创业的五味杂陈。
|
前端开发 安全 Java
至暗时刻,风“云”突变(三):2015到2019,从5到70,从0到100万,技术推动业务的云实践,我创业的这4年
危机突来,我们怎样面对,应对?从2015年到2019年,业务DAU从0到100万,团队从5人到70人,讲述技术人的创业之路,解读如何从技术推动业务,分享作为CTO的心路历程,一同感受创业的五味杂陈。
|
移动开发 前端开发 小程序
至暗时刻,风“云”突变(二):2015到2019,从5到70,从0到100万,技术推动业务的云实践,我创业的这4年
2017~2018年,我们遇到了团队和公司的至暗时刻,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从2015年到2019年,业务DAU从0到100万,团队从5人到70人,讲述技术人的创业之路,解读如何从技术推动业务,分享作为CTO的心路历程,一同感受创业的五味杂陈。